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核编译

来源:互联网 发布:卡盟系统源码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3/29 23:32

转自:http://www.linuxsir.org/bbs/showthread.php?t=219222

 

一、管理内核模块的相关命令
1、lsmod列加以挂载的内核模块;

lsmod 是列出目前系统中已加载的模块的名称及大小等;另外我们还可以查看 /proc/modules ,我们一样可以知道系统已经加载的模块;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lsmod


2、modinfo查看模块信息;

modinfo 可以查看模块的信息,通过查看模块信息来判定这个模块的用途;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moinfo  模块名

我们再查查vfat 和ntfs 的模块信息;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modinfo vfat

[root@localhost beinan]# modinfo ntfs

自己尝试一下;

注意: 模块名是不能带有后缀的,我们通过modprobe -l 所看到的模块,都是带有.ko 或.o后缀;

3、modprobe 挂载新模块以及新模块相依赖的模块


modprobe 我们常用的功能就是挂载模块,在挂载某个内核模块的同时,这个模块所依赖的模块也被同时挂载;当然modprobe 也有列出内核所有模块,还有移除模块的功能;下在我们举个例子说一说咱们常用的功能和参数;

代码:

modprobe [-v] [-V] [-C config-file] [-n] [-i] [-q] [-o<modname>] <modname> [parameters...]

modprobe -r [-n] [-i] [-v] <modulename> ...

modprobe -l -t <dirname> [ -a <modulename>...]

上面是modprobe 的用法,具体更为详细的帮助,我们可以查看 man modprobe ;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modprobe -c

modprobe -c 可以查看modules 的配置文件,比如模块的别名是什么等;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modprobe -l

modprobe -l 是列出内核中所有的模块,包括已挂载和未挂载的;通过modprobe -l ,我们能查看到我们所需要的模块,然后根据我们的需要来挂载;其实modprobe -l 读取的模块列表就位于 /lib/modules/'uname -r' 目录中;其中uname -r 是内核的版本;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uname -r

2.6.11-1.1369_FC4

[root@localhost beinan]# ls /lib/modules/2.6.11-1.1369_FC4/

通过上面的命令,自己试试看?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modprobe   模块名   注:挂载一个模块;

举例: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modprobe ne2k-pci  注:挂载 ne2k-pci 模块;

[root@localhost beinan]# modprobe vfat  注:挂载vfat 模块

[root@localhost beinan]# modprobe ntfs   注:挂载ntfs 模块

[root@localhost beinan]# lsmod    注:列出已挂载模块,我们会看到ne2k-pci ,vfat ,ntfs的模块 ;

注意: 模块名是不能带有后缀的,我们通过modprobe -l 所看到的模块,都是带有.ko 或.o后缀;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modprobe -r  模块名   注:移除已加载的模块,和rmmod 功能相同;

注意:模块名是不能带有后缀的,我们通过modprobe -l 所看到的模块,都是带有.ko 或.o后缀;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modprobe -r  模块名

举例: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modprobe  -r ne2k-pci

就说这么多吧,更为详细的还是用 man modprobe 来查看和尝试;


4、rmmod移除已挂载模块;


命令格式:

代码:

rmmod  模块名

注意: 模块名是不能带有后缀的,我们通过modprobe -l 所看到的模块,都是带有.ko 或.o后缀;

举例: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rmmod  vfat  注:移除已挂载的模块vfat



5、depmod创建模块依赖关系的列表


这个模块管理工具是创建模块依赖关系的列表,有几个参数我们注意一下就行了,目前的的Linux 发行版所用的内核是2.6x版本,是自动解决依赖关系,所以这个命令知道就行了;模块之前也有依赖关系,比如我们想驱动USB 移动硬盘,目前有两种驱动,一种是udev ,在内核中有,但目前不太稳定;另一种办法是用usb-storage驱动,而usb-storage 依赖的模块是scsi 模块,所以我们要用usb-storage 的模块,也得把scsi 编译安装;

