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谈】城域网IPv6过渡技术——4v6场景技术总结(2)

来源:互联网 发布:小米盒子刷linux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3/28 19:52

按照上一节的分类方式,我们在重新总结梳理下4over6场景的主流IPv6过渡技术。

DS-lite技术:是一种有状态、集中式NAT44、隧道方式的过渡技术。CE不获取公网IPv4地址或者端口信息,CGN执行隧道封装和解封装并且执行NAT44,需要维护大量的session信息,技术文档状态为RFC 6333(Proposed Standard)。


Lightweight 4over6技术:是一种轻状态、分布式NAT44、隧道方式的过渡技术,是DS-lite的扩展,主要是将NAT44下移到CE上执行,CGN执行隧道封装和解封装,需要维护基于用户的session而不需要维护每个流的session。同时需要新增CE获得A+P的机制(PCP或者DHCPv4 over IPv6方式)。目前技术文档状态为WG draft(截止2013年11月)


Public 4over6:是一种轻状态、分布式NAT44、隧道方式的过渡技术,是Lightweight 4over6的补充,CE直接获得一个共享的IPv4地址,可以应用于特殊业务(比如增值业务、VIP客户等),CGN执行隧道封装和解决封装,仅维护基于用户的session信息。同时需要新增CE获得IPv4地址的机制(DHCPv4 over IPv6方式)。目前技术文档状态为RFC 7040(Informational)。


MAP-E:是一种无状态、分布式NAT44、隧道方式的过渡技术。MAP-CE设备执行NAT44、无状态映射和隧道封装/解封装,MAP-BR采用无状态映射的封装和解封装,无需记录session信息。MAP-CE通过DHCPv6扩展属性来获得BMR、FMR、BR等信息。目前技术文档状态为WG draft。(截止2013年11月)


MAP-T:是一种无状态、分布式NAT44、翻译方式的过渡技术。与MAP-E的技术相同,唯一区别在于报文的封装格式,MAP-T采用翻译方式,在IPv6域中只有一层IPv6报头。MAP-CE通过DHCPv6扩展属性来获得BMR、FMR、DMR等信息,目前技术文档状态为WG draft。(截止到2013年11月)


464XLAT:是一种无状态和有状态结合、集中式NAT44、翻译方式的过渡技术。在CLAT(CPE)和PLAT(CGN)上执行IPv4-IPv6翻译,CLAT上执行无状态地址IPv4-IPv6翻译(1:1),参考RFC6052内嵌IPv4地址格式;PALT上执行有状态地址IPv4-IPv6翻译,集中处理、维护私网IPv4到公网IPv4的NAT44。CLAT无需新增协议获取任何IPv4信息,完全自由分配用户私网地址。目前技术文档状态为RFC 6877(Informational)。


4over6场景是IPv6演进中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4over6技术的发展经历从有状态、轻状态到无状态的不断发展,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为有状态的DS-lite,但个人认为,从功能需求、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上分析,无状态优势比较明显。NAT44分布到CPE的思想将成为降低集中式CGN性能需求的主要思路,并且在LAFT6、Public 4over6、MAP中得到运用。在隧道和翻译两种技术选择中,隧道由于比较完成的保存了IPv4报文的信息,而翻译采用两次XLAT过程使得IPv4报文信息有所丢失,并且会引入ALG问题,因此隧道为主的过渡技术将更为实用。因此个人预测,4over6技术的研究逐步向“无状态、NAT44分布、隧道”方式演进,预计MAP-E技术将越来越受到关注。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