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妻子

来源:互联网 发布:怎样成为淘宝达人流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0 16:22

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位性情非常急躁的人,往往当众给这位著名的哲学家以难堪。有一次,苏格拉底在同几位学生讨论某个学术问题时,他的妻子不知何故,忽然叫骂起来,众生大惊。继而,他的妻子又提起一桶凉水冲着苏格拉底泼了出去,致使苏格拉底全身湿透。当学生们感到十分尴尬而又不知所措的时候,只见苏格拉底诙谐地笑了起来,并且幽默地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一定要跟着下雨的”。

        这是著名的关于苏格拉底的悍妻的故事。提及苏格拉底,在景仰他能对生活进行如此深入浅出的哲性阐释之余,便想起他与他那古今闻名的悍妇妻子的种种逸事。

一直以为,苏格拉底的妻子的存在是对他的哲学的一种嘲弄,每每想起他们的故事,便想起一句话: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在我的潜意识里,心向往之的琴瑟和鸣的模式是钱钟书与杨绛、吴文藻与冰心、梁思成与林徽音、居里夫妇,抑或白朗宁夫妇。

        而今天,我看到了这些片段:

当苏格拉底打着赤脚,穿着破旧的长跑和披风,整天游荡在醉汉、鞋匠、小贩、老妇、艺妓之间时,他的妻子被她严厉的父亲问着:“他什么事也不做,只会耍嘴皮子,他连一双鞋都没有,就像一个叫花子。你跟他生活,就为了要在一起饿肚皮吗?”

美丽聪慧的妻子坚定地跟了他。

妻子卖橄榄换得的可怜的钱用完了,面粉吃完了,油也吃完了。妻子抽搭着:“连奴隶也受不了这样的日子!吃得再坏也没有了……”

然而在苏格拉底的生命的最后,他的妻子仍高喊:“他是我的!”狱吏打开了门,她来到他床边,她腰板挺直,黑得发亮的头发卷起梳成一个大髻,在悲伤中她仍保持着体面,整个面目都带着一种庄重的气质。她知道他喜欢她这样。她说:“过不了多久我就会找你的。”她就像他那样神圣地面对着太阳说:“我的丈夫是一个伟大而智慧的人。”

        在苏格拉底眼中,妻子是一匹可爱又执拗的小马,勇敢大胆,桀骜不驯。他爱着她的一切。临刑前,他对儿子说:“对妈妈要和气。……”他把妻子披散下来的一小缕头发放回原处:“你知道我们是彼此相爱的。当你对我唠叨时,我心里就好受些。你也知道,我甚至乐意听你唠叨……等着吧,我们会在极乐世界见面的,在那里我将报答你一切。”

这是苏格拉底和他妻子真正的爱情生活。

也许我们要感谢苏格拉底的政敌们,给我们介绍了苏格拉底的悍妻,看到了苏格拉底的生活的另一个角落。

        苏格拉底是哲学家,哲学家总是喜欢告诉我们一些真谛。他说:“我来告诉你吧,快活不能以笑声来做尺度,而要用愉快的感情和行动来衡量。”

  他说他不做欲望的奴隶,所以一贫如洗的苏格拉底不回避不掩饰,“他虽是光着脚,可说起话来却像一个君主,身后跟着一大群人。他对人群讲起话来,又动人,又快活……”

  
他对妻子用幽默表达忍让,虽话语不多,仅仅是一句话而已,却使妻子的怒气出现了“阴转多云”到“多云转晴”的良性变化,使旁观者欣然大笑,更敬佩这位智者明哲的高超文化素质、艺术修养和坦荡胸怀。

用愉快的感情和行动来衡量苏格拉底,他是真正快活的。所以,他可以给妻子现世的安稳,而有了心灵居所的悍妻也有了真正的快活。

 

      人总是要死的,修养排老几?