再举个例子:sata的硬盘,在Linux中的设备表示的是/dev/sd* ,比如 /dev/sda,/dev/sdb 等... 系统要驱动 sata硬盘,则需要把sata在内核中选中,或编译成模块,或内置于内核之中,在此同时,还需要在内核中选中ide ,scsi 的支持等;
depmod 工具的洋文原意:depmod— program to generate modules.dep and map files.(我译的:为modules.dep 文件或映射文件创建依赖关系)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depmod  -a    注:为所有列在/etc/modprobe.conf 或/etc/modules.conf  中的所有模块创建依赖关系,并且写入到modules.dep文件;

[root@localhost beinan]# depmod -e     注:列出已挂载但不可用的模块;

[root@localhost beinan]# depmod  -n    注:列出所有模块的依赖关系,但仅仅是输出出来 (Write thedependency file on stdout only)

注:modules.dep位于 /lib/modules/内核版本 目录

比如 Fedora Core 4.0 中,系统默认的内核: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ls /lib/modules/2.6.11-1.1369_FC4/modules.dep

/lib/modules/2.6.11-1.1369_FC4/modules.dep


6、insmod挂载模块;


insmod 这个工具,和modprobe有点类似,但功能上没有modprobe 强,modprobe 在挂载模块是不用指定模块文件的路径,也不用带文件的后缀.o 或.ko ;而insmod 需要的是模块的所在目录的绝对路径,并且一定要带有模块文件名后缀的(modulefile.o 或modulesfile.ko );

对于这个工具,我们只是介绍一下, 并不推荐使用。因为模块有依赖关系,对于新手来说,可能不知道这个模块依赖和哪个模块依赖;

举例: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insmod/lib/modules/2.6.11-1.1369_FC4/kernel/drivers/net/tg3.ko

我们要到/lib/modules/内核版本uname -r 的命令输出/kernel/drivers中找相对应的模块才行,要有绝对路径,而且必须要用到文件名的全称,不能把文件名的后缀省略;

二、与内核模块加载相关的配置文件;
1、模块的配置文件 modules.conf 或 modprobe.conf

内核模块的开机自动挂载模块一般是位于一个配置文件,一般的Linux发行版本都有 /etc/modules.conf 或 /etc/modprobe.conf 。比如Fedora Core 4.0 内核模块开机自动加载文件是 /etc/modprobe.conf ;在这个文件中,一般是写入模块的加载命令或模块的别名的定义等;比如我们在modules.conf 中可能会发行类似的一行 ;

代码:

alias eth0 8139too

而8029的网卡应该是

代码:

alias eth0 ne2k-pci

这样系统启动的时候,首先会modprobe 8139too ,然后再为8139too 指定别名为 eth0,然后我们在登录的时候,用 ifconfig 就会查看到网卡的IP 等情况,当然您得为网卡设置IP 才行;

一般的情况下,modproe.conf 或modules.conf的内容 是我们用相应的硬件配置工具而生成的;如果您的硬件驱动是没有被内核支持,您自己到硬件的厂商下载而来的驱动。一般的情况下都有安装和帮助文件。他们的驱动在配置时,他会写入硬件的支持到modules.conf 或modprobe.conf 文件中。

再比如我们的声卡在modules.conf 或modprobe.conf 中也有相应的内容,这是由alsaconf 配置工具生成的,明白了吧;同理网卡在modprobe.conf 或modules.conf中的内容也是由网卡的配置工具而来的。

有些硬件是以内核模块的方式驱动的,模块一旦加载上就能用,也没有什么配置工具,比如vfat 和ntfs 的支持;如果是硬件驱动不以模块的方式支持,而是直接编入内核,也不会用在modprobe.conf 或 modules.conf 中加入什么内容;

如果您有些模块不能开机加载,您想让一些模块加机自动加载,就可以把modprobe 模块 直接写入配置文件;


2、内核模块其它配置文件


内核模块的其它配置文件还是需要了解的,比如/lib/modules/内核版本目录下的几个文件;了解一下就行;比如: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uname -r

