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模制作基础大全

来源:互联网 发布:收银软件哪个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5 13:09

 转自:http://bbs.mx3g.com/viewthread.php?tid=101578&extra=page%3D2&sid=kbB756

(一)怎样看模型的工作图纸
我们在制作各种航海模型以前,首先接触到的就是一份模型工作图纸,它不仅告诉我们模型的种类、名称、外形和尺寸,同时还可以使我们了解模型的各个零部件的情况。有些模型的图纸还简要地介绍模型的内部结构、动力装置、部件装配、控制系统和制作方法等。因此,认真地看图纸,搞清各种技术要求,对准备材料和工具、考虑制作方法等都是十分重要的。下面重点介绍有关舰船模型的识图常识。
为了看懂模型工作图纸,首先要熟悉图中各种线条的意义。图中常见的有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点划线和折断线等。粗实线一般表示物体外表一切可见的轮廓线。虚线往往表示被遮挡的轮廓线。细实线用来表示尺寸线、尺寸界线、引线和剖面线。点划线常表示物体的中心线、位置线和轴线等。断开的地方用折断线表示。物体剖视的地方要用倾斜的剖面线、中心线、位置线和轴线等。断开的地方用折断线表示。物体剖视的地方要用倾斜的剖面线。另外,在图纸上还常常见到M、Φ和R等字母符号。M代表比例尺。如M1:1,表示图中物体的大小与实物一样大。M1:2,表示图中物体的大小为实物的1/2。M1:100,表示图中物体的大小为实物的l/100。不过,要注意区别图纸与实际舰船的比例及图纸与模型尺寸的比例。Φ是代表圆形物体或圆孔直径的符号,R代表圆形物体或圆孔半径的符号。这些符号都写在数字的前面。长度单位一般用毫米(mm)。(图96)
舰船模型的工作图纸,一般包括总布置图、船体型线图和零件图。有的图纸还给出部件的装配图和动力装置安装图等。简易和初级的舰船模型图纸,除总布置图和零件图外,也要有船体简单的型线图或每块横隔板的外形图,这对初学制作是很有用的。下面就分别讲一讲:
总布置图 总布置图又称总图。主要根据投影的原理,在船舶的俯视图、侧视图、前视和后视图上表示出全船各部分的形状与布置。它可以便我们了解全船概貌,船体、上层建筑等较大零部件的外形、尺寸和位置等。看图时,应将总图中的侧视图、俯视图(有的还有前视图和后视图)对照来看。同时要参考文字说明,结合平时学习的有关造船、海军及航海等方面的知识,搞清所做模型的基本情况,如名称、用途、有什么特点、船舶的尺度、几个推进器、几个舵以及船上有什么武器装备和各种设施等。
船体型线图 我们知道船舶在水中运动,为减小水的阻力,船体一般都做成流线型。一种能正确表示船的流线型体的特殊图形,就叫船体型线图(简称型线图)。型线图包括横剖线图、纵剖线图和个宽水线闻。为理解这三个图形的形成、要首先了解船体的三个主要的剖面,即中横剖面、中纵剖面和基平面。
在船体长度中点垂直船首尾线的横向铅垂平面,叫中横剖面。通过船首尾端部的纵向船垂平面,叫中纵剖面。它与中横剖面相互垂直,并把船体分为左、右两个对称部分。通过船底的水平面叫基平面,它垂直于纵剖面和横剖面。(图97) 横剖线图(又称船体体型图) 用平行于中横剖面的一组平面,按相等距离切割船体时,与船体曲面相交的线称横剖线。将横剖线投影在一个平面上即组成横剖线图。为了便于区别,一船从船尾至船首(或相反)按顺序编号,我们称之为站号。有些船体的首、尾线型复杂,往往在船体首、尾每两个横剖而的中间增加—个横剖面,所得的横剖线可编为1/2、11/2、21/2……等。因船体左右两部分对称,只要绘制一半即可。习惯上在横剖线的中纵剖线右面绘出前船体的横剖线,左面绘出后船体的横剖线,可使图形大为简化。横剖线是制作船体肋板的重要依据,因此又称为肋板线或肋骨线。
纵剖线图 用一组平行于中纵剖面且等距的平面切割船体时,得到—组表示船体纵向外形的曲线,称为纵剖线。因船体左右两部分对称,当把它们投影到一个平面上时,船体左右相应的纵剖线重台。投影到一起的这组纵剖线组成纵剖线图,纵剖线分别用罗马数字I、II、III等编号。
半宽水线图 用平行于基平面且等距的一组平面切割船体时,与流线型船体表面相交所得到的一组曲线,称为水线。把这组水线投影到基平面上即成水线图。因船体左右对称,故只需绘出一半即可,所以又称为半宽水线图。半宽图中的水线要从下至上编出号码。从半宽图可以较直观地看到船体流线的状况,有的还可从图上看到推进装置的轴线位置。(图98)
