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说钢铁

来源:互联网 发布:移动数据终端lte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0 08:45

2006年11月16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和规范竞争秩序座谈会纪要
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以下简称钢铁协会)于2006年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了钢铁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座谈会。会议由钢铁协会副秘书长王利群主持,钢铁协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刘振江同志就钢铁企业发挥稳定市场主导作用问题讲了话;钢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冰生同志就规范企业销售行为、促进国内钢材市场稳定发展发表了讲话;钢铁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同志作了《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供需形势和价格走势分析》的报告。来自全国62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主管营销工作的副总经理和销售部门负责人等共100多名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会议在全面、深入分析钢铁市场供需形势和价格走势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钢铁企业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科学制订销售政策,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制止人为炒作现象,保持钢材市场在合理价位平稳运行等工作,形成以下共识:
    一、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强劲增长,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国际钢材市场需求旺盛,价格水平处在高位运行,拉动我国钢材出口大幅增加,进口减少,国内市场资源供给量增幅下降。1-9月粗钢资源增长率为10.5%,其中6-9月增长率下降为5.34%,国内粗钢资源增长率低于我国GDP增长速度,造成国内市场库存明显下降,总体市场供求关系基本平衡,为市场价格保持在合理价位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
    二、会议认为,6月下旬以来,在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国内市场供需关系趋紧的状况下,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大幅波动,价格持续下跌,一些品种近期跌至去年同期的低水平,价格变化与市场供求关系相背离,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出现这种情况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生产企业和贸易商集中度低,对市场预期很难形成共识;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销售政策不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存在人为炒作扰乱市场现象。为此,必须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制止人为炒作,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三、钢铁企业是钢铁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应该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稳定市场方面起到主导作用。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保持出厂价格的相对稳定,避免频繁调价带动市场价格的波动。提倡有条件的企业实行季度、双月或月定价制度;低附加值产品也应实行月定价,以有利于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
    四、钢铁企业要规范销售政策和销售行为。要严格履行合同,坚持锁定资源、锁定价格。“保值销售”或“售后补差”等不规范行为,是助长贸易行为不规范,市场价格大幅“跳水”的根源,必须坚决制止这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钢铁企业要自觉纠正这种行为,钢铁协会要发挥协调、监督作用,加强检查落实。
    五、电子商务的远期合约不规范,是变相期货性质,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交易行为。电子盘远期为部分贸易商、投机者提供了钢材市场炒作的平台和手段。钢铁协会明确表示反对电子交易中的远期合同贸易方式,呼吁所有会员单位不要参加电子盘远期交易活动。建议国家明确监管部门,加强监管。通过整治流通市场秩序,维护钢材市场的稳定。
    六、为规范流通企业的销售行为,钢铁企业有条件的钢材品种要扩大直销直供比例;清理整顿不规范、不稳定的经销商和代理商,取缔扰乱市场的代理商资格。钢铁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要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加强信息交流与合作,共同维护钢材市场的平稳运行。
 2006年11月16日

