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论道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中如何定义数组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6 01:52
 

十年论道

1 学生生涯

十年前的10月,我读大二,读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了攒自己我的第一台爱机,我抱着《电脑爱好者》看了3个月,和同寝室的室友讨论无数次配置,对超频王CPU奔三800眼红了N个月后,郁闷的发现即使奔四的频率翻倍了,奔三800还是不愿意降价,最终还是把奔四1.5G和478插口的机器请进了家。那段时间我对硬件知识如饥似渴。在那以后,除了“我们只谈硬件”的苹果Power CPU偶尔让我眼热外,没动过升级机器硬件的念头。后来我也和大家一样,把C/C++/Java/C#学了一个遍,但是没有自己精深的语言。

    有个搞建筑的亲戚问我,计算机也算科学么?不就是个高级计算器么?我不以为然的不屑回答。我读计算机完全是兴趣使然,就觉得游戏那么酷,电脑很好玩。大学寝室里面都是电脑,刚住进去没几天全部都得换保险丝。感觉周围的人星际,红警,反恐不断,逃课也不断。在经历一学期的浴血奋战后,我们班收获了58张不及格通知单,几乎可以算是人手一份了。有的科目甚至要靠开方乘以十来算及格(到36分及格)。好在我有亡命一蹬腿的功夫,任何课程只要复习2-3个晚上都能及格。不过我们寝室是唯一不把电脑带去学校的寝室。我们都在准备准备研究生考试。我们寝室4个人都考研,2个考上,另外2个报考的学校太热门了。至今我还怀念那段挑灯夜战的时光。

    我大学毕业就业那会儿扩招已经很厉害了,计算机已经不是几年前的香饽饽,落下神坛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也是要找工作的。而社会上普遍看好的是名校的计算机人才,我们可以在学校内宣称我们没有傲气只有傲骨,可是企业不会给你更多机会的。面对千篇一律的学生,名校光环不会青睐我们的。面对激烈的就业压力,我选择了读研。

    有人说读研的无非只有2种人,第一种是一门心思做学问的,第二种是被逼无奈等着缓期三年找工作的。我就是属于第二种的。那时候的我,年少轻狂,口无遮拦。和老师做项目,老师请我们吃饭。几杯啤酒下肚,老师问我们为啥读这个学校。现在的我一定巧舌如簧,说学校文化底蕴深厚,老师循循善诱。而当时的我却说,只有这个学校最好考,分数线比较低。说完后,我就知道我说错了话了。果然,从那以后,那个老师就不大咋搭理我,一起合作发表的论文也没有加上我的名字。还好我的心思不在学习那些理论性太强的高数模型或者"世界是信息的,也是物质的"的计算机哲学。我只想搞搞企业应用和Linux内核,测试和自动化也是我的兴趣所在。

    很多师兄是高中的教书的老师,利用学校的2个假期读研想进到大学教书去。却发现读完后要博士学位甚至第一学位为211大学的才能进大学教书。我那时候对导师讲的很多理论都不以为然。导师看我不大想做学问,就问我愿意在本地的小作坊实习还是去北京的大外企实习。我眼睛眨也不眨当然选择去北京了啊...那个时候中关村软件园在我心中就是圣殿,各种如雷贯日的大公司比目皆是。不像在家乡仅仅只有个销售处。在很久之后后来我在知道这个叫做外包啊...

2 职场生涯

    初到北京,一切都很新鲜好奇。 实习的日子总是辛苦而快乐的。外包进去的实习生做的事情可不是实习的,外包到别的公司可不管你是不是学生的,人家都是把你当正规做事的人看待的。我在这儿接触到了很多伴我多年的朋友,热心的山东人,朴实的河北人,也见识到了天津人的狡黠,河南人的圆滑和东北人的粗放。记得在机房装Unix机器到晚上2点,出租车打不到,只能去华为门口;记得和开发为一个缺陷争得面红耳赤;记得在培训教室培训各种课程的台湾老师的‘软体’和‘滑鼠’,香港人讲话中西合璧的方式,各种假洋鬼子的蹩脚英语...

    那段日子我总是拿个小本子到处问别人,脾气好的我就多问问,脾气不好的我就不问了。其实不分场合问别人会打扰人家做事,我总是察言观色,看别人在聊天或者看网页的时候再去问。有个天津人,我问他如何做某个东西。他让我自己座位等着,然后自己弄好了给我经理发邮件说教会我了。实际上,我连他如何操作的都不知道。一来二去我发现从他那儿也问不到东西。遇到这种喜欢藏私的人你其实也没有太多办法,只能敬而远之。慢慢的,我不大问人了。一是有些问题我自己有经验知道如何解决了。二是我发现真正的高手在网上到处都是。Google和ITPUB,ChinaUnix和51Testing是我常常逛的坛子。再后来,我自己就是高手了,我也被别人问问题。但是我从不藏私,我觉得没必要,也藏不住。这里想对实习或者刚毕业的同学说一句,这个时候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时候,不要过多计较利益。要多吃苦,为今后做准备,无论是技术上的还是为人上的。