在制作模型时,有时只有船体横剖线团,即船体肋骨线图,就能制成模型船体。因此许多模型图纸只绘出总布置图、零件图和船体横剖线图,而将纵剖线图和半宽水线图省略了,
初学者在看船体图时,除学习三面投影等基础知识以外,还应了解船体的一些主要名称及意义。例如:从船首和船尾的两个顶端,分别向船体基线作出两条垂线,这两条垂线间的距离就是船的最大长度,也叫总长。在设计水线上,船首前缘至尾柱后缘或舵杆中心线间的距离叫垂线间长。在设计水线处船体两舷表面最宽的距离叫型宽。在船体中部,从主甲板边线到基线的距离叫型深。从设计水线到基线的距离叫吃水深度。从设计水线到主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是干舷高度。在纵剖线图上,甲板边线在船首方向的弧形叫首舷弧,在船尾的弧形叫尾舷弧。横剖线图上每个横剖线甲板的弧形曲线的高度为甲板的梁拱高,通常为船宽的l/50。(图99)
零件图和总布置图、船体型线图一样、都是按三视图投影原理绘制的。它可以更具体地告诉我们零件的外形与结构。但一般上面不标尺寸,需制作者按比例实际测量。有的零件绘制成立体图或组装分解图,对理解和制作较复杂的零部件比较方便。(图100)
一些特殊的舰船模型,如气垫船模型、高速水翼艇模型等,还常用剖视图的方法介绍某一部位的内部结构。气垫船模型的柔式围裙还常用展开图的形式表示。冲翼船模型的翼型还常用翼型型值表表示。总之,航海模型的工作图纸种类多,形式也各不相同,可在参加航海模型的制作活动中多识图、多实践,就能较快地提高看图的
海模制作基础 (二) 舰船模型船体的制作
好的模型船体,不仅可以增加模型的精美程度,对能在水中航行的模型来说,还能保证其良好的航行性能。因此,模型的船体应力求制作得线型准确、结构牢固、表面光顺、水密性强。
简易和初级模型的船体,一般结构简单、加工容易。简易实体船模可用实心木料削制。纸制船模多用折叠、剪粘的方法制作。初级模型的船底和船舷比较平直,可用薄木板、薄木片制作。(图l01)
中、高级模型和各种专供比赛的模型,多用构架式方法制作。有的也用木板层迭削制、实心木料挖凿、塑料注塑以及材脂与玻璃纤维布糊制。这里重点介绍一下构架式船体及玻璃钢船体的制作方法。
构架式船体的制作方法 构架式船体可用木料,也可用金属材料制作。构架式船体由龙骨、船首住、船尾柱和船壳板组成。现以木制为例,分述如下。(图102)
龙骨是贯通全船,连接首柱、尾住的纵向构件。根据船模尺寸的大小,可分别选用截面为5×5~10×10(毫米)的长方形木料制作。首柱与尾校分别位于船的首、尾端部,下龙骨相接,是支撑船体端部构架的支柱,一般可用与龙骨相同宽度的木板锯制。有些模型的首部和尾部,还可用整块的实心木料挫削成形,或在首柱(或尾柱)两侧加粘实心木料再进行切削。肋骨板是按船体体型因(横剖线图)的横剖线制作的。它是保证船体线型、支撑龙筋的横向构件,通常用胶合板锯制(图103)。龙筋是保持船体体型,连接船体首、尾柱和各个肋板的纵向构件。龙筋,根据船模尺寸大小,可选用截面为3×3~R×5(毫米)的木条制作。一艘模型要安装许多根龙筋,才能保证船体线型的准确和良好的强度。
为了镶嵌龙筋,每块肋板都应均匀地锯出龙筋槽,最好使龙筋木条刚好卡入槽内。划分龙筋槽时,可在船体体型图一侧首端(或尾端)的第一条由甲板至船底基线的肋骨线上,和船中最宽的一条肋骨线上,各划分若干等份并分别连线,连线与每块肋板线的交点就是这块助板龙筋槽的位置。(图104) 制作构架式船体应首先做好构架。先准备一块大于船长而且平直的木板。板上划出一条中心线和模型每块肋板的位置线。模型的船体可以使甲板朝上制作,也可以使甲板朝下制作。甲板朝下制作时,因许多船模的甲板面从侧面看呈弧状(即有舷弧),为了保证舷弧的准确,可在每块肋板甲板面的一端加垫不同高度的木块(称为船台杆)。每个肋板船台杆的高度,可以从模型图纸中侧视图的首尾顶端连线上测得。固定肋板时,要注意肋板中线与船台板中心线相重合。为拆起方便,肋板可用小钉临时固定。制作船体构架顺序是首先安放肋板.再安放船首柱、船尾柱。有时有先将龙骨与首、尾柱粘接好,再一起与肋板相粘。下一步是对称地固定龙筋。粘接的每一步,都可以用直别针、小夹子或细线等进行临时固定。构架制成后,要用小刀进行总体修接。(图105)
船壳板可以用截面为2×10(毫米)的长木片或1. 5毫米厚的木片粘制。在船体表面弯曲较大的地方可以用更窄的木板粘接。注意木片不要重叠,接缝要严紧。接缠处要涂胶水。船壳板粘完后还要用小刀或小刨子削平,首尾处要用木挫、小刀按船体线型削好。为了提高船体强度和加强水密性.可在船壳板外面用快干胶水、透布油或清漆糊上一层薄纤维布或纱布,待干后再涂刮腻子、打磨、涂漆美化。 用金属材料制作,方法大致与上相仿。肋板可用粗铁丝、小型自制的角铁弯制或用金属片剪制。龙筋可用铁片弯制的角铁、工字铁或型铁焊制。每块肋板可以钉在木块上或点焊在铁钉上。
