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理解的毛泽东(谈高、粟、彭、刘、林、周、蒋之平生)1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万国数据员工待遇 拉勾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3/29 01:45
一篇小序
  
  
    
  很多人说起历史,总是想当然的把后人观点强加给前人,或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历史人物,并以此为基点进行无聊的谩骂或说教。对于合自己口味的人,竭尽吹捧之能事,搞盲目崇拜;除了自己崇拜之人,就一盖诋毁。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大原因上不解。因为不解,所以误解。为此,本人试图站在草根阶层上描述一下对英烈们的个人看法。
  
  首先澄清一下,这并不是毛泽东的个人传记。而是一群人的简传而成。
  本文写了一群人,写了伟大的将军和政治家,写了将军的经典战例和战术风格,写了政治家的治国策略和治国理想,以及他们之间纠缠不清的恩怨。他们都是杰出人物,有杰出人物固有的杰出素质,同时兼具杰出人物挥之不去的缺憾。
  套用刘少奇的名言,就是优点讲够,缺点讲透。
  
  第一个故事属于高岗,他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建国之后各种复杂关系的源头都可以追溯到高岗事件。高岗是个实干型人才,打仗搞经济都是好手。在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干了很多大事,却又迅速坠落。所以如此,不是高岗无能,而是对立面那些人太有才了。
  用一个字评价高岗,那就是,诨。
  
  四年之后,出现另一次运动,受害人是刘伯承和粟裕。二人是第二篇的主要人物。
  他们都算军事天才。这两个人好像是镜子两半,军事理论方面,刘伯承得天独厚;军事实践,粟裕罕有匹敌。建国之后,二人命运惊人相似,早早挨批,早早靠边站,却又批而不倒,安然度过文革,却又生前没有彻底平反。古往今来,很难找到一位将军兼备刘伯承的理论素养加上粟裕的军事实践,或许那样完美的军人以后也不回存在。
  评价:刘伯承,痛;粟裕,奇。
  
  彭德怀的故事在第三篇。他的人相对简单,但他的故事相当复杂。从创建红三军团到百团大战到解放西北到抗美援朝到庐山风云,膨大将军身上有太多故事。评价彭德怀:实。
  之后的篇章属于刘少奇。刘少奇身上留下一个巨大的遗憾。
  刘少奇之后是林彪。
  在刘少奇和林彪之间另外穿插了一个篇章——十年文革。
  文革是一幕大戏,世界史上最为独特的戏剧。这种戏剧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都属于有且仅有的品种。
  一文一武,刘少奇和林彪,皆为奇才,身居文革首尾两端。文革起于刘少奇终于林彪。刘少奇被批倒,意味着文革不可避免。林彪葬身大漠,标志着文革这幕大戏已经唱不下去了。
  刘少奇,伤;林彪,怪。
  
  第七个篇章的主人公是周恩来。周恩来那个字,叫做——和。
  
  周恩来之后才是毛泽东的故事。
  
  毛泽东有双重性格,政治家和诗人。某些时候政治家主导诗人;另一些时候则反过来,诗人主导政治家。按照这个标准,毛泽东的人生阶段有两个,以五三年为届点。
  五三年之前的毛泽东大体上是政治家主导诗人的阶段,一手抓军事,一手抓政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很硬。成绩也是明显的,主导所向无敌的战场,从红军创业阶段到,到抗日阶段的潜伏,到赢得国共争霸的建国之战,再到赢得抗美援朝的立国之战。每一个阶段都取得伟大而辉煌的胜利。这一时段的毛泽东,用政治家的手腕把诗人的想象融合到实战中。
  五三年之后的毛泽东买入了另一个层次,他开始搞建设,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政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很硬。缺点也是明显的,从大跃进到文革,缺点足够多。这个阶段的毛泽东,已经被诗人占据了,用诗人的想象去搞政治运动。
  
  该如何评价毛泽东呢,一个字,难。这个难,并非指评价毛泽东一生困难,而是毛泽东的一辈子太难。也许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没有人比毛泽东面对更多的难题。
  
  大致内容就是这样了。当然,作为毛泽东到主要对手,也少不了蒋介石先生以及追随者到戏份。这些后面再慢慢说,在次就不累述里。
  文章中每一位英烈都有波澜壮阔到一生,要短暂评价太难。本人能做到也就是站在草根阶层上谈一谈自己到看法,鉴于水平问题,还望各位高人们多多海涵。
  
  
  
  PS:文章中并非所有观点都是本人原创,有部分来自网络上的朋友。在此先行感谢。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谢谢啦先。

引子(高岗和毛泽东最后一面)
  
  
  夜,中南海菊香书屋,两个男人交谈着重大问题。一个长者脸上挂着宽厚和蔼却深不可测的微笑,另一个男人竭力通过沉静的表情掩饰内心焦虑。
  
  宽厚的长者,毛泽东;另一位是高岗。他们已经有二十年到战斗情谊了。在过去二十年的时间里,毛泽东对高岗有救命之恩,欣赏高岗,提拔高岗;作为回报,高岗对毛泽东忠心耿耿,从不让毛泽东失望。二人关系可以说是伯乐和千里马到关系,非同一般。
  
  高岗高调进京以来,就住在离毛泽东不远之处,两人已经多次见面,多次交谈,多次讨论国家前途和走向,多次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今夜,他们最后一次见面、最后一轮交谈。
  
  这一次见面,高岗已经不再像之前那么多次从容应对,不再那般侃侃而谈。他的前途也不再光明,四周乌云密布,已经是山雨欲来之势。如果领袖大人不再力挺,休说国家领导人,立刻就会坠入深渊。
  
  今夜,高岗渴望重新得到毛泽东的支持。于是二人之间来了一次非常有趣到谈话。
  
  毛泽东问他半夜深更跑过来有何事。高岗说点私事想要向主席说一说。
  
    毛泽东说:“上次刚刚说过一次,又有什么急事要说。是天塌了还是地陷了?”
  
  高岗小心翼翼到说:“主席,我想向主席汇报几点想法,我想了很久,感到这个问题只能向主席谈,也只有主席有权威来解决。”
  
  
  “啥子问题这么严重?你敞开说嘛,顾虑什么,天大的事你说出来嘛。”
  高岗轻轻试探:“最近有人要整人。”
  
  “要整谁?”毛泽东很清楚一切,但他不愿意卷入,因此反问。
  
  “他们要整饶。我总感到不对头。我这是冒着风险向主席反映,请明鉴。”高岗快要崩溃了,哀求说:“当年主席救过我一命,主席您可是了解我的。”
  
  “没得关系嘛,天塌不了。”这样到时候,毛泽东总是表现出宽厚一面。然而这是一句模棱两可到话,说了等于没说。高岗也没敢多问,带着心中到“忐忑”离开了。
  
  高岗看着毛泽东,这个一直以来他最为重要到依靠。他以为他理解毛泽东,其实他错了,他并不了解眼前的领袖。毫无疑问,高岗纵然有这样那样到弱点,但有一点肯定不会错,即对毛泽东到忠心。如果需要高岗可以为了毛泽东赴汤蹈火。毛泽东本人也知道这一点。高岗以为凭借这层关系,毛泽东会再次保他过关,就像在延安就他一命时那般。
  
  然而高岗并不了解毛泽东。纵观毛泽东到一生,除了井冈山时代起落,毛泽东永远站在多数人一边。他会静静到观察双方在拳台上较量,最后自己充当裁判。
  
  这一次,毛泽东做了相反的一个选择,判定高岗违规。
  
  从心理感情上看,毛泽东不愿意抛弃高岗,但还是抛弃了高岗同志。
  
  有人能逼迫毛泽东做违心到选择么?没有。没有人可以在意志力上和毛泽东较量,没有人能逼他违背自己到意愿。真正能逼迫毛泽东到那种玩意叫局势。
  
  强人所以强,是因为强人皆有强大的意志,是因为强人懂得顺应局势。某种意义上说,不是毛泽东抛弃了高岗,是局势抛弃了高岗。
  
  此后,毛泽东批判了高岗,自己离开北京,把孤立无助到高岗留给高岗的敌人们。高岗就此沦为猎物。
  
  当毛泽东再次得到高岗到消息,是自杀未遂;再次得到消息,是高岗如愿自杀。伟人再也见不到那个聪明能干且忠心耿耿的高岗了,最多只能看看高岗到墓碑下长出到野草。

高岗这个人
  
  大背头、满脸麻子,干事雷厉风行、粗中有细,镜框背后的双眼炯炯有神。放在现在看,这幅派头略微古板落伍,像某个企业创始人。在半个世纪之前,这样形体应该说很“潮”了。这个当年很时髦的先生,并非明星富豪之类的人气之星,他是曾经活跃于共和国最高舞台之上的风云人物。
  
  ——高岗,这位李自成老乡,和李自成一样在将要迈上巅峰的最后关头失败了,但纵观其一生,仍然算是一位成功人士,比绝大多数人都要成功。
  
  高岗这辈子可分两个阶段,成功的阶段和失败阶段。成功阶段又可以分成两段“西北王”阶段和“东北王”阶段。
  
  任何一个“王”字头衔足以让人骄傲了,何况两个兼得!名副其实的成功人士嘛!
  
  在高岗成功之前,不过是一届贫农,既没关系也没门路,丝毫看不出高岗发迹的征兆。然而真正的成功者,基本上不靠关系或门路,而是另外两个词:实力和运气。
  
  实力还需要说么?从一无所有到西北根据地第三号人物,是红色革命史上一段标准的励志情节。那个时代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年头,不像现在这样,有一个好的出身就可以吃香喝辣。那个时代想要成为人上人,必须吃完苦中苦。
  
  喝西北风(吃苦耐劳精神),时不时面对敌人寒光闪闪的刺刀(勇气),听听无聊的子弹声(应变能力),胆子不够大早破了,腿不够快早挂了。——这些都是实力的基本要素,高岗同志都具备。
  
  历史证明,想成功,光靠实力还不够的,还要接受运气眷顾。
  
  运气啥玩意?运气不是个玩意。但是任何一个想要走向成功之人都离不了这个不是玩意的东西。在你需要金钱的时候,运气可以帮助你中五百万。落难时,运气可以给你送来一个贵人。对不同人,运气会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对高岗同志而言,所谓运气,就是高岗躲过了敌人的屠刀和自家队伍里的小人。许多同志被马克思召唤了,高岗被运气保留下来。
  
  特别是西北一号刘志丹和二号谢子长两位老同志去马克思那里报道之后,被运气保留下来的高岗,从三号一跃成老大,被毛泽东看成陕北台柱,委以重任。
  两万五千里长征之余,疲惫不堪的中央红军终于找到了落脚点——延安。他们将在这里喘气休整,然后龙飞九天,这是后话。所以说,西北根据地既是中国革命的落脚点也是出发点。因此西北根据地的头头就处在一个很玄妙的位置上。
  
  刘志丹和谢子长先后挂了,第三号人物高岗成了代表。延安整风之后,高岗就成了西北根据地的正确代表。这是运气,人生少不了运气。如果刘志丹同志不死,高岗怎么代表陕北?看看粟裕同志,那么大的能力干了那么多事,仍然得喊陈毅一声领导。
  
  在运气和实力双重作用下,出现这样的局面:三十二岁的高岗成了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三十六岁的高岗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成了“西北王”。
  说实话,此时的“西北王”虽然看起来很拉风,其实名不副实。首先在领导眼皮底下,官再大也就是摆设,就像现在去北京一样,都是小官。更闹心的是,当时的西北并不安全,党国和小日本无时无刻不注视着延安,闹得中共领导人好不烦恼。“西北王”也不好当。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争霸。东北成为双方争夺对象。高岗和林彪一起去东北。当时东北老大是彭真,但彭真不会打仗。东北需要打仗,打仗要指望林彪。因此林彪成了东北老大。高岗和林彪本无关系,但是在主要问题上和林彪步调一致。
  
  高干看到了林彪能打仗,又深得毛的信任,前途无量啊,就去和林彪套近乎。
  林彪在打仗方面是大师级,但不喜欢管琐事,需要也该办事能力强的家伙搞后勤。这样高岗同志一跃成为东北第三号人物,两人打得火热。
  
  此时,运气又帮助高岗一把。辽沈战役结束,战争需要下,一号林彪和二号罗荣桓入关去搞平津战役,高岗又成了老大。
  
  当是时也,党政军完全落到高岗一人身上。若打大东北,背靠苏联,东接朝鲜,就由高岗他一人说了算,可谓要吃糖有糖吃,要蜜喝有蜜喝,想玩女人就有女人玩,简直太爽了。当时全国六大区,只有高岗一人一手抓全部。
  东北王,名副其实。
  
  建国之初,毛泽东当选为国家主席,高岗成为六大副主席之一,另外五个分别是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超过了任何一位将帅,可见高某人当年势头之猛烈。
  
  随后抗美援朝解释,高岗成为总后勤部长,迎来人生巅峰。老彭曾说,打赢抗美援朝,两人最给力,洪大麻子和高大麻子。洪大麻子是猛人洪学智,高大麻子就是后勤总长高岗。
  
  至此,高岗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进入尾声。猛虎离开森山是一出悲剧,同理,高岗离开东北也是悲剧的开端。
  
  身为东北王的高岗还是一个能干事的人。离开东北的高岗则卷入权利斗争的漩涡。
  
  权利是一杯毒药,高岗义无反顾的喝下去。
  
  战争结束,国家安定,也是权利的开始。偌大一个国家,需要有人管理不是,谁取得最终领导权,那是需要争一争的。战争期间只有军队和党,党内军内各有一批高人。党内的刘少奇、彭真、陈云、邓小平等人均具有超一流的政治才能。军内的彭德怀林彪等人更是建立奇功,战争年代出尽风头。究竟哪一方胜利?
  
  莫急,好戏才开始。
  
  高岗此时比较尴尬,之前在东北虽然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离开东北意味着一切重新开始。高岗更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来一个跃进。
  
  一般情况下,人有雄心是好事,但有时候却相反。高岗地位已经相当高了,往哪跃?
  
  往哪跃呢?最高峰那一个当然是毛主席,他是越不上去的。在他和毛之间,就那么几个人。确切说就两个人,周恩来和刘少奇。于是他把矛头对准了周恩来和刘少奇两个人。对于刘和周两个人,当年那个年头,即使是毛也不敢轻易下手,高岗就动手了。你可以说他不自量力,他那么干有资本的。
  
  在说高岗资本之前,按照写故事原则,要先交代一下背景。

斗争背景——权力从新分配
  
  一九五三年,新中国经历了最为辉煌的时刻——抗美援朝胜利,一八四零年以来,共和国首次赢得世界尊重。这一战奠定了新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当时缔造共和国的精英们正值春秋鼎盛之际,信心满满踏上新的征程。
  
  他们以为道摆在他们前面的是光辉而伟大的道路。但是他们没有看见,光辉伟大的背后是艰辛而血腥的迂回,迂回于悬崖绝壁之上。在这无尽的迂回中,这些曾经在战火中走出来的汉子,几乎所有人都备受折磨。
  
  精英们没有认出前途艰难,因为他们都是人,并非神,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随后风起云涌,那些曾经为了共同理想团结合作的英烈们,开始了同志之间的较量,你死我活,腥风血雨数十年。
  
  高岗事件说白了就是毛泽东利用高岗牵制刘少奇和周恩来而已。只是高岗同志政治火候差了一点,以为毛泽东要换人,才拼命往上拱,最后酿成悲剧。
  
  建国之初,毛泽东对刘少奇和周恩来不满。
  
  中共中央从延安搬到北京,摊子大了,管事多了,权利构架还是延安时代。在延安,毛刘是一个联合体,毛泽东第一,管战略方向;刘少奇第二,管理日常事务;政府由周恩来管。
  
  延安时代到中央政府,主要业务是管各路诸侯战争情况,毛泽东可以放弃延安那些琐事。现在到了北京,还是这样就不行了。新建立的任命政府还是虚的,实事还是周恩来到政务院搞,党务刘少奇搞,毛泽东比较闲。抗美援朝初期,毛泽东还能就战争走向拿大方向,等到战局日趋平衡,毛泽东就把注意力集中到国内里。然而毛泽东惊奇的发现,刘少奇同志有干不完的事,周恩来同志也有干不完的事,而自己自己这个中国共产党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却没多少事干。刘周门前车水马龙,而自家却门可罗雀,仿佛又回到井冈山后期那年月。为啥?难道被架空了?难道建设社会主义不需要我?一系列问号进入毛泽东脑海。
  
  不就是斗争么,好吧,我应了,然你们知道谁才是这个新国家的真正主人。毛泽东决定再一次与人奋斗——其乐无穷。只不过这次奋斗对象不再是蒋介石,不再是美帝国主义,而是昔日左膀右臂,刘少奇和周恩来。
  
  当然,伟大领袖是光明利落的,若非必要,不能亲自蹚浑水,这样的斗争只要寻找一个代理人就可以了。找谁呢?支持者虽多,能玩政治的却不多,有威望、有实力陪刘少奇玩政治的更难找了。六大副主席之中,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属于党外人士,没法用;朱德年岁以高,只剩下以高高岗了,对就是高岗。
  
  高岗此人创建过革命根据地,有过战功,能搞经济,对自己忠心耿耿,可以放心使用,牵制刘周,是个很好的人选。于是就有了五马进京的好戏。把各路诸侯调入京城,一方面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进京之后的各路诸侯又能分割刘少奇和周恩来手中那过多的权利,一箭多雕!高啊!
  
