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一

来源:互联网 发布:c语言实型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4 22:51

一个团队必须具备三方面的能力。一是你能够比同行率先洞察到消费者没有满足的需求;二是快速把需求实现成产品,而且产品的体验要很爽,小米做了一个米聊,但是中间的能力输给了微信,结果微信远远超出了它;三是通过营销把你洞察的需求打造成行业标准,甚至是别人无法模仿的能力,我们往往容易在这方面出问题。

我们去年洞察了一个消费者需求:女孩喜欢用手机自拍。一开始,我们认为拍得清晰最重要,结果女孩子不需要拍得清晰,否则把痘痘都拍出来了,她们要的是拍得漂亮。我们快速打造出了这个产品(详见《创业家》2013年7月刊封面),将其叫做“美颜自拍”。在这个产品上,我们领先别人大概半年,这个产品现在还能带来每月一亿元的毛利。我们失败的地方是,效仿的产品与我们的产品差异越来越小,最后都“美颜自拍”了。我们应该给这个产品取一个名字,这个名字包含着功能和情感,上升到一个高度,让绝大多数消费者不认其他产品。我讲这个故事,进一步印证了何总(何伯权,乐百氏创始人、天使投资人、黑马营导师)讲的脉动的故事。我们前面做得很好,也获取了很好的利润,但是没有在宣传、营销上建立壁垒,而脉动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公司要有企业文化,同时要有产品理念:你追求做什么样的东西。

产品理念是什么?设计产品时,必须洞察消费者的需求,但是永远不能把这款产品做多少量、赚多少钱放在第一位;永远放在第一位的是:产品一定要让消费者感觉到是最棒的、最杰出的,要让他们感觉到惊艳。

我所敬佩的团队是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昵称“巴萨”),它的口号是“不仅仅是一家俱乐部”。一般的俱乐部(自认为)就是踢球的,就是要赢球。(巴萨)首先打造的是俱乐部的文化,它代表的是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把地区文化跟足球结合得非常好。它更强大的是围绕足球的产品理念,它追求的是控球,要压着对手打,一定要摧残对手,让球迷尖叫,让大家都很高兴,败了又怎样呢?它要向全世界传递:足球是这样踢的才有意思。正因为这样,20年来它赢得的冠军最多,在全球的粉丝也是最多的。巴塞罗那是全世界唯一一家有这样想法的俱乐部,所以即使它输了球,球迷也一个都不走,一起又流泪、又唱歌的。中国足球队不久前赢了澳洲一次,这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能带来持续的欢乐吗?能带来足球本质的东西吗?能带来民族更多向往的东西吗?

这些事情的背后是什么?是做产品、是赚钱吗?这都是。但是还有一个东西,就是你总想改变什么。乔布斯说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变世界。我们的水平不高,也没有那么大的能力,但是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下全世界对中国产品“很烂”的感觉?我觉得OPPO在做这样的尝试。

如果你做到这一步,想不赚钱都是很难的事情。我特别坚信稻盛和夫说的一句话,“不要追着利润走,要让利润追着你走”,我们一直是这样践行的。我把这句话跟段永平分享的时候,他说“看来稻盛和夫是一个泡妞高手”。我说怎么讲?他说真正的泡妞高手,不是天天追着女孩子,而是让女孩子天天追着你。你真正把你的事情做好,利润是水到渠成的事,这个过程只是长一点和短一点而已。

在人的一生中,或者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诱惑、挫折,会不断受到挤压。我们会不由自主、随机地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往往背弃了我们最开始的路。这时,我们要回到最早的原点,想一想我们本来要做什么,我们最开始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把这一点牢牢抓住,再考虑外界带给我们的诱惑,这种心态就是本分。而OPPO最根本的,就是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

 

OPPO的企业文化体系包括两点。第一个叫本分,是对核心价值观的坚守,要做一个好产品。第二个叫敢为人后,敢为人先固然是种创新,但敢为人后需要更加强大的实力、耐力和决心,包括系统的组织和执行能力等。在这点上,我觉得国内能和OPPO比的企业非常少。

 

