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被理解的毛泽东(谈高、粟、彭、刘、林、周、蒋之平生)2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买家信用提高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5 19:17
第三位批判者,彭德怀
  
  聂荣臻虽然心里对粟裕有气。陈毅虽然也有批判粟裕的理由。但聂陈二人没有能力批判粟裕的。五八年的聂荣臻已经离开军队,转行搞科技了(搞出来原子弹),陈毅正在外交部搞外交。此二人没条件批判军方要人总参谋长粟裕的。
  批判粟裕的主力另有其人,主持人:是彭德怀元帅。
  
  五八年的彭德怀正处在人生巅峰,跌入低谷的前夜。
  
  他主持反教条主义再合适不过了。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责任越大事越多,事越多越容易出错。五八年的反教条就是彭德怀就出了错。彭总功勋赫赫,为国人尊敬。但人无完人,都会犯错。彭总此生最明显的错误便是搞了反教条主义。
  
  彭德怀和粟裕工作上那点事更是可大可小。所谓告洋状,可以理解为现实需要(建国初期照搬苏联制度多了,连军衔制都是照搬人家的)。
  
  私人恩怨是说不过去的。所谓私人恩怨,不过是批判过程中凸显出来而已。因此说彭德怀心胸狭窄、刚愎自用、公报私仇是说不通的。就算彭在某些方面确实刚愎自用,有些时候确实心胸狭窄,也轮不到把这些词用在反教条上。
  
  据本人看来,彭批判刘,确实是建军理念差异。这种差异是从宁都会议一直延续下来。如果说在1932年的第四次反围剿,刘伯承元帅的军事理念还是空中楼阁;那么到了1958年,打赢朝鲜战争之后,刘的理念就有了现实基础。
  
  现在看来,1958年,彭的军事理念确实落后于刘。虽然就在八年之前,彭还用自己的(也是毛的)理念在朝鲜打赢了战争。然而一切都是发展的,军队必须正规化、现代化。
  
  论战功,刘不能和彭相比,论军事理论修养,党内无人能出刘之上。遗憾的是,当时彭的地位远高于刘,又有主席暗中支持,错误就此犯下。
  
  彭错批了刘,但是批判粟裕并不能说就错。
  
  很多人对彭德怀批判粟裕感到不解。彭也是军人,也是统帅,英雄。英雄总是惜英雄啊,怎么可以彼此斗争呢。看到两位一流统帅在政治上互博,心中总不是滋味。有人据此认定彭德怀心胸狭窄。
  
  如果说彭德怀嫉妒有战功之人,那么为啥和林彪就能惺惺相惜呢?林出事之后,同样身临绝境的彭却不肯落井下石,说什么就这样把林彪杀了我不同意,物伤其类是也。
  
  抗日战争开始,彭德怀一直是副总,粟裕名义上的领导。彭和粟基本上没有交集,也没有私仇公恨。彭所以狠狠批粟,是有原因的。
  

  原因有二,浅的一层和深的一层。

浅的一层,总参和国防部挣点权
  
  现在咱们都知道,总参隶属国防部,没有疑问。但是在当年,疑问大大的。
  疑问在哪呢,说白了就是时间问题。
  
  总参可谓源远流长,有着光辉的传统。南昌起义就有了参谋团,刘伯承任首任参谋长。随后担任过这个职位的还有:叶剑英、周子昆、萧劲光、滕代远、王若飞、彭德怀、周恩来等人。二十八年的战争中,总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效。
  
  相比之下,国防部直到五四年才成立。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第一部《宪法》之后,才明确成立国防部。反教条之前,国防部没有指挥过任何战争,对军方贡献和总参没法比,看起来更像一个政治性机构。虽然宪法规定,国务院领导总参谋部,但是资历也很重要。十大元帅基本上都是老资历。
  
  总参谋长粟裕难免按照工作惯性和国防部长彭德怀发生摩擦。这里也得说一说粟裕个性问题。战争期间的粟裕和林彪一样,每天只对着地图研究作战问题,其它事一概不管。组织啊、统战啊、动员啊什么的,都是陈毅饶漱石等人的事。长期战争中养成的专断个性不会因为当了总参谋长一下子改变过来,也没有改变的必要。
  