罗冰生: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座谈会上的讲话

规范企业销售行为  促进国内钢材市场稳定发展
罗冰生  2006年11月16日
 各位代表:
    今天,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邀请大家出席国内市场供需形势分析会议,中心议题是针对当前国内钢材市场因人为炒作因素产生异动,要求我们钢铁生产企业进一步规范销售行为,以促进国内钢材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围绕这一议题,我代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讲三点意见:
    一、今年以来钢铁行业的运行情况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呈现增长快、运行稳、质量提高的发展格局,在国内、国际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我国钢铁工业运行情况总的来说是良好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市场需求旺盛,钢铁生产高水平,但增幅回落。今年1-10月全国产粗钢34614.01万吨,同比增长18.35%;生铁33523.86万吨,同比增长21.09%;钢材38061.57万吨(含重复材,下同),同比增长23.81%,继续保持高水平,但粗钢、生铁、钢材产量的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8.94、10.15、2.16个百分点。
    1-10月国内市场粗钢资源供应量(表观消费量)3209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2847万吨,增长9.73%,这是近五年来同期的最低增长率,加上国际市场需求增加,带动钢铁产品出口增长,强劲的市场需求是拉动钢铁生产高增长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钢铁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特别是消耗高、污染重的落后产能比重较大的问题,仍然应当高度关注。
    二是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成绩,节能降耗有新进步。今年1-10月产钢材38061.57万吨,同比增长23.81%,其中冷轧板卷2051.26万吨,同比增长49.17%;镀层板1060.03万吨,同比增长45.2%;涂层板186.7万吨,同比增长25.7%;电工钢板267.93万吨,同比增长25.3%;无缝钢管1210.64万吨,同比增长30.4%,这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增幅明显高于平均增幅。
    一般大路货产品螺纹钢筋生产6860.18万吨,同比增长18.3%;线材5896.62万吨,同比增长19.6%;热轧窄带钢2855.73万吨,同比增长11.2%,明显低于钢材生产总量的平均增幅。
    1-9月主要能耗指标:吨钢综合能耗645.67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6.86%;吨钢可比能耗625.85千克标煤/吨,同比下降6.37%;吨钢电耗445.9千瓦时/吨,同比上升0.81%,单位能耗呈总体下降的态势。
    1-9月主要耗水指标:吨钢耗用新水6.7吨/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86吨/吨,降低21.77%,在降低水耗方面又取得了新的进步。
    三是钢铁产品进口有所下降,出口明显增加。今年1-10月进口钢材1553万吨,同比下降29.1%;进口钢坯33万吨,同比下降70.6%。同期出口钢材3284万吨,同比增长91.5%;出口钢坯706万吨,同比增长15%。
    1-10月进口钢材、钢坯折合成粗钢为1685.13万吨,出口钢材、钢坯折合粗钢为4199.62万吨,进口、出口相抵后净出口粗钢2514.49万吨,既满足了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的需要,又对调剂国内市场的供需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是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出现波动,国内外市场价差扩大。钢协监测的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去年末为94.18点,处在低位运行状态,今年2月份以来逐月回升,到6月份上升到今年以来的最高值114.85点,比年初上涨21.95%。7月、8月价格逐月下降,9月价格再次回升,进入10月价格出现波动,10月末为106.43点,比6月末下降7.33%,比年初仍上涨13.01%。10月20日国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56.3,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06.77,国内外市场指数差49.53点,价格差100美元/吨以上。
    从发展态势来看,由于目前国内市场钢材供需保持基本平衡,旺盛的市场需求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加上钢铁生产总量的适当控制,第四季度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小幅波动,以稳为主的态势。
    五是钢铁企业盈利状况好转,资金状况趋紧。今年1-9月纳入钢协统计的83户大中型冶金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9831.53亿元,同比上升5.04%;实现利税1181.57亿元,同比上升1.46%;实现利润638.25亿元,同比下降4.99%。但从6月份以来,月实现利润已超过去年同期。在总体盈利的情况下,有15户企业亏损,比去年同期增加5户,亏损面为18.07%,亏损企业亏损额4.14亿元,同比增加27.81%。
1-9月83户企业流动负债6923.32亿元,同比增加934.78亿元,增长15.61%;长期负债1675.34亿元,同比增加329.22亿元,增长24.46%;企业流动比率89.04%、速动比率56.59%,低于正常水平,说明资金状况偏紧,应当引起关注。
    二、当前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异动,要警惕人为炒作的影响
    今年1-5月粗钢生产量16268.49万吨,同比增加2555.93万吨,增长18.64%;国内市场粗钢资源供应量15555.7万吨,同比增加2061.93万吨,增长15.28%。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钢材供需基本平衡,钢材价格总体呈恢复性上涨的态势,5月末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07.71,比年初的94.18,上升13.53点,涨幅14.37%,我们认为这种发展态势是正常的。
    今年6-10月粗钢生产量18245.52万吨,同比增加2711.32万吨,增长17.45%,增幅比1-5月下降1.19个百分点;国内市场粗钢资源供应量16543.82万吨,同比增加785.47万吨,增长4.98%,资源供应增幅比1-5月回落10.3个百分点,月平均增加资源供应量1-5月为412.39万吨,6-10月下降为157.1万吨,月均减少255.29万吨,降幅61.9%。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6月末上升到114.85后,7月、8月下降,9月趋稳,进入10月又趋波动下降,这样的价格发展走势,同总体供需关系趋紧的状况完全背离,我们认为这是不正常的。
    应当指出,当前出现的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下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人为的炒作,有的钢材贸易商追求自己的利益,利用远期合约,人为压低钢材价格,加上一些企业实施保值销售、价格补差的办法,为中间商人为炒作创造了条件,并造成炒作者得利,钢厂和用户受损失的状况,这是不应当发生的。
    三、规范企业销售行为,促进国内钢材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呼吁,全行业的所有钢铁生产企业,采取一致行动,防止人为炒作对国内钢材市场的不利影响,共同维护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主要措施:
    1.钢铁企业保持钢材出厂价格相对稳定,改变出厂价格调整过于频繁的状况;
    2.停止执行保值销售、价格补差的办法;
    3.钢协主张钢铁生产企业要不断扩大对用户直供直销的比重,同中间贸易商建立规范的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
    4.钢协重申,反对电子交易中的远期合同贸易方式,并认为这是变相期货贸易,是违规行为。呼吁所有的会员企业一致抵制这一做法。


