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1册

来源:互联网 发布: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4 12:40

 1卫鞅亡魏入秦

看来志士择明主而投,还是有道理的。

所以说一个人在一个地方不受重用,没关系,一定要有李白的狂放,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商鞅是法治的鼻祖,历史上说,商鞅治理秦国是法到令行。(现今却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令不通是现今的弊端所在。)

赏罚分明:赏赐的时候,不避讳近亲,罚惩的时候,不在乎强权。

中国人历来注重脸面,树不可无皮,人不可无脸。

在中国,不懂人情那是寸步难行的。也难怪商鞅在魏国收到排挤。

历史上评价商鞅的功绩,是严刑酷法所成,没有半点儿仁慈。

  孔子讲仁政,商鞅讲法制。孔子的论说延续了几千年,却没有自己的政绩。商鞅的所为,一直被道德范畴回避,却缔造了强秦,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但秦始皇的江山并没有延续多少年。也是由于过于的法制。

看来人这个东西,确实难以规整,太仁慈了,散漫泛滥,没有规矩。太严酷了,又要造反。宽严适度还是上策。但就这个适度,不是一般人所能把握的。

  如同对孩子的教育,现在讲究一味的感化,没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好的家长。我认为太过偏颇。

做到与做不到,都是冥冥中的定数,强求不来。

找见北了,却朝南行。没办法的事儿,便不要难为自己。

 商鞅不傻,不会不知道王位之重,也不会不明了,孝公死后自己的处境。但却坚辞不受,令人生敬。

这些人对惠王说:大臣的威望过高,将伤及国君。现在,周围的人都为您感到忧虑,因为,民间妇孺只知商君之法,而不知大王之法。那岂不是,商君是主,大王为臣了呢?

谗言者,先从政治的高度,把商鞅对惠王的不利阐明。然后才挑唆私情,虽仅仅是点到为止,但却戳到惠王的痛处,够阴损的。

不由想起,当初孟尝君在秦国遭禁,在鸡鸣狗盗之辈的帮助下,孟尝君逃离秦国。

两者对比,不得不说,得罪人的事儿,还是少做的好。犯众怒的事儿,哪怕是真理,也万万不可操持。

重要的是最后一句,泱泱秦国,竟没有一个垂怜的。

极致的辉煌与极致的悲哀,该怎么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2苏秦始将连横

惠王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不可以高飞;法律不健全,不可以罚惩;不恩惠于民,不可以使之劳役;政治部清明,不可以怨大臣。


可苏秦依然不死心,又说:您的拒绝是我预料之中的,可我还是想说,纵观古代帝王,没有不好战的,从远古神农、黄帝、绕、舜、禹、商汤、到近代的周文王、周武王,以及齐桓公,都是凭借战场上的胜利,而称霸天下的。由此看来,有不战的王者吗?

  苏秦的想法与毛泽东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简直是同出一辙。

  我觉着苏秦一再的逆向而说,惠王的眉毛一定拧成了一团,从秦策的两篇文章来看,惠王是个软弱,没有主见的君王。自然不会好战。

  可苏秦不看对象,填鸭似的硬往里灌,有点儿类似现今有些销售,这样不行,还是应该发现对方的需求,沿着需求方位,寻求自己的空间。

 

 您别看古代的时候,出使的车辆也是往来不断,嘴头上好像也投缘的很,有人认为天下会因此而太平,但实质上不是这样,您没看见,合约的背后,刀枪从未入库。
 

苏秦说的并不错,只是没有看对象。

往往越是讲大道理的人,越是喜欢用兵的人,靠巧言雄辩,是不可能平息战火的,靠那些繁文缛节,是不可能治理天下的。到最后是说累了,听烦了,而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所以,那些君王才废弃繁文,崇尚武力,厚待那些不怕死的人,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在战场上见真章。


  而想着不费功夫,就可以得到好处,坐在那里,就可以得到广袤的疆土,即使是三皇五帝那样的贤明君主,都做不到,最后还得凭借战争。

    只有在战场上真刀真枪的干,才能见丰功伟业,所以,对外要善于用兵,对内要崇尚仁义。只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百姓才能真正的臣服。