  让总参归国防部领导,粟裕心理上不服气的。所以就一心想要划分总参和国防部的职责范围。彭德怀让他起草一个文件。但文件从来没有列入军委讨论范围。要说粟裕想让总参摆脱国防部搞独立王国,那是不沾边。粟裕的想法,个人猜测,是想建立一种类似于三野那样的工作关系。把陈毅和粟裕那种工作关系复制到国防部来,让彭德怀扮演陈毅的角色。就是说让国防部管理发工资啊、粮草啊、军衔啊之类的事,涉及到战争由总参来干。
  
  可惜彭德怀和陈毅根本就不是一类人,个性差距没有一百八十度也有九十度以上。
  
  这就是所谓的,粟裕替总参和国防部争权。客观说确实是争权。但是粟裕是那种纯粹的军人,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才能行动,搞政治和稀泥他搞不来。粟裕平生痴迷于军事,一贯枪不离手,枪法及准,百步穿杨不是盖的。文革时期抢被收缴时,还郑重说等到运动结束再收回来。离开了军事领域,会感到孤独、无事可做。
  
  想干点事,就必须明确职责范围,必须争权。
  
  说真的,总参谋长这种职务还是比较适合聂荣臻叶剑英来干。粟裕林彪这种人都不行。英明的毛泽东怎么就没有看到这一点呢?或许是考虑到战争,才把粟裕放在总参吧。
  
  说明了这些,才能解释接下来几件所谓越权事件。
  
  一九五五年六月十八日,粟总参谋长给老部下皮定均(福建军区副司令)下指示:“对马祖列岛的作战方针:应该是全面准备同时连续攻击高登、北竿塘、南竿塘。只准打好,不准打坏,以显示我国力量的强大,战斗实施应速战速决,准备工作应细致周到,并向最困难处着想。限今年内完成解放马祖列岛的作战任务。”
  
  毛泽东在一年前已经制定了方案,规定每次只选定一个最小最弱的敌占岛屿攻击,求得战则必胜。打一江山岛就是按这个方针选定的。所谓牛刀杀鸡。粟裕这么干和毛泽东的既定方针向违背。但是粟裕从军事角度上看,认为三个岛同时攻击有利于快速解决问题,但需要和南京军区协调。二十日深夜,许世友又电询彭德怀咋回事,彭这才晓得。
  
  这是所谓第一次越权,风格依然是野战风格。
  
  第二次便是去苏联访问期间,向苏军总参谋长索要国防部和总参分工的资料,未果。这种事可大可小。外事嘛,需要领导(彭德怀)请示领袖(毛泽东)方能定夺。
  
  但是粟裕没考虑这么多。他是个军人,一旦有了一个目标,就会全力朝着目标挺进。什么政治外交影响啦,根本不是他考虑的范围。
  
  这事也被陈毅批判为:“争权利,跑到外国去找点根据”。
  
  第三次是朝鲜撤兵问题。粟裕错过朝鲜战争,实为人生第一大憾事。然而粟裕和朝鲜战争也不是没有交集,交集就是五八年三月八日,粟裕以总参谋部的名义调令第一批部队回国。彭德怀和毛泽东全部大眼瞪小眼。因为毛泽东早就规定:“有关国防部署调整方案、计划,以及国防要地步兵师以上部队,特种兵团以上部队的调动,均应用军委名义批准,呈毛泽东主席阅后发出。”
  
  后来责问粟裕,粟裕竟然说只看了报告第一页,后面没看,呵呵,这种态度让领导们情何以堪。
  
  这几次事件造成了彭德怀对粟裕的不信任,也是毛泽东要“浇一浇粟裕等人身上的虚骄之气”的原因之一。

深层原因
  
  所谓深层原因,就是政治原因。
  
  就算彭部长对粟总长有某些不满,也不至于达到那种“恨不得要你命”的程度。
  
  拿掉粟裕,对彭德怀个人有好处。总参谋长换上黄克诚,工作就容易多了。彭德怀救过黄克诚,二人关系很铁,算自己人。一年之后庐山上,二人就一同搭进去。关系归关系。黄克诚的人品才华都没的说,完全配得上总参谋长。客观一点说,黄克诚老成稳重,有政治经验,比粟裕更适合总参谋长的位置。
  
