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撼运营商霸主地位遭分羹

来源:互联网 发布:域名注册网站官网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0 23:38

近日来业内热议的话题非微信收费莫属,一个小小微信为何能牵动众人神经?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它已经和打电话、发短信一样,成为大多数人通讯必须的一种需求和习惯。也正是人们大量的需求与习惯催生了巨大利益的空间,任谁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都想借此分一杯羹。

微信触了谁的霉头?

那么运营商为什么会选在此时要与微信肉搏到底?稍微了解一下周围人的通讯习惯不难发现,微信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通讯习惯,先如今大有蚕食短信的态势。

众所周知,手机短信本是移动运营商稳定而巨大的收入来源,但拥有3亿用户的微信搅局,正在逼迫运营商只能做管道。建设和运营“网络高速公路”的运营商们无法再依靠垄断优势坐着收钱,而可能仅仅成为巨大网络流量通过的廉价管道,这显然让运营商们非常不爽。

除此之外,如今的网络达人,大都享受到微信的妙处,比短信方便,比电话省钱,还可传递照片、语音,甚至视频。与此同时,虽然微信尚未商业化,但一些微信公众账号的商业化却开始做得有声有色起来,有的甚至已拿到了不菲的广告费。

传统互联网有入口之说,占据了入口,就等于拥有了巨大的网络流量,凝聚了数量庞大的用户群,然后通过寻找适合的盈利模式和渠道,将人气转化成商业利益。搜索引擎、门户网站、微博,乃至QQ等,都是入口。或许,微信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可能是占据移动互联网入口的较为成功的先行尝试,使腾讯成为移动互联网“圈地运动”的一个先行者并占据先发优势。

运营商围剿微信

就在运营商该不该向OTT应用商收费的问题继续升温之际,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苗圩对媒体透露,微信有收费可能,但不会大幅度收费。工信部正在协调运营商微信收费一事,他们会考虑运营商的合理要求。

其实从2月底开始,工信部已经在短短半个月内,两次召集三大运营商、相关OTT企业,针对微信业务对运营商网络资源的占用问题展开讨论。据相关人士透露,两次讨论最终都没有达成一致。另外一面,运营商似乎已经加快了针对微信的反击。

不管结局如何,关于微信的收费风波,三大运营商这次可能要玩真的了。近期,中国移动重构飞信、中国电信密谋“翼信”,已双双做好与微信正面肉搏的准备。飞信诞生于2006年,目前有1亿左右活跃用户。由于可打通PC与手机进行跨平台的免费短信发送,曾独领风骚,但如今略有过气之嫌。

而在中国移动的构想中,未来将对现有的飞信、飞聊进行整合,演进为未来的融合通信产品,同时重构要充分结合定制终端预制、流量打包优惠等手段,快速发展用户。

别看大陆运营商对微信频频发难,但香港的运营商缺选择了共赢的方法,与微信合作。今年年初,香港最大的Wi-Fi服务提供商PCCW mobile和微信达成了合作,推出微信畅聊套餐,每月仅需8港元,使用微信不限流量。

费用由谁出?

其实,运营商也并非完全没有在微信成长中获益,但是和微信相关的流量收入的增加无法弥补用户不使用短信、彩信所带来的收入损失,这才是运营商最为担心的事情。

即便未来运营商能形成收费共识,下一步如何收费、向谁收费的问题仍然待解。日前,中国联通把用户每月使用微信、米聊、QQ等产生的流量费单独列出,此举激发外界猜想,认为联通下一步将单独向用户收微信等应用费用。

目前为止,运营商关于OTT收费的设想包括几个方式:一是按用户收费,而不能再笼统地收取带宽租赁费;二是不再提供不限流量包月费;三是不向低套餐的用户提供OTT业务。

而中国联通在详单中区隔微信等应用流量的方式,被普遍看作运营商为收费模式调整而进行的一种铺垫,但相关各方并未就此正式回应。

业内专家表示,即使运营商向互联网企业收费,也要有竞争;三大运营商不能协调统一对互联网的定价或计费公式、标准,也不能交换任何与定价有关的数据。收费应是市场行为,由供需双方自主议价,政府不应干预定价。

除此之外,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向微信收费并不是针对用户而言,而是对微信的所有者腾讯。

但是,如果微信能够顺利迈过运营商这关,和运营商保持良好合作,那么未来微信商业化之路应该会减少很多牵绊。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