各种构架基本完工时,要考虑模型的轴套管、舵轴管、锚链管、舭龙骨以及帆船模型的稳定板等事先安装问题。有些情况下需将上述部件装好后再安装船壳板。
玻璃钢船体的制作方法 玻璃钢的船体,它具有重量轻、水密性强、耐腐蚀和耐震动等特点。一些持殊的模型船体,如高速内燃机动力的快艇、水翼艇、气垫船和冲翼艇等模型,做成玻璃钢船壳更为适合。
制作玻璃钢的船壳,可用阳模糊制,也可用阴模糊制。阳模一般用实心木料削制,也可用硬质泡沫塑料、石蜡、水泥或泥土制作。做阴模,往往需要将船模的木型放在一个容器中(如木箱等)用石膏倒成或在船体木型外面用树脂糊制多层玻璃纤维布而制成。糊制玻璃钢船壳,一般可以选用o.1毫米左右厚的玻璃纤维布。
6101、F—44等型号环氧树脂或不饱和树脂。各型号树脂的配制方法,可以参考产品说明书并在教师的指导之下进行。糊制时,先在模内均匀涂沫脱模剂。要带上薄橡胶手套。可将玻璃布用树脂浸透(揉搓),也可糊一层玻璃布再刷上一层树脂。不要出现气泡。根据模型大小,可糊至1. 5~3毫米厚。如树脂调配准确,一般2小时可开始固化,24小时使可脱模。较大的船模,在船壳内还要加粘横隔墙、龙骨等,以增加强度。为了使表面光滑平整,也要有涂刮腻子、打磨和涂漆等工序。制作玻璃钢船体的原料中,不少是易燃、易爆的化学品,要特别注意防火、防爆。
海模制作基础 (三) 舰船模型的动力装置
可在水中航行的舰船模型,都要安装动力装置。除帆船模型靠风力航行外.其它的模型中常见的动力装置有橡筋、电动机、蒸汽机和内燃机等。
橡筋束 在拉伸和扭转过程中能储备能量,并在它恢复原来状态的过程中释放能量而作功,橡筋动力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作的。它具有取材方便、价钱便宜、制作简单和能多次使用等优点;对初学者来说,掌握也比较容易。缺点是储备能量有限,作功时间很短。但是如果使用多绍橡筋束或使用齿轮装置.也可以增加模型的航行距离。
使用橡筋动力时,可根据模型的大小选择截面为1×1、1×2、l×5(毫米)等规格的橡筋来作橡筋束。橡筋束的制作方法见(图106)。橡筋束的橡筋根数及最大容许扭转数一般要通过实验来确定。扭绕橡筋束时可自制简易旋绕器,也可电手摇钻扭绕橡筋,效果很好。为了获得最大的释放能量,在扭转前可将橡筋束拉长到原自然长度的2~3倍,再进行扭转。为防止橡筋断裂,橡筋束应该用蓖麻油揉搓后再拉伸扭转。橡筋束不用时应用肥皂水洗干净,洒上一点滑石粉,防止橡筋相互粘连;最后放入遮光的玻璃瓶内保存。
电动机 可以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它带动模型的推进器旋转,使模型在水中前进。电动机安全可靠、使用方便,在自航模型和无线电遥控模型上应用得十分普遍。舰船模型用的多是电压在30伏以下的小型直流电动机。它的机体呈圆柱形,里面装有一对能产生磁场的固定电磁极,叫作定子(永磁式电动机的定子是一对永久磁铁,电磁式电动机的定子是一对电磁线圈)。装在定子中间的是一个能转动的电枢,叫作转子。转子是由硅钢片做成的圆柱体,套在电动机轴上,在转子的纵向凹槽里嵌入由绝缘铜丝绕成的绕组,电流通过电刷导入转子绕组产生磁场,并与定子磁场相互作用,转子便转动起来了。市场上出售的玩具电动机和一些微型电动机都是永磁式的。一些功率较大的,如几瓦到几百瓦的多是电磁式的。
一般简易和初级的模型可选用玩具电动机作动力。可将几台玩具电动机同时安放在一个模型内使用,如在总长80厘米以下的鱼雷艇模型内可安装四台玩具电动机。也可将两台玩具电动机串接在—起使用,如在总长100厘米左有的军舰模型内可安放两组串接的玩具电动机组。
玩具电动机的使用电压为1.5~4.5伏。在电压3伏、负载为15克厘米时,电流约为700毫安,转速约为5000转/分。这种电动机一般用干电池作电源。一节干电池电压为1.5伏,三节干电他串联起来,电压就是4.5伏。为了使玩具电动机工作较长的时间,可以同时将几组电压为4.5伏的电池组并联使用(图l07)。对较大的模型可根据模型大小、模型种类及对模型速度的要求选用电动机。如长2.4米左右的民用船模型可选功率为30~50瓦的电动机;长2.4米左右的军舰模型可选用一台功率为70~100瓦的电动机。
