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日系小清新拍照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0 07:57

 

OSI 七层模型称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OSI 七层模型是一种框架性的设计方法

OSI 七层模型通过七个层次化的结构模型使不同的系统不同的网络之间实现可靠的通讯,因此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在OSI出现之前,计算机网络中存在众多的体系结构,其中以IBM公司的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DEC公司的DNA(Digital Network Architecture)数字网络体系结构最为著名。为了解决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的互联问题,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注意不要与OSI搞混))于1981年制定了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OSI/RM)。这个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它们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Physical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 tation Layer)和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第一层到第三层属于OSI参考模型的低三层,负责创建网络通信连接的链路;第四层到第七层为OSI参考模型的高四层,具体负责端到端的数据通信。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每层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而网络通信则可以自上而下(在发送端)或者自下而上(在接收端)双向进行。当然并不是每一通信都需要经过OSI的全部七层,有的甚至只需要双方对应的某一层即可。物理接口之间的转接,以及中继器与中继器之间的连接就只需在物理层中进行即可;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的连接则只需经过网络层以下的三层即可。总的来说,双方的通信是在对等层次上进行的,不能在不对称层次上进行通信。
OSI
参考模型的各个层次的划分遵循下列原则
1
、同一层中的各网络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结构,具有同样的功能。
2
、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可以是逻辑接口)进行通信。
3
、七层结构中的每一层使用下一层提供的服务,并且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4
、不同节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1)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物理层所处理的数据单位是比特(bit),物理层向上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链路,实现透明的比特流(bit stream)传输服务,物理层向下与物理媒体相连,要确定连接物理媒体的网络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方面的特性。
2)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负责在单个链路上的结点间传送以帧(frame)PDU的数据,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的连接,链路的访问控制,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3)网络层   Network Layer
网络层传送的PDU称为分组或包(packet),在物理网络间传送分组,负责将源端主机的报文通过中间转发结点传送到目的端。网络层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为主机提供虚电路和数据报两种方式的服务。网络层主要负责分组转发和路由选择,根据路由表把分组逐跳地由源站传送到目的站,并能适应网络的负载及拓扑结构的变化,动态地更新路由表。
4)传输层   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传输的PDU称为报文(message),传输层为源结点和目的结点的用户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传输服务。端到端的传输指的是源结点和目的结点的两个传输层实体之间,不涉及路由器等中间结点。为了保证可靠的传输服务,传输层具备以下一些功能:面向连接、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差错控制相网络服务质量的选择等。
5)会话层   (Session Layer)
会话层在传输层服务的基础上增加控制会话的机制,建立、组织和协调应用进程之间的交互过程。会话层提供的会话服务种类包括双工、半双工和单工方式。会话管理的一种方式是令牌管理,只有令牌持有者才能执行某种操作。会话层提供会话的同步控制,当出现故障时,会话活动在故障点之前的同步点进行重复,而不必从头开始。
6)表示层  (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定义用户或应用程序之间交换数据的格式,提供数据表示之间的转换服务,保证传输的信息到达目的端后意义不变。
7)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直接面向用户应用,为用户提供对各种网络资源的方便的访问服务。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