  毛泽东的用人或者说斗争艺术再一次得到完美发挥。
  
  高岗进京了,斗争开始了。斗争的题目——谁当人民公仆。
  
  战争胜利了,大家共聚一堂,考虑下一步建设问题。所谓建设,按照官方说法就是给国家服务,也就是给人民当仆人。大家不要笑,给人民当仆人有啥好当的?而且明明都是大官,哪像人民仆人?先回答后面一个问题,新中国,所有官员都是人民仆人,不信啊?不信哪个官员敢说老子是人民爷爷,立马就要滚蛋,不论他是谁。当然咯,现在这些人民公仆不靠谱,第一代领导人还是比较靠谱的,毕竟他们都是靠为人民服务起家的。
  
  至于这人民仆人有啥好当的?说实话,乍一看确实没啥好当的。那么为啥大家都要去当呢,那是因为仆人们之间有地位高低。虽然都是仆人,省长就比市长拉风不是。何况大家要争的还是二把手三把手的位置!
  
  当然,大家都是文明人,不会说这个人民公仆必须由我来当,你去一边玩去。
  大家就开始争论:咱们这社会主义应该怎么搞?
  
  以刘少奇和周恩来为代表的一批人就说了,咱们一步一步来,不要那么着急,咱等到时机成熟了在建设社会主义。
  
  领袖毛泽东虽是一个现实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浪漫的诗人,且从来都不是一个经济学家。这三重身份让他对这个一步步来并不是很满意,打算快一点,咱搞革命不就是为了社会主义么?现在天下有了,为啥不能快一点?就应该快一点。先进入社会主义之后再解决问题也不迟呐!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先进入社会主义再说。
  
  毛泽东的这种不满情绪触动了一大批人,高岗就是其中之一。
  
  按照高岗同志到划分:当年党内有两个系统,即苏区党和白区党。所谓苏区党,就是身在根据地,拿枪战争那批人;所谓白区党,就是在敌占区搞地下活动那些人,延安整风运动之后,刘少奇成为白区党领袖,后面是彭真、薄一波、安子文这些人。周恩苏区白区都干过,属于综合派。
  
  天下是由苏区那帮人用枪杆子打下来的,苏区党属于打天下团队。但是这个打天下的团队多半都是在贫寒山沟沟里打仗,在白山黑水里,一手啃馒头一手扛枪,对城市基本上不了解,让他们去管理天下似乎有点强人所难。而白区系统不同,长期在城市从事地下党工作,对城市生活啊、官僚机构呀、管理技巧呀都有一定了解,管理起来比较顺手。不了解也不行啊,要不然怎么搞地下工作,早被抓很多次了。
  
  说白了,当官也是个技术活。能打仗未必能当官,反过来也一样,能当官未必能打仗。
  
  在白区搞过工作人中,除了刘少奇和周恩来之外,当时安子文管人事调动,薄一波管财政,都在要害部门。那帮打天下的人自然不服气:凭啥老子打的天下交给你们来管。
  
  领袖毛泽东一旦流露不满情绪,这个打天下团队就会闻声而得。
  
  实事求是讲,要协调苏区和白区之前的这些分歧几乎是不可能的。刘少奇从实际情况出发,说咱们国家现在很穷,没条件搞社会主义。在苏区相关人士看来就不一样:穷怎了?天下还不是打下?在动员农民搞革命的时候,不就是打土豪分田地、有饭大家吃、搞平等么?
  
  毛泽东的理想就是公平,大家平分土地,把公平推向极端,提出所谓“农村社会主义”。刘少奇极其有预见性的预见到“所谓农村社会主义”行不通。毛批判刘少奇右倾。
  
  然而这是一场不对等的较量,正是因为此时刘少奇和毛泽东还不在一个档次上,所以刘少奇才得以保全。十年之后,刘少奇实力大增,反而输到一无所有,从精神到肉体。这场较量中,高岗代替毛泽东挑战刘少奇。然而最后的结局却是毛泽东为了刘少奇拿下高岗,可以说相当有趣。

高岗的资本
  
  西北王也好,东北王也罢,当年没有领袖毛泽东的信任啥都不是。高岗资本中,最大的一项就是拥有毛泽东的信任。
  
  就在毛泽东在批评刘少奇右倾的时候、批评周恩来乱搞新税制的时候,高岗在东北干得很不错,红红火火的,和领袖思想步调都合拍。对此毛泽东深感欣慰,毛泽东号召大家“向高岗同志学习”。
  
  正因为主席信任,当年五大高人(高岗、邓小平、李富春、习仲勋、饶漱石)高调进京就有——五马进京,一马当马的说法。一马当先的高岗,进京之后任计划委员会主席。这个头衔现在听起来不怎么响亮,但是在当时可是红火一时的。当时的国家计划委员会管很宽,有“经济内阁”之称,委员有陈云、董必武、彭德怀、邓小平、林彪、饶漱石、习仲勋、李先念等重量级人物,搞得周恩来只剩下外交部——只管外交部,能把周恩来逼到这个份上到人也没几个吧。
  
  此时的高主席成了一颗大树,隐隐有了和周恩来刘少奇鼎足而立的态势。到这个时候,毛泽东的政治目的已经达到了。此时的高岗已经成功牵制了刘少奇和周恩来。如果高岗对政治、对毛泽东知道再多点,就应该罢手,静下心好好干活。那样的话,中国政坛又将是另外一个走势。
  
  毛泽东当时有多器重高岗?根据《半截墓碑下的往事:高岗在北京》记载如下:
  高岗到北京以后,几乎天天与毛泽东见面,颇多交谈。毛泽东对他说过许多“私房话”,把一些绝密的事交给他做,其中不少与刘少奇有关。高岗在反省时说到一些这类“私房话”的内容,如:进城以后,刘少奇没有做什么工作,对毛泽东帮助不大;少奇过去只搞过白区工作,没有建设根据地的经验;少奇没有搞过军队,军队不听他的,不能掌握全局;少奇要架空他毛泽东,许多事情不让他知道,擅自以中央的名义发表讲话、发文件。1953年3月间,高岗亲眼目睹了毛泽东因为刘少奇、杨尚昆等人不经过他就擅发中央文件的“破坏纪律”行为而大发雷霆,深为震惊。
  毛泽东说他讨嫌迎送外宾和接递国书之类的事情,他不想当国家主席,只当党的主席,以便专心研究共产主义理论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问题。他想让少奇当国家主席,搞荣誉职务,说少奇喜欢那一套(指迎送国宾和接递国书等事务)。
  最为火爆的信息:1953年春夏之交,毛泽东给高岗一个绝密任务:命他亲自去查阅东北的敌伪档案,了解20年代刘少奇在奉天(沈阳)被捕后的表现。
  毛泽东将如此绝密和重要的事情交给高岗,足以说明他对高岗之信任非同一般。
  高岗把查敌挡的事交给张秀山去办,后来给毛泽东送交了一份报告。以后他再未提过此事。时隔14年后,刘少奇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成“叛徒”,难道是偶然的吗?
  
  PS:《半截墓碑下的往事:高岗在北京》的作者赵家梁(1920—2007年),1952年任高岗秘书,1954年任高岗管教组组长,直至高岗自杀身亡。赵家良本是组织上派遣的管教、监视高岗的,后来转变为高岗的同情者、“高饶事件”的怀疑者。

高岗的第二项资本——来自军方的支持
  
  和刘少奇一样,高岗崛起于延安整风运动。当时,中共中央设有四个中央局,即:北方局,书记为杨尚昆;南方局,书记为 周恩来;华中局,书记为刘少奇;西北局,书记为高岗。此时高岗在党内的地位,已经是相当显赫了。
  在那之后两人却走了不同的路。刘少奇总结了毛泽东思想,一直在党内稳步上升。而高岗的实力转向军方,具体说就是在东北和林彪合作,以及在朝鲜战争和彭德怀合作期间捞取的政治资本。
  
  和军内巨头的关系,特别是和林彪与彭德怀的关系密切,四野时代,和林彪关系配合很好,二人齐心协力,把来自白区的彭真挤下去。抗美援朝时代,高岗给了彭德怀最大限度的支持。有了彭德怀和林彪的支持,高岗底气很足。整个国家都是军人打下来的嘛。战争年代,谁得到军方支持,意味着谁将赢得权力。当时的彭德怀和林彪代表了军方绝大部分势力。
  
  高岗搞串联的那会,彭德怀和林彪都是支持高岗的。只是后来毛的态度转变之后,林彪被迫转变态度。林彪转变态度,高岗认栽。
  
  在毛泽东没有转变态度之前,高岗一直在做美梦。
  
  高岗美梦:此后偌大一个国家,就有我来搞了,想想就觉得高兴啊,就可以像在东北那样吃蜜吃糖搞女人来,哈哈哈。
  
  应该说这是项资本很牛叉的,让高岗显得与众不同。所以高岗很自信。
  
  自信过火意味着自负,以至于同时对刘少奇和周恩来两人同时开火。同时打倒刘少奇和周恩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二人和领袖毛泽东到了水火不容之地步。当时的刘少奇和周恩来,虽然管的事多点,对毛泽东还是毕恭毕敬的,毛一批判立马检讨,还是深刻检讨。所以说高岗的自负相当要命,要自己的命。

高岗第三项资本——盟友饶漱石
  
  饶漱石是什么样的人,是个有才能到人,文武全才。和亲密盟友,来自北方泥土里到人才高岗不同,饶漱石是另外一种人才。
  
  一九零三年,饶漱石生于江西临川一位小知识分子家中,上过大学,留学国外,属于党内少有的高等知识分子。高级知识分子到饶漱石同志投身革命运动,搞了一系列到工作,担任一系列职务,取得一系列荣誉。
  
  四一年,经过蒋介石一系列精心策划,新四军主力基本被消灭在皖南山区。刘少奇奉命收拾新四军烂摊子,饶漱石帮了刘少奇很大忙。刘少奇很满意,离开新四军之后,把权力交给了饶漱石。
  
  刘少奇和饶漱石之间有很多共同语言。他们都不是贫农,接受过不错的教育,都到苏联进修过,在白区高过地下党,都曾经被逮捕过,都很有才。刘少奇欣赏饶漱石,提拔饶漱石都有充足的理由。正是刘少奇帮助下,饶漱石得以在新四军中攫取更大权力。
  
  整个解放战争中,陈毅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山东军部,和战役负责人粟裕在一起到时间不足一年,而且军事意见和粟裕常常不一致。相比之下,饶漱石作为粟裕到直系领导,和粟裕非常合拍。粟裕一系列精彩战役,背后都有饶漱石身影。当时人称华东野战军为饶粟大军。伟大到淮海战役中,饶漱石是粟裕第一个支持者,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饶漱石和粟裕共同指挥。这段时间里,饶漱石的才华得到最大程度释放。
  
  从这段经历中,似乎是刘少奇帮助了饶漱石。对此饶漱石非但不感恩,还恨得咬牙切齿,还跟高岗走到一起,决心跟刘少奇作对,为何?因为从始至终,饶漱石对刘少奇都不感冒。从始至终,刘少奇都是饶漱石的领导,从始至终饶漱石都在试图摆脱刘少奇的影子。
  
  二人恩怨可以追溯到地下党时代,话说当年,饶漱石流苏回国搞革命,代理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当时刘少奇也在东北,并当选为中共六大中央委员,是中共满洲省委书记的热门人。饶漱石当然想去掉“代”字,成为正牌省委书记。刘少奇是他的最大威胁。果然,最后刘少奇正式出任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取代了饶漱石。
  
  后来饶漱石到上海做工会工作,担任一系列职务。此时,刘少奇已经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国总工会委员长和党团书记,又是饶漱石的顶头上司。饶漱石更不爽了:“刘少奇就是跟我过不去,我搞青年运动,他要掺乎;我改搞工会运动,他又来牵头。”
  
  饶漱石不爽的理由如下:比家境、比学历都不必刘少奇差,凭啥你刘少奇一直压在我头顶上,就因为大几岁吗?
  
  为了对付刘少奇,饶漱石特意向整人专家康生同志打小报告:“刘少奇是个可疑分子。1929年8月10日,满洲省委组织奉天纱厂工人举行罢工,由于混入奸细,满洲省委机关遭到破坏,刘少奇等省委负责人也被拘留。但他入狱不到两个月就被释放,其他同志却莫名其妙地遭到处决。当时,很多同志都怀疑刘少奇同敌人做了一笔交易。当然,这有待查证。”三十年后,刘少奇被打倒,罪名就是叛徒内奸。
  
  皖南事变,饶漱石认为应该轮到自己当老大了,结果中央又派刘少奇重整新四军,结果刘少奇又成了饶漱石“领导”,饶漱石当然很生气,曰:“我这一辈子算倒了血霉了,总也摆脱不了刘少奇的阴影。”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去调查,饶漱石再次搞了刘少奇的状,说刘少奇不敢打仗,怕死,生活腐化,打老婆等等,总之刘少奇是小人。
  
  等到刘少奇调回中央,又强调新四军应该以陈毅为核心。饶漱石气得直跺脚。当然后来饶漱石凭借自己的能耐在新四军中干出一番事业。可是五马进京中,饶漱石虽然任组织部长,仍然是刘少奇的部下。了解这一段故事,就能知晓饶漱石为啥不跟随“白区党正确代表”刘少奇,而选择和高岗一起推倒刘少奇了。因为在饶漱石眼中,刘少奇根本就代表不了白区党,至少代表不了他饶漱石。
  
  高岗选择饶漱石一起干,完全是找对人了。有了同样白区出身、实力强劲的饶漱石同志的鼎力支持,高岗可以说如虎添翼。二人本想大展宏图,没想到中途折翼,一同跌入深渊。高岗自杀了,倒也干脆,活着的饶漱石就苦了,先是告饶死亡联盟,接着牵扯到潘汉年的案子里,好不容易把牢底坐穿,出狱碰到文化大革命,终于死在狱中。
  
  只从五马进京,有才的饶漱石再也没机会发挥自己到才华,一代英才竟然在牢狱中消磨掉时光,可悲不!?

高岗在行动——阴谋部分
  
  
  高岗同志要天战刘少奇和周恩来,但不会直接说现在你二老到一旁歇歇,这个位置由我高岗来搞,他不会那样。那是小孩子到游戏。政治游戏要更为高明。高岗同志见了刘少奇或周恩来,依然微笑和蔼的祝对方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说到底政治斗争是一种理智而隐忍的游戏。要玩这种游戏需要极大到耐心和巧妙到智慧。讲究无声无息之中搬掉敌人。这种游戏到最高境界是把敌人卖了还要敌人数数钱。
  
  其实高岗的动作分两部分,阴阳两手,也就是阴谋和阳谋。
  
  阴的一手就是背后拉人,拉一些大人物,具体说就是计划委员会的那些人。
  该拉哪些人,高岗心里有本帐。当时全国六大局,把这些大局的头头拉过来,就能形成地方包围中央之势,胜算更大。
  
  东北局,高岗本人,自己当然要帮助自己。
  
  华东局,饶漱石,高岗到主要盟友。饶漱石决定跟着高刚同志走。
  
  中南局林彪和西北局彭德怀,二人跟高岗的关系远比和刘少奇亲密,战友上台当然好办事嘛,而且高大麻子还算痛快人,没那么多弯弯绕,支持或默认就是了。对于二位政治水平不怎么样的军人来讲,如此选择无可厚非。他们二位对刘少奇一向不怎么感冒,就算不支持高岗也不会支持刘少奇。
  
  华北嘛,是刘少奇、薄一波的根据地,打不进去,干脆放弃算了。
  
  就剩下西南了。西南局,邓小平。
  
  只要再把邓小平给拉过来,那么离胜利又近一步。按照高岗同志苏区党和白区党到分法,邓小平是标准到苏区党,拉过来应该没有问题的。所以高高兴兴到找邓小平了。好梦重来最易醒。当高岗梦想搞定邓小平的时候,也就是梦碎之时。
  
  高岗这一路拉人,拉到陈云和邓小平那里碰了钉子。
  
  陈邓二人都是有政治头脑的人,政治敏感性上远远胜过林彪和彭德怀,这也正是二人能够躲过那一波波斗争,最后终于在毛泽东离开之后主导中国政坛的原因。
  
  高岗先后拜访了陈云邓小平二人。
  
  高岗和陈云是老战友,在延安就相识,抗战结束后一起去东北,关系不错。对于陈云,高岗自认为还是很有把握的。然而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栽在陈云那里。
  
  高岗跑过去跟陈云聊了聊天,大概意思,我们联手压制刘少奇,他根本不行,伟大领袖已经不要他了,咱们好好合作等等。具体情况现在还不清楚,据高岗夫人说,陈云背叛了高岗;据陈云说,是高岗封官许愿什么的。
  