   现今,若想要兼并天下,凌驾于万乘之上,治理海内。养育您的子民,让诸侯臣服,不用兵是不可能的。

   而现今的那些君王们,都被那些所谓的道理忽悠了,而沉迷于教化之类的言辞,臣因此推断,大王不会采纳我的建议。

回到家的待遇,更有意思:老婆没理他,继续织布,嫂子也不给他做饭吃,父母也没和他说话。

要是搁现在,只怕是老婆离婚,父母撵出了事,用老百姓的话说,这不是没事儿穷作嘛。

  到了这地步,苏秦感叹道:老婆不拿我当丈夫,嫂子不拿我当小叔,父母不拿我当儿子,这都是苏秦没用呀。

不知道有没有男人看这篇故事,你们看看人家苏秦,家里人这么待他,人家一点儿抱怨的意思都没有,还认为是自己无能。

  现在的男人可不是这样,要享受的时候,说自己是大老爷们,论责任的时候,讲男女平等。 有点成就的,又忘形的找不见北,拿着老婆不当回事儿。

苏秦当天夜里,就开始读书,撰写心得,将《太公阴符》里面的谋略,认真的读,仔细的揣摸,太困了,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那血一直流到后脚跟。

有些自以为聪明的人,看了这段,不知作何感想,

这世上没什么生而知之的人,大多还得尊崇“天道酬勤”。一份付出,一份回报。


苏秦一边扎,一边说:就不相信,游说不能谋取荣华富贵,不能谋得卿相之位。

平日里总说,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忘形。两者相较,前者做到还容易些,后者能做到,却不是一般人。多少人,在失意中沉沦。

从苏秦的人生经历上看,他没什么运气,就是努力,再努力;自信,再自信。

这次,苏秦一改自上而下游说君王的路线,变之为自下而上,从集市之中,再到赵王的华堂之上,再然后与赵王拉着手长谈。

前面的一篇文章中,曾言及,好东西,还是得要让大家都认可才行。苏秦这次用的正是这种办法。

看到这儿,觉着苏秦非常可爱,非常平凡,非常普通的一个人,追求也非常的简单,就是荣华富贵,确实不似那些假道士,经常把自己弄得跟个仙儿似的,楞把拯救苍生的使命,挂在自己身上,其实骨子里未必。

那时苏秦风光的可以说,普天之下,万众之中,王侯的威严,谋臣的权位,全都在苏秦的掌控之中。

  苏秦没用一斗米、一卒兵;没用一个谋士;没用任何武器,而使诸侯亲如兄弟。

  这就是,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所以说,真正有才能的人,应该从政,而不是从军。将才能施展于庙堂之内,而不是施展于疆场之上。

作者不由感叹:想那苏秦,不过是大杂院出来的穷小子,一旦得势,天下无人能与他抗争。

  现今经常说,学得好不如嫁得好,有个好本事不如有个好爸爸。要俺说,那都是扯淡。当然有人帮衬一把不是坏事,但只怕条件过于优越,失去了吃苦的本事,因此说,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没有好出身的人,一定要对自己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苏秦感叹道:唉,一个人要是穷了,父母都不认,要是富了,连亲戚都恭敬,人生在世,怎么能把功名富贵不放在眼里呢?


人们总谴责势力,可有几个人又不势力呢?还是实际点儿好。


3秦惠王谓寒泉

人家苏秦,第一个想投靠的就是您秦惠王,您不待见人家,人家另谋高就,反过来还说人家欺负人。这样的人不低头反思自己,总是抱怨他人,怎么成大事呢?

由此看来,秦惠王不是能识人的君王

做为君王,或者说,作为领导,业务水平不高,没有关系,但不能识人用人可是致命的缺陷。


4泠向谓秦王


原来总以为,早请示,晚汇报没有用。但在职场上,“自以为是”是要不得的,以为揣摸透了领导的心思,实际上未必,领导的心思也是变化的。还是应该在做事之前,请示的好。而且,把自己的心思说出来,也是展现自己能力的一个机会。