  刘振江: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铁市场供需形势分析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座谈会上的讲话

钢铁企业要成为钢铁市场的主体---刘振江书记在钢铁市场供需形势
分析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6年11月16日)

同志们:
    刚才,罗冰生同志向各位通报了1-9月份行业运行情况,指出了当前钢材市场价格异动问题,提出了稳定市场的建议。这次会议很重要,对正确认识我国钢铁市场供求形势和供求关系,稳定市场、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具有重要作用。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行业长期不懈的努力,尤其是钢铁生产企业,一定要以市场主体的身份,站在市场主体的立场,观察、认识和处理钢铁市场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用实际行动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和顺利发展。借这个机会,我也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也希望大家通过讨论,形成基本共识。
    一、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有相对稳定有序的市场环境
中国钢铁工业经过 “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装备水平、生产规模和品种质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解决了产需总量的基本平衡问题。今后钢铁行业发展的思路也比较清晰,主要是品种、质量和效益,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抓管理、练内功,提高市场竞争力,保持平稳健康地发展。这就需要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规范的市场竞争秩序。从今年前三季度情况看,我们钢铁行业运行效果好于去年年底的预期。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国内的供需关系应该是基本平衡的,钢材价格也应是相对稳定的,全行业从年初就明确了扩大出口、顶替进口,国内以销定产的经营策略,今年实现了多年由净进口到净出口大的转变。但国内市场由于市场预期不一致、竞争秩序不规范,加上一些市场炒作行为,造成钢材市场价格不稳定,局部市场价格跌幅较大,甚至误导了正常的市场走向。这种不利于钢铁行业健康发展的现象,我们不能坐视不管,不能任其自由泛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维护钢铁市场的稳定,我们钢铁生产企业要带头。
    二、钢铁企业要在稳定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
大中型企业钢产量占全国钢产量的80%以上,且绝大多数钢材品种都集中在钢铁协会会员单位,中央早就提出企业是市场主体,我们钢铁企业完全有能力在稳定市场中发挥主导作用,钢铁企业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现在应该是当仁不让的时候了!
    我认为我们能做到的,首先要稳定出厂价格。钢铁企业是钢铁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按照企业法和价格法,拥有产品定价权。如果出厂价格不稳定,市场价格不可能稳定。现在,有的企业几天一调价,有的企业1个月调几次价,市场价格不可能稳定。我们有的大钢出厂价格相对稳定的比较好,但只有几家这样做还远远不够。所以,希望各钢铁企业一起做,各自都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努力保持出厂价格的相对稳定,避免频繁调价带动市场价格的波动。变动出厂价要动用定价机制,认真分析市场供求状况和判断价格走势,要努力寻求合理的价位,我们也不要有暴利思想,也要考虑上下游产业链共赢。价格一经确定要尽可能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出厂价稳定对市场的稳定有基础作用,出厂价紧随市场价变动越频繁反而双方都不稳定,越不稳定越容易偏离正常的波动范围。象板材、管材等专用性比较强的产品能否实行季度或双月定价制度,螺纹钢、线材等一般性的产品能否实行月度定价。要通过稳定出厂价格促进市场价格的相对平稳。
    第二,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销售政策。目前有些企业采取的“保值销售”、“售后补差”等政策,看来不利于市场稳定。一是价格不确定,企业和用户谁也不清楚你的实际卖价到底是多少,造成企业价格信息失真;二是给市场炒作者提供了便利,特别是市场低迷时期,由于企业可以按最后的市场价格结算或给予补差,使流通企业杀跌价格没有风险,常常加剧钢材市场价格的下滑,甚至扭曲了市场供求信号,最终是损失钢铁生产企业的利益。因此,协会提出钢铁企业要规范销售政策和销售行为,停止执行“保值销售”或“售后补差”等销售政策。就是希望我们钢铁企业从长远、从行业全局利益出发,探索更加积极的销售政策,从销售政策上打好稳定市场的基础。
    第三,各钢铁企业要清理整顿销售渠道,提高直供产品比例。目前钢铁企业的直供比例还很低,据协会统计,全行业钢材直供比例只有30%左右,其他有一部分通过企业的分支机构销售,但绝大部分都要通过流通环节销售。要稳定市场价格,一要加强对企业分支机构的管理,规范他们的销售行为;二要清理整顿流通客户,对他们要有资质要求和相关的限制条件,同时要监督约束他们的销售行为,避免市场炒作。对不守诚信的要给予处罚或淘汰,对信誉好、实力强的,要加强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与他们共同稳定市场,这样对他们也有好处。同时钢铁企业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坚持以销定产,要通过扩大直供产品比例,减少中间环节,也对消费者有利。
    三、钢铁企业之间要加强沟通和协调
    年产4亿吨钢将使我国钢铁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价格竞争,但恶性价格之争常常两败俱伤。今年前三季度,大中型企业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5.63%,而实现利润下降4.99%。效益下降受价格下降的影响较大。企业间开展竞争在所难免,但从企业和行业的整体效益出发,也必须合作,这就希望企业之间要加强信息交流和价格协调。目前我们分地区有五个价格网络小组,每年都要对市场形势研讨几次,对稳定区域市场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今后,钢铁协会要在稳定市场方面多做一些工作,依靠企业的共识、自律和从我做起,不仅要推动分地区的市场协调,而且要加强分品种和跨地区的协调。大家共同分析市场、研究价格走势,加强相互理解,多作沟通,共同维护市场价格的相对稳定。
同志们,规范稳定市场是大家的共同愿望,企业都有这个要求,相信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充分讨论,集思广益,出谋划策,争取有一个好的开端。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国内钢材市场竞争秩序逐步得以规范,钢铁行业发展能够更加健康和平稳。谢谢大家!