  随后邓陈二公直接去了领袖那里揭发了高岗的行为,高岗命运就此转变。
  
  应该说陈邓二人都是成熟的政治家。所谓成熟的政治家,就是鸭子煮熟了再吃。你高岗画饼充饥,哄哄林彪彭德怀那些政治脑袋比较欠缺的军人就可以了,不要关公门前耍大刀,班门弄斧啊。要玩也玩点高明的。
  
  这是阴的一手。这一手就是高岗现在的主要罪证:破坏党纪国法。当年打倒高岗到可不止这些罪名,这些罪名并不足以致命,也不足以让高岗自杀。

高岗在行动——阳谋。
  
  
  所谓阴谋,就是背后小动作,见不得光。
  
  所谓阳谋,就是光明正大的手段。所谓光明正大,也就是放胆进攻,仍然是内部争权夺利,也就是内斗。
  
  暗地里拉人只是积蓄力量,力量储备差不多了就能进攻了。进攻也需要突破口,高岗的突破口就是薄一波和安子文。
  
  高岗希望通过打击薄一波和安子文达到供倒刘少奇和周恩来的目的。高岗认为,薄一波和安子文就是刘周的软肋所在。因为他们确实各有各的问题。对高岗来讲,他们是个机会。当然咯,机会也意味着陷阱。机会和陷阱,往往就在一瞬间。高岗放胆进攻薄一波和安子文,最后却把自己给绕进去了。

批薄射刘
  
  薄一波,长寿翁,生于一九零八年,卒于二零零七年,享年九十九岁。薄老非但长寿,而且命硬,白色恐怖时代数次被捕入狱且完好无损,建国后官至副总理。
  
  薄一波,山西人,善理财,建国后身居财政部长,刘少奇忠实的追随者。
  
  财政部长干嘛到呢,通俗一点说就是管钱的。要管钱怎么收或怎么花。偌大一个国家,很多地方要收钱,收了钱怎么花,都需要财政部长操心摆平的,出了问题吃不了兜子走。薄一波恰好长新税制问题上兜子走了一回。
  
  所谓税制,就是收钱,收谁到钱,钱怎么收。所谓新税制,就是把旧税改一改。就税制偏向保护国有企业。经过三年的发展,国有企业已经壮大,此时的私有企业面临困难,和一系列私人老板会谈之后,周恩来和薄一波决定改变这个状况,决定平等收税,保护私人企业。这事用现在眼观来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刚刚建立,是要消灭私有制的,现在要保护私有制肯定很难。
  
  这样大问题本来应该由大家讨论,最后由最高领袖拍板的。偏偏这次干得很仓促,仓促制定政策,仓促实施,许多高层人物通过人民日报才知晓。其他人也就算了,身为国家主席和党主席的毛泽东不知道,很生气。毛泽东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首先上周恩来反复解释道歉,然后是薄一波挨批。
  
  这么好到机会,高岗同志自然不会放过,就和亲密战友饶漱石一道狠批薄部长,并且给薄一波送上一顶霸气十足的帽子——财霸。然而财霸这帽子看起来很可恶,应经不适应新时代的斗争。毕竟都解放了,不比解放前都财主,财霸——这顶帽子已经老土过时了,明显杀伤力不足,和 “篡党夺权”“里通外国”之类的高级货根本就不能比。

讨安伐刘
  
  
  高岗的胃口是很大的,仅仅一个薄一波上不够到,还需要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安子文。
  
  安子文,生于一九零九,卒于一九八零年。
  
  高岗活动年代,安子文职称是中组部副部长,部长恰好就是饶漱石。安子文卷入高岗事件,是因为一份神秘的八大政治局名单。这个名单最大一个特点就是有财政部的薄一波,而没有威震天下的林彪。高岗抓住这一点向安子文进攻。
  
  前面说了,薄一波也是个牛人,在白区干了很多事,建国后任财政部长。但是和林彪比起来,吨位还差了很多。林彪是谁啊,在打天下到年代,林彪可是影响局势的决定性筹码之一。虽然解放战争后期,林彪身体不咋样,作为四大野战军战功规模最大到四野旗帜,毛泽东心腹爱将,进入政治局总不过分吧。
  
  把薄一波放在政治局之外,薄一波还是财政部长,还能继续正常工作。把林彪给漏了,就算林彪自己不吭声,四野下面那群人能服气?政治嘛,讲的就是平衡和稀泥。不能和稀泥的政治家不是合格的政治家。从当时局势来看,安子文这份八大政治局名单不但没能平衡各方面势力,反而惹出乱子。
  
  安子文这份名单怎么出炉的呢,有一种可能,就是安子文头脑发热,私下搞了这样一份名单给毛泽东。这种可能性不大。安子文只是组织部副部长,如果自己私下搞名单,按照程序,应该让正部长饶漱石知晓。饶并不知晓。除了精神不正常找不到其他解释。
  
  那就是背后有人授意了。当时政治局中,恰在毛泽东和高岗之间的实权派只有两个人,刘少奇和周恩来。周恩来已经被新税制问题搞得晕头转向检讨呢,可没空再搞啥政治局名单。那就剩一个人了,刘少奇。
  
  刘少奇最有可能。
  
  为啥是刘少奇?理由太多了。高岗,以及支持高岗的那些人认定是刘少奇的主意。
  
  高岗准备抓住这事做文章,到处散布这份名单,某种程度上,高岗成功了。这一招不仅换来了林彪到支持,同时惹得打天下的那群人大怒,纷纷批判薄一波。有些人说话比高岗还激烈。比如谭震林说主席有大权旁落的危险,白区党要夺主席的权,现在情况很危险。
  
  批薄会议期间,林彪在西山养病,大家由高岗领衔一块去看望林彪,阵势浩大。啥意思呢?无非向刘少奇示威:你那名单上不是有薄无林吗,我们偏支持林彪。重工业部长王鹤寿在西山上讲,林总看问题就是准,他讲:现在有白区党人篡夺中央权力的危险。谭震林也讲,有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毛主席为首的司令部,一个是以白区党为首的司令部,两个司令部的斗争,主席有被架空的危险。诸如此类到讲话表示会议斗争气氛非常紧张。
  
  当年薄一波也好,安子文也罢,中央还是小官,不值得高岗耗费如此力气。
  
  高岗同志所以如此卖力,希望通过抨击薄一波继和安子文把战火引到刘少奇身上。只要把战火烧到刘少奇身上,就有可能把刘少奇烧掉。
  
  看看这两手,哪像搞政治斗争,简直在敌后和敌人作战。有了攻击对象之后,到后方放手发动群众搞策应,然后军队侧面迂回进攻,一举拿下。还是军人那一套,而且不择手段到连累领袖,不遭殃才怪了。
  
  都啥年代了,都和平建设了,还搞这一手。
  
  所以这个美好愿望始终没达成。非但没烧到刘少奇,把自己给烧了。因为伟大领袖毛泽东要对他自己到忠实粉丝高岗动手了。

毛泽东的转变
  
  毛泽东对高岗动手,原因很简单,高岗出轨了,超出了毛泽东划定的界限。
  
  毛泽东器重高岗、提拔高岗是为了牵制刘少奇和周恩来,目的已经达到了。高岗已经拿到很多权利,他的计划委员会能管的事比周恩来还多。按照毛泽东的设想,高岗应该收敛一下,好好干活了。干出成绩再说。毕竟要从伟大领袖手里要东西,首先要证明你自己的实力,用你自己的实力去争,而不是要领袖白送。周恩来和刘少奇也是久经考验的,也是通过自己实力挣来的,不是领袖给的。
  
  进京后的高岗相当于得到一个机会,得到一个和刘少奇和周恩来差不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好好干活公平竞争,谁干得好谁上。没有成绩就想从领袖那里要权利,你当毛泽东是谁,是拿着糖果的街头大妈啊!
  
  如果高岗就此埋头苦干,干出成绩真的取代刘少奇也不一定。可是高岗的斗争水平还停留在军事战争阶段,以为可以一鼓作气拿下,以为毛泽东的目标仅仅是拿下刘少奇和周恩来,却不知道毛泽东的真正目的是让三个人相互制约,好好帮助自己搞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给过高岗机会,很多时候轻轻点过高岗,高岗依然是牛脾气,依然硬干。比方说在安子文拟定的政治局名单上,毛泽东应该知道是咋回事,却没有追查。高岗依然咬住不放。非但咬住不放,借休假之际到处散布,从北京到杭州到广州,以便煽动军队干部对白区干部的怨恨。散布到广州叶剑英那里,叶剑英连忙跑到北京问毛泽东是怎么回事。毛泽东惊讶反问,你咋知道?
  
  那份名单是毛泽东亲自给高岗看的,连朱德都不知道,属于绝密。高岗这么一路散布,相当于把领袖天机给泄露出来。要知道最高领袖那是永远公平公正白璧无瑕的,高岗这么干实际往领袖身上泼泥水。好啊,高岗,你胆子未免太大了一点。
  
  高岗这么干,除了表明其政治上不成熟之外,只能有一个结果,找死。
  
  非但如此,当高岗再次面见毛泽东。毛泽东询问名单扩散的事,高岗也不敢承认错误,而是推脱责任。这态度和刘少奇周恩来形成鲜明对比。不管是刘少奇还是周恩来,只要毛泽东一有意见,二人立马检讨,自我批评,态度好到不能再好。这不,周恩来还在为新税制问题不停检讨呢。这个高岗,还没有上位就如此,有朝一日大权独揽,会比刘周更好?
  
  直到此时,高岗仍然不知道收敛,本着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心,继续自己的“批薄射刘”和“讨安伐刘”的伟大事业。这一次他终于装上了南墙,只是已经没有回头机会了。
  
  毛泽东先把揭发了高岗的邓小平和陈云搬回来替薄一波解围,随即亲自出马。毛说:“我现在感觉,北京城里有两个司令部:一个司令部就是我们这些人的,包括少奇、恩来、老总、陈云、小平等人在内的这个司令部刮阳风、烧阳火;第二个司令部呢,就是那么几个人组织的,就叫地下司令部,也刮一种风,烧一种火,叫刮阴风,烧阴火。这两个司令部现在是颐年堂门可罗雀,东交民巷车水马龙。我在北京,还没死,饶漱石有事不找我,找其他人,有事不请示中央,请示有的人,什么圈圈、摊摊的,什么自首叛变的,乱了阵脚,唯恐天下不乱,唯恐乱的不彻底,想乱中夺权,想浑水摸鱼。”
  
  领袖改变立场,高岗知道自己完了,为了挽回局势,写信求见毛泽东。毛泽东不见他,还把他写的信给其他同志传阅一下,以示自己和高岗从来没有关系。
  有人还想把事情往林彪身上扯。毛泽东制止了。
  
  毛终究没有动彭德怀和林彪。彭德怀刚刚从打完朝鲜战争,威望正隆,这时候拿下来恐怕不是时机。至于林彪,呵呵,毛泽东会为了刘少奇等人把林彪拿下?别扯了。
  
  毛泽东为啥在高岗这事上反戈一击?五年之后,在庐山对彭德怀同样反戈一击。个中原因就一个,刘少奇。

由高岗开启的潘多拉魔盒
  
  
  高岗案件,应该是新中国历史上最铁的铁案之一,除了林彪和江青,估计没有其他案件比高岗案更铁了。高岗真的就十恶不赦么,在我看来,比起大跃进时代把各自管辖区内的同胞饿死一大堆的各位封疆大吏,高岗还是一个好同志,至少没有伤害百姓。
  
  在翻案风盛行的时代,高岗的案子没能翻,很大原因在主政者身上。在毛泽东时代,是不可能翻案的。毛泽东时代的案子,基本上没有彻底翻案的。即使毛泽东说过要给贺龙翻案,也没彻底翻。高岗的案子是毛泽东亲手定下的,当然更不会翻。
  
  那个年代,毛泽东手下人才济济,只是很多人都是偏科,要么能打仗不能治国,要么能治国不能打仗。也找不到几个能在文韬武略方面胜过高岗之人。即使高岗死了,毛泽东仍然怀念高岗,直到十年之后还在念叨说高岗是被别有用心之人搞死的。然而毛泽东依然亲手定下高岗案——反党搞分裂。为什么?恨。
  
  毛泽东痛恨高岗不理解自己,痛恨他的自杀。高岗自杀在当时震动很大。高岗是立过大功的人。很多人的记忆中,高岗还是那个威风凛凛的东北王,还是那个一马当先的牛人,怎么一转眼就自杀了?很奇怪呀。毛泽东为了维护中央的光辉形象,当然不能说高岗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在跟刘少奇斗争中失败了、由于斗争很激烈、承受不了压力自杀了,只能说高岗同志是坏人,想要分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想要出卖咱们可爱的祖国。
  
  然而高岗已经死了,人死如灯灭,不管啥样罪名都无所谓了。毛泽东定罪高岗并不是要对死去的高岗怎么样,而是为了敲打其他那些活着的人——老实点,不要学高岗,不然的话就是死了也要遗臭万年。所以后来的彭德怀等人,都保证,不论发生什么事坚决不自杀。这个保证一方面起到自我保护之作用。退一万步讲,万一给人害了,也不至于落到高岗那般地步。所以毛泽东对高岗很纠结,一方面念叨高岗的才能,有必须亲手把他钉在耻辱柱上。
  
  后来第二代核心时代,连李井泉、吴芝圃都给平反了,就是不给高岗平反。个中原因吗,只能用私人恩怨来解释了。高岗搞阴谋的事,就是邓和陈向毛揭发的。批判高岗,邓也出了大力气。所以他不平。凡是邓参与的案件,一律难以平反,后来的刘伯承和粟裕案件,也有邓的参与,二人均未能生前彻底平反。也许这就是所谓政治斗争吧。邓小平的一生是伟大的,他的魄力和胸怀都没话说,但是在政治斗争中,依然不能免俗。
  
  虽然高岗事件和后来庐山事件以及其后的历次斗争没法比。然而高岗事件堪称潘多拉魔盒,开启建国之后党内斗争之先河,影响极为恶劣。
  
  所谓党内斗争,也就是内斗。
  
  在东方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内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为庞大的市场。从皇帝消灭蚩尤到今天大大小小的企业,内斗似乎无处不在。
  
  毛泽东缔造的中国共产党在很多方面抛开了传统,然而在内斗这一块,依然把那“光辉”传统继承下来,而且有越演越烈。也许“内斗”本身就是一个怪胎,连毛泽东也无法消除吧。毛泽东本意让高岗和刘少奇与周恩来形成一个铁三角。在这个铁三角中,高岗代表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用另一种方式提供补充。大家一道好好干活,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没想到一番苦心演变成一场内部消耗战。
  
  更为可怕的是,高岗这出戏一上映,彻底点燃了斗争火苗。党内巨头和军内巨头为了国家行政理念开始你死我活的较量,直到数十年之后,大家各自尘归尘土归土方才罢休。
  
  高岗死后四年,反教条。期间伴随了反右倾和大跃进。
  又一年,庐山事件。
  接下来三年,是大饥荒,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三年。
  大饥荒刚过,七千人大会上毛刘对抗。
  接下来便是文革序幕——四清。
  然后是文革。
  这一连串的折腾,真想象不到,除了中国还有那个国家受得了。
  唉,可怜的祖国。
  
  
  
  
  
  ps:列位看官新年快乐呵!
  祝各位新的一年事业有成,合家欢乐,幸福安康!
  非常感谢各位忙里偷闲看这篇文章。

高岗的故事结束了,下一篇写刘伯承和粟裕经历的那次反教条运动。
  为了增加逻辑上的延续性,中间差了几千字,回顾一下周恩来的反冒进和邓小平反右派斗争。写的有点急,文字有点粗糙,各位看官多包涵则个。
  
  
  
  过渡性章节
  
  从高岗事件到文革,中间很多次运动。把单个事件拿出来说,是一番光景,联系在一起又是另一番光景。说文革,那扯远了,下一篇要说反教条,主角是刘伯承和粟裕。
  
  反教条主义中,刘伯承和粟裕靠边站了。这场运动看似军内斗争,好像孤立事件,本质上仍然是政治斗争的延续。为了能说的明了一点,中间要插一段,就是五六年反冒进和五七年反右倾斗争,之后才是五八年反教条。这些运动都有一条线联系在一起。
  
  五四年是一个重要的年头,全国第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订了第一部宪法,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政务院改名为国务院。此后高岗自杀,高饶联盟被尊为死亡联盟,饶漱石从此开始了漫长铁窗生涯,直到生命尽头。与此对应的是,刘少奇和周恩来再次过关。刘少奇依然稳坐接班人位置。周恩来收回了被高岗拿去的权利。
  
  高岗的下地狱,意味着毛泽东失去了搞经济的代理人。但并不意味着毛泽东就不再搞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毛时代经济发展最快的五年。国家一穷二白,除了干劲啥也没有。
  
  干的活多,问题就多。
  所有问题都由周恩来的国务院负责。周恩来管的事多,资源却很少,飞机、高档豪华轿车这类现在高官日常玩具就不说了,公车都不够用。现在看来一封电子邮件就能搞定的事,那时代就要费很大事。连电话都是稀有品种,不够级别档次的机关还没有那玩意。至于电脑啊、移动电话啥的,甭想了。不仅办公用具不够,连法制法规都没有。
  
  举个例子,大家想去钻石油,一身干劲,可是不知道咋干。咱有力气,也愿意去干,可是没技术,也没有注意事项和行为规范,怎么办,找领导呗。领掉也不知道咋办,就去找领导的领导,领导的领导再找领导,找到周恩来这里。周恩来也不是神仙,掐指一算就解决了。他既没有设备,也没有专家,啥都没有,要研究。研究需要时间。全国这么大,并不是只有挖石油这一摊子事,还有伐木、炼钢、造拖拉机……
  
  看不的文件、签不完的名、开不完的会、见不完的人……就算伟大勤劳的周总理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依然干不完的活。怎么办?凑合着干呗。偏偏当时国人干劲十足。一大堆问题,加上通讯闭塞,国务院根本就管不过来,管不过来就乱(注释:五四五年,经济建设比较顺利,大家干劲足,是积极一面,和之后大跃进不是一码事)。
  
  这里必须再提一下高岗,要不是政治斗争,高岗应该也有能力分担一部分工作的,这样不仅对周恩来,对整个国家建设都是福音。可惜呀,都是内斗惹的祸。
  
  乱了,依然继续加油干活,那叫冒进。冒进就要反嘛。好比天太热了,喝口水。这就是周恩来反冒进的背景。在反冒进这点事上,周恩来有他的道理,也有他的错误。
  
  道理就是,事情确实太多,管不过来。客观局势决定的,跟能力没有关系。套用一句专业术语,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矛盾。
  
  所有权力机构均存在官僚主义作风。周恩来的国务院也不例外。
  同样一个工作,通过官僚手段可以干一年,也可以干一个月。刘少奇曾经批评过国务院办事缓慢的官僚作风曰:“一年计划,计划一年。”就不用翻译了吧。反冒进中出现另外一种官僚主义作风,太快。
  
  常识中,快意味着效率。事实上,快,也可以是官僚主义。
  
  五五年发生一件事,就是国家出现了大量的剩余资金和剩余物资。咋一听好事啊!其实不然,当时经济运作良好,国家本来就不富裕,应该把资金和剩余物资投入到建设中。鉴于这种情况,毛泽东才说了那句话: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和往常一样,毛泽东以批评,周恩来立马就有反应,立刻召集部下修改五六年工作规划,这一次动作奇快,一周之内就搞出了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各种计划。任何一项规划,都需要调查、研究、分析、预算……这一系列七七八八下来就要不少时间,何况当年交通工具和现在根本没法比。这就是所谓快速官僚主义,比快速反应部队还快。
  
  五六年存不存在冒进?肯定存在!需不需要反,当然需要!
  