  所谓“和领导搞不好关系”,所谓“向党要权力”,所谓“告洋状”都是表面现象。
  
  彭所以批粟,和陈毅批粟,乃至毛泽东同意大家批粟是同一个原因,政治原因。
  
  这个原因是什么呢?一个人,刘少奇。
  
  粟裕之所以挨批,是因为粟裕和刘少奇关系非同一般。
  
  一九五八年的刘少奇羽翼渐丰,渐渐走向毛的对立面。这种对立并非陈毅那种,时不时对主席一些个人行为发点牢骚,涉及到总路线,国体。可以说二人对立根本就不可挽回。这个后面会重点分析。
  
  回顾建国之后的历次斗争,都是军内系统和行政系统内彼此缠斗。四年之前,高岗向刘少奇开火,依靠就是军内势力。虽然高岗失败了,并不表示军内就买刘少奇的账,特别是彭和林两人,别指望他们如同敬畏毛那样敬畏刘。
  
  彭德怀批粟裕,一是打击刘少奇,二是惩治和自己不合拍的势力。
  
  不管是彭德怀主军还是林彪主军,均不让刘少奇染指军队。彭德怀打击了和刘少奇有关系的粟裕,林彪打击了罗瑞卿和贺龙。
  
  彭德怀和林彪均不买刘少奇的账,除了认为刘少奇没有军功之外,更深层次的原因: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的军人,都是民族主义者,在当时的环境下不赞同刘少奇的治国方略。换句话说,他们有军人的胆识和韬略,缺乏政治家的胆识和道理。归根结蒂,就不该卷入政治涡流。
  
  尽管如此,有这么多理由,彭德怀批判刘伯承和粟裕仍然是一种错误,虽然这错误通常不被大众所理解。
  
  毛允许批粟,无非是断了刘少平和军内的联系。后来罗瑞卿和贺龙,也因为同样原因迎来了悲惨命运。
  
  纵观毛刘二人关系,毛对付刘的手段始终只有一个:不让刘在军队生根。让刘少奇去干活,放手干活,什么党务、国务都让刘去干,连国家主席都让他干,就是不让他管军队。后来邓小平也是这一招,站在军委主席位置不走,华国锋、李先念、杨尚昆都成浮云。
  
  因此才有了这样的情形,毛批粟却不倒粟,仅仅把粟晾在一边。
  
  只有两个原因可以让粟裕复起,一个是战争发生,另一个是刘少奇真正成为一把手。这两种可能都没有发生。
  
  那么粟裕和刘少奇如何扯上关系的呢,这件事牵扯到靠山问题。

 粟裕第一个伯乐,朱德
  
  
  
  从一九二七年八一南昌起义到一九三四年七月,粟裕一直在朱德身边。这段时间,粟裕学到最基本的战争知识,这些要归功于宽厚的朱德。

早期伯乐,朱德
   
  在最高层,粟裕有三个靠山:毛泽东,朱德,刘少奇。
  
  这三人,构成粟裕一辈子两个半伯乐。一个毛泽东,一个朱德,半个刘少奇。
  
  当时毛泽东是一把手,刘少奇二把手,朱德军队精神偶像,都是大树啊。能靠上一个都是前世修来的福分,粟裕将军的烦恼就是福分太过了。
  
  实事求是的讲,粟裕将军一直忠于毛。哪怕是毛去世之后,邓上台,形式转变之下,粟裕还是忠于毛。所以对越自卫反击战,才有将才的许世友挂帅,帅才的粟裕闲着没事。
  
  中国军队诞生于八一南昌起义,当年参与起义的朱德、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都是元帅,十大元帅就占了一半。如果叶挺没有皖南事变中陨落,肯定也是一个元帅。另外聂荣臻叶剑英也和南昌起义有千丝万缕之关系。
  
  粟裕同志当年也参加了南昌起义,只不过职务小了点,警卫班长,负责领导们的安全,可谓根红苗正。起义失败后,跟着朱德直接上了井冈山。所以后来历次整风运动中,从来没人拿粟裕的“出身”说事。政治运动中,出身极其重要,连刘少奇都摔倒在出生上——曾经在白区被捕过。
  