要做好产品或营销,对需求的把握是真正的关键。了解顾客需求是一个企业或企业家的某种特质,有些问题不需要看调查问卷,就好比调查男人是否好色,大部分男人都会说自己不好色,但转头就会去天上人间。OPPO准确捕捉到了女性喜欢拍照、美颜的需求,这是对需求的深度洞察和准确把握。

 

OPPO或步步高是我见过的国内做硬件整体能力最强的企业。小米今天是用互联网,用创新手段在做,以百米的速度跑一万米,这是另外一个维度了。但是从长远来看,我更尊敬、也更看好OPPO,因为它是经过很长时间历练和积淀的企业。

 

我对陈明永的观点高度认同,最认同的就是“产品第一,营销第二”的理念,这与我们的企业理念几乎不谋而合,但是我们执行得没有OPPO坚决。

陈明永谈营销

中国的营销大师在这里,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经验?

陈明永:我不是营销大师,只是对营销有一些概念。我最早在步步高做品牌,看哪一个地方台的收视率最高就在哪投放,后来在央视投放,品牌受众是三四线城市甚至乡村的人群。后来做OPPO的时候,我们不做屌丝了,要做高富帅,要年轻、时尚、有点品位,现在电视广告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现在的电视观众偏老龄化和女性化。怎样通过特殊的定位,迅速凝聚一批粉丝,然后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传达,这种方式是现在的年轻人需要的。

我做的是针对28~35岁、刚刚结婚的人群的寿险产品,请问该怎么营销?

陈明永:你要了解目标群体接触媒体的特性,一旦找准了后肯定要猛投。广告有个特点,早投比晚投要划算。做品牌是投资,而广告是为做品牌做贡献的,未来可以进一步创造收入和价值。如果你把广告当成费用就不是这样了,费用就相当于成本,花出去就少了。广告投放一定要精准,至于怎么精准,就要自己选了。

如果给你1000万元做线上和线下营销,你会怎么用?

陈明永:用得好的话,其实线下的成本是比较低的,就我们的行业来讲,线上线下是各50%。线上的50%是投一些视频,还有一批是不怎么花钱的,但这里面的价值挺大的,就是开放式创新,让粉丝high起来,比如小米花的广告钱不多,但是有一群人帮它大呼大叫。

所以你做产品要集聚一批粉丝,在你很小的时候就认为你是一个很伟大的公司,有人把这种粉丝叫做“红卫兵战士”,你能培养一群“红卫兵战士”,就会省很多广告费,而且口碑传播效果非常好。如果你的产品真的很棒,建立一批粉丝,粉丝喜欢到处宣传,这才是广告最原始的做法。我们最早做品牌,中央台一套就可以打天下,现在已经不行了。现在已经不是品牌的表演时代,而是品牌的行为时代,就是让消费者、粉丝参与,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变化。互联网的影响很大,大家得转型,特别是做营销的。

媒体投放的风险能控制吗?

陈明永: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花钱买教训。一个人的知识能力的提升,从书本上获得的只占10%;通过黑马成长营的沟通,或者是导师前瞻性的启发,只占20%;还有70%是靠实战。

 

 

下面是当一家初创公司成立时,投资人应该评价的主要风险因素。

    入市时机风险:现在是创办该类企业的最佳时机吗?虽然难以评估,但是它依然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很多人声称在Facebook之前就经营过类似网站,他们的说辞也许没错,但那时候市场的确还没做好准备。

    商业模式风险:是否具备清晰的商业模式?单位经济效益是否可行?如果不行,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才能达到盈利水平?

    市场占有率风险:市场上目前是否有强势的竞争对手,进入该领域的主要障碍是什么?

    市场规模风险:如果公司大获成功,退出时能否获得投资时的预期收益?

    执行风险:团队是否拥有恰当的技能和激情去实现目标?如果不,他们是否会寻找其他们弥补不足?

    技术风险:公司是否需要研发不够成熟的新技术,或者研发时间长于预期。这些问题通常见于清洁科技公司和硬件公司。

    资本结构风险:随着公司发展壮大,公司是否能在保证员工福利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投资,以维持运营?

