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华师一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大学诺思星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5 17:25

    昨天没去做苦力,早上跟同学去了华师一,4年之后重返,一路折腾不断。罗罗给老师们订了花,齐聚鲁磨路一家叫君君的花店,我就想起了慧君姐。大家花团锦簇的在路上游荡,被围观了,场面壮观,路人大叔操着一口武汉腔--“拿这多花,是搞莫斯啊?”我们穿过广场去坐车,时间已经比我们想象的晚了半个多小时。

    

    早就听说华师一原先教过我们的老师的团队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么多年过去了,起起伏伏,多的不必说。那天跟周航说那首有名,但我不记得题目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只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华师一的红白色调依旧光亮,牌子也足够的响;在武大的校园里面时不时因为环境条件而怀念华师一,也因为大学不太严格(武大说来是闲散),希望得到华师一那样的关爱。4年大学也已过去,该抱怨的,该厌恶的,该检讨的都必存在了。

 

    到达华师一的时间已快是第五节课了,殷老师当时有课,仓促见了一面。吕老师还是老样子,乐呵的欢迎着我们。上次来还是大一,难得碰到了袁老师,不禁让我想起了高一初到华师一他的样子,呵呵。接着知道了他们的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每个年级分散,开始引入竞争机制。他们是要输送更多的北大清华麽。。。然后依次引见了郭老师,他荣光焕发啦,听说在我们离开的几年间成了状元班班主任,毕竟老师年轻些,会跟年轻人交流吧。可惜汪老师没被找到。某人还期待汪老师的八卦,终了。

 

    中午在教工食堂,吃了便饭。两次回华师一,阳光都很灿烂,不过看得出老师们的心境却不大相同。袁老师成为一个部的老大,殷老师还在教他的数学,吕老师依旧勤恳,郭老师风光无限,汪老师(暂未探查)应该也不错啊,看到墙上贴的是奥赛金牌教练。看过亚瑟王的,知道Arthur把武士们都聚集在圆桌上,表示大家平等,中国应该不是这个意思吧,圆桌之上,一半学生,一半老师,学生之间有差距,老师时间也有差距,种种感觉还是不怎么舒畅。学生出国的,保研的。想起先前大家一直叫嚣要来看老师,只因为前途未卜,就不好意思来,未免就是要等昨天那种光亮的场景,让老师乐呵乐呵。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这里说亚里士多德的话,是想表达当时我的感情。昨天一直没好意思当当着大家的面说。步步为营的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之路。两位班主任对我的关心,我免去了基本上所有的费用,在华师一读完了高中,考入了武大。当年面对的压力不是很大,却有他们的关注,就够了。昨天的饭桌之上,跟我要好的童鞋们,父母在武汉有名的大学里任教,或者说是“就算没有奖学金,也在美国读得起研究生的”真没法跟他们比,老师教育我说要在数学的基础上学习金融的方向,会很快赚钱的。早已经习惯这样没有奢侈充满的生活,就很好了。所以我不太喜欢经济,似乎跟宝玉的那个一提起就反感的那个“经济”有点相似的感觉。

 

    下午跟贵君聊天,说到我现在在实验室做事。自我感觉朝九晚五的生活,不是那么的劳累。贵君提到的压力,举出了他同学被百度炒的例子,我才知道了,如果要为生存去工作会是怎样一种情况。我目前不依赖实验室的工作而生活,所以我不觉得累。难怪同学们会感叹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人们怎么都是那么一种匆匆而过。所以,老师们劝我现实一些,食一些人间烟火之类的话,却是这种意思麽。就像刚刚说的,个性不太好,不爱去做哪些违心的事情,所以我选择更爱真理。

 

    昨天一个提问,看出来同学们都老道了。问:“你们觉得华师一这种教学,对学生的发展好不好(就是我们当初那种晚自习,却不上课的那种吧)?”袁老师果真是研究这个的吗?半晌无语,XX发言:“我觉得,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发展是好的,****”(那种官腔的调调,我不大喜欢)然后XXX接过去:“大学里面,很有些学生不知道该干嘛,一个学期一下就玩过去了。”然后剩下几天纷纷响应:“我觉得是好的,我也是这么觉得的***”话说90后是什么都敢直接说出来,不会立马妥协,不会委曲求全,不会麻木不仁。看来我们是out了吧。接着问:“你们是怎么知道要干嘛的呢?”接着无语。。。我觉得,这个问答得到的信息量是0。

 

    真本事的话,去米国,那里不会压制你。大学来源于是有大师,或者大师风范。高进低出的方式,完全遵守了自然的优胜劣汰。所以美国大学本科生很累,作业多,逼迫你学习,逼迫你前进。不像中国,至少在武大,我们见多不怪的是穿拖鞋上课,去教室睡觉,抄作业,打游戏的情况。还有就是很不实际的那帮学生会,那帮官腔调调的愤青,那帮有名无实,混迹大学校园,只为得到学位垫高自己的。

 

   所以我更喜欢自然科学,纯朴的学问,我想遇到大师,而不是只为了追求毕业率的还不如小学,初中,高中清白的教育。“一箪食,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就是我所想的,但愿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