    测试是个有水品的行业,不是很多开发人员想的那样点点鼠标就行的。那个修车的工程师不是也说了么,知道敲车值1美元,知道在哪儿敲,值99美元。测试不仅仅要只会手工测试,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为人处世的能力。和开发的相比,测试的入门门槛比较低,所以很多人认为测试没有技术含量。其实金字塔的低端不都是一样的么?难道你看到巴西街头足球的水品低就认为巴西国家足球队的水品也很次么?从实习接触到软件测试开始,我就觉得测试是个有前途的行业。因为信息技术更新快,如果你只是原地踏步,自然你在的领域就很快落伍了,所以让人觉得没有前途。计算机技术的积累当然不像老师和医生那种行业一样的。测试得不断学习,也如逆水行舟。很多时候,技术是可以学到的,而做人呢只能去慢慢领悟。

    从开始做测试的师傅手把手的教我熟悉产品和测试流程,手工点鼠标,设计自动化测试框架,写自动化脚本,写性能测试脚本,写性能测试报告,现场安装硬件,现场安装数据库,现场测试,根据需求写测试案例,根据需求写测试计划,根据项目需要招人…一步步走来,每一步都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很多故事都是和ITPUB有关。

3 没有失去的就不会有所得--虚竹是个好同志    

2009年开始我开始把认证作为前进路上的坐标。是不是参加考试认证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我接触过不少同事也面试过不少人。我见过很多人觉得认证没有用处,还得自己花钱花精力考试,一点都不划算,从来不参加任何认证和培训。也见过不少人以考认证为事业,各种认证层出不穷,但是深究下来都是各个方面的入门认证,杂家而不是专家。这在找工作的时候简历是很好看,让人看不清你的优势所在。

我都是把认证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路上的坐标,看准一个方向再去考。我觉得这才是正确对待认证的态度。目前我考过的认证不算太多,但是都是我发展路上所需要的。在ITPUB的认证专区我也可以了解到各个认证的应用领域和考过的人的看法。

以前是做某个产品的测试,所以对某个产品的认证是项目组必须要过的。然后在项目中需要大量使用数据库,我就去考了OCP10g的认证,因为毕竟是测试为主业的,我还通过了ISTQB的测试认证。目前慢慢开始做起了面试官,又在准备PMP的认证。每个认证我都是冲着知识去的,如果只是拿一张证书而没有真材实学又有何意义呢?

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一流的测试人员,二流的DBA,三流的系统管理员,四流的程序员”。  

我在北京工作的几年是北京房价飞涨的几年,虽然我的收入在北京不算低,开始要在北京安定下来我觉得还是比较困难,至少是不划算。看看北京中关村软件园里面最大的企业,你告诉我是哪一家?你或许会猜是联想或者某外企,其实是做物业的实创公司,软件园物业的管理者…中国的人力红利已经被房地产商和房东占用了,就连过年回家都会被黄牛党夺去一部分的利益。我接触到的很多后来来北京的实习生也不大愿意留在北京,因为在可数的N年里面,他们不可能买得起房子。摆在我面前的有2条路,第一条,换一家工资高点的企业,加班加点的干活。工作量翻倍而工资不翻倍。第二点,回到家乡,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在家乡找一份薪水相对较高的工作。呆在北京,我有成熟的人脉和已经得到认可的工作能力和熟悉的同事。回到家乡,工资减少不少,但是生活压力会减少不少,还能照顾年迈的父母。

是留是去让我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由于项目和家庭的一些变故吧,我想起了虚竹无意下的一盘围棋,是舍弃一些利益才能得到更大范围的成长空间。

于是我尝试联系家乡的一些企业。出乎我的意外,很多企业已近开始在二线城市布局。外包这个资本运作的产物,就是为了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的。开始从欧美外包到爱尔兰,后来是印度,再后来是中国,现在就是从一线城市迁移到二线城市了。我无力改变某些事情,而资本家趋于逐利的本能,自然会完成这个迁移。

没办法改变现状,我只好用脚来投票。我在去年完成了回家乡找工作的迁移。从去年回到家乡一家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企业的人数不断在壮大。承接的业务也在不断增多。

在家乡的大多数是在一线城市的分部门,大多数的业务都是一线城市接单,二线城市出人力来做事。对企业而言,二线城市的员工薪水和一线城市的差价就是企业节省下来的利润。对个人而言,仅仅比较员工的房款,在一线城市首付70万,贷款70万和二线城市全款70万,没有贷款相比,员工在购房款的支出下也要少不少。并且我感觉在被重视程度上面,回到二线城市也是有优势的。

从一线城市回家乡继续发展的我,一定也会继续在软件测试行业,继续辉煌的。

最后我用cunruizhai CSDN博客上的一句话来自勉:“一年两年刚入行,三年四年不值讲。五六七年识门道,八九十年算登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