    平台风险:初创公司是否将平台建立在Youtube、Twitter或者Facebook上?他们与这些平台的关系如何?他们的产品计划是否放置在平台的直接路径下?

    风险管理风险:公司是否善于接受反馈信息?团队是否对当前的业务保持坦白、公正的态度?

    财务风险:公司需要多少资金才能达到目的?考虑到当前的环境及公司发展轨迹,这项财务风险能否得到有效管理?

    法律风险:公司是否很容易陷入专利或者技术侵权纠纷中?公司是否与老员工或者创始人有较大的冲突,从而带来管理上的挑战?

    上述风险评估因素不见得适用每家初创公司。但是企业家在考虑一家初创公司时,应该兼顾这些粗略因素进行衡量。

 

给首次创业者的十条叮嘱
  查立

  首次创业者对未来会有许多遐想,惟有铭记教训,把握机遇,方能取得创业成功。

  第一,做比想像更重要。创业需要有想象力,但是创业者不能整天白日做梦,动手比动心更难,做比想更重要。对于新上路的创业者,应该赶紧试错。创业者的主意再好,不动手做出来去接受市场的检验,永远不知道真实的答案。

  第二,小是美丽的。创业起步都是小公司,缺钱、缺人、缺资源……刚起步的创业者不必整天想将来会上市会赚几十亿几百亿元,但必须首先证明自己能从0到1。没有小事的成功,别想做成大事。

  第三,专注做一件事情。什么叫专注?专注就是对自己说“不”。在100个决定中,对99个说“不”,只允许一个“是”。世界上没有比专注更强大的力量。

  第四,专注赚钱。创业失败的原因几乎千篇一律:现金流断了。创业者切忌犯低级错误:一厢情愿假设钱一定会进来、客户一定存在、产品一定能大卖、钱烧光的刹那间风险投资来敲门。创业企业在和现金流作生死决斗,是死是活,现金流是硬道理。

  第五,专注客户。企业的根本不是工作环境规章制度,而是产品;纵有千头万绪,只有抓住客户,一切事情才会理顺。

  第六,创业是在冒险中学习。创业的学习是在冒险中进行。创业成功时,创业者才发现自己成了一个“通才”:掌握了领导力、理解了客户和市场、精通了如何点将带兵、也品尝了钱的滋味。

  第七,让团队做得比自己好。创业企业里人人都是一条龙,创业者需要有领袖的胸怀,把每个人内心埋藏着的火山爆发出来,来为创业的成功添砖加瓦。衡量一个好领导的标准不是看他是否会高谈阔论,而在于他能否让周围的人做的都比自己更好。

  第八,师傅的力量。首次创业者可以找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做师傅,在关键问题上有人指点把关一下,不必舍近求远。

  第九,多向对手学习。创业企业的竞争对手大多比自己强,创业者不必藐视竞争对手,多向他们学习,争取比他们做得更好,这才是竞争力。

  第十,失败不是坏事,成功不能复制。最有效的学习来自犯错误。创业企业在成长中也会犯大量错误,走许多弯路;创业的成功是汗水+智慧+运气,没有天上掉下来的成功,没有永远的成功,成功不能复制。

 

 

一下为本文总结的14件成功人士周末应该做的事:

    1.与亲友共度时光

    对于那些在周末仍然冷落自己家人和朋友的人,这一条尤为重要。

    2.做运动

    每个人都需要运动,如果不能在工作日运动4-5天,在周末做些弥补就非常有必要了。运动是保持大脑清醒、催化新鲜想法的理想方式。Kurow说道,“我听说有一个公关公司的业主,为了思考开拓新客户的方法,牵着狗在公园里散步来寻找灵感”。


    Cohen推荐在温暖的季节里去室外骑单车,或者做类似的运动。“这种运动能够让人神清气爽,也可以聚集一些有相同爱好的同胞。一些华尔街的专业人士在周末组队骑单车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作为其中室外活动的一员,参与到这种经营职业群体中,是建立和培养职场人脉的绝佳契机。”