功率较大的电动机可以使用能充电的蓄电池作电源。常用的有铅酸蓄电池,免维护铅酸蓄电他。有条件的也可使用镍镉蓄电池。蓄电他的容电量通常以安培小时计算。如电压为1.5伏、容电量为10安培小时的蓄电池,即在保持1.5伏电压的情况下以一个安培的电流放电时,可连续工作10个小时。当然,如放电电流较大时,蓄电池连续工作的时间也要相应地缩短。不论使用那种蓄电池都应严格按要求充、放电。当电压下降到规定充电电压时必须停止使用,立即充电,以免损坏电他。
在使用直流电动机时,根据螺旋桨旋转的方向,有时要改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永磁式电动机只要将电源正负极调换一下即可,而电磁式电动机有定子和转子两组电磁线圈,每组线圈都有正负两个引出头.不管它内部接线是并接还是串接,换向时只需把其中任意一组线圈两个头的电源方向对调即可。但不要把两组同时调换,否则电动机转向仍然调不过来。
电动机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和保养。电源的电压不要超过电动机的额定工作电压。电动机铀瓦或支承轴承,应经常点一些润滑油。换向器上由于电刷的摩擦及电火花作用产生的积炭,可用小布块沾酒精擦掉。电动机四周要保持干燥.防止灰尘、水、油等进入电动机内。
舰船模型除了使用风力、椽筋和电动机作动力外,还可使用蒸汽机和内燃机。蒸汽机动力中常见的有摇摆式汽缸单作用蒸汽机、摆动式汽缸双作用双缸蒸汽机等多种。它需要配有燃烧酒箱或煤油的锅炉,将锅炉中的水烧开产生蒸汽,推动蒸汽机作功。目前,舰船模型用的袖珍式蒸汽机,在国外(如日本)用得比较多,我国目前市场上还很少见。
以小型内燃机作为舰船模型的动力装置,使用得比较广泛。如许多单位制作的内燃机动力的气垫船、水翼艇、冲翼艇模型及各种快艇型的舰船模型,不论航行速度还是航行状态等都比较理想(图108)。
作者于1978年制作的一艘总长为2米、总重为40多公斤的大型遥控玻璃钢导弹气垫艇模型,使用2台气缸工作客积为40毫升的内燃机作动力。该艇的垫升和航行效果基本达到设计要求,每小时航行速度达30公里,不仅能在水面上高速航行,也能在草地、水泥面广场行走。目前航海模型比赛中的A、B级圆周竞速艇模型,F1级、F3—v级温控竞速艇,FSR级遥控耐久赛竞速艇及F8级遥控百米直线竞速艇模型等,也都是使用内燃机作动力的。(图109)
模型用小型内燃机分压燃式和热火栓式两种。发动机的大小主要以气缸工作客积来划分。在我国常见的有1.5毫升、2.5毫升、3.5毫升、5毫升、6.5毫升、10毫升和40毫升等多种。
压燃式发动机,利用进入汽缸内的可燃混合气体,被活塞压缩后产生高温而自行发火燃烧,急剧膨胀推动活塞运动而作功。这种发动机除在气缸顶部装有反活塞用来调整压缩比外,不需要配备点火设备.而且构造简单、使用和维护方便。目前多用于空气桨推进器上。但它的转速和功率比较有限。(图110)
热火栓式发动机,在气缸盖上装有一个起点燃混合气体作用的热火栓,也称热火头。热火栓内有一个高级合金(如铂铱合金)制的螺旋状电阻丝。启动发动机时,要将热火栓接通1.5~2伏的低压电源。烧热的电阻丝可点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体,使它燃烧膨胀,推动活塞作功。此后,气缸内的高温能使热火栓的电阻丝维持炽热状态,继续点燃不断进入缸内的可燃气体,使发动机正常工作。所以,启动后可将热火栓电源去掉。这种发动机以甲醇为主要燃料,转速较高功率较大.使用的也比较多。
一般模型发动机是由机匣、机匣后盖、气缸、气缸盖、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喷油管、油针、桨垫及桨帽等部件组成。压燃式内燃机还有反活塞及调压螺杆等部件。热火栓式内燃机还有气缸顶盖及热火栓等部件。(图111)
机匣是发动机的“身体”,支撑和连接发动机的各个零件。气缸是燃料和空气混合气体进行燃烧,推动活塞上下往复运动的腔室。活塞的上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在机匣下部旋转。由进气口、喷油管及油针组成发动机气化器,它可以使燃料从流体变成雾状,再与空气以适当的比例混合,成为可燃混合气体进入气缸内燃烧。浆垫及浆帽是为了紧固螺旋浆用的。压燃式发动机的反活塞及调压螺杆,用来启动发动机及调整发动机转速。改变反活塞的上下位置,调节燃烧室的容积,进而改变气缸内的压缩比。压缩比增大时,气缸内气体压力、温度都增高,容易使混合气体燃烧,易于启动和增速。但如压缩比过大,容易使混合气体过早地燃烧,使曲轴、连杆受到剧烈的冲击,造成停车或损坏机件。热火栓式内燃机气缸顶部的热火栓是用来点燃混合气的。安装前,可以用万用表或按规定电压接通电流等方式检查其是否良好。安装时要注意拧紧,防止气缸漏气,发动机气缸外部套盖上有许多散热片,靠空气冷却气缸。