2.6.11-1.1369_FC4

[root@localhost beinan]# ls /lib/modules/2.6.11-1.1369_FC4/

build   misc           modules.ccwmap  modules.ieee1394map  modules.isapnpmap  modules.symbols  source

kernel modules.alias  modules.dep     modules.inputmap     modules.pcimap     modules.usbmap


三、硬件驱动在系统中的目录;
硬件驱动在内核中以模块支持的目录;


硬件驱动是必须由内核支持的,无论是我们自己安装驱动,还是内核自带的驱动都是如此。硬件驱动如果是以内核模块支持的,驱动目录位于: /lib/modules/内核版本/kernel/目录 或 /lib/modules/内核版本/kernel/drivers 目录中;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uname -r

2.6.11-1.1369_FC4

[root@localhost beinan]# ls /lib/modules/2.6.11-1.1369_FC4/kernel

arch  crypto  drivers fs  lib  net sound

注:只有驱动在内核中以模块的方法支持,驱动才位于 /lib/modules/相应的目录;如果是直接置入内核的,不会出现在/lib/modules驱动相关的目录;


 

 

 

 

 

 

 

 

 

 

一、为什么要编译内核;


有时我们为了实现某些功能,比如对iptables的防火墙有些需要内核支持;还有实现一些硬件的支持等,这时我们需要重编内核;



二、内核源码版本的选择;


如果发行版本提供内核源码,最好还是用发行版本提供的;比如Fedora4.0 提供了很多版本的内核源码;我们安装好后,他自带的配置文件大多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对于新手来说,根据自带的内核的配置文件.config ,我们也能学到一点如何配置内核。也没有什么难的,熟能生巧罢了;

如果从 kernel.org 下载最新稳定版本的内核也是可以的;



三、内核源码安装或解压;


对于Fedora Core 4.0 来说,内核源码是放在 /usr/src/kernels 目录中;如果通过在线升级内核,也是放在这个目录中;如果您的系统中的 /usr/src/kernels/ 中没有内容,说明您没有安装内核的源码包 kernel-devel 软件包;

您可以通过软件包管理器来补装 ,请参考 《Fedora / Redhat 软件包管理指南》

如果您用FedoraCore 4.0 ,我建议您在保留老内核的基础上,在线下载最新版本的内核 kerenl-devel 和对应版本的 kernel 或者从 kernel.org 下载,有时可能新的kerenl 已经解决了您所面对的问题,这时就没有必要编译内核了;

如果您是通过在线安装的内核源码包 ,比如通过 apt+synaptic 或者yum 安装的,内核源码会被放到/usr/src/kernel 下的目录中,您要进入相对应的目录进行编译;

在线更新软件包,请参考 《Fedora / Redhat 软件包管理指南》,推荐 apt+synaptic 工具;

如果您是是下载kernel 和kernel-devel 的rpm 包,可以通过来安装;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rpm -ivhkernel*.rpm

如果您是从kernel.org下载的类似 linux-2.6.13.tar.bz2或者 linux-2.6.13.tar.gz的,您要把下载下来的文件移到 /usr/src 目录中解压; 然后进入解压的目录中进行配置和编译;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mv linux-2.6.13.tar.bz2

[root@localhost beinan]# cd /usr/src/

[root@localhost src]# tar jxvf linux-2.6.12.3.tar.bz2

提示:本文以linux-2.6.12.3为例,其实通过发行版的升级版的kernel-devel 和从kernel.org 下载下来的差不多,大同小异;不同的是通过在线升级的rpm格式的内核源码包,有配置文件.config 可以参考;安装到的目的地是/usr/src/kernel 对FC 4.0来说;如果您要高编译和配置内核,


四、内核的配置;



1、进入目录执行 make mrproper ,对于从 kernel.org 下载而来的tar.bz格式的源码包;

代码:

[root@localhost src]# cd linux-2.6.12.3/

[root@localhost linux-2.6.12.3]#

[root@localhost src]# cd linux-2.6.12.3/

[root@localhost linux-2.6.12.3]#make mrproper

[root@localhost linux-2.6.12.3]#make menuconfig

对于FedoraCore 4.0 ,如果您是通过在线安装的 kernel和kernel-devel新版本的包,比如是2.6.12-1.1398_FC4-i686,你可以直进入 /usr/src/kernel/相应的目录中直接执行 make menuconfig ;利用发行版本提供的 .config 来配置,这样方便点。不要make mrproper ,否则.config 就没有了;这也是为什么要用发行版本提供的内核源码升级包的原因;


其它配置和安装大同小异;模仿总可以吧;


2.简要的配置内核;


进入配置内核的配置模式后,我们可能一无所知,看下面;

内核配置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置入内核* ;另一种是编成模块M ;两种方法各有优点;直接编入内核的,比如设备的启动,不再需要加载模块的这一过程了;而编译成模块,则需要加载设备的内核支持的模块;但直接把所有的东西都编入内核也不是可行的,内核体积会变大,系统负载也会过重。我们编内核时最好把极为重要的编入内核;其它的如果您不明白的,最好用默认。


1)移动键盘上下左右键,按Enter 进入一个目录。把指针移动到Exit就退出当前目录到上级目录;

2)针对自己机器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比如大内存的支持;

选择自己机器的CPU;

移动键盘到 Processor type andfeatures ---> ,然后按ENTER进入;
找到 Processor family(Pentium-Pro) ---> 按ENTER进入;

进入后我们发现有好多CPU的型号可选;一般的情况下要根据
bash-3.00# cat /proc/cpuinfo 输出的信息来选,比如我们的是Celeron (P4)一代的,应该选如下的,当然默认的 486也是可以正常运行的,既然我们重编一次内核,就得选中对应型号的,也许性能有所提高呢;

代码:

Processor family (Pentium-4/Celeron(P4-based)/Pentium-4 M/Xeon)

对大内存支持;如果内存是1G或者1G以上,但小于4G的,就要选4G支持;如果超过4G的,要选64G的支持;

代码:

High Memory Support (4GB) --->

 

(X) 4GB

( ) 64GB

还有比如声卡等硬件,需要我们一步一步的查看;如果有不明之处,就要按 [shift]+?的组合键来查看说明。一般的情况下,2.6.x的内核会根据机器的情况自动配出一个文件,只需要我们来查看一下,把重要的地方改改就行了;

再举个例子:比如我现在所用的声卡是intelac97的,我应该怎么配置呢?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声卡的芯片组,我们要通过lspci-v 来查看;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lspci -v

只查看声卡的,应该用如下的方法:

代码:

[root@localhost beinan]# lspci -v |grep audio

00:1f.5Multimedia audio controller: Intel Corp. 82801DB (ICH4) AC'97 Audio Controller(rev 03)

通过上面的输出,我们知道这台机器用的是intel AC97声卡;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AC97的配置;

代码:

找到 Device Drivers ---> Sound --->

<M> Sound card support 声卡的支持,这个是一定要选中的吧;

<M> Advanced Linux Sound Architecture 对声卡支持的ALSA驱动的支持;

下面有OSS驱动,只是一部份。如果想用OSS的驱动更全的,可以去买;其它的就看如下的选吧;

<M> Sequencer support

<M> Sequencer dummy client

<M> OSS Mixer API

<M> OSS PCM (digital audio) API[*] OSS SequencerAPI

<M> RTC Timer support[*]Verbose printk

[ ] Debug

大多是默认的就好,如果您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或者怎么用;

然后我们再向下看有

代码:

Generic devices ---> 进入里面

<M> Dummy (/dev/null)soundcard

<M> Virtual MIDI soundcard

<M> MOTU MidiTimePiece AVmultiport MIDI

<M> UART16550 serial MIDIdriver

<M> Generic MPU-401 UARTdriver

ISA devices ---> 如果您用ISA声卡就在这里面选;

PCI devices ---> 如果您用PCI声卡,就在这里面选,集成声卡也在这里;

USB devices ---> 这是USB声卡内核支持选项;我有一个这样的声卡,但没有试过;