    3.投己所好

    “曾经有一个贺卡公司的创意总监为了追求自己年少时的文艺梦,特地重返校园就读艺术硕士。”Kurow说,“她现在每个周末的会写诗,这也是她的勇于追寻自己爱好的结果”。

    “成功人士总会花时间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Egan补充说,“他们把自己的一部分时间花在工作之外的活动上,让自己劳逸结合”。

    4.度假

    Cohen认为,在周末远走高飞,可以把所有在工作日中积累的不快一扫而光。

    5.闭关

    成功人士会在一段时间内不顾电子邮箱。Vanderkam说道,“我不是说一整个周末都不查邮件,仅仅是不带电话的散步也会让人感到自由自在。我建议周末过一个‘无通讯日’,如果你的职业对工作时间没有那么苛刻的要求,从周六晚上到周日中午关掉一切通讯设备一定会让人心旷神怡,在这段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说都行得通”。

    6.参加志愿活动

    “我知道有一个商业地产经纪人在周末做一个厨艺展示活动的志愿者,活动所得的成果都会捐给食品银行。”Kurow说,“我每天都在做分析性的工作,我也想去完成一些创造性的任务(她志愿为非盈利组织设计宣传片),做些志愿工作恰好能保持这种平衡”。

    Cohen说很多成功人士都志愿参与集资活动。“这是一种扩大关系网、寻求知音的一种好方法,”他说,“经常在这种场合出面也会提升个人形象,给人以乐善好施的美好印象”。

    7.摆脱琐事

    周末总有一些需要完成的事,而我们又很不愿意花时间去做这些事。Vanderkam建议说,给这些琐碎的差事预留一小部分时间,尽量一气呵成,然后再也不用在头脑中惦记着。

    8.提前规划

    Vanderkam认为,“计划会让人做事更有效率,提前在周末做好计划,下周会过的轻松加愉快。同时最好规划也会给为你工作的人一个明确目标,他们也会整装待发”。

    Trunk也同意这个观点。她还说,成功人士通常对每月和每年都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这样即使偶尔卡在短期的目标上,也不会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毫无建树。

    9.加强社交

    Vanderkam说,“人是群居的动物,对于人类幸福的研究表明,在获得幸福感的行为排名中,社交排名靠前,与性爱相差无几。”

    跟朋友和家人一起出去吧,或者参加些当地社区的活动。


    “已经被证实的一点是,成功人士经常在别人的回馈中得到满足感,”Cohen表示,“比如,董事会成员经常会向一些其他成功人士抛出橄榄枝”。

    10.参与园艺、工艺、比赛、烹饪、文化活动等

    对于那些整天窝在办公室里的人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纯粹为了开心,一些人会从亲手创造的漂亮花园中寻找满足感”,Cohen说。

    Kurow认识一位律师,她就把周末时间用在园艺上,做一些花样的图案来满足对于创造的需求。“这可以使她周一轻装上阵,准备对付那些法律事务。园艺工作对她来说是一种享受,能够让她享受精神生活”。

    桥牌课程和牌友也能让头脑更加敏锐,并且能帮助我们交到一帮聪明的职场人士。Cohen说,“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桥牌俱乐部的会员表,简直就是华尔街的人在开会”。

    戏剧、歌剧、体育比赛也能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11.开拓人脉

    成功人士来说可能不需要刻意去开拓人脉,而是把它当做一种生活方式。Trunk说道,他们不管是去哪,不管是做什么,总是能够交到不同的人。

    12.善于反思

    Egan说,真正成功的人会在周末用一部分时间去欣赏自己拥有的东西,回忆那些喜悦和成就。正如Rascoff所说,“周末是对重大事务进行反省和深思的好机会”。


    13.学会冥想

    有一些课程可引导会用独特的方式把你引向内心身处的静谧之地。Cohen说,“为何不把自己武装起来,再去面对外界的困难?”