       苏格拉底的死: 苏格拉底青壮年时做过石雕匠,雕刻制作过雅典城邦的神像;也作为战士,为雅典利益而从戎出征,在战场上坚守岗位。由于他坚持和喜爱独立思考,很可能还没有“人到中年”,他就开始走上了哲学探究之途,苦苦地研索“逻各斯”也就是中国古代所谓的“道”。

  据说,当时雅典人信奉的某神庙传出一条“神谕”:“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这使苏格拉底讶异困惑——他自认为“无知”,怎么神灵却说他具有大智慧呢?于是,他立志去广泛寻求“有智慧”的人,要看能否找到谁“比苏格拉底更智慧”,以验证那条“神谕”。

苏格拉底首先找到管理城邦事务、“智慧名声”显赫的“政界人物”,交谈之下,苏格拉底“发现这个人虽然很多人认为他智慧,他自己尤其自认为智慧,实际上并不智慧”;苏格拉底向他指出这一点,他就“恨”苏格拉底了!其他的“政界人物”,与此大同小异。

苏格拉底又去找“诗人”们,结果,发现他们除了具有写诗的天分和灵感,也没有什么智慧;而且,还“凭着能写诗,就以为自己在其他方面也很智慧,其实一窍不通”。苏格拉底指出真相后,“诗人”们也恨他了!

  苏格拉底再去找“手艺人”,发现:“他们知道我所不知道的东西,这就表明他们比我智慧”;可是,“这些能工巧匠也有跟诗人同样的毛病,由于本行手艺干得好,他们就个个都以为自己在其他最重要的事情上非常智慧”,这样的“愚蠢”也就掩盖了他们原有的本行智慧!

  于是苏格拉底总结:世界上“没有人真正知道美的和好的”,可是人们却都有个毛病,“一无所知却自以为知道什么”;只有他苏格拉底,“既不知道也不自以为知道”,“以不知为不知”,就在这一小点上,苏格拉底比其他人“智慧”

那么,什么是苏格拉底所谓的“智慧”?世界上的事物分门别类、千差万别,谁能够悉数了解掌握?

  世界上的道理千门万户,公理婆理孩儿理,“移步换形”,针锋相对;谁的道理能让所有人信服?

  “一无所知却自以为知道什么”,“本行干得好,就以为自己在其他最重要的事情上也非常智慧”,这样的人往往都固执己见;这,怎么会“有智慧”呢!

  苏格拉底之所以“有智慧”,就在于他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全知全能”,因而他高高兴兴地“以不知为不知”!

高高兴兴地“以不知为不知”,并且还努力地想要“知”,这就能够广泛而虚心地听取、汲取、宽容,与他人与社会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存。真正做到这一点,那人,不就具有了“美德”,具有了“智慧”,也就是“闻道”“悟道”“得道”了?!

  如果说苏格拉底已经悟道,为什么他又不能“与他人与社会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存”,而自己服毒,从容赴死呢?

  苏格拉底呀,他就犯了东方大乘佛教要求警醒破除的“法执”“我执”——认为自己已经悟道,别人都还在梦中,需要自己竭尽全力去“喊醒”;若不能做这件事,那就不如死!

  苏格拉底不知道:世界太复杂,世人多害怕,于是盼望简单;生活多烦恼、痛苦,世人不能忍受,只追求愉悦畅快;追求欲望难实现,于是情愿长在美梦、春梦、迷幻梦之中!

  还有,这个世界,有那么多靠骗人欺人压榨掠夺别人为生的家伙,巴不得别人“思想单纯”容易受骗上当,就制造出一些“天堂梦”“幸福梦”,想要草根老百姓长在梦中!

  苏格拉底认为自己已经悟道,努力去“传道”,打破了人们沉醉的美梦,破坏了统治者骗人的迷幻梦,他就这样地“得罪”了大多数的雅典“公民”!他还“执迷不悟”,不愿意悔改!这就难怪,“民主”的法庭,要判处他死刑!

  于是,苏格拉底传道死。西方元哲苏格拉底,很可能已经悟道?可是,按世俗观点,他却比孔子下场更悲惨——孔子毕竟是“寿终正寝”;而苏格拉底呢,是被古雅典“民主”法庭判决处死,自己服毒自尽而亡!

附:性格决定命运,我想:苏格拉底的执着和与统治阶级的不一致性决定了他的死,当然,死---在他看来,是意料之中的必然结果,不一定是坏事---在他看来,一切正常,死只不过是日常生活中例行事物而已。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