再者,就是失误了,怎么把事情园回来,如泠向,把自己的思路展示出来,末了还送上高帽子,“大王早就知晓。”也是一种办法。

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挣干干净净的银子。

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


5张仪说秦王

 野史上传,张仪与苏秦都是鬼谷子的学生,苏秦出道之后,把六国摆平了,秦国龟缩函谷关以内,不敢出来,天下暂时太平。

  这对苏秦不是件好事,总说乱世出英雄,这世道没矛盾,哪里还用苏秦显摆。
 于是苏秦便把他学弟拉出来,苏秦搞合纵,让张仪搞连横。这下世道便乱了,也就有故事啦。

张仪对秦王说:我听说,一个人要是不知道而乱说,那是不智。

  古人云:知人为明,知己为智。从这点上解释,就是说,这样的人不了解自己,用百姓的话说,就是不知道自己吃几碗干饭。别以为了解自己是件简单的事儿,自以为是,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人多了去了。

 张仪说,一个人要是洞察世事,而不对君王言明,那就是不忠,不忠者当死。
这话说的已经够重的,更有甚者,他接着说:说的不明白,说的不是时候也该死。


这世上,明白人有得是,能洞察世事,了解详情的人也不少。很多人崇尚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好像自己就是做的百分之百好了,其实不是这样。

  了解了,什么时机说;什么地点说;怎么说。这中间的学问确实大了去了。

  所以说,在进言之前,好好想一想,认真组织一下语言,没什么坏处。总见说,三思而后行,其实,三思而后言,也非常重要。

  我还想起,在古装片里,为了显示大臣的忠诚,经常是拼死上谏。实际上,那是现代的人对忠臣理解的错误。那样的大臣,在臣子面前一点儿面子都不给君王,最多算是个直臣。

  真正的忠臣,还就应该如张仪所言,不仅要直言,而且要选择说话的方式、方法、时间、地点。也就是说,全方位的维护君王的利益。用在今天,就是得维护领导的意思哦。

从前,我所写的一直都是做下级的该怎么顺从,怎样莫上级的脉象。

  写到这,我想说,做领导的,也应该懂得怎样“人性化”的管理。千万不要认为,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得是。劳力者也许没有能力炒老板的鱿鱼,但磨洋工还是会的。

  如同张仪所言,不能用民以时,百姓会无奈的上战场,但出工不出力,是管理者没有办法的。

  还想说,共产党之所以能得天下,就是他能让老百姓主动的为他付出,政治工作在现代的企业的管理中,还是不能少的。但没有必要弄个专职书记,在那里当摆设。

  言归正传,张译最后说,不仅是诸侯的君王不能用民以时,这种现象的背后,说明他们的君王没有一个可行的赏罚制度,一切都仅仅是停留口头上。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的百姓不肯为他们的君王卖命的原因。

  而秦国不一样,它政令畅通、赏罚分明。(这应该是商鞅的功劳,但商鞅已经被五马分尸啦。历史就是这么残酷。)

  秦国的百姓,即使从生下来,就没经历过战火,但只要君王号召,敢于英勇就义的人比比皆是。

  要知道,敢于生和敢于死,那是有天地之别的。

  一个人如果不怕死,就可以以一当十、以十当百、以百当千、以千当万。万人便可以天下无敌了。

 从整篇文章来看,张仪的言辞固然明辨,但还应该说,他游说的时机把握的好。这才是关键的关键。领导想喝水,你即使奉上鲍翅,也不会招待见。
6张仪欲假秦兵以救魏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能人招妒。又是一个道理。
 经常听到一些人感叹,怎么想做点事儿就这么难呀。这就是世道,这就是人情。
 自己不清不楚,不明不白。还抱怨别人,最后,只有在抱怨中荒废自己的光阴。

 一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往往做技术的人,只知道低头拉车,不知道抬头看路。前面被人挖了条沟,掉进去,还不知道。所以说,做技术的,还是拿出一部分精力,琢磨一下人事儿。功高震主的事儿是一定不能做的。很多时候,无能未必是坏事儿。

 
 另一个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也就是所谓的俗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世界上,没有比人心更复杂的东西。

  不要以为自己简单,他人就简单,这种以己度人的思维万万要不得。

  最后想说,左成的想法也不过是一家之言,张仪什么人物,怎么会看重眼前的小利,丢下秦国,依附魏国。再者,魏国,已经有一个苏秦在游说,张仪怎么也应该避其锋芒,自辟出路。