    14.给自己充电

    我们生活在一个竞争高度激烈的社会,Vanderkam说道,“巅峰的表现也依赖于偶尔的自我维护,真正给自己充充电。”这就是为什么成功人士总是能够在工作中如鱼得水。

    Vanderkam总结道,成功人士能够认识到,时间太宝贵,不能为了休闲而休闲。“如果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什么,你就会不知不觉的浪费掉整个周末的时间,看电视、漫无目的的查邮件、被一些琐事托着。如果你在工作时间也不是那么忙的话,周末怎么过也就无所谓了。但如果每天都是朝九晚五的工作的话,建议你还是好好利用周末吧。”

 

 如今的三星,李健熙打造的一股嗜血的狼性文化已经成型,对于未来的饥饿感,很可能让它成为亚洲企业挑战欧美科技巨头的旗帜性力量,并赢得一批利益追随者的好感。

不断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李健熙驱赶三星凶猛转型

权五铉带来的改变是三星转型中的重要一环,是最近一年李健熙不断大刀阔斧中的一步。

    铁腕换帅之后,李健熙一直持续不断在调整。12月5日,三星又开始进行总经理级别的人事调整,其中包括任命副总裁等人事调整规模。据悉,三星高管的调整人数多达七八名。这意味着三星集团旗下的30多家主要公司中,约20%的掌门人被更替。这次退出经营一线的总经理年龄大部分在60岁以上。

    尽管对于三星而言,变动已经是常态,但2012年三星的调整显然超乎往常,三星中国也不例外。

    2012年12月21日,超过800位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管理者聚集北京九龙湖山庄,在回顾展望中国区业务的同时,也发布了中国区最新的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

    事实上,在最新的调整中,李健熙谋局手机业务的决心和野心也愈发明显。因为,让三星中国的一位员工无不担心的是2013年业绩指标——2013年中国区的整体目标是240亿美元,手机要拿下160亿。

    这意味着三星电子在中国区要实现超过40%的同比增长,如日中天的手机业务需要同比增长近60%。这位员工显得忐忑,他对自己所在的三星手机业务能够创造出过去那般的辉煌很怀疑——凭借Galaxy系列的明星产品效应和充足的市场推广资源,三星电子一举扭转2009年手机业务亏损的状态,自2010年起手机业务不断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但任务就是这样“强硬”地下来了。

    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上世纪90年代,正是李健熙喊出了著名的口号 “除了老婆孩子,其他都要换”,带领企业进行“新经营”革命,为三星在新世纪取得巨大成功奠定了基础。如今,尽管更多亚洲及全球各界人们知晓的是三星品牌,而非李健熙,但这毫不影响他连续数年稳居韩国第一富豪的宝座。

    25年后,李健熙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谋变。在权五铉履新一个月后,三星集团向旗下三星电子、三星生命、三星物产等下达命令,要求全体员工提前上班时间至早上6点半。希望借此让员工认识到三星正在处于危机中,增强危机意识。

    1996年,李健熙亲自点火烧毁了15万件不合格的电子产品,在公司内引起巨大震动,从此,三星专注于产品质量至今。近年来,三星在李健熙的“驱赶”下,营造出了不亚于日本企业当年的“变态”文化:三星电子的价值创新中心设在位于韩国水原市的一幢五层楼的建筑里。其顶层有42个宿舍房间,每个房间有两张床。只有受邀者才能进入这幢建筑物。研发人员在这个创新中心,每周7天,每天24小时昼夜不分地开展创意生成、创意实验、创意转化。对于许多产品研发团队而言,只有解决问题才能回家。

    这比当年华为备受争议的“床垫文化”相比,几乎更加令人难以接受。

    而更加残酷的是三星的“一票否决制”,去年5月Galaxy S III智能手机发布的前两周,三星前任副董事长崔志成下令,丢弃50万个蓝色手机外壳,原因是他不满意该外壳的银条超薄设计。

    2012年12月1日,三星集团隆重庆贺了李健熙执掌三星权杖25周年。可李健熙已忙碌到不太有精力抽出时间来回顾过去,他的心中仍然充满着危机感。李健熙在2008年时曾因偷税漏税而辞去其在三星所担任的职务,但他在两年之后应韩国总统特赦,再度出山。他在复出时表示:“我们处于一个真正的危机当中。全球顶级企业纷纷受创,(我)不确定三星是否也将如此。三星如今推出的大多数产品和业务将在10年内消失。我们应该重新开始。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三星高管称,现在公司内部已经通过奖励和奖金的方式鼓励新想法的出现。李健熙本人就对新技术和设计非常感兴趣。现在每年三星都要向国外派遣几百名管理人员学习西方的管理艺术,同时也大量聘任海外的职业经理人进入本土工作。