  途径大庾山区,朱德对部队进行了整编。粟裕连升两级,被直接任命为连指导员,成为仅有的七个步兵连主官之一,有机会发挥才能。另外一个连长是林彪。
  
  是朱德,最先发现粟裕,并且培养粟裕。如果说粟裕是叶挺影响下参与军队,那么第一个给了粟裕机会的人恰好是朱德。人生第一次机会非常重要。粟裕第一次机会就是朱德给的。所以说朱德是粟裕的第一个伯乐。在朱德身边,也学到了打仗最基本知识。
  
  井冈山上,南昌起义余部编成红四军的二十八团,粟裕只是其中一个。但是行军打仗之际,小卒子粟裕却常常活跃于“军长”朱德身边。要知道朱德身份可是红军总司令,其他人想见一面还要打报告的。
  
  一次,朱德、陈毅随粟裕的连队一起,帮附近老乡收割稻子。骄阳似火,有人劝年纪最大的朱德休息休息。朱德没有应允,竟然若有所思地说:“没关系,革命就像接力跑,一棒一棒传下去,我老了,有粟”这话让周围忙活的人大吃一惊。因为大伙还没看出来,当时其貌不扬的粟裕算哪根葱,这个总司令为啥对他如此偏爱。
  
  现在已经很难考证朱老总当年为何如此感慨,或许是想写诗了吧!确实,朱德生于一八八六年,十九世纪末;粟裕生于一九零七年,二十世纪初,两人年龄相差十九岁。两人同在革命阵营,一起吃饭睡觉,为了革命理想过着刀头舔血的日子。用情同父子来形容应该不过分吧。长者朱德看着年轻后生粟裕会不会有《荷马史诗》中特洛伊领袖赫克托耳在战场上心境:人生百代如落叶,一代虽死一带生?!
  
  粟裕也觉得不可思议,不好答话,便装着没有听见,继续干活。
  
  当身边的陈毅提醒他时,粟裕想了想,只好说:“那是军长对我们连有感情,并不是针对我个人的。”非常低调。如果像现代青年一般到处张扬,不挨揍才怪呢。
  
  粟裕说的没错,朱军长确实对他很“偏爱”,而且刻意提拔。不久之后,粟连长就高升为营长。要知道那时代红军可没多少兵力。要知道,那时代,同为天才的林彪都没有得到朱军长如此待遇。各人猜测:林彪此后彻底倒向毛泽东而非老领导朱德也和这个有关?
  
  朱军长对粟裕也不是一如既往的“好”。
  
  一次战斗结束,军部的参谋汇报战果时,不慎将番号弄错了。结果,原本打了胜仗的粟裕挨了朱德的通报批评,另一个吃了败仗的连长反而得到了嘉奖。
  
  后来,事情弄清楚了,担心粟裕不高兴,陈毅对朱德说:“我去找粟裕谈谈,做做工作。”朱德却说:“不必了。只有经得起委屈的人,才是真正的革命者。”粟裕也没说啥。老实人嘛,有仗打有饭吃就不错了,老领导说两句也不算啥。
  
   一边提拔,一边磨砺,是培养人才的不二法门。朱德对粟裕这一手,远远胜过今天无数家长教育孩子,只顾着溺爱,不让去经历风霜。
  
  很快朱德和师生关系很快结束了。1934年7月就任抗日先遣队参谋长,随部队离开中央苏。从此二人天各一方。从此粟裕离开了朱军长的教导,完全以“战争”为老师,独自面对险山恶水,踏上名将之路。
  
  十年之后,这个当年朱毛身边的小学生成了赫赫有名的粟大将军。
  
  七战七捷、孟良崮、淮海战役等等,粟裕带给朱毛的惊喜远远超过二人的期望。此时的朱总司令要做的已经不是教粟裕如何打仗,而是写他本人并不擅长的诗歌为粟将军庆功了。
  
  南征诸将建奇功,胜算全操在掌中。
  国贼军心惊落叶,雄师士气胜秋风。
  独裁政体沉云黑,解放旌旗满地红。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
  ——《寄南征诸将》
  