  鉴于快速官僚系统内弄出来的报告和实际情况有差别。根据薄一波回忆,当时国务院修改计划时确实存在盲目性。不仅仅存在盲目性,更主要的缺少一个总体规划。一年赚多少钱,怎么花,需要一个总体性规划,国家和个人皆如此。
  
  本来就有冒进苗头,加上官僚主义作风,把本来就管不过来的事弄得更加混乱,最后演变成为了反冒进而反冒进。怎么解释呢,就是把各个项目按照一定比例削减,该削减的削减,不该削减的也削减,就是所谓“剃平头”。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反冒进就演变成一个空口号,变成周恩来号召大家反冒进。想一想,在当时权力构架之中,周恩来的国务院是负责干实事的,需要拿出实际方案,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制度。问题的关键是,国务院拿出的方案失效了。
  
  号召全国人民怎样怎样之类的事都是由毛泽东来做的,现在演变成周恩来去号召全国人民反冒进!周恩来多次警告不能提“提前实现工业化”,而“提前实现工业化”,正是毛泽东提出的战略号召!如此一来就给造成这样一种印象:错在毛泽东。
  
  一边是热火朝天干活,一边是热火朝天反冒进。
  
  这种情况毛泽东能满意吗?当然不能!就来一个反反冒进。把周恩来批判一通,就说你周恩来不能泄了全国人民的气。周恩来只能再次祭出绝学——检讨。
  
  鉴于反冒进表现出来的官僚风气,周恩来检讨之后,毛泽东再次施展拿手好戏——整风运动,治病救人,并且欢迎外界提出意见。
  
  这一欢迎,惹出更大麻烦,进一步导致了一场近乎闹剧般的反右派斗争。这场闹剧中,很多人都遭了殃,一辈子都没反过来气。
  

右派这些人都是知识分子。当年的整个中国,知识分子比例非常低的。
  
  挖出来这么多人,损失有多大?然而损失并不是这几十万人失去了政治生命,找不到老婆之类的,而是后果极为严重。
  
  右派一反,就没人敢说话了。乌鸦嘴固然没有了,整个世界清静了,可是知识界精英阶层也沉默了,不说话。此时此刻整个国家都在憋着一股进干活,恨不得一口气飞到天上去。
  
  毛泽东和中共高层也憋着一口气:没有你们地球照样转动!你们不是说共产党人不能治理国家吗?你们不是说共产党人不能搞经济建设吗?干给你看看!
  于是在全国脑袋都在发热的时候,毛泽东再次祭出一个纲领——三面红旗。关于三面红旗,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均表示支持。周恩来还把自己之前的反冒进改为支持跃进。
  
  ——大跃进诞生了,灾难来了。
  
  如果说大跃进的诞生有其必然性,反右派斗争加速大跃进到来。
  灾难到来,导致庐山那场政治丑闻。
  
  从高岗事件开始,之后周恩来反冒进。毛泽东又反反冒进。反反冒进导致反右派。反右派又点燃了大跃进。这些事件构成一条链条,环环相扣。

先澄清一个问题——军人的政治成分和军事成分
  
  
  既然说到反教条主义,既然说到刘伯承和粟裕这两位,就要请大家忘记二人的身份。刘伯承是元帅,粟裕只是大将。军衔上看,刘伯承高过粟裕。列为看官不要把眼睛盯在军衔上。因为作为军人的粟裕大将并不比作为军人的刘伯承元帅差。
  
  常识中有一个误区,以为所谓的军衔就是指战功。军衔评定,有好几个因素。战功只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政治资历。看看十大元帅,基本上有一半政治成分多于军事成分。能找出来一个单纯的军事家么?就让我们试一试吧。
  
  排在十大元帅首位的是朱德。朱老总被尊为红军之父,从红军总司令到八路军总司令到解放军总司令,排在首位谁也没意见。然而一路总司令下来的朱老总很少亲自上战场,更多时候和领袖在一起负责统筹全局性工作。更像一个政治家,左右逢原,努力维持军内各个山头派系之间的平衡。当然这样也没啥不好,艾森豪威尔将军本质上就是一个政治家。马歇尔将军更是政治家中的政治家。只是长期以来,他的光辉被毛泽东掩盖了。
  
  彭德怀排在第二位,也没啥正义。除了八路军副总司令、解放军副总司令、国防部长这一系列职务之外,彭德怀能排第二位主要因为其军工。
  亲自创建红三军团这个原始股份自不必说。抗战中中共的招牌性战役——百团大战——就是彭弄出来的。解放战争中,以区区两万人马在西北拖住了十倍于己的敌人,并战而胜之。抗美援朝更是面对泰山压顶不弯腰。但是朝鲜回来的彭大将军已经结束了军人的使命,不可避免的卷入政治漩涡,最后虽然赢得身后名,却在生前把自己搭进去了。
  
  第三位是林彪。十大元帅中,林彪最年轻,资历较浅,排名第三而不遭非议,主要是因为军功。
  红军时代的红军之鹰,到平型关之后抗日名将,到决战东北,到搞定华北,到天涯海角。林彪带着四野横扫大半个中国。相比其它三大野战军,四野战功最给力。搞定东北相当于让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这份功劳无与伦比的。四野雄兵入关,压在北方傅作义,淮海决战才有一个安稳的环境。只可惜建国之后的林彪陷入政治泥沼。哪里还有一点军人的影子?特别是毛泽东的历次运动中,林彪成了领袖身边的政治打手。
  
  刘伯承在川军之中就有名将称谓,各个时期都有表现。然而在各个时期他都不是表现最耀眼的那一位。红军时代不如徐向前贺龙,抗日战争不如彭德怀,解放战争不如林彪粟裕。但刘伯承胜在稳定。特别是建国之后能够抵御诱惑,马放南山,努力推广军事教育,实在可敬。然而刘帅并不是从头到尾都是军人,井冈山时代,刘帅还是卷入了政治漩涡。卷入也就算了,还违心发表批判游击战术的文章。正是因为这事,刘伯承背了一辈子政治包袱。
  
  按照资历而论,贺龙绝对是老资格,北伐时代就是军长,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一手拉出红二方面军,仅仅这两项,足以赢得一位元帅勋章。之后在军事上表现并不突出。特别是解放战争表现不佳,所以排在刘伯承身后,位居第五位。
  
  第六位是陈毅。陈毅军事水平暂且不说,其政治水平绝对是一流的。井冈山时代的陈主任,竟然能把领导毛泽东给轰下台。轰下台不说,还能平安度过一生,虽然时不时检讨吧,比起前面那几位,境遇要好很多吧。
  
  至于第七位的罗荣桓元帅,没的说,专业就是搞政工。
  
  徐向前是一个军事天才,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红军时代,蒋介石给他的脑袋标价和朱毛一样高。只可惜落到了张国焘手下。徐向前的军事才华给了张国焘实现野心的资本。野心勃勃的张国焘依仗红四方面军实力,一心想和中央对抗,又干不过中央,结果连累徐向前还了一辈子政治债务。导致才华横溢的徐向前整个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基本上被雪藏,直到四九年才有机会去山西,仗打的漂亮,却没了舞台继续表演。
  
  至于聂荣臻元帅,强项在于根据地建设。关于聂帅,本人以为,建国之后他带领科研团队的贡献比战争期间还大。
  
  叶剑英在帅尾,政治家。
  
  如果分细一点,区分一下十大元帅身上军事成分和政治成分的话,那么至少有五位,政治成分大于军事成分。
  
  第一代将星之中,反而是十大将军之中的粟裕和陈赓算比较纯粹的军人。陈赓英年早逝,错过了历次政治运动。粟裕则是早早挨批,站到政治涡流旁边。
  
  论战功,粟裕可领元帅衔。整个解放战争,就他和林彪战功最大,最具决定性意义。然而资历同样重要,比如说贺龙指挥八一南昌起义的资历就是无与伦比的。
  
  共军经过很多时代,不同时代涌现出不同将星。
  红军时代,徐向前和贺龙干得很棒,各自撑起一个方面军。中央红军内的林彪和彭德怀也不差。
  八路军时代,彭德怀和刘伯承很耀眼。
  解放战争中,首推林彪粟裕,其次彭德怀和刘伯承以及陈赓。
  
  平军衔时要考虑方方面面,这里没必要考虑那么多。

刘伯承的伤痛人生
  
  第一代领导人中有两个堪称为理论家的人,党内刘少奇,军内刘伯承。
  在那么多战斗力超强的牛人、猛人、狠人之中,刘伯承在军事理论方面堪称翘楚。如果按照军事理论素养搞个排名。领袖不参与,第一是刘伯承,第二是刘伯承,第三还是刘伯承。
  
  刘伯承这辈子可以说戎马一生,一生充满了痛。
  
  评价刘伯承,就一个字,痛。
  从肉体,到精神,皆痛。
  
  将军百战,置身于连天炮火中,受伤在所难免。中共高层将帅之中,负伤那是家常便饭。大多身躯无损,唯有刘伯承,一颗子弹从太阳穴射入穿右眼而出。从此只剩下一只眼睛伴随将军爬雪山过草地、抗蒋抗日。晚年,左眼视力下降,几近失明,自嘲曰刘瞎子。
  
  比起肉体之痛,精神痛苦才是最痛。
  
  和所有开国元帅一样,刘伯承搞革命很早,从此天涯孤旅,一条路走到黑。南昌起义失败,刘伯承去上海躲避,碰见长子刘俊泰。人说老子英雄儿好汉,刘俊泰同志虽然有关英雄的老爹,本人却相当混蛋。在大上海瞎搞不说,还去问老爹要钱。刘伯承那个火啊,老子为国为民搞革命,你小子没有理想就算了,还瞎胡闹,都来你怎么闹老子革命事业还有意义嘛,就把那不孝子训斥一顿。
  应该说这个刘俊泰非常具有超前意识,和现在某些二杆子后代有一拼。那好吧,要钱不给,就要你命。考虑到直接动手干不过军人老爹,直接跑巡捕房告状,搞得刘伯承差点革命未成身先死,相当狼狈。
  
  这是私情,很痛。
  
  公义上的刘伯承同样是痛。中共高层之中,刘伯承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理论造诣独一无二。历来推崇正规战。然而回国之后很快发现,所谓正规战只是空中楼阁而已。你不能指望红军去打正规战和敌人硬拼,义和团才那么干。

回到井冈山的刘伯承,不仅正规战的条件没有,还无辜卷入王明和毛泽东的“洋土”之争,而且站错了对外,导管刘伯承很快精通了游击战术,并且运用的有声有色,而且提出不少实用性创新理念,比如鼎鼎大名的五行战术,然而骨子里仍然是正规战推崇者。这是一种相当难得的想法,任何一支军队最终都要走上正规战的。
  
  刘伯承深明此理却始终没有机会,痛啊!
  
  红军时代,八路军时代,正规战没有机会也就算了,到了国共决战,有了机会,刘伯承仍然没得到足够的机会施展才华。这还不是最痛苦的。建国之后,特别是抗美援朝胜利之后,到了安静下来搞军队正规化建设的时候。
  
  此时应该是刘伯承大展拳脚之际,刘伯承也是跃跃欲试,全力投身教育,打造东方伏龙芝。这是刘伯承实现理想的最后机会。
  
  这个机会也被剥夺了。一九五八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粮食大丰收,一片欢腾的美景中,刘伯承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反教条来了,六十六岁的刘伯承被迫带病作检讨。那时他的左眼视力下降,拖着病躯。
  
  一世梦想,断送在此时,肯定想不通、不甘心啊!怎么会这样呢?共产党人不是最爱讲实事求是的么?实事求是的讲现在是军队正规化的时候呀,怎么能白白浪费这大把机会呢。刘伯承很痛,痛惜革命一声,却在最后时刻断送了梦想。
  
   此后,一代豪杰结束了自己的事业,成为十大元帅第一个中箭罗马者。当然,比起后来的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的遭遇稍微好一点。虽然梦断了,肉体没遭受摧残。
  
  将军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战争理念不能在战场上实施,就如政治家治国理念无法得以实施一样。这点上,刘伯承和刘少奇可以称得上难兄难弟。
  刘伯承必然挨批
  
  
  上文提到,解放之后刘伯承已经淡出军队一心搞教育。
  刘伯承这么做,除了要真正干点事之外,也想避开权力漩涡。五千年以来反复证明一条真理:战场上的军人是可敬的,和平时代的军人是可悲的。刘伯承深知此理,所以选择避开权力系统。向来算无遗策的元帅这一次“弄巧成拙”,反而加速批判到来。
  
  刘伯承为啥被批判?答案是,刘伯承之所以被批判是因为必须被批判。
  
  既然是批判,就少不了个人恩怨。那就先说说个人恩怨。
  
  此次批判大会上,彭德怀是枪,负责住持大会。在枪的背后,还有使枪人,就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要参与者是其他老资格。
  
  彭德怀和刘伯承相处时间比较长,交集也多,所谓个人恩怨也多。
  
  红军时代,苏区存在所谓“土洋”之争。洋的一派王明、博古、张闻天、王稼祥等人,从苏联归来的知识分子,代表所谓正统;土的一派也就是毛泽东,代表所谓中国实际力量。两派就领导权问题进行过一次PK。
  
  时间:1932年10月3日,地点:宁都。
  
  PK结果:手持“莫斯科”招牌的洋派获得短暂胜利。毛泽东被解职。
  
  关于毛泽东去留问题发生激烈争吵。林彪、彭德怀、朱德主张毛泽东仍留在前方指挥军事,博古、张闻天、王稼祥等洋派主张毛泽东去职。争论中,刘伯承卷入洋派,任总参谋长。更要命的是,这位洋派军事靠山又发表了针对毛泽东、彭德怀等关于“游击主义”战术的理论文章,批评他们的右倾倾向,指斥他们在战略上存在着不能打正规战。
  
  一着不慎,千古恨呐。之后刘伯承估计肠子都悔清了。就算当时党内不同意见很正常,留下芥蒂是必须的。哪些人呐,毛泽东和彭德怀,还有林彪,反对任何一个都困难都大,何况一下子全反对了。然而刘,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
  
  正规战是刘伯承一生之心结。从长远角度上看,刘伯承是对的,任何军事集团最后都要正规化,发展技术,搞大规模集团作战。但是当时,呵呵,看起来只是玩笑,枪还不够用呢。
  
  因此林彪、彭德怀读到文章后自然很来火。彭德怀说:“按他刘伯承的说法,我们这几亩田早卖光了。”“其他人不行,就他行。”林彪也说,“我们的游击战为什么不好哇,打正规战,哪么子打?他刘伯承一个人去打就行了。”
  