    李健熙在最近的致员工的讲话中称,“三星要保持警惕。应当寻找与三星集团未来息息相关的新业务,来维持集团业绩的增长”。

    如今的三星,李健熙打造的一股嗜血的狼性文化已经成型,对于未来的饥饿感,很可能让它成为亚洲企业挑战欧美科技巨头的旗帜性力量,并赢得一批利益追随者的好感。

花时间理解这个问题时,就对这个问题作出多个重要决定。很多人想知道,领导人如何做出最佳决定,而且往往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之时。

  作出这些决定的过程将来自经验的积累,并会遇到很多不同情形、人格类型和不可预见的失败。而且,决策制定过程是对熟悉行为模式和环境模式因果关系的敏锐理解;了解这些模式涉及变量的情报和联系点,允许领导人很自信地做出决策,并对他们要求结果的可能性作出预测。最成功的领导者都是天生的决策者。

  他们通过在职业生涯中进行很多次的决策,对与决策制定有关的压力形成了免疫力,并非常直观地了解作出最具战略意义和最佳的决策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多数高管表示,在需要立即做出决策时,他们完全依赖于“直觉”。除决策之外,所有领域的成功领导都在一段时期里成为后天和本能的行为。成功的领导者已学会预计业务情况、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寻找机会、服务于他们领导的人和克服困难。

  难怪最好的CEO收入都这么高。据薪酬数据公司Equilar为《纽约时报》做的研究显示,2011年200位薪酬最高的首席执行官的工资上涨了5%,平均年薪为1450万美元。如果你想跻身领导层,或已经担任领导职务——要成为职场上成功的领导人,你必须每天自动完成以下15件事。

  1、让其他人感觉可以畅所欲言

  很多时候,领导人在走进房间时,常常用他们的头衔和权力要挟他们的同事。成功的领导者会转移对自己的注意,并鼓励他人表达他们的意见。他们善于让其他人畅所欲言和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他们会用他们的高管身份创造一个平易近人的环境。

  2、及时决策

  成功的领导者都是决策专家。他们或者促进对话,让同事取得战略性结论,或者自己这么做。他们关注在任何时候“让事情发生”——保持进步的决策活动。成功的领导者掌握了政治艺术,因此不会在破坏发展势头的问题上浪费时间。他们知道如何在30分钟内作出30个决定。

  3、对各方期望进行沟通

  成功的领导者也是伟大的沟通者,特别是当涉及“业绩预期”时。此时,他们会提醒同事考虑组织的核心价值和企业使命——确保他们的看法得到正确的解释,行动目标被正确地执行。

  4、挑战人们的思考能力

  最成功的领导者了解他们同事的思想、能力和可以提高的领域。他们使用这种知识/洞察力挑战他们团队的思考能力,让他们完成更多任务。这些类型的领导人擅长让他们的人全力以赴,从不允许他们舒适和让他们借助工具发展。

  如果你不思考,你就学习不到新东西。如果你不学习,你就不会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工作中你就落后了。

  5、对他人负责

  成功的领导者允许同事管他们。这并不意味着允许别人控制他们,而是担负起确保他们积极响应同事需求的责任。除了指导和支持选出的员工外,对他人负责可显示出,领导人更关注员工的成功而非他们自己的成功。

  6、以身作则

  以身作则听起来容易,但很少领导人做到了。成功的领导者都言行一致,并且行为检点。他们知道每个人都在看着他们,因此凭直觉就能知道谁在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和谁在等着看到业绩下滑。

  7、衡量业绩和奖励

  伟大的领导者总是对业绩和表现好的人有强烈的“冲动”。他们不仅看数字和投资回报(ROI),而且积极奖励辛勤工作和努力(不看业绩)。成功的领导者从不认为表现一贯良好是理所当然的,会考虑奖励。