   诗歌水平一般,表达情意足矣。朱老的胸襟以及对粟裕的期望,淋漓尽致。

最大伯乐,毛泽东
   
  红军时代,粟裕受到朱德提携。在活捉张辉瓒的行动中,粟裕闪亮登场,给毛留下印象。这事从林彪那里可以得到佐证。后来粟裕远离中央,正是这段分别时间,毛成粟的伯乐。
  
  粟裕和林彪,是毛泽东最为倚重的两把剑,一大半解放战争靠此二人拿下。
  但是二人和毛泽东的关系也非常有趣,非常不同。每当紧要关头,毛泽东总是主动想起林彪。以经营东北为例,陈毅等人主动请缨,刘少奇策划徐向前出山。最后这样一个举世瞩目的位置还是落在远离战场数年,刚从苏联养病回国的林彪身上。
  
  粟裕则是另外一种情形,在紧要关头,粟裕总让毛泽东想起自己。也就是说毛泽东想起粟裕时是“被迫”想起粟裕。因为粟裕在解放战争中太过耀眼了,完全出乎毛泽东的意料。
  
  井冈山上,粟裕闯入过毛泽东实现。但是正如朱德重视粟裕没怎么重视林彪一样,毛泽东重视林彪没怎么重视粟裕。粟裕再次进入毛泽东事业,已经是十三年好,蒋介石全面进攻,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毛泽东震惊不已,通告全军学习粟裕同志。此后毛泽东爱上了粟裕。
  
  粟裕没有辜负毛泽东厚爱,直接在孟良崮直接搞定了老将整点进攻之拳头,新编七十四师。国共进入均势。
  
  此后,毛对粟越来越信任。为了让粟放开手脚,毛甚至搬开自己的老同志陈毅,给粟裕让路。从此之后,就出现这样的情况,陈毅为最高领导,最高领导之下最重要的事业——打仗——却由不是最高领导的粟裕来干。连陈毅制定作战计划都要经过粟裕认同。这大概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了。看看其他搭档,彭德怀的作战计划需要习仲勋过问么,林彪需要罗荣桓主战么,刘伯承需要邓小平掌控战争么?
  
  这种信任到四八年发展到巅峰。这时候,国共双方都到了决战时刻。好吧,多年的鏖战终于到了终点,放手一搏的时刻到了。
  
  此时刘邓去了大别山,辽沈决战已经开始,但是国民党依然占优势。如何打破这种优势?中央让粟裕学刘邓,带兵过江南插,刺激国民党敏感地带。
  
  但是——粟裕同志不愿意过江。他有自己的想法。也就说粟裕抗命。
  
  说起抗命,大家以为就是不鸟上级。直接撕破脸皮,不理上级统帅,和统帅对着干,其实这是最低级的抗命形式,确切说是背叛,很难饶恕的。
  
  抗命有好几个层次。
  
  层次高一点的,会根据战机自己拿主意,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彭德怀在百团大战中的表现,就是这个层次。按照中央毛泽东的意图,肯定不会打百团大战。这是后来也成了彭总挨批的理由之一。
  
  抗命最高一个层次,是在战略决策方面不但不执行统帅命令,反过来说服最高统帅跟随自己思路走。粟裕就是最高层次的抗命。
  
  以纪律文明的中共军队,很少有将军抗命不尊的。最典型的就是西征时期的徐向前元帅。因为不敢抗拒遥远的中央,导致贻误战机,导致西路军全军覆没。当然敢于抗命也不见得就是好事,像皖南事变之前,如果严格遵从中央决定,下场不见得如此凄惨。
  
  战争年代的粟将军是粟裕抗命的,一开始苏中战役,粟裕和领导陈毅的意见就不一致。只是后来打了胜战,领导没有计较。这种抗命,也是在四八年达到顶峰,对抗中央,对抗军委,对抗毛泽东,迫使其改变战略决策。
  
    史载:四八年中央要粟裕过江,粟裕抗命。
  
    毛泽东立刻重新召集了周恩来、任弼时、朱德、陈毅、聂荣臻等人一起商讨此事。 
  
    大佬们一番商量之后,于四月二十八日决定招粟裕来见。 
  
    六天过后,也就是五四青年节这天,粟裕到了。此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中央书记处的五大书记正在花山村的一间房子里开会。 
  听到粟裕来了,大家起身的同时,毛泽东已经迈开大步,出院迎接。 
  
