机器学习实战之K-邻近算法

来源:互联网 发布:nginx pathinfo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16 21:10
k-邻近算法
        k-邻近算法采用测量不同特征值之间的聚类方法进行分类。

1 基本原理:

        存在一个样本数据集合,也称作训练样本集,并且样本集中每个数据都存在标签,即我们知道样本集中每一数据与所属分类的对应关系。输人没有标签的新数据后,将新数据的每个特征与样本集中数据对应的特征进行比较,然后算法提取样本集中特征最相似数(最近邻)的分类标签。一般来说,我们只选择样本数据集中前k个最相似的数据,这就是k-近邻算法中k的出处,通常*是不大于20的整数。最后,选择k个最相似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分类,作为新数据的分类。

2 k-邻近算法的一般流程
(1)收集数据: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2)准备数据:距离计算所需要的数值,最好是结构化的数据格式。
(3)分析数据:可以使用任何方法。
(4)训练算法:此步驟不适用于1 近邻算法。
(5)测试算法:计算错误率。
(6)使用算法:首先需要输入样本数据和结构化的输出结果,然后运行女-近邻算法判定输
入数据分别属于哪个分类,最后应用对计算出的分类执行后续的处理。
     (1)计算已知类别数据集中的点与当前点之间的距离;
     (2)按照距离递增次序排序;
     (3)选取与当前点距离最小的k个点;
     (4)确定前k个点所在类别的出现频率;
     (5)返回前k个点出现频率最高的类别作为当前点的预测分类。
3  简单实现
  (1)
from numpy import *
import operator
def createDataSet():
group=array([[1.0,1.1],[1.0,1.0],[0,0],[0,0.1]])
labels=['A','A','B','B']
return group, labels
导入数据集,并将数据点(1,1.1)归为A类,(0,0.1)归为B类
(2)
from numpy import *
import operator
from os import listdir
def classify0(inX, dataSet, labels, k):
dataSetSize = dataSet.shape[0]
diffMat = tile(inX, (dataSetSize, 1)) - dataSet
sqDiffMat = diffMat ** 2
sqDistances = sqDiffMat.sum(axis=1)
distances = sqDistances ** 0.5
sortedDistIndicies = distances.argsort()
classCount = {}
for i in range(k):
voteIlabel = labels[sortedDistIndicies[i]]
classCount[voteIlabel] = classCount.get(voteIlabel, 0) + 1
sortedClassCount = sorted(classCount.iteritems(), key=operator.itemgetter(1), reverse=True)
return sortedClassCount[0][0]
在这里先熟悉几个方法:
      1)shape[],实现对矩阵的长度的读取,shape[0]指的是读取矩阵第一维度的长度。
      2)argsort(),返回的是数组值从大到小的索引。比如:
           import numpy as np
           x=np.array([1,4,3,-1,6,9])
           x.argsort()
          则返回的结果是:array([3, 0, 2, 1, 4, 5], dtype=int64)
          也就是在x列表中-1最小,其索引为3,故结果中第一个元素是3.
     3).iteritems()是迭代器函数,用于获取字典中的键值对;
     4)operator.itemgetter():用于获取对象的哪些维的数据,参数为一些序号(即需要获取的数据在对象中的序号)
           比如:
           a = [1,2,3] 
           >>> b=operator.itemgetter(1)      //定义函数b,获取对象的第1个域的值
           >>> b(a) 
           2 
     5)tile见博客
上述(2)代码是k邻近算法的具体实现,其中用于分类的输入向量是inX,输入的训练样本集为dataset,标签向量为labels,最后的参数k表示用于选择最近邻居数目。6-9行代码是两点间距离的计算,for循环实现的是确定前k个距离最小元素所在的主要分类,后面的代码是对元素进行排序。
 距离计算公式采用的是欧式距离公式:
           
                                                                                         





 接下来在python中输入classify0([0,0],group,labels,3),输出结果将是B,也就是说[0,0]被分到了B类。



201707281940持续更新~~~~~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