  8、持续评价

  员工希望他们的领导人知道他们在注意他们,他们看重期间的任何见解。成功的领导者总是提供评价,并欢迎评价,以与他们的同事建立可信赖的关系。他们理解观点的力量,并且在其职业生涯早期就知道了评价的重要性,因为这是让他们在职场晋升的因素。

  9、正确调配人才

  成功的领导者了解他们的人才库和如何使用人才。他们善于激发同事的能力,并知道根据情况适时使用他们的才能。

  10、提问题、寻求建议

  成功的领导者总是提出问题并寻求建议。从外面看,他们似乎无所不知,然而实际上,他们非常渴望知识,并在不断学习新事物,因为他们必须借鉴别人的智慧提高自己。

  11、解决问题、避免拖延

  成功的领导者都直接解决问题,并知道如何找出核心问题。他们不会拖延,因此非常善于解决问题。他们从中学习,并不回避不好的情况(他们欢迎这些困难)。要在生活中出人头地,就是做大多数人不喜欢做的事情。

  12、展示正能量和积极态度

  成功的领导者创造积极的和鼓舞人心的职场文化。他们知道如何定调,如何带来激发他们同事采取行动的态度。因此,他们是可爱、受人尊敬和意志坚强的人。他们不允许失败破坏发展势头。

  13、当伟大的老师

  在工作地,很多员工会告诉你,他们的领导人只是老师。成功的领导者从未停止教学,因为他们如此有上进心,可以自学。他们利用教学让同事了解情况,通过统计、趋势和其他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变得知识渊博。成功的领导者花时间指导他们的同事,帮助那些已证明有能力和渴望进步的人。

  14、投资人际关系

  成功的领导者不会只专注于他们自己的领域——相反会通过建立互利关系扩大领域。成功的领导者将他们自己与“负重者和其他领导人”建立联系——这些类型的人能扩大他们的影响范围。这不仅能使他们自己进步,也让别人受益。领导者会分享他们成功的收获,帮助身边的人获得动力。

  15、真正享受责任感

  成功的领导者喜欢当领导人——不是为了权力本身,而是为了权力带来的有意义和有目的的影响。当你当了高级领导——这是证明你有能力服务他人,并且,除非你真正喜欢所做的事情,否则无法完成。

  总之,成功的领导者能保持成功,是因为这15件事情最终允许他们提高组织的品牌价值,同时将经营风险降至最低。他们负责培养人才、建立企业文化和提高业绩。

 

华为的进化

到2012年上半年为止,华为已经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第一大电信设备商。同时,华为刚刚进入的企业业务领域也让竞争对手“战栗”。

    支持华为的人认为,这是华为的进取性和可怕之处,凡是华为进入的领域,没有不做到全球前三的;而华为的竞争对手则认为,这是华为的破坏性,凡是华为进入的领域,其他竞争对手都面临出局的风险。

    有人说,无论是在展会上,还是在机场里,或者是在微博上,华为人总是一眼就能被认出来。

    从20年前的2万人民币起家,到2011年收入规模超过2000亿元,究竟是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推动着14万华为人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第一,或者走在成为世界第一的路上?

    对于华为这样一家科技公司来说,技术的领先和投入对于确保成功必不可少,但是企业文化的作用更为关键。

    “狼性”一直是外界对华为文化的最形象概括,但实际上,“狼性”文化对初创期的华为确实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补充和融合,这已经不能代表华为文化的全部。

    “狼性”

    曾经一度,为了拿下重要客户或者重要订单,华为开创了免费赠送的竞标模式,这让华为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也让竞争对手震惊。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为了打击重要的竞争对手港湾网络,华为成立了“打港办”,但凡港湾参与的竞标,华为都要不计成本地拿下。

    华为给人的印象是:目标明确,确定目标后,不计代价达到目标。凡此种种,外界称之为华为的狼性文化。

    对于狼性文化,华为总裁任正非曾有过详细解释,他认为更全面准确的说法是“狼狈组织计划”,狼有敏锐的嗅觉、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坚持,而狈不能独立作战,但很有策划能力,很细心。