  左成这种没经过深思熟虑,便冒然规劝,弄不好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话又说回来,谁有知道,左成明里头帮甘茂,暗里头是不是帮张仪。


7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想想也是这样,无论是纵向从古到今,还是横向从外到内。哪一次战争的爆发的理由,不都是过于牵强。

  当兵械陈列于前的时候,道理已经轻如鸿毛。

从政者争名于朝,经商者求利于市。
。做人总不能样样占头筹,适当的时候,分别人一杯羹,有什么坏处?


8张仪之残樗里疾

张仪这个人不太地道,如果说苏秦俗气,还总算俗气的实在,不能说是君子,但也绝不是小人,张仪则是有点儿阴损了,是不是小人,历史评价吧
 
现实中若是真是遇见这种小人,还是躲着为上,这样的人招惹不得,整不好,弄你个死无葬身之地也不一定。
只要你不妨碍他,他自然也不会花精力在你身上。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还是一个水平不一般的贼。

9张仪欲以汉中与楚

家大业大,麻烦事儿就多,这是必然的。
甘茂这话说的没错儿,这人要是想在社会中混出点儿模样,就不能怕麻烦,要真想清净,那就什么都不要做,躲在深山老林中,自给自足。只是怕现今这样的地儿,不容易找。就是召见了,凡夫俗子也承受不了。因此说,麻烦是正常的,没有麻烦才是不正常的。
 沟沟坎坎,残残缺缺,总是人生的主流。
  重要的是怎么看待,人家毛泽东说,与人斗其乐无穷。怎样的豁达与乐观。要是找不见乐,那就不好办了,凄凄哀哀,抱怨一生吧。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有限的资源

10楚攻魏张仪谓秦王

总见说:人心齐、泰山移。还有就是,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可是只怕世上最难办的事儿,就是心齐。在特定的环境下可以,但要长久。就不好说了。所以才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男女之间,也不除外。

 说到这儿,让我想起二战,必须承认,抗日的胜利,一方面有赖于美国的原子弹,另一方面有赖于苏联红军东北战场的帮助。

 这种情况下,中国虽然也是二战的战胜国,却没有说话的权利。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人也罢,自强、自立,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缺失的。生存环境崇尚的就是实力,没有实力,一切都免谈。

我想说,这世界上真是没有免费的午餐。一切都在利益的算计之中。

11田莘之为陈轸说秦惠王

  这种寓言的方式不是不可以借鉴,非常委婉。
当然,现如今,若总是咬文嚼字的,领导定会拿你当神经病看,但拿好口碑的老领导说事儿,也不是不可以。
  现今经常听人抱怨,自己的领导怎么怎么白痴,没水平。抱怨来去,却少有炒了领导鱿鱼的。再看看人家宫之奇与舟之侨。见国君不可救药,拔脚走人。这就叫:良禽择木而栖。
 
陈轸是好还是坏,且不去评价,就说张仪这步棋,让田莘看透了机关,把准了脉象。先他一步,游说了秦王。张仪自然是必输无疑。这也叫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吧。

12张仪又恶陈轸于秦王
 可张仪是个不达目的,死不罢休的人,一次不行,咱来二次,二次不行,咱来三次,总说好女也怕难缠郎,实际上,哪个又能不怕呢?
张仪这样的小人,确实招惹不得。若遇见,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避的越远越好。
把陈轸找来,恳切的说:我听说你想离开秦国到楚国去,这话是真的吗?秦王这个领导做的还是很地道的,不似现今有些人,听风就是雨,结果让人才流失,还弄得彼此跟乌眼鸡似的。

古人言:一个人要是孝顺自己的父母,那天下的人都愿意他来做儿子。伍子胥为他的君王尽忠,诸国的君王都希望要伍子胥做臣子。

       我还听说:邻里都争着要的仆妾,一定是在他原来的主家做的非常好的。乡里都愿意娶的女子,一定是善良的女子。

       话锋一转,接着说:我如果不忠于您秦王,楚王怎么会认为我会效忠于他呢?现今的情况是,我忠君之事,但有人挑唆,让您摒弃我。

       您说,这种情况下,我不到楚国去,还能怎么样?