一台发动机在使用前,应用煤油或加入机油的汽油清洗。拆开清洗后,在装配中注意不要将机件位置搞错。新发动机一定要经过磨合后再进行使用。磨合时,要采用空气螺旋桨。2.5毫升发动机,可用直径220毫米,螺距120毫米的桨磨合。5毫升、10毫升的发动机,可分别用直径为260毫米和300毫米,螺距均为120毫米的桨磨合。磨合时,应该用油针(压燃式发动机还要配合调整反活塞的位置)调到富油状态,使发动机处于低速磨合。开始时每次5~6分钟,每次磨合后待发动机冷却再进行第二次磨合。累计30分钟后,可逐渐将磨合时间增加到每次10~20分钟,累计30~40分钟后,如发动机排出的废油中无黑色的粉末,可再换小一点的螺旋桨高速运转2~3分钟。如转速稳定,没有闷车现象,就可以装在模型上正式使用了。油针是调节进油量的。一般,启动前先将油针拧到头,再将油针向回旋转3~4圈即可启动。使用热火栓式发动机时,可先使气缸内吸入一些混合气体,也可向排气口和进气口注入几滴燃油。接上电源,能在排气口看到热火栓的亮光,即可拨桨启动。如拨桨时手感较轻、热火栓很亮,这是贫油现象,可适当将油门调大。如手感较重、热火拴较暗或从缸内发出“丝丝”的声音,很可能是富油。这时可关小油门,也可反向拨桨将机匣的燃油排出再进行启动。压燃式发动机的油料是蓖麻油、煤油和乙醚,各占l/3。热火栓式发动机的油料是蓖麻油占25~30%,甲醇占70~75%。两种燃油,都应调匀和过滤后使用。
海模制作基础 (四) 发动机与传动装置
发动机是模型的动力源,如果安装不当,不仅会影响模型的正常航行,有时还会使模型受到严重损坏。发动机的安装.在模型船体制作前就应有所考虑,特别是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模型更为必要。
开始,可在船模图纸中的侧视图和半宽图上,根据推进器轴线(即轴的中心线)的位置、发动机体积大小及船壳内的宽度,初步确定发动机的位置、机座(或机台)的尺寸和机座台面的倾斜度等。推进器轴线往往在图纸上就已标出,应尽量使机轴与推进器轴在一条直线上。如两轴之间使用某些连接部件,也允许有一定的夹角。发动机太靠前,会增加推进轴的长度,影响船内其它设备的安装,同时还会使模型的重心靠前。发动机太靠后,因船尾比较窄小会影响它的安装。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各种竞速艇模型,对发动机的安装位置要求十分严格,因这会直接引起模型艇体重心的改变,进而影响模型的航行性能。所以,对这种模型,其安装位置是经过多次航行试验后才确定的。如按已经实践证明性能良好的模型图纸制作,发动机的位置最好不要轻易改动。
机座 固定发动机的方法很多。一般,为了便于固定都要制作一个木制或金属的机座(或机台)。机座应与模型的肋板或船底板固定。对木制或玻璃钢制的模型,木座可用树脂胶粕接,同时再用木螺丝钉加固。对金属制的模型,金属座可以焊接。一船的电动机可采取紧固的办法固定。内燃机多采用预先埋设螺杆的方法固定。(图112)
发动机装好后,还要有一套传动装置,将其发出的动力传递到船体外面,以带动螺旋桨,使船模在水中前进。
一般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在模型上一般即为桨轴)、发动机轴(简称机轴)与传动轴之间的连接部件、传动轴套管(简称轴套管)和船体外的轴支架等。有的模型为了使发动机减速、增加动力输出的轴数或改变推进轴的旋转方向而使用的齿轮箱,也是传动装置的一部分。(图113)
传动轴 传动轴要有一定的强度并十分平直。较小模型可用不同型号的自行车车轮辐条代替。如使用的发动机功率较大,可根据其功率大小和强度要求,分别选择直径为3~6毫米的钢筋作轴。有的模型爱好者选用焊条芯、废擦枪通条等做轴,效果也很好。
轴套管 为了使传动轴顺利地伸出船壳外,需要在船壳伸出轴的地方固定一段水密的轴套管。简易或初级的模型,可用一段内径略比传动轴粗一点的金属管,也可用废圆珠笔芯的空塑料管代替。为了不使水通过轴套管进入船内、可选用较长的(或设法加长)轴套管,使它伸到吃水线以上;或者,也可在轴套管里注入一些黄油。一般模型的轴套管,可选择一段内径为轴直径3~4倍的金属管,也可用金属片自行焊制。管的前部要垂直焊上一段较纫的金属注油管,并和轴套管相通。轴套管两端可分别嵌入用铜丝弯制的“轴瓦”,有条件的可用铜料进行车制。“轴瓦”要与轴套管焊牢。待轴套管与船壳粘牢后,待传动轴从套管内穿过,再由注油管向轴套管内挤入黄油。还有一些其它的方法,均见图114。