    因此,华为做市场一定要有方向感,这是嗅觉,以及大家一起干,这是狼群的团队合作,要不屈不挠,不要一遇到苦难就打退堂鼓。

    狼性文化的最主要表现是在销售和市场。华为1998年刚开始进军海外市场时,往往是多年颗粒无收,但到现在为止,华为来自海外市场的收入已经超过70%。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无线等重点业务上。与中兴稳妥的全面投入相比,失去2002年左右小灵通机遇的华为果断、大胆地开始在无线业务上进行巨额投入。

    直到2007年为止,华为在无线业务上的亏损超过40亿元,不过华为仍然“咬住不放”,到今天为止,无线业务已经成为华为最大的收入来源之一,而且成为保证华为不会崩溃的重要保障。

    狼性文化的另一面是奋斗文化。任正非从创立华为开始就一直强调:“烧不死的鸟才是凤凰,以奋斗者为中心。”这些思想至今仍是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任正非通过“不让奋斗者吃亏”的制度保证了文化的持久和延续。目前,华为14万多员工中,总共有6万多员工持有华为股份,并借此分享华为的成长。

    据记者了解,每年华为在配股之前,都会召开名为类似“如何分辨奋斗者”的会议,使配股规模与员工的奋斗程度直接挂钩,员工持股成为华为员工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激励华为员工持续奋斗的制度保障。

    进化

    但是随着华为的发展,“狼性”文化也开始出现弊端,比如,“狼性”文化过于强调为了达到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一定程度破坏了市场规则,也不利于员工产生归属感。

    同时,“狼性”文化适用于打江山的华为,它解决的问题是让华为如何活下去,但在华为已经成为全球前两大设备商之后,华为开始对企业文化做出新的调整和补充,摆在华为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活得更长久。

    对于一些竞争对手而言,华为在一些项目的竞标上,报价已经远不如从前激进,甚至多次出现最高报价,这不仅出于华为应对市场变化的战略调整,也是华为文化不断调整的结果之一。

    2010年,任正非在全球市场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开放、妥协与灰度,并将其确定为华为文化的精髓以及华为管理团队的标准。

    在2011年华为进入企业市场之后,任正非有一次谈到,华为过去就是“黑寡妇”的形象,与华为合作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但是他从都江堰的修建过程中得出了“深淘滩、低作堰”的感慨,华为应该依靠提升人均效率以及与利益相关者形成同盟,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他看来,华为这朵“鲜花”一定要实行插在“牛粪”上的战略,这个“牛粪”可以是华为的“牛粪”,也可以是别人的“牛粪”,不能闭门造车搞创新,而是应该虚心而广泛学习,“如果不开放,公司最终会走向死亡”。

    不过,任正非也表示,二十年来,华为已经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并在全球化竞争中奠定了基础,未来华为工作和战略调整的“魂”,应该仍然是“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企业文化。

    在华为尚且弱小的时候,华为提出了“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口号,不过这更多出于精神,而在华为已经成为世界级企业的今天,华为更强调用制度来保证这种文化的传承,特别是实现跨团队的文化管理。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定义今天的华为文化?华为一位管理顾问在其即将出版的新书中表示,简单来说是八个字:非马非驴,亦中亦西。以理想主义为旗帜、以实用主义为纲领、以拿来主义为原则。

以下为十大入职面试最难的科技公司:

  第一:Thoughtworks;

  第二:谷歌(将会有多轮面试,内容涉及智商测试、随即数学问题等);

  第三:Unisys(将会有多轮面试,设计多位面试官,整个面试过程长达数周);

  第四:Rackspace(可能会问道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问题);

  第五:Cypress Semiconductor(应聘者需要通过四轮面试来证明其技能);

  第六:bazaarvoice(将会有一场非常困难的面试);

  第七:Juniper Networks(将会与面试官进行多轮面试);

  第八:Sapient(多轮技术面试,涉及一场笔测);

  第九:Facebook(在技术测试中可能包括现场设计产品等);

  第十:亚马逊(多轮面试,有些可能会持续一整天)。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