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需求变化初探

来源:互联网 发布:办公软件xls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19 12:12

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仅能学会智慧、提高人的生活品质、精神生活充实,往往也因为有比较高的生活技巧和生存能力而比较容易获得幸福。我国有着崇尚读书的传统,自古就有“世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价值观,而且还有“学而优则仕”的通道,能实现“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的梦想,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知识改变命运”。但是对于读书接受教育,也并非每个朝代都是如此,特别是最近两年来,又出现了“读书无用论的”新论调,我国的教育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变化1、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平民化教育”。

上世纪整个80年代,大学生被名副其实地称为天之骄子,身上布满了神秘而神圣的光辉。先看一组数据:

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比例为291。约4.8%。  

  1978年,610万人报考,原计划招生29.3万人,后增加近11万人,共录取40.2万人。新生当年秋入学。    

1979年,全国高考首次统一在77—9日三天进行,共有468.5万人参加高考,录取了28.4万人,录取率为6.1%。  

1983年,全国统考时间调整为715—17日。当年高考共有167万人报考,共录取39万人,录取率23%。 

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始自1999,按当年统计,全国普通高校招生160万人,199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高达48%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010万名,高校计划招生567万人,与30年前报考人数极其接近,但是录取比例约为2:1

变化2、大学毕业生分配体制的改革

建国以后,我国按计划经济的模式对高等教育进行管理,形成了由国家统一招生、统包学生所有费用以及统一分配的“统包统配”制度。这曾对缓解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各行各业急需人才的矛盾、调剂部门和地区之间的人才分布、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等起了重要作用。

但是,统包统配制度存在明显的弊端:政府统得过死,包得过多,高校的办学积极性不能发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很少有选择权。随着高校的专业、层次和毕业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及经济建设的发展,毕业生分配计划与社会真正需求之间的矛盾、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并存的矛盾日渐突出,1997年大多数学校“两包变两自”——国家包培养变为学生自己缴纳部分培养费、国家包分配变为大部分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的新机制。这就是我国将确立的高校招生——就业体制。2000年基本实现新旧体制转轨。

这项改革,对大学生的地位进行了很深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中国这个人力资源大国来说,一方面在学招生计划逐年扩招,另一方面社会对大学生的合理吸收使用却很有限。

  变化3、大学就业形势严峻,有一段时间出现大学生就业零薪酬的报道,大学生遍地走。

北大的毕业生先是有人卖猪肉,又被报道有人在卖糖葫芦,加之如今大学生就业困难,薪水就短期的平均水平而言似乎也呈走低的趋势,大学生与农民工争饭碗。大学教育质量降低,教育的盲目性、浪费性有关,可能很多青年学子会在心里问自己,是否还要上大学呢?200962日,在教育部的高考通气会上,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姜钢透露了一组数据:今年1020万人报名参加高考,比去年减少30万人,其中应届高中毕业生为750万人,而今年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总量是834万人。以此类推,有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

其实,关于弃考的话题早在4月便已被引燃。其起因是重庆市招生部门在公布今年高考报名人数时,提及“全市有上万名应届高中生放弃高考”,据统计,全国每年都有近10万学生放弃高考,只是今年尤其显现。

变化4、家长、学生教育观、读书需求的变化。

A更加紧张的家长类型,认为读大学就读名牌大学。因此,对名牌大学的竞争加剧。体现在不仅竞争读重点高中,甚至从幼儿园就开始了竞争。

B平常心态类型的家长,认为读什么样的大学已经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要健康成长,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希望在读书期间要找到一个好老师,学会做人,学到能力。

C务实型家长,要孩子读完中学后学职业教育,掌握一门技艺,从事普通的工作。

变化5、考试的形式、难度发生了变化,教学要求发生了变化。

全国高考方案目前有8种,目的是与新课程改革相配套。多数省都进行了学生综合评价,实行会考成绩为高考的门槛。

教育测量学的理论,考试难度应该与过关人数比例相当。全国高考难度最大的时期是80年代,19841985年全国高考物理难度很大,江苏省考生平均分40多分。而近年来难度系数越来越大,广东省部分科难度已经接近0.6。教学中要降低难度,试题的考核也体现了易、中、难三个层次,显示了不同的高等学校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要求,也体现了考试中考查学生学习态度的目的。考试中每科有30分是没有区分度的送分的。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考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取得进步,都能得到准确的评价。考试中要让学生考得好,作业要让学生作得好,平时给学生分数要高。高考都有满分作文,而平时我们为什么不给学生多一点分数呢?

社会上对大学教育需求的变化,导致了高中学生学习动机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且这个变化确实来的很快,需要高中教育工作者根据这一变化考虑当前高中教育教学的调整,一切围绕高考转,把升大学做为唯一培养学生的目标的做法,可能会有所缓解。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