  结果军队在南丰吃了亏。彭林不爽是必须的。在山头林立的军内,要说一点芥蒂都没留下,可说是是相当的扯。还有就是百团大战那些事。百团大战主要是彭德怀弄出来的,毛有意见,刘伯承自己做了检讨。延安整风时期,彭德怀被整了几十天,刘伯承日子很好过。这些就是所谓“个人恩怨”,确实存在,没啥好隐瞒的。
  
  作为一名战将、一方诸侯、一位元帅,刘伯承和领袖毛泽东的关系很微妙,前面说了他不是毛的心腹。原因有二:旧怨和理念之争。
  
  回到“土洋斗争”,刘伯承从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归来,立刻就成了香饽饽。他是苏区惟一一个拥有苏联背景的“军事科班生”。而且资历老,经历丰富,指挥过南昌起义。王明等人在军事上只是小学水平,他们需要同样从苏俄归来的刘伯承,抗衡毛泽东为代表的土派,即“山沟里的马列主义”。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刘伯承刚回国就面临站队问题,躲也躲不掉。当时刘伯承并不了解毛泽东,选择苏联派也是可以理解的。
  
  毛泽东从来不会忘记政治上反对过自己的人。陈毅在井冈山反对过自己,时不时拿出来晒晒。林彪在会理会议写信让彭德怀前台指挥,毛泽东以为彭德怀反对自己,时不时拿出来晒晒。刘伯承在如此紧要关头反对自己,毛泽东就要记在心里。这是一个政治包袱,刘伯承要一直背着。和徐向前处境类似。所以刘伯承一直沉默低调,并且战争一结束立马身退。
  
  然而毛泽东并没有打击报复刘伯承,并且对他一直委以重任。这才有刘伯承抗战功绩。
  
  实事求是讲,这应该是一段美谈。解放前的毛泽东容人之量很大。刘伯承的能力很大,两者相加才成就一番美谈。
  
  好在刘伯承军事能力不是盖的,很快认清形势,把才华用在了游击战上,不然赫赫有名的刘伯承元帅估计就不存在了,多一个失意的红军将领,谁也不会在意。
  
  这是私怨,理念之争就是“路线”问题。
  才华横溢的刘伯承同志,虽然精通了游击战、发扬了游击战,却一天也没有忘记正规战。他的梦想就是帮助中国军队过上能打正规战的日子。
  
  建国初期,那些军人多虽然战斗力很强,但文化素质不高,天天爬山钻树林,山野气息浓厚。作为国家军队,正规化是必须的。
  
  正规化的前提是培养足够多适应现代战争的干部。要培养干部就要先搞教育,于是刘伯承跑到南京办了当时的军方最高学府——解放军军事院校,就建在原来的南京黄埔军校上。刘伯承天天教授学员怎么打正规战,教材是苏联的,内容也是苏军那一套。
  
  西方有名言,行动就会产生错误。中国有谚语,干的越多错误越多。
  
  周围有那么多眼睛盯着,每双眼睛的位置都不一样。鸡蛋里挑出骨头来了。何况刘伯承同志本来没有办学经验,相当于瞎子过河。问题肯定很多。

刘伯承实践中的问题
  
  苏联红军固然强大,但中国不是苏联,解放军有自己的传统。学苏联有很多难题。最大难题就算道具问题:苏联坦克中国就没有,飞机也没有,火箭炮也没有。没有这些道具,光靠相当于穿现代衣服演古装戏,怎么演?
  
  苏联当时的工业力量岂是中国能比拟?要把这些玩意弄出来,首先得把国防工业搞起来。当时搞国防工业比培养干部困难,而且不归他刘伯承管。就算让刘伯承管,短时间内也整不出来。造飞机需要先造零件吧、要造零件需要零件技术工人吧、没有技术工人要培养吧……这样一个周期下来需要多少时间?
  
  苏联人搞“六小时一贯制”,中国人根本就不适合这个,也这么搞自然引起反感。有些部队院校造的洗漱间和厕所,都按苏联人的身高整的,身材矮小的学生连上厕所都是问题。
  
  最牛叉的是考试:每门课学完要考,学期考、学年考、毕业考。考官有主考,还有陪考、监考。比起这些,今天的应试考试已经很“素质”了。
  
  毕业考阵容是这样的:由朱德为主席,刘伯承等人为副主席组成的国家考试委员会,军委各部负责人任主考官。学生真是幸福啊,一下子能见这么多牛人。换成现在,考啥试嘛,直接合影签名留念了。
  
  还有很多其他有趣事,篇幅限制,就不介绍了。
  
  整点拿着书本去背,在黑板上演练战术,素质教育都变成应试教育。
  
  既然没有现实演练基础,就有人试图从嘴上突破。什么是嘴上突破呢,就是发表惊世骇俗之言论,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之目的,和今天网络愤青有的比。
  
  当时的环境和现在可不一样,不能乱说话,要对自己言论负责的。特别是军人,永远是将行动而非喷口水。那些嘴上理论中,最要命的一条就是——建议实行“一长制”。
  
  一长制——就是一个人说了算。苏联红军就是这样,一个头头,一个人说了算。在一个团中,团长就一言九鼎。在一个军中,军长就是独裁者。在一个军区中,司令就是国王。因为头头权利太大了,所以才有后来的朱可夫元帅帮助赫鲁晓夫上台的事,即军人干政。
  
  中国军队配有政委,分散了权利,保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在政委这个位置上,出过聂荣臻、罗荣桓、邓小平这样的人。比方说辽沈战役中,毛泽东让林彪拿下锦州,林彪犹豫不决。这时候罗荣桓出马了,给林彪做了一番思想工作,林彪下了决心打锦州。如果没有罗荣桓,林彪也可能决心打锦州,也可能和毛泽东硬顶。
  
  主张实行一长制,简直向整个军队制度和毛泽东本人挑战,疯了。而且中苏关系恶化,开始论战提防,你再去学习,想干啥?苏联出现了朱可夫事件,你再学,想干啥?
  
  说者过了嘴瘾,账却要刘伯承来还。
  
  这些故事形成报告,通过彭德怀和邓小平上传之后,问题就来了。
  
  赢得抗美援朝,心气空前高涨——老美都赶走了,该啥该啊?别折腾了。改革必然触动一个禁区——偏离毛主席路线,很大一个罪名。
  
  批判会就来了,会上很有趣的,毛泽东按照一贯风格作了谈话,彭德怀、林彪搞了批判,陈毅等人和稀泥。下结论:违背了毛主席路线。
  
  大家冤枉了刘大元帅?没有!
  
  刘的军事理念和毛泽东军事思想不合拍,这是事实。挨批是必然的。现在大家替刘伯承喊冤,应该明白一点,刘伯承和毛泽东确实存在军事路线上的分歧。
  刘伯承军事理念很清晰,那就两个字——正规。就算打游击时,骨子里仍然是一个正规战推崇者。这点毫无异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什么?解放战争之前很明确,游击,游而击之,保存实力。解放战争就比较模糊了,解放军大规模迂回、长距离穿插都是军内大佬在执行。抗美援朝依然这么打的,如果这一切归于毛泽东军事思想,和刘伯承军事理念依然不合拍。
  
  所以说批判刘伯承“违背了毛主席路线”一点也不冤枉。毛时代,凡是和毛主席路线相违背的,都要挨批。因为那年代只有组织、领袖,没有法制。
  
  我们为刘伯承遗憾,是因为在法制不健全的年代,一个有自己独立见解的将军不能表的自己的见解。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回顾那一次次斗争,并不是要揭秘呀什么的,而是痛惜那一代人浪费了时间。反右倾,就是军事系统在浪费时间。
  
  相比之下刘伯承还算幸运的,鉴于人望,大家对他有所保留。首席上将肖克成了替罪羊。一直被批斗到吐血,最后弄一顶反党的帽子戴在头上。
  
  当时真正和毛主席路线不合拍的人有两个,党内刘少奇,军内刘伯承。和他们军内理论家与党内理论家头衔相符。
  
  一九五八年反教条主义很有名,除了刘伯承之外,还批了另外一贯红人——粟裕。
  
  既然同时牵扯到粟裕和刘伯承,就先说点题外话,比较一下二位杰出军人的战术特点。

 略微比较一下刘伯承和粟裕的指挥风格
  
  
  
  
  说真的,这是一个得罪人的事。
  
  现在军粉中,刘伯承有一大堆粉丝,粟裕也有一大堆粉丝,说啥都要得罪人。一般来说,得罪人的活没人愿意干的。但是行文至此,忽略过去似乎是对二人的不敬。写将军不写起指挥风格,就如同写政治家不说治国方略一样。
  
  军衔上看,刘伯承元帅,高于粟裕大将。这个可以忽略不计。军衔并不完全代表才能和战功。这点前面分析过了。
  
  本人看来,一块残缺的镜子,打成两半,一般是刘伯承,另一半就是粟裕。两人结合在一起意味着完美。
  
  刘伯承科班出身,满脑子正规战和军队现代化,前面说过,在这方面军内没人跟他比。虽然潜心研究过游击战,并且成绩傲人。本质上他还是一个正规战专家。因为他理论基础极其深厚,所以号称党内孙武。注意,是党内孙武,不是党内白起、卫青或李靖。
  
  孙武何许人?相信全世界凡是对军事多看两眼的人都知道这个名字意味着啥。然而即使是资深军粉,也不见得去研究这位两千年前的超级前辈军事战功。大家记得他,只因他留下了十三篇兵法而已。
  
  党内孙武刘伯承来到战场上,狙击战或伏击战都打得如同教科书一样标准,战术布置同样教科书一样标准,一切太标准了,以至于战场上临敌应变亦如教科书一般。最显著的一个战例便是大渡河畔,刘伯承度过大渡河之后,率部夺去泸定桥。林彪同样率部前往。一人一边,如果刘伯承先到,就不用爬铁索进攻。结果却是林彪后发先至,飞夺泸定桥成功。为何刘伯承先走却落后了?就是行军太教科书了呗,该吃饭时就吃饭,该睡觉就睡觉,没有急行军。这是刘伯承之瑕疵。
  
  如果说刘伯承是一个杰出的战略理论家,战术实践方面有些许瑕疵;那么粟裕正好相反,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实践者,在理论方面有所欠缺。
  
  粟裕另外一种人。进入军队之前,粟裕只是一个腼腆的热血青年,从没上过一天军校。和晚生几十天的林彪一样,粟裕过于文静,就算血是热的也不表现出来。
  
  如果说粟裕有什么老师,那就是敌人和战争。是战争和敌人让粟裕从一个斯文小年轻成长为第一流统帅。
  粟裕长年远离中原,在靠近老蒋心脏地区与敌周旋,时不时受伤什么的,还要应对那个年代特有的同志之间的无可避免的“提防”,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在这样的情况下,粟裕同志也没心思没时间停下来“钻研兵法”。
  
  再说,最要命的是,当你深陷敌人包围圈,那种你死我活的环境中,有那本兵书告诉你该啥时候打仗、啥时候睡觉、啥时候吃东西?该如何派兵布阵,如何避敌,如何逃跑,这一系列问题都得自己解决,没有任何一本书、任何一种兵法可以告诉你。
  
  在那残酷的环境下,奉行最残忍的丛林法则。
  法则只有一条——靠自己。
  
  在那无情淘汰中,如果你不是天才,那就会被淘汰,被残忍的淘汰。能生存下来的人,只能是天才。所以存活下来了,还给敌人以重创,所以说他是天才军事家。他的才华不属于任何流派,随机而变。他的才华表现的诡异难测。
  
  要是搞辩论,即使第一代军队领导人文化水平不高,可以肯定,很多人远胜于粟裕。但是临阵对敌,能和粟裕相媲美之人屈指可数。粟裕也不是没有缺陷,他的缺陷就是论理水平有限。这个缺点在战场上没啥,对后人却无尽的遗憾。后人研究粟裕将军,只能从有限的战地资料中自己总结,难以知晓粟裕那个脑袋里思维活动轨迹,以及对战争看法。所谓的专家或者粉丝们,由于没有实践经验,只能凭空想象,生搬硬套,无趣得很。
  
  以粟裕战争实践之经历,如果理论水平高一点,必然能为军事思想增光添彩。
  ——遗憾呐!
  
  作为正规战的推崇者,刘伯承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在战场上发扬战争自己的战争理念。他唯一大显身手的机会是统兵出中原,可惜时机不成熟,阴差阳错之下,变成了千里跃进大别山。时不与我,可惜。
  
  刘伯承的遗憾,粟裕填补了。国共决战,最拉风的两个人中,一个就是粟裕。决定性的淮海战役中,粟裕出尽风头,刘伯承只能起到辅助左右。
  
  平心而论,刘伯承出中原时间上早了点。一支孤军在中原地区存活的概率不大。粟裕搞淮海时机就好一点。因为东北已经大打出手,之后东北军入关,钳住了华北傅作义。淮海战场上的共军没有双面受敌的风险。
  
  如果粟裕和刘伯承是一个人,那将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然而这个想法终究还是苛刻了一点。人无完人,那种完美的军人终究也是不存在的。就连伟大的孙武,也不完美,不是吗。
  
  刘伯承说,“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优秀,百战百胜,有古名将之风,是我军最优秀的将领,是中国的战略家。”这当然是一位老同志对后备称赞。从某种意义上说,刘伯承有点羡慕粟裕,因为粟裕在国共决战中得到充分施展,而自己没有这样的机会。
  
  一九五八年,刘伯承元帅和粟裕将军的事业线就终止了。两人一同挨批,同样是生前没得到平反,难道是天意?是老天在提醒我们注意两位杰出军人之互补性特点?

天才是如何炼成的(1)
   
  粟裕,侗族,湖南会同人,属于少数民族,农村户口,被压迫歧视对象。
  粟裕生于一九零七年,和林彪同年,开国将帅中最年轻的指挥官之一。南昌起义那年二十岁,此前已经跟着叶挺在独立团混一阵子,算是“老兵”了。
  
  现在提起粟裕大将军,都是一片赞美致辞,似乎是个天才。在这个轻浮的世道上,凡是有人取得优越成绩,便冠以天才称谓,然后一切结束。好像“天才”二字是个万能公式,可以解释一切奇妙的现象。
  
  说天才容易,分析天才难,成为天才更难。
  
  粟裕成为军人那会,额头上可没写着天才二字。而且身材瘦小不善于交际,估计在军队中吃了不少苦头。当然和后来的经历相比,这些苦头也不算啥。
  
  所以当兵,说好听点是为了伟大理想,更现实的还是混口饭吃,或者说理想就是混饭吃。然而乱世之中,军人也不容易混饭。无数次死里逃生。
  
  所谓天才军事家,就是这种死里逃生逃出来的。现在就看看粟裕将军是如何从腼腆少年“逃”为军事天才的。
  
  南昌起义失败,警卫班长粟裕随部队转移。国民党在后面追赶。在武平这个地方,掩护大队撤退时,一颗子弹飞来,从粟裕右耳上侧头部颞骨穿了过去,粟裕当即栽倒在地,不能动弹,但没有昏迷,头脑还清醒。倒在地上的粟裕依稀听得排长说了一句,“粟裕呀,我不能管啦。”排长同志十分负责任的卸下粟裕的驳壳枪,丢下粟裕走人( 住:排长后来自行离队了) 。也不能怪那排长不仗义,兵败如山倒,打掩护本来就极其危险,能活命就不错。以赫赫有名的林彪为例,南昌起义也是个排长,失败中途也经历过离队开过小差,只是没找到归宿又到队伍来了。
  
  等到粟裕恢复意识,身边已空无一人,浑身无力爬。这时候,想活命就要赶上队伍,不然死路一条。粟裕奋力站起来,因为太虚荣,又跌倒了,站不住。死神在年轻的粟裕身边露出狰狞面孔。看来未来的名将要提前去见马克思了。然而求生意志激发了生命潜力。身临绝境之下,顺着山坡滚下去,艰难地爬到路上,却又滑到了路边的水田里。这时,粟裕再也没有力量前行一步了,但幸运女神向他招手——几个同志沿着山边路过,帮助粟裕爬出水田,包扎好伤口,又搀着他赶上了部队。
  
  这是粟裕同志第一次死里逃生。求生能力(躺在山上听天由命)稍微差一点,就挂了;身体条件差点(爬不动),就挂了;运气稍微差点(碰不到同志),也就挂了。这些不仅是粟裕逃命的因素,作为普通人想要有所作为,也需要这些。
  
  两年之后,在宁都再次负伤,这次伤在屁股。
  
  又过一年,也就是一九三零年,死神再次现身。当时粟裕已经升为支队政委在赣南苏区,随部队和国民党军独立十五旅死磕。一发迫击炮弹打过来,在粟裕身旁爆炸。粟裕头部被单片击中,昏倒在地。
  
  士兵们看到粟政委头部负伤,满脸是血,急忙跑过去帮他包扎伤口,要把他抬下战场。
  
  哪知粟裕苏醒后坚决不肯,刚说完“别管我,快去追击敌人”,又昏了过去!够狠!有这样的指战员,国民党能架住么?
  
