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数学家、密码学家曾肯成教授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店铺专业解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0 10:42

        曾肯成,密码学家。1927年12月4日出生,1950年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留校工作半年,后调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52年学习俄文,担任翻译工作。1956年赴苏联科学院学习,1958年回国,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工作,当时科大刚成立,数学系的教学由华罗庚(58级)、关肇直(59级)、吴文俊(60级)三位教授亲自安排并负责编写有关教材。非数学系的大量数学课虽然也有名教授讲课,但教材与教学体系概需规范化,曾肯成教授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全校非数学系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数理方程的教材都出自他手。数学系现在用的外系(指数学系以外的各系)数学教材差不多都是在这个基础上改编的。可以说,他对建立外系数学的教学体系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72年开始招生,以他为首在基础数学专业中设立了代数编码的研究方向,并开始为总参三部培养学生。在与总参三部的合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1978年,曾肯成被升为教授,开始招收代数方面的研究生,1983年任国内第一届博士导师。他培养的李尚志博士是我国首批18名博士之一,他因此而得到国家嘉奖。曾肯成在工作中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任劳任怨,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努力培养青年教师,无论在教学和科研上,只要有一点新想法,他便毫无保留地告诉年轻教师,自己却从不需要任何回报,即使在当时,做到这一点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些年轻教师在他的帮助下很快地成长起来。
        70年代中期,曾肯成开始接触密码学。在信息安全中,密码的设计和分析占有重要地位,密码分公开密钥密码和保密密钥密码,保密密钥密码又可分流密码和分组密码。他和他的实验室的工作集中于保密密钥密码的设计与分析。
        在设计方面,70年代中期曾肯成等与邮电部某研究所合作,设计了一个流密码,其主要特点是应用了一种他们特别开发的伪随机二元序列作为供密钥挑选的加密,从而大大提高了密码的抗攻击能力。这是一批极为有价值的密码学资源,此项结果连同其数学原理一起转让给了该研究所,而他们自己则获得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988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分析方面,于1989年破译了Beth和Piper所谓的Stop—and—Go体制,所用的方法就是他所提出的线性校验子攻击法。最近国外出版的《应用密码学手册》在评论中指出:无论该体制中的各项参数如何选择,都无法经受曾的方法的攻击。该体制的特点是它的线性复杂度很高。它的破译意味着线性复杂度高只是密码安全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在所设计的密码中,线性复杂度固然必须是高的,但不能以此为满足。
        1993年,曾肯成的实验室以一组研究论文集体得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有些论文关于环导出二元序列的讨论,为流密码的设计开辟了一个很好的伪随机序列的资源,某几类序列已付诸实际应用。
        曾肯成始终重视在密码机工作过程中密钥熵的变化,为此提出“保熵”和“熵漏”等概念。他曾经具体地研究了美国的数据加密标准DES中用的S一盒,发现在这些盒子中密钥最多只有三种类型的熵漏,并对其分布进行了计算,受到国际密码学界的重视。在分组密码和密码学的其他方面,情况稍有不同。这里要求设计出那样的算法来,不但能够保证足够的安全性,而且执行速率也要非常高。

 

http://www.hlhl.org.cn/news/findnews/showsub.asp?id=287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