连接部件 轴与轴之间的连接部件,将发动机轴的动能传递给动力轴,或通过齿轮箱再传递给动力轴。因这种动能是靠转动的扭力来传递的,有时又由于安装上的某种需要,发动机轴与传动轴的轴线(轴的中心线)往往不在一条直线上。这就要求轴的连接部件必须有一定的强度,并具有可稍微改变传导方向的特点。
最常见的是弹簧传动连接。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很适合在较小的模型上使用。制作时可选择一段有一定强度的、内径与机轴和传动轴直径相近的弹簧(最好是弹簧刚好套入轴的端部)。弹簧两端要用锉刀或细砂纸处理干净,再分别与发动机轴和传动轴焊牢。因焊接处在传动时受力很大,容易开焊,会影响模型的正常试航或比赛,这可用增加焊接面积的办法来解决。目前国外模型商店出售的成套船模材料或零件中,往往使用工厂加工的可拆卸的弹簧传动部件,更换和维修十分方便。我国目前使用的还不多,有条件的,可以自己试制。功率较大的发动机,可使用各种万向接头做为连接部件。有些需要采取机床加工的方法制作,有些可使用简单的钳工工具做出,效果都比较理想:(图115)


支架 也称人字架,是支撑传动铀正常运转的船外部件。简单的.可用铁片折制,或用金属管与金属片焊制。比较正规的,可用车床车制和焊制。装配时、可参考图113进行。
齿轮箱 有的电动机转速很高,如果直接带动螺旋桨旋转,会使电动机很快发热,同时,也不会使螺旋桨获得较大扭力,采用减速齿轮箱可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一台电动机带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传动轴,可使用减速增轴齿轮箱。制作齿轮箱时,箱板宜用铜质材料。钻制轴孔时,可先将两块同样大小的箱板焊接(或用手虎钳固定)在一起,使钻出的轴孔位置一致。小的齿轮箱,可直接用轴孔代替轴瓦;较大的齿轮箱,最好能单独车制铜轴瓦,或车制齿轮轴的轴承套,然后再嵌入轴承。齿轮箱制好后,当用手扭动一个齿轮轴时,其它几个齿轮也应随着轻快地转动。如某些地方出现“死点”或严重卡住,须进行必要地调整,齿轮箱最好能做成封闭的,里面注进一些齿轮油以润滑齿轮。(图116)
安装齿轮箱时,不仅要注意轴与轴之间的安装角度,更要注意齿轮箱与船体间安装的牢固性。齿轮的组合形式可参考图117。
海模制作基础 (五) 舰船模型的推进器
大家知道,船舶在水中航行时必须具有一定的动力,才能克服水或其他自然条件(如风)作用在船上的各种阻力,使船向前运动。使船获得这种运动能力的,有船舶本身以外来的动力,如风力、李引力等,它们作用在帆或纤绳上使船前进。有船舶内部的某种动力源(如人力或各种发动机等)发出能量,带动一定的装置(如桨、橹、明轮、平旋轮、喷水、喷气、空气螺旋桨、水中螺旋桨等),推动水或空气,借助水或空气的反作用力使船前进。这些能将动力源提供的能量转化为推船前进的推力的装置,都称为舰船的推进器。
在舰船模型中使用的推进器,种类也很多。如空气螺旋桨、水中螺旋桨和喷水推进器等。这里只重点介绍舰船模型制造中采用得最多的水中螺旋桨。
基本常识 水中螺旋桨是一种带有一定安装角度的叶片所组成的螺旋推进器。这种叶片称为桨叶。桨叶的根部与一个流线形的套筒相接,这个套简称做桨毂。桨叶与桨毂相接的一端叫叶根,其最外端叫叶梢。螺旋桨正转使船前进时,桨叶推水的一面叫叶面(也称为工作面),背面叫叶背。桨叶先入水的一边叫导边,另一边叫随边。螺旋桨旋转时,叶梢围绕桨毂中心画出的圆形轨迹称为梢圆。此圆的直径就是螺旋桨的直径,它的数值常用D表示。(图118)
直径大的螺旋桨易产生较大的推力,但在实际上它要受到发动机功率以及螺旋桨浸水深度的限制。通常认为,使用单螺旋桨的,直径D一般为0.6~0.75的船尾吃水深度;使用双螺旋桨的,直径一般为0.6~0.7船尾吃水深度。桨毂的直径一般为螺旋直径的16~20%。螺旋桨在水中,叶梢距船底的距离应为直径D的20~50%。
梢圆的面积叫做螺旋桨的盘面积,用Ad表示。每个桨叶的工作面积称为叶面积,—具螺旋桨的各叶面积之和就是该螺旋桨总的推水面积,叫做展开面积,用A表示。螺旋桨的展开面积和盘面积之比叫做盘面比,即:
盘面比=A/A d鱼雷艇螺旋桨的盘面比接近100%;驱逐舰、巡洋舰和拖船等螺旋桨的盘面比也在90%以上;一般货船和其它低速船的螺旋桨盘面比一般在60%左右。
