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搞学习还是搞技术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tlab矩阵行列式的值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0 05:50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xiaowei_cqu/article/details/7049776

当我敲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的手有一点抖——好比一个没爬过山的,要写一篇《游泰山还是游黄山?》——你是准备自讨拍砖么?如果真拿山来比喻,我算是个两座山都想爬,但都没爬上顶儿的。只是那天帅锅的留言,让我又想起这个自己纠结很久的话题。我想总是会有人和我一样纠结的,而在我纠结的时候很多前辈给了我无私的帮助,作为一个半老徐娘的“过来人”,我也忍不住想谈自己纠结的结果。

 

帅锅的话大概是这样开始的“软件的孩子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成绩好了技术就不能好?”……其实我倒觉着很多软件的小孩儿都是这么想的,因为我自己也这么坚信了很长时间。从进入件学院,我就从各种传闻中总结出一个很严峻的形势:貌似,学习好的都是不怎么写代码的,技术好的都是不怎么上课的。于是,搞学习还是搞技术,似乎就成了只能从一而终的选择。

但选择是困难的:在软件学院里,一个人技术好肯定要比成绩好更牛,因为那些“牛人”都是搞技术的;但在软件学院外,一个人成绩好就比技术好更厉害了,毕竟你的亲戚朋友讨论的不是技术,而是谁谁家的小孩儿拿了多少奖学金,谁谁家的去了哪个学校……

 

我是个贪心的俗人,用《奋斗》里猪头的话“事业,友情,爱情,我都要”,换到我这儿就是“技术,成绩,我都想”。我贪婪的欲望无法向现实妥协,那我只能努力让现实扭曲到可以向我的欲望妥协——我把自己纠结的问题从“该搞学习还是搞技术?”换成了“难道不能又搞学习又搞技术?”。当时也向不少前辈去讨经验,其实他们的观点大都挺客观的,只是自己没能吸收精髓。因为一个人在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思维局限的时候,你接受到的信息通常都是你选择接受的信息。就像当时我心里非常希望有人跟我说“学习和技术绝对都能搞好”,然后如果学长A跟我说“学习和技术一点也不冲突,你看谁谁就是都搞得很好”,我立刻就觉着“A学长太牛了!太偶像了!说得太对了!”;如果学长B说“一个精力有限的,怎么能什么都弄好呢”,我心里可能就想,“啊,B学长说得也不全对把,有点以偏盖全了把”……

于是,我寻求经验的过程其实变质成了坚定我的“信念”的过程——是的,一个人是可以学习好、技术也好的。为了不孤单,我还一度拿着自己的信念去污染了很多人……

那是不是说我现在就开始质疑我的信念了呢?倒也不是,只是现在是学得圆滑了,学会讲“要用辩证的眼观看待问题”了,在此只想单纯陈述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于“软件学院的课太水了”                                                                                                                       

其实在这一点上,我非常同意帅锅的说法“软件学院的课还是比较专业的”。总不能说我们不该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把?但如果说课上讲得太过理论了,我倒觉着课上就应该讲一些理论的,引用前辈的话“任何理论都是实践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理论是主要矛盾”(出自《既然选择了编程,就不应该只是入门》)。如果你只是能很好的写代码,一定程度上也只算个“高级技工”。好比,你能把很熟练地写sql语句,能把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的炉火纯青,却不懂几大范式,毕业后就能去甲骨文了?

如果上课老师都拿着笔记本边写代码边讲课,跟网上的视频教程一样就不水了?这里倒不是鄙视实践(更不是鄙视网上的视频教程),只是想说,实践是我们的义务,是我们自己应该在课下花时间努力做好、甚至必须做好的。至于老师课上讲得内容,如果你真的都已经很了解了,大可以跟老师申请不听课或者在课上自己看书;如果你压根儿就没听过课,就不要说太多这个老师也水、那个课也水的话,不要要求老师都是 “大牛程序员”,单纯把老师当成“老师”就好——至少该是为我们所尊重的把。

 

“考高分儿没用”

如果我再愤青一点,再霸气一点,大概也想“走自己的路,让老师的分数随便打”把。我一定程度上同意“分数不能代表能力”的观点,也许没写过代码的人在考前背背“通宵版”,java课程的分考得比某某大牛还高。于是“分数无用”无非有两点论据:考高分也不能证明你是个牛人;你要考高分,就得花一定的时间在形如“背考点”等考试技巧上。一些大牛的成绩徘徊在及格线,我想他们一是无需用成绩来证明自己,二是也不想浪费时间“考试技巧”等确实很水的东西上。

但不幸的是很多人把这个论点扭曲成了“分高的不是牛人,牛人不能分高”,这就有点“愤青儿”了。考试毕竟只能考考理论,上机很少,而如果基于前面“理论是实践的载体和表现形式”的观点,一个技术牛应该更容易比我们考好才是,不是能不能而是他们愿不愿意花时间的问题。更不幸的是,一些人不是“大牛”的人也不愿意花时间,还要打着“技术”的名义鄙视搞成绩的,这就非常“愤青儿”了。

大牛毕竟是少数,而且准备考试也着实花不了太多的时间。说句讨打的话,大学里挂科是比高分还困难的事儿。如果你一心痴迷技术,即使每门课红灯也能赢得尊重;可如果你只是把“省”下来的时间打dota或无谓的纠结,那还是不要随便鄙视“搞成绩”的童鞋的好,不然总会遇到个沈佳仪对你说“我瞧不起的,是自己不用功读书还瞧不起用功读书的人”。

 

“搞学习还是搞技术”

好吧,YY了一大篇,终于又回到最开始的题目了。我想说的是这两方面真的不冲突的,只是都需要努力,都要花时间而已——如果你能像阿德那样,每天、每天得写代码,考前很热血得通宵看书看一宿,第二天直接去考试,绝对能做个“拿奖学金的小牛”。还有我的各种偶像,himiko、帅锅,都是踏踏实实的,各方面能处理好的人。

问题只是,你选择要怎样分配你的时间和精力。画个丑陋的图,我的理解大致这样:

如果你选择了自己的方向,并坚决的把自己的时间倾注上去,总会做好的。在学习或者技术上的努力(甚至你对软件没兴趣,花时间在英语、法律要么经济上),都是值得尊重的。

诚然,把十分的时间全部倾注在一点是更容易做好的,如果什么都想搞,也谈不上不可能,无非是要花十二分的时间罢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