  战斗结束,士兵们把昏迷不醒的粟裕抬到医院,发现一块弹片深深地嵌进了他的颅骨。医院条件简陋,无法进行手术,医生只好用纱布将其头部紧紧缠住。三个多月后,粟裕伤愈归队。战友们都以为他是被炮弹片炸伤而已,没人想到弹片竟然一直留在他的头颅内。直到一九八四年,粟大将军死后被活活,弹片才从骨灰里拣出。一共三片,现藏与军事科学院。
  
  不能不佩服粟大将军福大命大。弹片位置再偏一些,可能就……。但是弹片在脑袋里留下后遗症,此后战事紧张或者工作劳累,就会头疼头晕。那时既没有止疼药又没有保健医生,怎么办?忍着!在淮海战役最为紧张的时候,粟裕曾经七天七夜不睡觉,怎么过来?忍过来的!天才必须能忍。一直忍,忍到忍不住。
  
  朝鲜战争之前,毛泽东点名粟裕挂帅,粟裕却忍不住了,一生一次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天才是如何炼成的(2)
  
  最能体现粟裕同志忍受力的要数第四次负伤,最具传奇色彩。那是一九三五年五月,粟裕已经升为红十一军参谋长,在江西省东部打仗。
  
  红十一军下面的二十八师攻打一个山头,久攻不下。粟裕与军政委萧劲光一起到前沿,指挥进攻。山头很快被拿下了,乘胜猛追。意外发生了:敌人第二梯队的一小部分从后面打了过来。而粟裕手上已经没有部队。这时候考验一个军人时候了,可以选择逃跑,运气不好当俘虏;运气好点能逃一命,然后看着自己队伍被敌人夹击包饺子。
  
  列位看官,如果是你,将做怎样选择?
  
  粟裕做了另一个选择,带领身边的警卫人员冲上去!狭路相逢勇者胜,军人胆气在这一刻提升到极限。不知道当年的粟裕是否晓得诸葛亮空城计,同样是以小博大、以虚博实,这么一个反身冲锋,真有一丝空城计的味道。
  
  仗是打赢了,然而命运再一次考验了粟参谋长——左臂被打中,动脉血管被打破,鲜血喷出一米多远,粟裕再一次当场昏死。警卫员立即用绑腿把粟裕手臂上部扎紧,止住血。天又下起了大雨,山路崎岖难行,同志们用担架把粟裕送到二十公里外的救护所。
  
  第二天,粟裕的手臂肿成了腿!
  
  子弹从左前臂的两根骨头中间穿过,两边骨头都伤了,还打断了神经,并且已经感染,出现坏死现象。医生主张锯掉他的左臂,否则有生命危险。粟裕再一次表现硬汉本色,对医生说:“即使有生命危险,我也不锯!”医生见他态度坚决,只好依他。
  
  伤口化脓,要开刀。那时的医疗条件有三个特点:药品缺乏,设备简陋,技术差。
  
  做手术没有麻药,麻绳就是麻药。用麻绳将左臂绑在凳子上,让医生施行手术,其疼痛程度我们是没法知道了,可以和刘伯承元帅交流交流。
  
  最骇人的还在手术后,医生用蚊帐布剪成二指宽、半尺长的布条,放在盐水里泡,每天早晨从子弹的进口处捅进去,第二天又从子弹出口处抽出来,再从进口处放进一条。就这样捅来捅去,伤口长期不能愈合,反而长了一层肉芽。医生就用一个小耙子把肉芽耙掉。
  
  关云长刮骨疗毒也不过如此吧!
  
  这样捅来捅去,耙来耙去,伤口好几个月没能愈合。相比之下,有神医华佗陪伴的关云长能下棋有酒喝已经是非常相当之幸福了。
  
  身体痛苦也就算了,连安全保障都没有。在医院养伤期间,有一天敌人的便衣队袭来,医院的医生和病人立即分散隐蔽。粟裕一跑出医院就被四个穿便衣的敌人盯上了。一口气跑了十多公里,才甩掉敌人。后来,粟裕被送方面军司令部的手术队治疗,到那里用了点碘酒消毒,不到半个月就好了。
  
  一年之后,粟裕右臂受伤。再过两年,脚受伤。
  
  粟大将军一生六次负伤,每一次都是凶险异常。每次涉险过关都要升级。第一次负伤时只是班长,第三次已经升为支队政委,第四次负伤时已经升为军参谋长。
  
  如此凶险环境中存活下来的人不是天才是啥?
  
  看看吧,天才就是这么练成的。对于任何一个人,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如此坚定的意志信念,能承受如此多的磨难,并且被幸运女神照顾好几次,想平庸都难。所以,那就奋斗吧,朋友们!呵呵,说多了。
  
  身经百战而不死,再起时天下将风云变异。
  小瞧朱德了!朱德在军中那么高的威望,不是年龄大资格老,只会做好好先生就能得来的(南昌起义时,朱德只是偏师的副师长,而贺龙是总指挥,刘伯承啊什么的都比朱德的官大……起义失败后,所有的大官都有中央保护离队,而朱德连离队的资格都没有,只好带着残兵到处躲)。
  
  而粟裕的军事启蒙就是跟朱德学出来的,因为粟从南昌起义起就一直在朱德的队伍里成长的,耳染目濡,身体力行……其实红军的很多将领包括老毛的军事思想都是跟朱德学出来的。
  
  朱德做军阀的时候,从多年的云南边境的剿土匪实践中,自己发明了套特殊的战法,这战法非常独特又实用,凭这套战法,重庆军阀杨森请朱德朱德看不起没去……而早期朱德刚入党不久时,就曾傲视天下群雄的说过:“给我朱德一千条人枪,就可解决天下所有军阀(大意如此)”
  
  朱德的特殊战法主要有三点:
  1、诱敌深入,然后集中优势兵力于于我有利的预设阵地歼灭敌人。
  这招后来被老毛简化为“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歼敌”。而这招朱德自己承认是跟蔡锷学的。蔡锷比我们想象的要厉害很多很多,不然袁世凯那么忌惮他,而蔡锷也敢于以云南一省的兵力讨袁,后来整个西南各省的著名军阀都是蔡锷的旧部。
  后来,老毛《论持久战》的(退却,相持,反攻)的基本思路,就是把这招提升到了战略层面而已……
  
  2、精益求精的反复研究地图,最好到实地考查地图上的每个细节。
  这招粟裕自称是他克敌制胜的法宝。而这也是朱德最早强调的,朱德在延安时曾跟美国记者吹过自己做军阀时研究地图而制胜的心得。而林彪也是个研究地图迷,辽沈战役基本就是林彪把自个关屋子里研究地图打赢的。精研地图,可见林粟二人都是朱德的嫡传弟子。
  
  3、搞好战地老百姓的关系。
  这招后来被老毛总结提升为“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而朱德自称是他做军阀时剿匪时,跟当地的土匪学的。兵荒马乱时,平时对老百姓好点,老百姓会报恩。所以战争时,老百姓会自动给军队当耳目,救助伤员,提供供给等等。所以军民鱼水情真的是我军能制胜的法宝,不过最早发明者是云南土匪,哈哈。
  
  据说,军歌中,原词是“朱德的旗帜高高飘扬”,只是建国后才改为“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所以,朱德的军事才能,威望,资历都是无人能及的,第一元帅当之无愧。林彪在黄埔军校也就三个月,而真正的实战经验都是十多年在朱德的手下,一步步跟着朱德学出来的。

名将之路
  
  无数次冲锋负伤,和战争亲密接触之后,粟裕理解了战争,拥有了驾驭战争的能力,也就挣得了成为名将的本钱。
  
  仅有本钱还不够,要成为名将,还需要一个必要因素——敌人。
  有敌人,才有名将。
  
  一将功成万骨枯。万骨之中,必须有敌人之尸骨。
  
  所谓名将,把自己受过的伤、流过的血、承受过的折磨加倍返还给敌人。
  所谓名将,就是以最为冷静、残忍、代价最小的方式置对手于死地
  好吧,既然敌人还在施虐,那么从现在起,踏上名将之路。
  粟裕名将之路,起于黄桥。
  
  既然是名将起点,就应该有陪衬。陪衬有三个。最大的日本鬼子,实力最为强劲,是国共双方劲敌。实力排第二的是韩德勤部,韩德勤是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他的部队可算国民党抗日部队。排名第三的是李明扬部,国民党敌后游击队。新四军挺进纵队刚刚到来,实力最差。
  
  按道理说,鬼子是后面三个队伍的共同敌人,当时又是国共合作,大家应该团结协作打鬼子是吧。诡异的事就来了。排名第二韩德勤同志想“抗日垄断”,要搞掉排名第四的新四军。当然也不是韩德勤要搞新四军,是韩的后台,老蒋要解决新四军。老蒋是个胃口很大的人,他要先搞掉苏北比较薄弱的新四军,然后再搞皖南。陈毅粟裕他们要想发展抗日根据地,必须先过韩德勤那关。
  
  韩德勤信心满满调兵遣将,以第89军李守维部和独立第6旅翁达部为主力进攻,约一万五千人。新四军兵力是韩德勤一半,七千左右,在粟裕同志的指挥下,采取集中兵力、诱敌深入、各个击破的战法,在黄桥地区进行自卫还击。
  
  两天暴雨之后,国军分几路扑向黄桥。第二天下午,独立第6旅3000余人进抵黄桥附近,遭到伏击。三小时激战之后,该旅全部完蛋,旅长翁达自杀。国军为扭转被动局面,猛攻黄桥,一部突入东门。经一夜激战,第二天早晨89军溃败,军长李守维逃跑时失足落水见阎王。战斗结束,国军损兵一万多,折将若干。
  
  作为一个现代人,看到这个结果当然高兴不起来。当时日本人就在旁边,咱国人却在这里开火。当时翁达和李守维当时都是中将军衔,带着一万多人去跟鬼子拼命,即使用血肉之躯也压死几个鬼子吧。战死也赢得后人尊重,何必跟自己人动肝火?
  
  最搞笑的就是那个韩德勤同志了,在第三次围剿中央根据地,他的部队被全面歼灭,不长记性。此役见证粟裕的功勋。三年之后,连自己也被捉了又放。然而这样一个人却官运亨通,最后还跟着老蒋跑去台湾当总统府顾问。如此国民党,叫人怎么说呢。

名将第二步,是在苏中。国共内战刚刚开始。国军以优势兵力全面进攻,共军集中兵力机动防守。
  
  战争过程是这样的:粟裕指挥新四军,在七个不同的时间,七个不同地方,和七个不同对手交战,打赢七场战争。史称七战七捷。
  
  战争本来就是你死我亡的事。不同的时间地点,战争态势不同;不同对手,指挥风格各不相同。打赢一场,可能是偶然;胜两场,也许是运气;胜三场,表示你很有才;四场……一连胜七场,那是名将的工作!
  
  此次战役,粟裕指挥三万多新四军将士,对敌十多万。战争结束,消灭五万多。震惊了远在延安的朱德彭德怀,连胃口很大的毛泽东都写文章通电全军,推广这次作战经验。
  
  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场战争虽然粟裕一直弱势,但具体到每一个局部战场上,粟裕就变成强势一方。每一次都是以多打少,每一次都是以强胜弱。
  
  很奇怪?一点都不奇怪。资深军粉想必记得,当年萨尔浒大战中,努尔哈赤用的就这一招。努尔哈赤用这招,是在北方和狼学的(注:北方少数民族将领精于此道,萨尔浒大战是典型)。粟裕用这招,是在屡次大难不死中领悟到的。
  归纳成理论就是,战场上取得局部优势。
  
  说穿了,兵法本质只有一条:就是用自己的拳头打敌人的命根子什么的。穿插迂回也好,中央突击也罢,就是去打对方软肋。如何去打?那就看将领的素质了,有人是从兵书上培养素质,有人在战场中练就本领,粟裕属于后者,虽然没有念过军事教科书,却在战争中领悟到战争本质。
  
  这是一条基本作战原理。一般军粉都知道,但是能在战场上运用的,必须是优秀指挥官。能一直在战场上运用的,那就是名将了。粟裕一直精于这一点,所以是名将。
  
  名将的秘密,就是在战场上建立起对敌优势。比方说当年李牧使用骑兵,比方说亚历山大使用步兵方阵,比方说拿破仑使用炮兵,到共军将领这里就是诡异的穿插切割,代表人物就是粟裕和林彪。只是林彪过于谨慎,所以才说粟裕敢打神仙仗。
  
  这个风格贯穿粟裕一生,在后来的鲁南战役和莱芜战役中都有所发挥。但标志性一战,便是孟良崮战役。这一战典型的“神仙仗”,有着深深的粟裕烙印。这一战后面对比林彪粟裕指挥风格的时候再分析。
  
  粟裕的名将地位,奠定与淮海。下面就啰嗦一点淮海战役吧。

PS 多谢大家关注。
  
  下面谈谈简略谈一下淮海战争,然后回到当年反右派斗争上。
  淮海战争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这里只能简略谈一谈。很想省过不说的,但是说粟裕而不说淮海战争,似乎过不去。
  
  
  
  
  地图
  
  这是大致地图

 淮海战役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粟裕在碾庄搞定了黄百韬
  第二部分,华野配合中野在双堆集搞定第十二兵团
  第三阶段就是粟裕搞定杜垏明

开战双方:国民党和共产党。国民党那里称谓徐蚌会战,共产党这边称淮海战役。共产党胜利了,咱们都生活在共产党世界,所以也称淮海战役。
  
  战争性质:决战。
  
  战争背景:辽沈战役解决东北问题。有了东北,共产党相当于有了自己永久性地盘。决战时候到了。如果不打,那么中国将再次面临恐怖的分裂。
  打,当然要打。
  
  不管是蒋介石还是毛泽东,都想拿下一个统一的中国,都不想成为分裂中国之千古罪人,都想置对方于死地。在哪里打?当然是中原地区。
  
  至古以来,中原逐鹿,的中原者得天下。
  
  毛泽东早有中原逐鹿之心,早在三大战役之前,毛泽东就派刘邓东渡黄河,以图解决中原。只是时机不成熟,刘邓在中原没站住脚,演变成所谓挺进大别山。当然淮海战役主战场并不是传统地理上的中原。而是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地区。这地方经济并不发达,却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远的不说,抗日战争中这一带就打的异常惨烈。
  
  辽沈战役之后,共产党在军队数量上超过了国民党。当然装备上,国民党依然领先。下一步怎么办,还没有有一个具体方略。按照毛泽东和中央的设想,派遣粟裕带一帮人到长江以南,学刘邓接近敌人心脏地区,吸引江北敌人过江南,然后调东北军入关,司机解决华北,再图中原,然后一统天下。这个战略相当宏大,但并不陌生。
  
  一句话,就是由北向南一统中国,历史上的老一套了。熟读历史的毛泽东打算把这出经典历史剧重演一遍。
  
  如果按照这个决策,邓林彪带领东北军入关,华北的傅作义就有了来自南方的大力支持,投降肯定是不可能的了,北京一带肯定要大打特打,最后的结局很可能是共产党依然胜利。但古老的北京城估计要反复砸碎好几遍。打完之后在休整,再南进,再打,再南进?打到何年何月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能诞生。
  
  这时候粟裕站出来了,说,下江南不是上策,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要知道当年共产党缺少运输工具,要大规模带人过江是不可能的。人数少了也没啥用。
  更好的办法就是留在江北,在两淮地区打几个漂亮的歼灭战,比下江南省事。粟裕的第一个支持者是饶漱石。而陈毅不太赞同粟裕主张。官司打到毛泽东那里。经过一系列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毛泽东觉得粟裕的想法虽然大胆,但还是可行的。决定把这次战役交给粟裕来搞,还把陈毅调到中野。
  
  看官们,此时此刻的粟裕让你想到了谁?横扫东方诸国的白起?还是帮助刘备搞定天下的韩信?
  黄百韬并非蒋介石嫡系,最后混到兵团司令员,靠的是实力。拜长期以来宣传所赐,一提到国民党军官,很多人脑海里立刻浮现一个精于吃喝嫖赌之身影。当然,精于吃喝嫖赌的党国军人不少,但不包括黄百韬。身为将军的黄百韬,并无不良嗜好。战场上进则争先,退亦谨慎,打起仗来凶狠顽强。虽然是杂牌军出身,对蒋介石却是死心塌地,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战场上,无论是忠诚度还是在战绩上,都是呱呱叫。身为杂牌军出身,能在派系林立的党国军方混出头,相当不容易的,黄百韬做到了。
  
  一句话,黄百韬同志杂牌军中的王牌将星!
  