为了使螺旋桨在旋转时能对水产生一定的推力,桨叶与桨毂要有一定的安装角(叶根与盘面的夹角)。为了提高推动水流的效率,从叶根到叶梢,这个夹角逐渐变小。螺旋桨在刚性介质中旋转一圈(理论上的假设),使螺旋桨前进的这段距离称做螺旋桨的几何螺距,用H表示。这如同将木螺丝钉在木头上旋转—圈、使螺钉向木头深处前进一段距离的道理相仿。螺旋桨叶面与盘面的夹角叫做螺距角,这个角越小,螺距越小。反之,螺距角越大,螺距就越大。螺旋桨的几何螺距H相直径D的比称为螺距比,以P表示,即P=H/D实际上,因螺旋桨是在柔性介质(水)中旋转,存在“滑脱”现象,螺旋桨的实际螺距要比它的几何螺距小。
螺旋桨桨叶的形状有对称的柄圆形和非对称的“佩刀”形。—般在桨叶距叶根2/3处最宽,约等于桨叶平均宽度的1.2~1.35倍。桨叶的横截面越向叶根越厚,桨叶的横截面形状对螺旋桨的推进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以弓形和机翼形最为普遍。(图119)




在选择螺旋桨时,一些负荷大、速度慢的船模,如货船、破冰船和拖船等、可选用对称椭圆形桨叶、螺距比(P)为0.7~1.0的四叶螺旋桨。各种客船,可选用螺距比为0.8~1.2的四叶螺旋桨。一些负荷较大而速度较快的船模,如巡洋舰、驱逐舰和护卫舰等,可选用“佩刀”形桨叶,螺距比为1.0~1.2的三叶螺旋桨。一些负荷小、速度高的模型,也可选用“佩刀”形桨叶,螺距比为1. 2~1.5的二叶螺旋桨。有些以内燃机为动力的竞速艇模型所用的螺旋桨,其螺距比可高达2.5~3。
如何测量螺旋桨的几何螺距呢?方法是首先在桨叶最大半径的60%处做一段圆弧,各得A、B两点。将螺旋桨平放在一张纸上并测量A点到B点的垂直距离C。再用量角器量出由A点和B点分别向中心点引直线所形成的夹角α。最后按下列公式计算,即得螺旋桨的几何螺距数值。(图120)
(螺距)H=(C×360)/α


测量螺旋桨桨叶每处螺距角的方法,见图121。
螺旋桨的制作 简易的水中螺旋桨可以用薄金属片制将螺旋桨的外形图拓描在金属片上(如铁片),剪下后再用小锉刀修整,在桨的中心处钻一个与桨袖直径相同的圆孔,将轴插入孔中焊牢。最后用圆嘴钳(或手)将每个桨叶扭一个弯曲的角度,螺旋桨就做好了。
用自行车车轮辐条的条幅,也可制作带有桨毅的简易螺旋桨。先分别剪出螺旋桨的叶片,并叠在一起用铿刀整形。为了焊接准确,可在一块木板上绘出一个圆形、经圆心按几叶桨分出角度。在一定位置上分别订上不同高度的直别针,在圆心处固定好条幅,然后将每个桨叶按一定角度粘固或点焊在直别针上,最后在叶根处与条帽焊牢。(图122)
主机功率较大、航速较高的舰船模型的螺旋桨,一定要制作得十分精确,而且.要有良好的强度。开始可根据图纸上的要求,绘出螺旋桨的图形,如螺旋桨的直径、盘面、桨毂、桨轴直径及桨叶的展开图形。桨毂最好用黄铜车制。为了使桨叶焊接牢固,应根据桨叶的个数用钢锯或什锦钢挫在桨毂上开出和桨叶厚度相同的小槽。将加工好的叶片根部嵌入槽内再焊接。
开出的小槽应与盘面有一定角度,即螺距角。螺距角选择多大比较合适,这要看模型品种、发动机的功率大小、转速高低及对模型速度的要求而定。速度比较慢、发动机功率不太大的模型以及转速高又不经减速的电动机动力模型,叶根的螺距角一般可在25°~30°之间。发动机功率较大、模型速度较高或电动机经过减速的模型,螺旋桨叶根的螺距角一般可在30°~45°之间。竞速艇模型的螺旋桨,其螺距角在40°~60°之间.甚至更大。为了开槽方便,可自制不同螺距角的模具开槽。(图123)
螺旋桨的桨叶可以用1~2毫米厚的黄铜片和磷铜片制作。可先按图形将桨叶剪成一定形状,再用锉刀将桨叶挫出翼型。为了使桨叶不同半径处有不同的螺距角(从桨叶根向上逐渐变小),可用台钳夹住桨叶的叶根部,再用平嘴钳垫上软物(如橡胶等)将叶面向螺旋桨旋转相反的方向轻轻扭转,注意不要扭转角度太大,几个桨叶扭转的角度应尽量一致。
当往桨毂上焊制桨叶时.因铜导热太快,往往一个桨叶还没焊好,另一个刚焊好的桨叶因焊锡熔化而脱落了。遇到这种情况,可将焊好的桨叶缠上湿布或插入水中进行降温,同时再焊另一个桨叶。有条件的,可以制作一个小夹具(图124)。叶根部可多点一些焊锡。焊牢后再用小锉刀修整、磨光。一些比较正规的模型往往要制成几套不同螺距的螺旋桨,以供试航中进行选择。
使用单桨的模型,螺旋桨可向右(或向左)旋转(从船尾向前看)。双桨应同时向外转(从螺旋桨上半部看)或同时向内转。
海模制作基础 (六) 舵与舵角调节器的制作
各种船舶在水中航行时都应具备一定的航行性能.如船舶的浮性、稳性、快速性、适航性、抗沉性和船舶的操纵性等。船舶的操纵性是船舶重要的航行性能之一。船舶的操纵性包括:具有保持其航向不变的航向稳定性和按照驾驶人员意图改变航向能力的回转性。为了保证船舶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除了设计合理的船体线型外,一般都装有舵设备。在实际的船舶中,舵设备由舵、转舵机构、舵机和操纵机构等组成。