所谓的需求低增长 及钢铁杞人忧天的出口隐忧 
 2006-11-19 16:54:38  中国钢材价格网
 
    有人认为今年以来特别是下半年来,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增速较低,因此钢铁业进入了需求低增长期。我们认为,全球钢材的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0%以上,钢铁是一个全球性的可贸易商品,不能简单地看国内市场的需求,而应该从国际化的眼光看待国内钢铁市场。 近几年来,中国钢铁出口以80%的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今年中国首次成为钢材出口最大国说明了国内钢铁工业已经把步伐迈向了国际市场。我们认为,在经历几年高速的出口增长后,出口增速可能会有所回落,但是中国钢材出口大国的地位是难以撼动的。 钢材产量增速将继续回落
  今年1~9月份,我国累计生产粗钢3.08亿吨,同比增长18%,增幅比去年同期的27.4%回落了9个百分点,比2004年的24.6%回落了6个百分点。

  对于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增速的下降,我们认为主要是两个原因:国内钢铁产量增速下降和钢材出口的迅猛增长。而这两个原因恰恰是缓和国内钢铁供需矛盾的因素,是今年2月份以来钢价回暖的主要原因。

  进入2006年以来,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下降,并出现了负增长(见图1)。今年1-8月份钢铁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2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与2004年27.5%的增幅相比下降明显。我们预计这种趋势仍将继续。

  同时,钢铁企业近年来的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向也发生了变化。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的侧重点已经由钢铁生产的前段工序(炼铁、炼钢)转向了钢铁的深加工工序(热轧板、冷轧板和涂镀板等)。这些深加工工序吨钢投资较大,重要的是这些工序并不会增加钢铁产量(不包含重复材),如果考虑加工耗损,还会降低钢铁产量。

  今年6月到8月钢材价格回落,我们看一下这段时期钢铁企业的生产情况:7月份全国生产钢材3865.98万吨,同比增长22.5%,环比减少9.19%,钢材日产量环比大幅回落。8月份全国生产钢材3896.48万吨,同比增长16.6%,环比仅增长0.79%,低于6月份水平。七八月连续两个月未创日产量新高并且较大幅度地低于6月份的日产量的情况,在过去几年里没有发生过。这与2005年下半年钢材价格大幅下跌的同时,产量迅速增长的恶性循环形成了对比。