  出院子迎接——这个细节透漏毛对粟的重视。毛泽东基本上从不外出迎接将领,连朱总司令从前线回来都不出去迎接。破例还是有的,当年林彪从苏联回来,毛也出去迎接了。这一次特意为粟裕破例。
  
  很多材人说,毛泽东出门迎接粟裕,是第一次,这里澄清一下,不是,是第二次。也许还有其他情况,只是我们不知道。知道的就这两次。极其罕见。
  
    两人上一次见面,还是十七年前!终于再次相见了,十七年了,经历了无数次生与死的考验之后,活了下来,接下来要干一番大业,让这天下换一种颜色。 
  
  毛泽东说:“粟裕,我们在等你!” 
  
  琐事放在一边,粟裕简洁明了的述说了不过江——抗命——的理由。
  
  一番分析探讨研究之后,中央及毛泽东决定接受粟裕同志的意见。
  
  毛泽东是个善于改变主意的人么?当然不是。他比任何人都倔强。但是他愿意为粟裕破例。原因就是粟裕讲的有道理。这些道理别人没有讲过,就算讲过,毛也未必相信。毛相信粟,是因为粟让他相信。为什么?因为前几年粟裕干得漂亮,超出了毛的预料。
  
     毛泽东动情的回忆了一番,大意是去年你们在山东干得漂亮。
    粟裕回答,是在孟良崮。 
    毛泽东:“战果如何?”
    粟裕:“全歼74师,击毙张灵甫。”
    毛泽东含笑鼓掌:“你们那样果敢、迅猛地消灭了74师,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有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
    粟裕脱口而出:“蒋介石。他大喊‘我的精锐之师遭此惨败,实在没想到’。” 
    毛泽东:“还有一个人呢?” 
    粟裕:“陈诚?”
    毛泽东:“不足挂齿。” 
    粟裕:“何应钦?”
    毛泽东:“何足道哉。” 
    粟裕:“白崇禧?”
    毛泽东:“离题千里了。”
    粟裕:“那么是谁呢?”
  
  毛泽东:“第二个没想到的就是我毛泽东!”
  
  这是经典对白。现在拿出来晒,只是想说明,想得到领导,尤其是毛泽东那样的领导支持,是不容易的。光有理论肯定不行,还必须实践过。毛泽东选择信任粟裕,是因为对粟裕有信心。信心来自历史,粟裕的指挥史。
  
  于是,淮海战役诞生了。没有淮海战役,或者共军失败了,平津战役就没法打。如果整个中原还在国军手上,有这样一个战略集团在后方支持,傅作义会轻易投降么?
  
  史家云:没有淮海战役,要解决华北和中原国军,至少还要多出一两年时间。
  
  淮海战役,毛对粟的信任到达顶峰。毛决定让陈毅到中野工作,由粟裕接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又是在粟裕的坚持下,毛泽东勉强同意陈毅到中野工作,仍保留华野职务,由粟裕任华野代司令、代政委。尽管多一个代字,也是军政一把抓,和林彪彭德怀拥有相当的实权。
  
  这种信任一直持续到建国之后,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仪式上,除了朱德之外,毛特意把粟裕拉出来铲土。这是巨大荣耀,当时比粟裕职务高、资格老的人多得是了。
  
  朝鲜战争之前,要解决台湾问题,毛把权力放给粟裕。
  
  朝鲜战争爆发,毛最先考虑的就是粟裕,而不是对地形环境最为熟悉的林彪。
  聂荣臻在总参干了一段时间,毛泽东让聂荣臻走人,把第一副总参谋长粟裕扶正。
  
  可是到了五八年,毛决定“浇一浇粟裕等人身上的娇气”。为何?因为粟裕的另外半个伯乐,刘少奇羽翼渐丰,成了毛建国之后最大的政敌。
  
  就来说说粟裕和刘少奇的关系。

半个伯乐,刘少奇。
  
    刘少奇和粟裕相识很晚,四零年二人才相识。刘少奇四十二岁,粟裕三十三岁。刘少奇是中央大员收拾皖南事变之后的烂摊子,粟裕是新四军旁支一个将领,还没打什么惊天动地之仗,暂时还没显露名将潜质。
  