舵一般是由舵叶和舵杆(或称舵轴)所组成的。舵叶是一块平板或具有流线型截面的板;舵杆是与舵叶相接的圆轴,能带动舵叶左右转动。舵通常装在船尾中纵剖面或对称于中纵剖面的位置上.垂直浸没水中。那么,舵是如何被用来影响船舶航行的力向呢?(参见图125)。如果一艘船在无风浪潮流的情况下航行,船的舵角为零度(即舵叶的平面与船中央纵剖面重合或平行)时,船舶应该作直线航行。如果舵叶偏转一个角度a,由于水流的作用。便产生垂直于舵面的水压力Fn。水压力F n可以分解为横向分力FI和纵向分力FP。其中的横向分力FI将使船舶绕其重心G旋转,向着打舵的同一舷方向转弯。纵向分力FP,与船舶的前进方向相反,因而影响船的速度。如果该船的舵角始终保持a角不变,船便会沿着一个圆形的航线航行,我们称之为回转运动。船的回转半径小,可以说明船的回转性能好。
在实际的船舶中,舵的种类是很多的。从舵的侧面形状看。有梯形、矩形、铲型和一些特殊形状的舵。从舵的剖面形状看,有平板舵、流线型舵等。如按舵的支承情况来分,可分为支承舵、半悬挂舵和悬挂舵。按舵面和对舵轴线的分配情况,又可分为平衡舵、半平衡舵和不平衡舵。此外,还有各种特殊用途的“特种舵”。(图126)
在舰船模型中,商船大多采用流线型支承平衡舵,舰艇常用流线型悬挂平衡舵。初级和简易的模型多采用平板舵。
初级和简易模型的舵,可以按图纸用薄金属片剪制。也可以选择稍厚一点的金属片(能够焊接的)剪成要求的形状,在安装舵轴的地方(即轴线上)开一个长口,将轴嵌入后焊牢。不需改变航向的模型,舵可以直接钉在模型的船尾板或船底板上。(图l27)
一些中级和高级的模型、特别是一些要求在水中航行、转向的模型,它们的舵不仅要制作得十分逼真、转动灵活,而且也要非常牢固。这样的舵,通常做成截面为流线型的。较小一点的,可以按图纸的形状,用—块整铁片弯制。为了防止舵轴在舵叶中任意旋转,可以事先将蛇轴下端弯成一定的角度,焊牢。这种方法也适用于制作木质舵。将二块已经锯制成形的薄木片(或胶合板).中间按舵轴弯曲的程度挖出小槽,使舵轴刚好嵌入,涂上防水胶水(如914环氧树脂波)进行粘合。待舵整体粘合后,再用挫刀、砂纸等磨制光顺。
稍大一点的舵,应该在舵叶内加添几片流线型的加强板。这样,可以增加舵的强度,为了防止轴在舵中转动,舵铀也应在舵叶中有弯曲的地方。如先将舵叶中的加强板按顺序分别与舵轴相焊,再将舵轴的端部弯成直角,与最下边的加强板焊接,最后用薄金属片围绕加强板焊牢。这种舵都应是水密的,防止水进入舵叶而受到锈蚀。另外,所有制成的舵都应使舵叶面平整、光顺、避免弯扭现象,否则会影响舵的使用效果。(图128)
舵,—般由舵轴经轴套管插入船体内。如果是自航模型(如E组模型),一般在船内安装舵角调节器来调整舵的角度。遥控模型,要有特制的舵机去控制舵的角度。这里只着重介绍自航模型舵角调节器的制作方法。
自航模型要求航线直,除了正确制作船体和适当地配好模型的压载以外,可以用逐渐改变舵的角度的方法来调整模型的航向。因为舵的角度有一点变化就会对船模航向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钝角调节器调整舵角的幅度要小;同时,调整好舵角的舵叶也应有保持舵位的一定的牢固性、不能因为受船模速度或水流的影响而改变舵角,否则就失去了调整的意义。初级模型可以选择用螺母固定扇形舵柄和用橡胶摩擦固定弹性钢丝式舵柄的方法。较大的模型,可以选用螺毋、螺杆调节舵柄的方法。后—种方法调节舵角的精度高,牢固性强,经过许多航海模型爱好者的实践,证明是一种效果良好的自航舵角调节器,而且对螺母、螺杆的直径、长短也没有固定的要求。
这种调节器是由舵柄、调节螺杆、调节螺母和螺杆支架等组成的。舵柄可选用长条形的金属板。一端与舵杆上端焊牢,另一端用钳或其它工具开一个长孔。螺杆支架应选用稍厚一点的金属板锯制(如1~2毫米厚的铜板)。螺杆的前端要根据支架的宽度焊上一个限位片,使螺杆在支架上旋转,而不能左右移动。装配前要在螺杆上旋上—个螺母.并根据舵柄上的长孔宽度焊上一段金属柱(用小钉截断即可)。安装后,只要转动螺杆,即可使螺母在螺杆上左右运动,同时带着舵柄同步移动,这就达到调节舵角的目的了。为了在试航中逐渐了解模型的航行性能,可在调节器上装设舵角指示板(即刻度盘),并将每次在不同气象条件下试航的情况:如风向、风速、航向和舵的角度等做出记录,以便总结航行经验。(图129)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