  我们预测,明年钢材产量增速将进一步回落,预计明年将新增4000~5000万吨钢材,增速在10%左右。国内供求矛盾将进一步缓和。 国内钢材需求依然强劲从发达国家历史看出,工业化初期,钢铁消费平稳增长;工业化中期,钢铁消费处于加速上升阶段,同时,人均钢材消费维持一个较高水平;进入工业化后期时,钢铁的生产和消费呈低速发展。工业化基本实现时,钢产量和消费量将达到历史峰值。日本和美国都是在1973年基本完成工业化。

  工业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因此,在未全面完成工业化之前,预测钢铁工业的饱和点为时尚早。

  未来中国的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决定了国内钢材的需求会依然保持旺盛。 杞人忧天的“出口隐忧”

  中国钢材出口从2003年的600多万吨增长到目前的近400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0%。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出口国,而且增长势头十分强劲(见图2)。

  1~9月份,中国净出口钢材1445万吨,而去年同期为净进口347万吨。从今年1-9月来看,钢材进口相对稳定,但同比大幅下降;钢材出口和钢材净出口则逐月快速增长。

  全球钢材贸易量占总生产量的比重达到40%,是大宗可贸易商品。我国粗钢净出口量只占粗钢总产量的6.8%,这远远低于其他钢铁大国的水平。俄罗斯钢材出口量最高的时候占总产量的60%以上,现在也有50%左右,日本出口比在30%左右,韩国、土耳其也有20%。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具有国际比较优势,中国应该鼓励中国钢铁工业出口。中国钢材出口比重将是检验中国钢铁工业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国外钢材高价格的诱惑—100美元的价差

  由于国内钢材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上钢材价格,使得中国钢铁行业成为全球吨钢盈利最低的地区。

  国内外市场的钢材价差,一方面为中国的钢材出口提供了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使国内钢材价格维持高价位。目前国内钢材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100~200美元,如果其中的100元人民币转化为国内企业的利润,那么钢铁行业利润将有望增长40~50%。中国钢铁行业作为全球赚钱最少的地方,为钢铁股投资者创造了难得的机遇。 钢材出口退税调整难以阻挡出口增长的迅猛势头

  9月14日的钢材出口退税调整涉及的范围较广,但是对于出口量较大的税号的钢材并未调整退税率。例如,97%的热轧薄板、87%的冷轧薄板、所有无缝管、铸管、焊管均不在调整之列。

  2006年1-7月我国出口钢材累计金额116.74亿美元,其中约64亿美元金额的钢材品种不在这次退税之列,退税调整涉及钢材的出口金额仅占钢材出口总额的45%。如果2007年出口和2006年相当,假设2007年全年出口钢材金额180亿美元,钢铁行业由于部分钢材出口退税率降低3%而少退税约2.4亿美元,全行业因此减少利润约13亿元人民币。 国际国内钢材的巨大价差以及钢材的出口退税,使得国内钢铁企业积极增加对外出口。如果不考虑钢材出口退税,企业出口的利润率依然高于国内产品,而且钢材出口正在成为许多钢铁企业提高质量、改善管理、增加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即使取消出口退税,依然难以改变出口增长的长期趋势。 中国外贸出口结构变化的间接出口增加

  近年来,我国出口商品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变成工业制成品出口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由1980年的90亿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2237亿美元,2005年又进一步上升到713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例从1980年的49.7%提高到2000年的89.8%和2005年的93.6%。

  这种变化对钢铁产品的间接出口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其中,轻工行业2005年消耗钢材2700万吨,其中最多的是五金制品——2005年消耗1400万吨钢材。

  国家下调了钢材出口退税率,但是涉及到钢材下业出口的商品较少,诸如机电、造船、汽车、五金等等,均不在下调之列,而涉及到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还由13%上调到17%,这方面产品包括各种发电机、汽轮机、锅炉、以及其他高技术含量的制造装备。这类产品出口由于属于鼓励范畴,预计后期出口将会持续增长,还将对钢材有进一步的需求拉动。 钢铁价值期待回归

  2005年以来,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以及对于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投资者抛弃钢铁股,以致钢铁股被市场边缘化。随着业绩的增长,以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投资者在逐步改变对钢铁行业的预期。

  去年的市场调整是假设2006年钢铁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的前提下,给予钢铁上市公司的估值。进入2006年,特别2月份以来,这种假设被证明是错误的,而且钢铁股盈利超过了去年的预期,钢铁公司的内在价值和业绩增长理应在估值中作出反映。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劳动密集、装备制造等产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经济增长和国外钢材需求的增长,为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钢铁业的国际比较优势,为其中的龙头优势企业创造了获取超额利润的良机。