陈轸此番所为是不是典型的“以退为进”呢?

       但也要注意,如果自己没有一番有说服力的说辞,一味的后退,领导会认为以此要挟,弄不好,事得其反。

       而且。在陈轸所述之词,既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找不见贬伐张仪之词。这是高明中的高明,智慧中的智慧。

       在社会中,大家都是俗人,难免八卦,但没有人会喜欢说长道短的人,这也是人性的微妙所在。


13陈轸去楚之秦


这让我想起很早以前看过的一期《对话》。里面有一个外国专家,主持人问他,如果你所在的企业,濒临困境。你会怎么办?是与企业共存亡,还是?

       按咱中国的传统理念,企业养活了你这么多年,怎么能在企业将危亡的时候,选择离开呢?

       可这位专家说,这种时候,我一定会寻找我的出路,因为世界上每天都有破产的企业,每天也都有新生的企业,企业如同人是一样,生老病死是正常的。也就是这种新旧的替代,经济才得以蓬勃的发展,这也是有序竞争的一部分。

       当时听了这话,很出乎意料,但仔细琢磨,确实有其道理所在。
 很多人经常抱怨自己的企业,说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可是就没有清楚一点: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大多人都喜欢稳定的生活,但喜欢稳定的另一面就似乎缺少魄力。

       所以说,知识仅仅能改变命运,但真正决定命运的还是性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搞学历的人为低学历的人打工的原由所在吧。

       言归正传:陈轸应该就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人。再用一句俗话:就是狡兔三窟吧。

 很多人经常抱怨自己的企业,说起来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可是就没有清楚一点: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

       大多人都喜欢稳定的生活,但喜欢稳定的另一面就似乎缺少魄力。

       所以说,知识仅仅能改变命运,但真正决定命运的还是性格。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搞学历的人为低学历的人打工的原由所在吧。

言归正传:陈轸应该就属于,进可攻退可守的人。再用一句俗话:就是狡兔三窟吧。
     张仪一定以为,他对秦王有所贡献,秦王定会对他言听计从,陈轸到楚国去,张仪会不会以为,陈轸已经被他撵走了呢?过分的自信,其实就是盲目的自大。
     做为臣子的,永远也不要命令君王。

       毛泽东提倡“民主集中制”。做臣子的,仅仅是有发言权罢了,做决断,还得由君王来做。

       最好的做法,是将事情分析透彻,摆出几种方案,让领导选择,决断。

       有点儿功绩,便忘乎所以,那是自寻死路。

       鳌拜是例子,年羹绕也是例子,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只有曾国藩做人低调,才得以保全。

 陈轸说我给您讲一件事儿:有一个楚国人,有一妻一妾。这个楚国人出去做生意,便有人来勾引他的妻,结果被楚人之妻大骂,此人还贼心不死,又勾引楚人的妾,妾禁不住诱惑,便两情相悦了。

       后来这个楚人客死在外,有人问这个奸夫:你愿意娶回哪个呢?这个人回答,我当然会娶那个大老婆。

       来者说:当初大老婆骂你,小老婆顺从你,你怎么还会娶骂你的人呢?

       奸夫说:当初是当初,现在是现在。当初我想得手,当然不喜欢骂我的人。现在是娶回家,当然喜欢不受诱惑的人。

       陈轸的这个例子,非常有意思,现今多少情人,等两边都没有了羁绊,反而不能终成眷属。为什么?情人就是情人,妻子就是妻子。身份不同,标准也自不同。

 
 陈轸说:这件事儿,不仅是张仪知道,市井的百姓都知晓。伍子胥效忠吴王,君王都希望他做臣子。孝己尊重长辈,人们都希望他做儿子。邻里争着要的仆妾,是尽职的仆妾。乡里愿意娶的女子,是善良的女子。我如果不忠于你,楚王怎么会看重我。可您要摒弃我。我不到楚国,又能到哪里去呢?
 

要依我,遇见难缠的小鬼,一定避而躲之。可陈轸是逆流而上,兵来将挡、水来土吞。这也是出奇制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