  虽然黄百韬最后身败名裂,因应该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讲,黄百韬是一个优秀的将军。他所以失败,除了时运不济,跟错了人,还因为对手更优秀。
  
  一九四八年,黄百韬十四九岁,正值春秋鼎盛,将军的黄金年龄。年末,黄百韬在碾庄地区碰到了比自己更为年轻的对手粟裕。两人是老朋友了,经常打招呼,只不过他们打招呼的道具不是酒肉,而是机枪大炮。结果是互有胜败。这一次,他们这辈子最后一次较量。
  
  这一次和以前不同,以前都是国军围攻粟裕,粟裕险中求胜。这一次是粟裕亲自自定了作战计划,并征得毛泽东的同意和支持,决定消灭黄百韬。整个战役刚刚开始,毛泽东和粟裕都想打个开门红长士气。
  
  一番总结分析之后,发现徐州东边的黄百韬先生是个不错的选择,就决定首先吃掉黄百韬。这么选择倒不是因为黄百韬将军是绵羊,而是因为黄百韬将军出不好。国军内部派系林立,大家彼此牵扯记恨。之前的张灵甫带领的王牌七十四军就是这样挂掉的。如果杂牌军出身的黄百韬陷入危局,蒋介石嫡系是不会倾尽全力救援的。
  
  这点上,就看成国共双方的差别。共军内部也是派系林立。但派系只表现在政治斗争上,上了战场还是彼此配合。比方说就在淮海战役,华野和中野的配合,那叫相当亲密无间。
  
  这或许就是蒋介石和毛泽东的差距。可以说毛泽东吃透了蒋介石,也吃定了蒋介石。
  
  老友见面,也没必要客气,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彼此问候。
  
  双方经过一系列试探、对抗、引诱之后,远道而来救人黄百韬被粟裕包围了。
  深陷重围中的黄百韬依然不慌不忙,一方面寻找机会突围,一方面固守待援。然而并没有人来救他。可能救他的邱清泉和李弥各有自己不救的理由。虽然如此,黄百韬及其强悍。共军猛攻一周付出许多伤亡之后仍不能拿他怎么样。
  黄百韬坚守这段时间,老大蒋介石干吗,当然是下命令,命令大家解救黄百韬。根据一贯剧情,没起作用。于是蒋介石搞宣传工作,大肆宣传黄百韬的英雄事迹,鼓励黄百韬拼死混战等等,相当于精神支持。就相当于现在许多公司业务老板,喜欢鼓励你拼命干活却不给你来点实际的。
  
  此时的粟裕正在运筹帷幄,一边稳住邱清泉和李弥,一边调兵遣将要黄百韬的命。
  
  黄百韬也不是孬种,直到最后,还在指挥残余的将士和蜂拥而来的共军对撼。
  最后的最后最后,这位优秀的军人黄百韬,这位杂牌军中的将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拔枪自杀。子弹从嘴里射进去的。自杀前,拿出名片一张,在背后写上“黄百韬尽忠报国”,交给国民党第25军副军长杨廷宴,请他转交蒋介石。这一幕很感人,但于事无补。
  
  还是那句话,黄百韬是个优秀的军人。
  
  粟裕后来谈到淮海战役,说他有过两次紧张,第一次就是围歼黄百韬。这一战打不好,淮海战役就可能就胎死腹中了。
  
  这是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粟裕超额完成任务,全歼黄百韬兵团十二万,毛泽东很开心。
  第二阶段,黄维
  
  淮海战役中,第二阶段就是消灭了黄维兵团,并且活捉了黄维。但大家不要以为黄维是个庸人。说句公道话,黄维将军值得国人钦佩。
  
  和之前的“杂牌将领”黄百韬不同,黄维是蒋介石嫡系。
  
  黄维生于一九零四年,黄埔一期,和大将陈赓同学。毕业后,参加过东征陈炯明和北伐战争,非常勇敢。北伐战争时已经是营长。黄维成名于淞沪会战。
  
  战争开始一个月后,黄维接任第十八军第六十七师师长,率部进入罗店。面对日军立体式的生猛进攻,黄维因生生守一个星期,打到最后下面的三个团长,一人战死二人重伤,师部除一个电报员,连文书、炊事员都拿枪上去了,战后整编,活着的人连一个团凑不上。
  
  罗店之战,黄维一张成名。
  
  事后也有不少人说当时黄的指挥死板僵硬,“书呆子黄维”的名声就此落下。
  随后黄维参与武汉保卫战和缅甸反攻,均有不俗表现,是位抗日英雄。限于篇幅,这里就不累述了,有兴趣可以自己找资料看看。
  
  黄维的生平和刘伯承有点像,受过正规军事教育,打仗一板一眼。而且连职业规划都差不多。抗战胜利之后,黄维先是训练预备军官,干了一段时间又到武汉筹备创办新制军官学校,任校长。学校根据美国顾问团的建议而成立,准备仿照美国西点军校的体制建校,培养陆海空三军军官。然而他不如刘伯承幸运,因为这时候国民党已经的优势正在丧失。在蒋介石的逼迫下,黄维被迫重新走上战场。
  
  为了配合重点防御计划,国民党组织了所谓机动兵团,第十二兵团,下辖四个军和一个战车营,共十二万。这十二万人,基本上是桂系精锐,全美式装备,王牌军。这一点上蒋介石绝对失策。黄维科班生,有血性有原则,但临机应变欠缺,不该让黄维出任十二兵团司令。机动兵团干嘛的,说白了就是救火的,哪里需要去哪,担任突击救援任务,要善于机变的将领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这恰好是黄维缺陷。如果共军也有这样一支部队,肯定不会让刘伯承出任司令员,道理一样。
  
  黄维和蒋介石约定,打完这一仗,继续回去办学。蒋介石说,好。
  
  只是黄维再也没办法办学了,因为上了战场就由不得自己了。他将遇到一个和自己类似的对手——刘伯承。
  
  战争开始,老大徐州“剿总”司令刘峙严令远在驻马店的黄维兵团快速向徐州集中。黄维遂率第十二兵团经蒙城、宿县向徐州靠拢。一周后,到达阜阳。然后渡过涡河后到达蒙城,遭到解放军坚决阻击。狙击黄维的正是中原野战军,决策者正是刘伯承。还有陈毅和邓小平在旁协助。
  
  为站稳脚跟,黄维决定以蒙城为核心,构筑工事,屯积粮弹,看准目标再打下去,前进时先占领前方有利地形,作为新的核心。如此逐次跃进,教科书一样稳扎稳打。黄维希望用这种安稳的方式逃脱虎口。
  
  此时刘伯承正在指挥解放军在四周寻找战机。按照当时情况看,刘伯承想一口吃掉黄维并不容易。因为黄维的十二万人都是正规军,装备上先进许多。特别是安徽西北皆为平原,利于坦克冲锋。当时的刘伯承,刚从大别山出来,重武器丢的七七八八了。然而刘伯承吉人天相,得到贵人相助,具体说两个人:蒋介石和粟裕。
  
  就在黄维稳步东进时,总老大蒋介石突然发来电报:因黄伯韬第七兵团在碾庄被围,令黄维兵团火速向宿县疾进。黄维只得放弃守蒙城的计划,下令向北攻击前进。经过激烈战斗,解放军撤走。黄维遂令各部直趋宿县。在淮海战役中,宿县是个极其重要的战略之地,咽喉之所在。可惜黄维最终没有替蒋介石拿下宿县咽喉。
  
  刘伯承乘虚占领蒙城,切断了黄维的退路。此时的黄维已经孤军深入,兵疲将乏,哪经得起如此折腾。折腾不起也得折腾,领袖命令嘛。
  
  就在黄维进退两难之际,刘伯承趁机把黄维包围在双堆集。此时蒋介石已经忘了张灵甫之痛,命令黄维原地待命,再图谋宿州。
  
  此时刘伯承迎来第二个贵人粟裕。单凭中野是拿不下黄维兵团的。此时粟裕派华野四个纵队和野战特种纵队炮兵前来支援。形成以二十万对十万的优势。特别是陈士榘带来的炮兵,更是解了中野燃眉之急。因为黄维被困在双堆集狭长地带,最怕炮火。到最后整个十二兵团成了炮灰,黄维本人成了俘虏。
  
  从这点上就看出国共上方差别了。国民党精锐兵团陷入包围圈,通常是蒋介石急得团团转,命令无数却没用。张灵甫如此,黄百韬如此,如今轮到黄维依然如故。反观共产党这一边,刘伯承啃不动黄维,粟裕帮着啃,雪中送炭啊。最后还下命令说,缴获的武器留给中野,雪中送炭之后还留下羊肉串。
  
  黄维打仗古板,做人也差不多,依然心向国民党。二十六年后,蒋介石死,黄维被特赦,随后成为政协常务委员,八九年去世。
  杜垏明的悲惨遭遇
  
  杜垏明有个好女婿,叫杨振宁。
  粟裕说,淮海战役第二次紧张,就是追击杜垏明。
  
  杜垏明比以上二黄官大、名声大,而且结局要好一点,既没有像黄百韬那般饮弹自裁,也没像黄维那般把牢底坐穿。当然,既然是军人,就要以战场为准绳。战场上的杜垏明有多大才华?不知道。因为他从来就没得到真正发挥的机会。大家觉得很奇怪,杜垏明怎么说也国军高级将领了,怎么就没有机会?
  
  在我们的惯性思维中,军衔越高,指挥的军队越多,权力就越大,发挥空间越大才是。看看林彪在东北多么横,看看华野粟裕多么风光。然而杜垏明不一样,因为他的老大叫蒋介石。蒋介石喜欢下命令。危难之际,他的命令不怎么管用,但是正常情况下就不一样了,不听话,那就靠边站。杜垏明一直没有靠边站,就是因为很听话。
  
  因为杜垏明很听话,手下队伍战斗力很强。标志性一战白送昆仑关之战,消灭了几千日军。国民党曰,昆仑关大劫。杜垏明指挥缅甸远征军,一开始打得不错,后来遇到问题,蒋介石失败怕了,担心演砸了,让杜撤军。杜垏明很听话,让军队从中缅交界原始森林穿过,结果在野人山死了五万人。这五万人全是精兵,他们不是战死的,是饿死的、病死的、中毒死的。此次野人山撤退成了杜垏明听话的标志。于此同时,不太听话的孙立人把军队撤到印度,却是大大风光了一把。
  
  杜垏明最为风光的时候,应该国共决战之处,在第一次四平保卫战中,让毛泽东颜面失尽,让林彪千里大溃逃,一直扯过松花江。此时形势一片大好,杜垏明继续追击的话,林彪会继续撤退,最后可能推倒苏联。恰在这时,蒋介石又来命令了,说不要追了,巩固胜利果实。林彪得到喘息之机。
  
  淮海战役中的杜垏明处境更为搞笑,杜垏明挂职是副总司令,却又兼指挥所主任。总司令是刘峙。刘峙先生是投笔从戎,军事生涯泾渭分明,概括为:北伐时期有“福将”之称,中原大战升级为常胜将军,等到抗战就变成了“长腿将军”,解放战争这降格为“常败将军”。很难想象蒋介石为啥用他做这场生死之战的统帅。下面任何一位兵团司令抗战表现都比刘老总好。也许看中了他的“忠诚”吧。每当蒋介石发火骂人,刘先生都可以标准站姿,洗耳恭听,一副忠厚像如同防弹玻璃。
  
  骄横的邱清泉一针见血:“徐州是南京的大门,应派一员虎将(指薛岳)把守。不派一虎,也应派一狗(指顾祝同)看门。今派一只猪(刘峙),眼看大门守不住。”大战开始,将帅之间如此心态,如何打仗?会战失败的刘大将军竟然逃脱了惩罚,在香港新加坡等地花天酒地一阵子去了台湾养老了。
  
  杜垏明虽然副司令,可是又指挥不动军。反而是是指挥所主任比较有实权,但这个职位的性质是搞监督的。黄百韬被围困之际,黄维受到中野追击。杜垏明建议全力接应黄维,司机击败中野的刘伯承,这样华野粟裕必将分兵救援。这么来的话,这盘棋还有得下。因为刘伯承刚出大别山,势力有限,如果遭受夹击很可能失败后再次推到山中休整。这样淮海走势就变了。然而没有,依然是老将和刘峙在指挥。
  
  最后没办法了,带着几十万人逃跑。邱清泉不听指挥。好不容易到陈庄,完了。李弥跑了,王牌第五军军长跑了。最后杜垏明成了俘虏。杜垏明有多大才华?已经没人知道。历史只记得他最后成了败军之将,成就了粟裕盛名。
  史载:杜垏明被捉,淮海战役结束。
  
  淮海战役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蒋介石的看家本钱赔光了。如果把淮海战役比喻成蒸米饭,最重要的烧火师傅就是粟裕。所以毛泽东才说,淮海战役粟裕立下第一功。要说蒋介石为啥失败,就缺少粟裕这种能够让他调整战略之人。
  
  在争论不休的史学届对淮海战役评价相当一致:蒋介石的滑铁卢。
  
  若干年之后,毛泽东像蒙哥马利结束时还说,我的战友中,数粟裕最会打仗。
  
  粟裕的名将地位奠定于淮海。淮海战役中的粟裕到达了人生巅峰,同时奠定了中共军方无与伦比的地位。

  为了更为直观一点,下面做一个表,看一看他的战绩。
  
  
  战役名称 指挥员 我方与敌方兵力对比 歼敌数量
  黄桥战役 粟裕 7千:1.5万余人 歼敌1.1万余人
  苏中战役 粟裕 3万余人:12万 53700人
  鲁南战役 粟裕 13万:约16万 53530人
  莱芜战役 粟裕 19万:约24万 56800人
  孟良崮战役 粟裕 16万:约45万人 32680人以上
  豫东战役 粟裕 20万人 :25万人 93970人
  济南战役 粟裕 14万:27万 10.4万人
  淮海战役 粟裕、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谭震林 60万:80万 555570人
  渡江战役 粟裕、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谭震林 60万人:45万人 30余万人
  
  
  至于后来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听起来辉煌,但是在粟裕军事指挥生涯中,战术角度出发,实在是相当普通。因为此时共军,战争态势上已经占据压倒性优势。

不行的中参谋长
  
  
  看到了吗?名将,尸体堆出来的。
  
  简直是战争魔鬼!确实,所有的名将,站在其对手角度上看都是战争魔鬼。从长相看,粟大将军一点都不邪恶,身材不高,脸颊消瘦,斯斯文文的,天生一副老实人模样。
  
  战场上的恶魔粟大将军,离开战场之后就是一个善良的老好人,被欺负的绵羊。
  
  当然,粟裕也不想被欺负,然而没有办法。像粟裕那种高层次的人,脱下军装就要玩政治。政治是另外一种战场,虽然看不见硝烟,同样残酷。你不欺负别人,别人就会欺负你。你没能力欺负别人,就必然被别人欺负。世道如此,不能怪别人。
  
  要怪就怪上天,给了粟大将军无与伦比的军事才华,却没有赐予其政治敏感性。当然不会玩政治,从后来结局看,不见得就是坏事。
  
  战争狂人总得有所安排吧,战争结束之后,就去了总参,后来又升为总参谋长——彻底做到了火炉子上。
  
  总参吧,就是出主意的,绝不是个好位置。事情干好了,那是领导有方,干不好,怪你出了馊主意。一句话——出力不讨好。
  建国之后,第一任总参谋长是徐向前元帅,很快辞职不干。接下来是足智多谋的聂荣臻代总参,被批。粟裕接替,被整。接下来的更惨,深谋远虑黄克诚陪伴彭德怀冤枉半辈子。再接下来,作风强悍的罗瑞卿甚至丢了腿。
  可见总参谋长位置之烫,远非老实人粟裕能抗住的。
  所以在五八年就被批了,反教条运动,刘伯承成为第一个落马元帅,粟裕成了第一个落马大将。刘伯承挨批吧,还能找点理由,于公,确实和毛的军事思想有分歧;于私,和毛彭林在历史上有纠结。粟裕挨批看起来非常搞笑,朱德是其恩师,毛泽东捧着他,林彪引其为知音。就连党内主管刘少奇,都对他的感觉非常之好。
  但粟大将军仍然挨了批。原因有两个:一,粟裕是个老好人,只被别人莫名其妙的批判,极少批别人;二,微妙复杂的政治关系,要一一理清这些关系,要会很大一番力气。
  
  五八年,出来批粟裕的元帅有三个,聂荣臻,陈毅,彭德怀。
  
  背后权力较量,毛泽东和刘少奇
  当年的批斗会非常有意思,不叫批斗会。比方说批斗高岗时,不叫批斗会,叫团结会或座谈会。一大圈高层在一起,说咱们要维护组织团结。怎么维持团结呢,就是要摆出共产党人的本色,根据马列主义原则实事求是,摆事实讲道理,有一说一。
  
  为了维持团结,大家要勇于认错,做错了事就要改正。你自己认识不到错误,大家帮助你认识,你不能改正,大家帮助你改正。这就是毛泽东提倡的,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开着开着,团结大会就变成批斗大会。所有人都说高岗你不对,你要认错。光认错还不行,还要深刻检讨,认识到自己是在反党搞分裂,是对伟大领袖不忠。在组织团结的前提下,大家轮番进攻,有人正面,有人侧面,有人迂回,有人包抄。就这样,高岗架不住了,最后闹着去自杀。没有办法,当时可不像现在这样,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公检法系统,当年必须靠组织解决一切。
  
  或许有人不解,伟大的毛主席领导的伟大中国共产党怎么没有赶快解决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有一个长长的答案。首先毛泽东不是神,不可能在短短时间解决所有问题,他只能和所有人一样,一件一件的解决问题。中国和所有国家不一样。比如说美国,乔治华盛顿和他的团队只要在欧洲启蒙思想和法律上改变一下就行了。中国直接从一个乱糟糟的、从来没有过法制精神的、几乎是没怎么经过民主启蒙的局面跳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怎么样的,谁也不知道,毛泽东也不知道,只能一边模仿苏联一边摸索。
  