  同时钢铁行业的国内国外并购重组,不仅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同时能够吸引投资者重新认识钢铁公司的内在价值。

  钢铁公司作为一个低市盈率和高派现的群体,其股息收益率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目前许多优质公司的股息收益率达到了8%,而且收益稳定。随着价值投资者规模的扩大,钢铁股的内在价值将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认同。

  国际钢铁股的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对国内钢铁股的价格上涨提供了动力。国际钢铁股平均市盈率10倍,市净率2倍,而我国钢铁股的估值只有6~8倍,市净率只有1倍,一些公司甚至不到1倍。如果国内钢铁股估值达到国际平均水平,很多公司将实现价格翻番,行业平均至少有50%的上涨空间。如果考虑到中国钢铁工业的增长性,中国钢铁股的估值上涨空间更大。

    对于钢铁行业目前估值的分歧,本质上并不来源于其行业经营效益的改善,因为改善不代表估值具有大幅提高的空间,而是反弹还是反转的判断,才是对钢铁股未来看法的本质。在这方面,长期的视角才是最为有效的,也是最关键的。而对于钢铁股的长期价值争论的核心就是在于其所谓的成长性与周期性的共存。 钢铁行业成长性与周期性共存
  我们相信日本1960年代钢铁行业的成长,对于判断其长期成长性与周期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但是通过利润的变化来判断周期波动才应该是清晰并具说服力的逻辑思路。 日本钢铁行业发展是伴随周期波动的成长

  虽然日本上世纪60-80年代钢铁行业发展体现出了持续的成长性,但是钢铁行业的利润波动并没有显现出与销售收入持续增长的一致性。相反,它的利润增长呈现出了明显的周期性波动。

  首先,从中长期角度看,在进入1970年代后,石油危机的冲击促使日本积极地进行第二次产业结构大调整,确立了加速由资源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向技术和知识密集型工业转变的调整方针,矿业、钢铁、其他金属、化学及石油煤炭制品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39%下降到18.46%,产业结构调整引致的主导产业变更使得钢铁行业虽然在销售收入上受到经济维持增长影响缓慢提升,但是利润增速已经开始出现放缓。

  另一方面,在1961-1972年之间,钢铁行业的净利润与销售收入之间也没有体现出维持增长的同步性,除了1971年由于受到石油危机影响,销售收入在此期间一直都是处于稳步的攀升阶段,但是净利润的波动性依然存在(见图1)。1965年受制于日本国内整体经济增速的放缓,钢铁行业的利润增速从高点回落,而在1966年伴随着GDP增速的回升,净利润增速也迅速回归到高点(见图2)。1967、1968年利润增速与GDP之间的短暂偏离更多的是由于前期计算基点的原因。在1971、1972年经历石油危机冲击带来的经济有所恢复之后,钢铁行业利润增速伴随整体经济行体现一定波动的周期性特质并没有因为销售收入的持续提升而衰减。

     中国钢铁利润历史上也存在着周期性波动,中国当前的产业结构现状以及经济背景与日本相似。从2000年开始,钢铁行业的月度销售收入趋于上升,尤其是在2003-2006年阶段销售收入呈现加速增长,但是利润增速的变化并没有体现出与销售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步性,2001年从高点回落,2002年随着经济增长逐渐走出低谷,2003-2005年增速受制于工业企业整体利润增速开始呈现回落逐步放缓,2006年开始从年初底部回升,相比较而言,体现出的是与GDP增速或者工业企业整体利润增速变动相一致的周期性波动。

  利润增速伴随整体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意味着我们需要根据行业、经济增长所处周期进行判断才是正确的投资思路,钢铁行业估值水平的提高或者说投资价值的真正体现应该来源于利润增速从底部复苏直至景气的周期性复苏过程。

出口拉动难以抹平钢铁利润周期性波动

  出口作为拉动钢铁成长的外部需求因素,能否抹平或者说减轻利润的周期性波动?这是我们判断钢铁行业未来估值水平的重要问题。

 日本60年代钢铁出口与利润波动并不同步

  引用《日本通商产业政策史》中数据对于日本1960年代钢铁出口的评析将有利于我们对出口和利润增速之间的关系做出更好的判断。日本的钢铁行业在1960年代之后出口量一直都是维持在较高位置,出口比例在1964、1965年出现的短暂下滑也仅仅是由于国外限制日本钢铁出口政策调整的影响,但是其对于减轻整个钢铁行业的利润增速周期性波动并没有如出口比重持续攀升的那么明显。尤其是在1965年,虽然钢铁行业出口比重创出了阶段性的新高,但是整个钢铁行业的利润增速则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导致行业滑入低谷。