PCMCIA devices ---> 这是PCMCIA声卡的选项,我还没有看过这样的声卡呢;如果您有,就在这里面动动手吧。

因为我用的是Intel集成的声卡,所以要在PCI中选择,我们在 中可以看到有两个与INTEL有关的;

代码:

<M> Intel/SiS/nVidia/AMD/ALi AC97 Controller 这个才是Intel AC97声卡的;

< > Intel/SiS/nVidia/AMD MC97 Modem (EXPERIMENTAL) 这个是机器集成的INTEL猫的蜂鸣器的;

因为我发现如果把猫的蜂鸣器的驱动也选上,可能造成两个冲突。所以只能选上面的那个;


我们再回到 Open Sound System---> 中看看,与我用的声卡是不是有关的?

代码:

<M> Open Sound System (DEPRECATED)

<M> Intel ICH (i8xx) audio support

<M> OSS sound modules

<M> Loopback MIDI device support

<M> Microsoft Sound System support

我们也可以看到OpenSound System中也有好多的声卡驱动,大家根据前面的lspci -v 来选择吧。


3)对于操作系统所采用的文件系统的支持要编入内核,最好不要编成模块;(重要)



比如我的Fedora core 4.0 所采用的文件系统用的是ext3 ,所以我要把它直接编入内核;好处是不受模块丢失或者损坏而不能启动系统;而有时您把系统所采用的文件系统编译成模块,出现VFS错误,也有这方面的事,可能是您没有把ext3加入到相应的加载模块的配置文件中,所以我们为了减少麻烦,把风险降到最低,还是要直接置入内模的好;

代码:

File systems --->

<*> Ext3 journalling file system support[*] Ext3extended attributes[*] Ext3 POSIX Access Control Lists[*] Ext3 Security Labels

如果您还有其它的硬盘分区要读取,比如是reiserfs、ext2、fat、fat32、ntfs等,这样的可以编成模块来支持;


再举一例:如果您的的操作系统用的是reiserfs的文件系统,当然就要把reiserfs的直接编入内核,其它的可以编成模块来支持了;


4)对于硬盘及RAID的支持,要直接编入内核;

比如ATA、SATA、SCSI及RAID的支持直接内核支持;有时编完内核后,启动时不能识别硬盘和RAID,大多事情出在这里;Slackware中在这方面有的是模块支持,我们可以把它由模块M改成内核*来支持; 如果您不明白,就按默认进行;SATA的硬盘的支持除了选中SATA的支持、IDE设备的支持以外,还要选中SCSI的支持;

5)对于咱们所没有的设备,可以在内核中不选,熟能生巧罢了;

比如我没有ISDN设备 ,所以就把ISDN去掉;

代码:

ISDN subsystem --->

< > Linux telephony support


如果您没有1394的设备 ,当然可以把1394的支持也去掉;等等。。。。。。。

如果您有USB的设备,要把USB方面好好看看;比如大家常用的移动硬盘;USB猫等,还有扫描仪等;

内核配置就说这么多吧,太多了,我也说不清楚,水平有限啊;

配置好后先要保存

Save Configuration to an Alternate File

出来一个

Enter a filename to which this configuration ,should be saved as an alternate. Leaveblank to abort.
.config

按回车就行了,这样就保存住了;


然后退出 Exit ,这时也会出现保存 ;


如果你想把.config保存起来,可以再复制一份到安全一点的目录,以备后用;

五、编译内核;

代码:

[root@localhost linux-2.6.12.3]#make

[root@localhost linux-2.6.12.3]#make modules_install

这样就编译好了,并把模块也安装在了 /lib/modules目录中了,请看:

代码:

[root@localhost linux-2.6.12.3]#ls /lib/modules/

 

2.6.11-1.1369_FC4   2.6.12.3


六、安装内核及配置grub或lilo;


1、复制bzImage等相关文件,并创建initrd文件;

代码:

[root@localhost linux-2.6.12.3]#cp arch/i386/boot/bzImage /boot/vmlinuz-2.6.12.3

[root@localhost linux-2.6.12.3]#cp System.map /boot/System.map-2.6.12.3

[root@localhost linux-2.6.12.3]#cd /boot

[root@localhost linux-2.6.12.3]#/sbin/mkinitrd initrd-2.6.12.3.img   2.6.12.3

我们把 编译出来的bzImage,拷入到/boot目录,拷贝成 vmlinuz-2.6.12.3;
并且用 mkinitrd 来创建imitrd-xxx.img 文件,其中xxx为内核的版本号,是通过 查看 /lib/modules来版本来对应的,我们是编译出来的是 2.6.12.3,所以就运行上面的命令创建,创建的出来的是initrd-2.6.12.3.img ;不创建这个文件,有时是启动不起来的,比如提示VFS错误等;


2、查看系统引导管理器grub或者lilo的配置文件。


如果想要让新内核能让系统引导管理器grub和lilo的菜单上能看得到,必须改 grub.conf或者lilo.conf,但我们必须保留老内核的在grub和lilo的启动菜单,毕竟我们编内核不能百分百的成功,对不对??安全第一吧;

我只说grub的,我没有lilo,也不会用。所以咱们还是GRUB吧,FC 4 系统引导管理器是 GRUB,所以我们谈谈GRUB的设置;


查看 /etc/grub.conf;

比如我的grub.conf的内容是这样的;

代码:

# grub.conf generated by anaconda

#

# Note that you do not have to rerun grub after makingchanges to this file

# NOTICE:  You donot have a /boot partition.  This meansthat

#          allkernel and initrd paths are relative to /, eg.

#          root(hd0,7)

#          kernel/boot/vmlinuz-version ro root=/dev/hda8

#          initrd/boot/initrd-version.img

#boot=/dev/hda

default=0

timeout=5

#splashimage=(hd0,7)/boot/grub/splash.xpm.gz

#hiddenmenu

title Fedora Core (2.6.11-1.1369_FC4)

        root(hd0,7)

        kernel/boot/vmlinuz-2.6.11-1.1369_FC4 ro root=LABEL=/rhgb quiet

        initrd/boot/initrd-2.6.11-1.1369_FC4.img

title WinXP

       rootnoverify (hd0,0)

        chainloader+1


我们要把老内核的启动保留下来,以防不测,我们只加入新的内核的启动;所以我加上这样一段;

代码:

title Fedora Core (2.6.12.3)

root (hd0,7)

kernel /boot/vmlinuz-2.6.12.3ro root=LABEL=/ rhgb quiet

initrd /boot/initrd-2.6.12.3.img

咱们再来看一下改过后的配置文件;

代码:

 

# grub.conf generated by anaconda

#

# Note that you do not have to rerun grub after making changesto this file

# NOTICE:  You donot have a /boot partition.  This meansthat

#          allkernel and initrd paths are relative to /, eg.

#          root(hd0,7)

#          kernel/boot/vmlinuz-version ro root=/dev/hda8

#          initrd/boot/initrd-version.img

#boot=/dev/hda

default=0

timeout=5

#splashimage=(hd0,7)/boot/grub/splash.xpm.gz

#hiddenmenu

 

title Fedora Core (2.6.12.3)

        root(hd0,7)

        kernel/boot/vmlinuz-2.6.12.3 ro root=LABEL=/ rhgb quiet

        initrd/boot/initrd-2.6.12.3.img

 

 

title Fedora Core (2.6.11-1.1369_FC4)

        root(hd0,7)

        kernel/boot/vmlinuz-2.6.11-1.1369_FC4 ro root=LABEL=/rhgb quiet

        initrd/boot/initrd-2.6.11-1.1369_FC4.img

title WinXP

       rootnoverify (hd0,0)

        chainloader+1




然后重新启动机器,如果出现VFS错误,可能就是我写重要的那个地方出了错误;

注意:如果重新启用内核后,原来安装的显示卡驱动,比如 NVIDIA和ATI的驱动还要重新安装;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