    说来奇怪,毛对粟裕的印象,也有刘少奇举荐之功。皖南事变之后,刘少奇在新四军干政委期间发现粟裕很能打仗,回中央之后对主席说发现了人才粟裕。毛还记得粟是当年井冈山老红军,更增添了一份信任。
  
    只从刘少奇和毛泽东从延安整风结为政治同盟开始,刘少奇一直被局限在党内。刘少奇也想结交一些军人。他最初对象是彭雪枫(中共三十六个军事家之一)。彭雪枫是一个非常棒的军人,只可惜英年早逝。后来刘少奇才把目光转移到粟裕身上。
  
    朱毛刘三人之中,就数刘少奇对粟裕倾注心血最多。但是刘不主军,没能给军事天才粟裕有啥帮助,只能算半个伯乐。
  
    四五年,毛在重庆谈判期间,刘主持中央工作。刘让粟当华中局一把手,粟裕从大局出发推辞了,这便是粟裕生涯中“二让司令,一让元帅”第一次让司令。
  
    一年之后,自己发掘的人才粟裕在苏中七战七捷,远在延安的刘少奇甚为开心,特意搞了个家庭聚会,把朱德彭德怀都请来庆祝。此时刘已经完全把粟当成自己人了。
  
    年淮海战役之前,毛把陈搬开,除了粟的个人能力之外,也有刘的力量。
    除了工作上大力提拔,刘对粟私下也不错。
  
    一九五一年十一月十二日,粟裕被任命为副总参谋长。就任前粟裕到上海治疗右臂旧伤。本月二十五日晚上,刘少奇夫妇造访粟裕的驻地。
  
    当时刘少奇时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军委副主席,位高权重。当秘书通报时,粟裕深感意外,连忙出迎,说:“少奇同志,应该下级看上级,岂有上级看下级之礼。真是不敢当啊!”
  
    刘少奇则爽朗地笑道:“怎么没有啊?今天,我和王光美同志来看你,不就有了吗?”
  
    关系其乐融融。
  
    后来粟裕也私下拜访过刘少奇,随后向刘少奇汇报了军队情况。
  
    刘对粟最大的帮助发生在五五年。这一年,军队搞军衔制,刘帮助粟大力争取元帅未果。个中滋味已经预示到三年后的风波。
  
    按照当时评选规则,刘少奇周恩来等人已经转入行政系统工作不参与评选。刘少奇便提出,按照这个规则,陈毅当时是外交部长,也不应该评选。
  
    如果陈毅不评选,新四军以及华东野战军必然要出一位元帅,这个人只能是粟裕。论战功和才能,粟裕确实够资格。
  
    另外在当时高级将领中,粟裕和林彪最为年轻,拥有公认的才华和战功,这样的人才哪里找去?而且当时粟裕的职务是解放军总参谋长,理应成为元帅。
  
    可见刘少奇的要求很合理。
  
    但是这么一个合理的要求没有被接受,硬是被周恩来顶了回去。这看起来难以理解。就算周恩来和陈毅关系很不错吧,但是周恩来和谁关系都不错,和刘少奇关系也不错(曾有结盟之势),和粟裕关系也不错(粟文革时在周身边)。
  
    我们知道硬顶从来就不是周恩来的风格,他斗争形式从来都讲究迂回,不会因为和陈毅的关系硬顶刘少奇和粟裕。
  
    就算周恩来犯了倔,真正决定权在毛泽东手上。解放战争以来,毛泽东对粟裕倚重程度超过陈毅。而且陈毅在井冈山时还站过毛泽东对立面,有政治包袱在身。而粟裕一直以毛泽东学生自居。毛没有理由挺陈毅贬粟裕。
  
    为啥会有这种现象?还得从刘少奇身上找答案。
  
    刘少奇一开始在白区工作,接触军队不深。等到延安整风成为党的第二把手之后,军队头头们都不怎么买他的账。他想在军队中拥有自己的力量,必须从后起之秀中寻找,粟裕就是这样一个理想人选。所以刘少奇对粟裕又是推荐又是拜访又是庆功又是争取元帅,说白了就是拉拢这位军界显赫的少壮派而已。粟裕对此颇为感激。
  