  其实,对于出口增长与利润增速之间的这种背离,我们认为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日本国内需求的放缓导致了钢铁行业产能的周期性过剩,产品价格下滑引致的利润率下降迫使一部分产能淘汰,而另一部分过剩的产能则需要通过出口的方式进行消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钢铁行业整体的利润增速即使在出口持续增长的背景下也很难有所提高,出口拉动对于平抑钢铁行业利润增速随周期波动的作用非常有限。中国钢铁出口增长无法抑制利润周期性波动

  其实,中国现阶段对于钢铁出口的态度与1960年代日本的出口导向、重化工业等产业政策极为相似,这也决定了从根本上来说,钢铁行业的运行规律在两国之间拥有着太多的共通性。

  从2004年开始,中国钢铁的出口包括数量以及金额都处在不断的上升过程中,其在钢铁整个行业销售收入总额中也稳步攀升(见图5)。2006年,中国一举成为钢铁行业的净出口国。但是相比较而言,中国钢铁行业利润增速的变动与出口份额的不断上升都与日本的情况类似,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包括炼铁、炼钢、钢压延加工、铁合金冶炼四个子行业的利润增速变动呈现的是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周期性波动的一致性:2004-2005年伴随工业企业利润增速整体下滑缓慢下降, 2006年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弹带动了钢铁行业利润增速出现回升(见图6)。这种出口增长与利润增速周期性波动不一致的现象说明,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内需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刺激出口来消化过剩产能的逻辑推理在中国显然也是成立的。

  综合分析日本1960年代、中国近期钢铁出口和利润增速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出口增长部分是由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产能周期性过剩情况下,需要通过外部需求来予以消化。因此出口增长或者是缩减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钢铁行业伴随国内经济增速的周期性波动特性,所以现阶段寄希望于通过出口拉动来缓解我国钢铁行业存在的周期性产能过剩作用将会很小。

 利润反弹并不意味拐点到来——基于弱景气周期对钢铁行业的把握

  行业利润增速从底部逐步回升,到底意味着反弹还是拐点的判断更多的是基于这种趋势的可持续性,而利润增长的可持续性无非来源于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和销售额两个方面,本质上则取决于上游原材料成本和下游需求之间的博弈过程。

  既然我们在之前已经明确了钢铁行业在长期成长性背景下周期性波动依然存在的基本规律,那么对于钢铁行业利润未来可持续性的判断将更多的取决于周期波动衍生的需求和成本转变。我们认为,当前钢铁行业利润的暂时回升来源于弱景气经济环境下产业链利润增速结构变迁导致的上游向下游传导过程,那么未来利润的回落也必将是由于需求的衰减。

钢铁行业利润底部缓慢回升的本质

  根据钢协监测,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从年初的94.18点,逐步回升,到6月份上升到今年以来的最高值114.85点,比年初上涨21.95%。7月、8月价格逐月下降,进入9月价格再次回升,9月末为106.33点,比6月末下降7.42%,比年初仍上涨12.9%。

  伴随着钢材价格的回升,钢铁行业整体的销售利润率也出现了从底部缓慢攀升的恢复性上涨过程,炼钢行业的销售利润率由今年2月份低点时的0.95%上升到9月份的4.58%(见图13),钢压延加工行业的月度销售利润率也从2.05%上涨到5.56%(见图14)。主要原因是:一方面伴随着国内铁矿石产量攀升对于进口铁矿石的替代作用逐渐显现,上游成本价格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为钢铁行业的需求增长提供了支撑,钢材价格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但是与2004年、2005年相比,销售利润率仍旧处于较低水平,而且与四五月份相比,增速已经呈现较为明显的放缓。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曾经在《成本波动引导产业链利润增速结构变迁》的报告中指出,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以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经历高点后回落的过程中,各个产业之间的利润增速变化实际上延续着从上游到中、下游的演进过程。2006年伴随着新一轮固定资产投资小幅反弹所推动的弱景气周期,采掘业利润同比增速受制于产能扩张原料价格出现回落,相应的原料加工业利润增速则呈现上升之势,成本的降低支撑了销售利润率从底部的恢复性上扬。