  批判刘伯承也是一样,刘伯承做检讨时快撑不住了。肖克被批斗到吐血。现在轮到粟裕。粟裕一生用兵诡异,战场上凶狠狡诈,现在他自己成了待宰的羔羊,任凭他人帮助自己改正莫须有的错误。

十大元帅里有一半是政治家。当然这话并不是说五个军事家和五个政治家。每个人身上都有军事和政治两种成分。刘伯承元帅,九分军事一分政治;叶剑英元帅,则是一分军事九分政治;彭德怀八分军事二分政治;罗荣桓相反;聂荣臻,军事政治,刚好五五开。
  作为军人的聂荣臻,战场上两次高光时刻,一是协助林彪打平型关,二是在黄土岭伏击战中吃掉了阿部规秀的混成旅团。
  黄土岭伏击战是中共抗战中最漂亮的战役之一,影响力堪比平型关和百团大战。此战中,聂荣臻和杨成武等同志密切配合,除了狠狠打击了小鬼子职位,还消灭了一个叫阿部规秀的鬼子。
  阿部规秀职位中将军衔,号称“名将之花”,中国抗战被弄死的鬼子中军衔最高。
  
  
  
  
  所谓“名将之花”阿部规秀
  
  阿部规秀,生于1886年。从1907年开始,21岁的阿部规秀在毫无任何背景的陆军中,凭着“战功”一步步晋升,先后历任步兵第三十二联队副官、第八师团副官、第十八师团参谋。1932年4月11日,转任仙台陆军教导学校学生队队长,次年8月1日,升至步兵大佐。1935年8月,任第八师团步兵第十六旅团步兵第三十二联队联队长。1937年8月2日,晋升为陆军少将,同时调任关东军第一师团步兵第一旅团旅团长,率部入侵中国东三省。   
  1938年10月,原华北方面军驻蒙军独立第二混成旅团旅团长常宽治被八路军在河北省广灵县境内的张家湾击毙后,日本军部派阿部规秀接替常宽治旅团长的职务。1939年10月2日,阿部规秀被晋升为陆军中将。 被日本国内誉为“名将之花”。
  
  
  
  
  阿部规秀之死,震惊了日本军界,也震惊了中国军界,震惊了整个抗日战场。
  日新闻悲伤曰:“中将级指挥官阵亡,皇军成立以来,未曾有过”,日新闻痛惜曰,“护国之花凋谢了”。
  ——干得漂亮!
  建国之前的聂荣臻,最大的贡献仍然是和老搭档林彪在一起搞的平津战役。倒不是这一战打得多么漂亮,而是和傅作义和谈成功,成功保住首都老北平。如果北京在内战中毁于战火,那绝对是中国人的罪过。
  
  十大元帅之中,有人使命在成为元帅之前差不多已经完成了。比如说林彪,如果没有涉足政治涡流,他的形象就是战神。
  
  聂荣臻不同,他的事业线一直是上升的,早期低谷之后,从平型关黄土岭伏击战到平津战役,一直在上升。建国之后,在最残酷的政治环境中上升到顶点——领导了原子弹和氢弹科研团队。这是无上的光荣。
  
  一生能有如此成就,应该得益于这种一半军人一半政治家的气质。换成刘伯承彭德怀那种相对纯粹的军人,恐怕没办法周旋于政治漩涡;换成叶剑英那种军人政治家,未必能在当时狂热的运动中顶得住。说到此,当然要赞扬一下毛泽东用人之高明。

聂帅光辉一生中也不是完美的,污点就是一九五八年批判粟裕。粟裕将军生前一直没得到彻底平反,聂帅恐怕就是阻力之一。
  
  粟裕罪名中,有一个非常有趣,即和领导搞不来。太搞笑了,大家都是高干,为国家做事,事情干好就好了,和领导搞不好关系也成了罪名了!然而中国社会就是这样,和领导搞不好关系在哪里都不好混。换成一般公司,给开除也就是了,在高层就不一样了,总不能把战功赫赫的粟大将军给“开除”出中国吧?
  
  既然不能开除,那就批斗呗,批倒大家满意为止。
  
  和那些领导搞不来呢,具体就是聂陈彭三帅。现在能看到的三人批辞,聂荣臻发言最具代表性。
  
  转载过来,供大家欣赏。
  
  聂荣臻发言:
  一、“现在说到粟裕同志的错误,我同样同意同志们对他的揭发和批评,在第一次发言中大家揭发的一些事实他都讲了,但在重要关键问题上,一滑而过,现象罗列多,没有接触到本质问题。虽然也戴了个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帽子,但是,这个帽子可大可小,弹性是很大的。第二次发言是有进步的,也接触了一些本质问题,我表示欢迎,但我觉得还挖掘不够深刻,也还没有向党全部交心。过去的不讲了。从大家的发言和粟裕同志最近的思想动态来看,第一、他认为他的个人主义与肖克的个人主义不同,因肖克有宗派活动,他没有。我要告诉粟裕同志,人家批评你向军委、国防部争权,你讲不是为自己争权,而是为总参谋部争权,这是个多么响亮而有力的动员口号!不过他没有得到总参谋部同志们的支持,相反的遇到了抵抗。因而他就不能不从总参谋部以外去寻找同情者。他在军委成员中间和中央负责同志们面前散布对彭总的不满,甚至哭哭啼啼,好像受到冤屈似的,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二、“他认为他的缺点就是陈毅同志所批评的‘阴’,他认为阴就是阴阴沉沉的意思,告阴状,告洋状,到处散布对彭总的不满都是阴。至于阴到什么程度,那是要粟裕同志自己作结论了。所谓阴,就是不在阳光底下做事,事情也是见不得阳光的。”
  
   三、“如一个普通人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他可以做小偷,偷人家一点东西,做为总参谋长来讲,有了严重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就不是做小偷,而是要做大盗,‘大盗盗国’。所以许多同志批评粟裕同志极端个人主义已发展到严重的地步和具有危险的性质,意思就在这里。”
  
  四、“过去我对粟裕同志也是认识不足的,我认为他很忠厚,经过考验,有战争经验,有一定的能力,是一个很好的助手。但到总参谋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对工作极不负责任,开始我还以为我的领导有毛病,没有发挥他的积极性,以后又发现他宣扬自己诽谤别人,才认识到他有毛病。我没有向他这种思想和行动进行正面严肃的批评,同时对他这些毛病和危害性估计不足,因而直到这次大会对他的揭发和批判,从整个历史贯串起来看,才真正认识到粟裕同志的错误本质和真面貌。”

抛开是非不谈,聂帅这个发言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高。
  
  此文比较有系统性,从大的方面入手说到工作关系,可谓有理有节。不仅点出了陈毅和彭德怀的观点,还顺带把粟裕和肖克(反教条最大受害者)做一个区分。文章弹性比较大。既然照顾了批判盟友彭陈二人,又猜中主席并不想打倒粟裕的心思,实在是批判文之精华。
  
  和粟裕后来受到的处分八九不离十。高明,实在是高明啊!
  
  从文章内容看,除了公事之外,还有不少私货。所谓私货,也就是私人恩怨。粟裕和聂荣臻有私人恩怨么,肯定会有。五八年的聂荣臻基本上脱离了军方系统,去搞科研团队了,犯不着跑去批判总参谋长粟裕。
  
  那么二人私人恩怨是怎么来的呢?回顾一下:
  一九五一年底,粟裕养病结束到总参工作,给聂荣臻当副手。当时聂荣臻担心主席老人家太忙,认为还可以像根据地时代那样,不必事无巨细都直接报告主席,要求军队的事都要经他本人批阅后再选择性上报。过去副总参谋长粟裕都是按毛泽东要求半月报告一次,现在也必须照聂总长的意见办理。这本是一番好意。
  
  这种“好意”毛泽东是不会心领的。诸位想必还记得,建国初期刘少奇在国事上一些问题不汇报就惹得毛泽东不开心,把高岗弄进京分权。军队可以说是毛泽东的命根子。别说聂荣臻,就是后来的林彪也不能不报。
  
  聂荣臻这么干,可以说思维还没有从战争年代转移过来。战场上,将领临机应变自主决断是对的。但是在战后,一切已经政治化了,还这么搞,只能引起领导疑心。如果领导人是刘少奇那种搞政治起家也就算了,偏偏毛对军事格外敏感,这事就大了。
  
  主席不开心,后果很严重,顺便把总参批评教育一番(1952夏)。聂荣臻就想不通了,明明自己一片好心,怎么就变成驴肝肺了?
  
  请看《张震回忆录》:“毛主席在颐年堂召集军委开会,通知我列席。会议由毛主席主持。他开门见山地说:今天这个会,算军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主席的交班会。我与彭总谈过,总理太忙了;今后军委的日常工作由他主持,但对外暂不公布。朝鲜战场看来大仗打不起来,最后是要和谈停战的,待停战后再正式公布。还没有等大家发言,毛主席突然把话题一转,严肃地说:最近一个时期,我感觉工农青妇的菜,摆满一大桌,吃也吃不了。可是,军队系统的菜太少,我饿得慌。你们为什么对我封锁呢?……我看了看聂总,他的表情很平静,只是一言不发。毛主席见聂总不吭声,就对着他说:你讲话呀!过去政治局开会,我请你列席,你也不讲话。我怕把椅子坐坏了,就不请你了。…… 接着,毛主席又对聂总说:荣臻,你讲讲。聂总还是不做声。毛主席更生气了,说:如果你不讲,就做组织调整。这时,其他领导同志赶紧出来打圆场,表示不要急忙处理,由荣臻回去后向毛主席写个报告再说吧。会议就没有继续开下去。”
  
   也就是说至少在当时,聂荣臻对毛的批评的想不通,也不服气。事情到此,跟粟裕还没扯上关系,接下来老好人粟裕出场了。 
  
  本着为领导解围,给主席交代的态度,粟裕认为自己也有责任,因此向毛泽东做了书面检讨。粟将军太善良了,毛之所以批评总参,并非对聂荣臻或者粟裕个人有成见,只是想把军队牢牢抓住而已。战场上放权,有利于将军指挥;和平时收权,利于控制军队。毛泽东驭人之术岂是政治敏感性不高的粟裕能理解!
  
  粟裕这么一检讨,正好给了主席一个理由,聂荣臻,看看吧,看看粟裕这态度。和平时代军人就应该这么对领导。
  
  于是乎毛做了批示“检讨很好”,而且把粟裕和聂荣臻的工作做了对比,像老师对待学生那般,肯定了“好学生”粟裕半年来的工作,借机批判“差生”聂荣臻。非但如此,毛还特地把这个批示(相当于成绩单)交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德怀、聂荣臻等人看看。
  
  聂荣臻能不来火吗?当然要来火,火气没办法对主席,自然要对粟裕了。不要以为聂荣臻心胸狭窄,换成其你我,估计也来火。连下属都搞不定,还这领导还怎么当?
  
  更为致命的是,总参谋长聂荣臻下去之后,副总参谋长粟裕变成总参谋长。
  
  聂荣臻和粟裕,一个在华北一个在华东,在各自地盘上干自己的事,本来没啥交集,积怨不容易啊。不过从后来的事上看,聂帅的火气似乎持续的时间长了一点,让人觉得其心胸并不是那么宽广,应该向老领导朱老总学学。
  批粟裕的另一个主力是陈毅元帅。和聂荣臻一样,陈毅也不是一个纯粹的军人,政治军事,也是五五开吧。性格方面,聂荣臻比较谨慎,陈毅比较豁达。尽管如此陈聂二人很相似的,二人老乡,一起去法国留学,都是老资格,但均不以军事能力见长,建国之后,聂任北京市长,陈上海市长。此次批粟裕,二人再次携手。
  陈毅有很多才华,他可以玩政治,可以搞外交,还可以写诗,一手字写的也不错。哦,身为元帅,他还可以带兵打仗,位列三十六位军事家。第一代领导人之中,向陈毅这种多才多艺之人,屈指可数。
  陈毅和粟裕之间,主要是军事关系。陈毅本身也有不错,然而在他的军事生涯中,最大的成绩依然是——领导粟裕。
  粟裕和陈毅之间的关系非常有意思,两人长时间合作,非一时片刻三言两语能说清楚。
  
  
  传说中的黄金搭档
  
  四大野战军中,一野的彭德怀军政一把抓;二野是司令刘伯承主军,政委邓小平主政;四野打仗都是司令林彪的事;唯有三野,打仗靠既不是粟裕,而非司令陈毅。
  现在流传在外的观点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陈毅粟裕是一对黄金搭档,陈毅具备领导组织才华,资格老,有能力,可以主持大局;粟裕是一个军事天才,全力对着地图想打仗的事。其他的,诸如后勤工作、人事调动、奖状、奖金这些都由陈毅或饶漱石来管。这是官方观点,也是主流。宏观上看基本上就是这样。

潜在矛盾
  
  
  另外还有一个观点,就是陈毅所以批粟裕,是因为陈毅和粟裕有矛盾。矛盾是啥呢,就是,粟裕太有才了,让陈毅处在领导位置上看起来有点碍眼。论综合能力,粟裕肯定不如陈毅。陈毅同样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生存下来,政治水准一流,业余爱好——写诗——也不错,还能当外交部长,基本上是干一行像一行。在如今这个和谐的年头,粟裕肯定不如陈毅。反观粟裕,离开战场就没有亮点。
  
  如果给二人做一个能力比较。陈毅在所有领域都有一个相对不错的分数,尤其在政治这一栏,非常高。粟裕只有一项,那就是军事,尖子中的尖子。问题就处在这里,他们合作的那些年头比较特殊——生存环境比较恶劣,只能靠枪杆子吃饭,也就是军事能力优先。
  
  所以就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显现,陈毅是领导,在各方面也比较有能力,但是中央却明确规定,最主要的任务——战争——交给粟裕来完成。某次战役之前,陈毅制定作战计划,中央还要确认一下有没有争取粟裕同志的意见。陈毅说,争取了。中央说,很好。
  
  身为领导,却没权利指挥最重要的业务,心中不爽是难免的。说陈毅是一个大无畏革命者有博大胸怀是对的,说心里非常爽那是鬼话。大无畏的革命者也是人,也会不爽。但是这些不爽,应该构不成陈毅批判粟裕的理由。
  
举报 回复
楼主:虚声 时间:2012-01-05 21:10:51
  但是陈毅依然批判粟裕。
  
  陈毅批粟裕,流传到今天,最有名的那个字就是——阴,陈毅说粟裕很阴。从聂荣臻发言看,陈毅确实说粟裕阴。虽然在陈毅老家,“阴”字表示一个人内向。但是当其他人把“阴”上纲上线理解为阴险的时候,陈毅似乎也没有解释。
  
  从流传在外的资料来看,粟裕对陈毅相当尊敬的,粟裕让司令让元帅的受益者都是陈毅。陈毅过世之后,粟裕还把陈毅的儿子招为自家女婿。陈毅没有道理说自己的老下级老战友粟裕阴险。
  
  有一种解释说,陈毅当年批判粟裕是为了保护粟裕。
  
  如果不批判粟裕,那么对粟裕的斗争就要上纲上线,成为敌我矛盾。这种解释看起来有道理,也很感人,实际上有漏洞。批判粟裕是毛主席授意的,主席说过“要浇一浇粟裕等人身上的娇气”。没有毛的授意,仅凭彭德怀和聂荣臻没办法批判粟裕的。当时粟裕是总参谋长,战功显赫,深得最高领导人信任。毛绝对不会把粟裕一杆打倒。而且林彪和粟裕可以说是知音。有毛林的支撑,当时粟裕无论如何也不会被打趴下。这点从粟裕安然度过文革可以证明。文革中,粟裕甚至可以不买江青的账。周恩来都做不到。
  
  所以说,陈毅批判粟裕是为了刻意保护粟裕是不成立的。
  
  刚刚批判粟裕的时候,事情并不顺。大家都知道,粟裕在解放战争战绩斐然,是三野实际指挥官,而且跟主席关系很不错,所以就很抵触。这个时候,陈毅出面做大家思想工作。陈毅作为三野名义上最高领导人,又是华东局领导,而且口才不错,有陈毅出面,更容易打开缺口。
  
  那么陈毅为啥要批粟裕?本人认为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陈毅政治水平很高,党史上,任何一次批斗大会,陈毅都要发言的,批高岗、批粟裕、批彭德怀、批朱德、批刘少奇、批林彪,陈毅都有发言。这是一种政治取向,一种习惯,一种在艰辛的政治环境中生存下来的能力。所以说陈毅批判粟裕只是一种习惯性政治取向,一种政治能力的体现。
  
  第二个原因是政治取向。即陈毅批判粟裕有其自身政治目的。想一想,粟裕是毛泽东的得力战将,毛为啥要批他?毛怎么不去平白无故批判林彪?这个问题先放一下,先理一理另外一个人的关系。陈毅和毛主席长久相处,深知毛的心思,遵义会议之后,处处紧跟毛的步伐。虽然在小的方面有点争论,大的路线再也不违逆主席。主要是因为毛主席确实能力很强,在各方面表现出超人一等的水平。和其他同志一样,陈毅对主席形成一种惯性跟随。
  
  陈毅所以习惯跟随毛泽东,是因为他反对过毛泽东,有一个政治包袱。十大元帅都有政治包袱,陈毅的政治包袱就是反对过毛泽东。这个问题以后再叙述。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