产能过剩限制销售利润率持续回升

  未来钢铁行业利润成长的持续性将更多的受到下游需求的制约。之所以如此考虑,是因为现阶段中国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现象仍旧十分严重,使得销售利润率在今后的提升将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从黑色金属月度销售利润率与钢铁产量同比增速的演变(图9、10)中可以发现,钢铁的产量实际上是与销售利润率之间存在着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而且伴随着销售利润率的轻微上扬,产量的增幅一般都会呈现较为明显的反弹。今年初开始的此轮销售利润率的恢复性上涨更多的来源于上游原材料前期产能扩张所导致的产出品价格下跌,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小幅反弹则为其持续性提供了支撑,但是销售量同比增速对利润率的压力伴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回落已经开始显现,黑色金属包括炼铁、炼钢、钢压延加工、铁合金冶炼9月份的销售利润率增速与前几个月相比呈现放缓。

  现阶段,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回归引致的产量大幅增长,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目前钢铁行业还是存在着产能过剩压力。月度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行业的潜在产能,从炼钢、钢压延加工行业的月度同比增速可以发现,钢铁业只是在2004年宏观调控相对紧缩的时期呈现小幅回落,2005年、2006年其都是维持在高位。这也就意味着一旦钢材价格上涨、行业利润率出现回升开工率也就会迅速反弹导致产量供大于求和价格回落。

需求放缓钢铁行业业绩反弹“昙花一现”

  在销售利润率未来增长出现瓶颈的前提下,钢铁行业的利润增速未来持续性将决定于需求的增长,而产品需求的增长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由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的国内需求以及通过产品出口拉动形成的国外需求。

  钢铁的国内需求更多地取决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变动,而我们坚信伴随着新开工项目先行指标在二三月份出现的回落,一般滞后4-5个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未来呈现缓慢下降已经是必然趋势,钢铁行业的国内需求增长将会放缓;另一方面,钢铁出口所带动的国外需求增长不仅无法解决利润增速的这种周期性波动,而且短期来看这种拉动作用可能会有所放缓。

  钢材净出口金额增速缓于数量的增速(见图12),这意味着我国钢铁出口的产品构成中仍旧以低端、耗能为主。而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意味着产业政策倾斜将会加速这种结构升级,加上人民币的长期升值以及OECD领先指标表明的世界经济增速可能放缓都会对钢铁国外需求的增长起到抑制作用。

  我们在半年度报告中曾经提出,本轮自2005年第四季度开始的短周期反弹将在2007年一季度之前出现高点。现在看来,由于宏观调控的原因,GDP的高点已经在2006年第二季度出现。那么钢铁行业的这种业绩回升现在看来就只能是一种反弹,由业绩拐点引导的投资价值重估还是让我们期待下一个真正繁荣周期的到来吧。

  (作者为长江证券分析师)


权威专家预测:2007年钢材价格可能进一步走低
2006-11-13 11:23:34  中国钢材价格网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高级经济师陈克新近日表示,总体来看,中国钢材价格多年持续上涨的局面将在2007年内结束。他认为,近3年中国钢材产能大规模增长和集中释放,2007将继续大量释放,全年钢材产量增幅不会低于10%,接近或达到5亿吨,供应压力依然很大。与之相比,2006年中国钢材大约增产8000万吨,主要通过大量出口、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和汽车等耗钢产品快速增长消化。   而2007年消费力度则将有所减弱,消费增速回落。                    
    首先是国家宏观调空政策取向抑制投资领域过快增长,资产投资增长水平会有所回落,因此相应的钢材消费水平将减缓。同时,由于受到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疲态以及调控部门对高耗能产品出口的抑制,2007年中国钢铁产品出口尽管还会保持较大数量规模,但“绝不会达到2006年的增长水平,搞不好还可能出现下降。”因此,产能增加将需要寻找市场空间,加大国内市场在一定阶段的压力。而2006年汽车产量再次“井喷”,全年增速在20%以上,而预计2007年将难以如此强劲增长,汽车等生产用钢增长水平将大大回落。                   
  “另外,全球石油、橡胶、铜等资源全部涨到高价位,进入了高风险价格。都是在徘徊动荡,都面临跌的大风险。”陈克新认为。比如,欧配克最近预测明年石油将跌到40美元/桶,这将对钢铁产品行情产生拖累。而明年人民币升值压力还将保持上升态势,从而降低钢材进口成本,让钢价向下。    
  “明年万一价格走低,也很正常,不能恐慌。明年,利与不利的因素并存,价格高低变化,交替将成一段时间的主导因素。”陈克新表示。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