    但是当时刘少奇只是第二把手,处于接班人位置。毛对刘的策略从始至终都是不变的:当好你的理论家,理论联系实际干点事,请不要插手军队。
  
    于是一连串疑难杂症都解开了。
  
    粟裕评不上元帅——跟刘看似关系深。
  
    周恩来看透其中奥妙才坚持评陈毅当元帅,这也是他能够一直得在毛泽东身边的重要原因。
    毛批粟而不倒粟——深知粟裕不会反对自己,但要撇清刘和军内高层关系。
  
    彭德怀对粟裕愤而开火——对刘的军方势力开火。
  
    陈毅批粟裕——表明跟着主席走的立场。
  
    至于聂荣臻批粟裕——纯粹是捡到一个批斗机会。

 看到了吗?所谓反教条运动。
  
  实际上都是一个圆心旋转——以毛泽东为中心,行政系统和军方博弈而已。
  
  如果没有后来的文革,刘少奇顺利成为实际意义上的一把手,那么主军的一定是粟裕而不是林彪。可惜刘的下场凄凉。但是粟大将军却因祸得福,因为远离权力中心避免了在文革时期遭受更大打击。

另外一个解释
  
  
  当然这一切还可以从另一方面解释。在中国好像有这样一个传统,那就是现任领导在任期间会给接班人物色杰出人才,帮助接班人上台之后稳住局势。
  
  具体表现就是,把人才冷在一边,等继承人上台之后予以启用,所谓恩威并施。比如说唐太宗晚年,故意贬低大将军李绩,等李治上台之后启用。后来李绩帮助李治稳住了大唐北部半壁江山。朱元璋晚年对孙子朱允炆说,我给你找到一个人才帮你治国,等我死后可以用他。那人便是方孝孺。朱元璋时代,方孝孺被冷藏十年没任何提拔。当然方孝孺的人品没话说,做一个治世贤臣应该问题;可惜缺少应对乱世韬略,终究没能帮助朱允炆对抗朱棣。朱元璋也没想到儿子会谋反。毛泽东速度历史,对于这一切并不陌生。
  
    毛泽东不给粟将军元帅军衔,数年之后又把粟裕赶出军队,是否也有这方面考量?反教条之后,毛泽东又从国家主席位置上退下,似乎验证了这一点。如果高岗事件没有发生,毛泽东也许早一点退出来。只是后来大饥荒改变了一切。如果没有后来那一系列运动,刘少奇真的掌控这个国家,后来主军的一定是粟裕而非林彪。
  
    作为后来人的我们不可能穿越回去,即使回去也无法钻进当年主席和总理意识中探个究竟,只能把所有可能性罗列出来笑谈一下而已。
  
    可以肯定的是,像毛那种雄才大略之人,一定会考虑身后事,会考虑接班人问题的。想总理那种能够一直活跃于主席身边之人,一定晓得主席心思。
  
    不论如何,粟大将军终于没有评上元帅,终于被批斗了。批粟裕,史实上可以看成是当时军方对行政系统渗透力量的一种内部清算。其他猜测,都随风而去了。
    还有谁批判了刘伯承和粟裕
  
  
  问题似乎弄清楚了,但似乎依然不清楚。解释了很多问题之后,还有一个问题没能解释,就是粟裕和刘伯承的平反问题。一个元帅,一个大将,被错误批判,生前却一直得不到彻底平反,不是很诡异么?
  
    诡异,确实诡异。
  
    诡异的背后是真相。只要能进一步玻璃诡异的面纱,总能接近真相的。
  
    毫无疑问,彭德怀整了刘伯承和粟裕。没有彭德怀,某种意义上讲,就不会有这次反教条主义。然而彭德怀仅仅在一年之后就在庐山上下台了。如果仅仅是彭德怀一个人在搞,那么彭下台之后就应该翻案才对。然而情况没有发生。
  
    如果仅仅是因为和刘少奇走得近挨整,那么刘少奇蒙冤之后,粟裕被视为刘少奇的人要么继续挨整,要么撇清他喝刘少奇的关系,翻案。这两种情况都没有发生。
  
    反教条主义之中,林彪也发言了,并且做了批判。并且在庐山事件之后把“反教条主义的功劳”据为己有。然而林彪出事之后,刘伯承和粟裕仍然没得到平反。
  
    即使毛离世之后,全国大刮翻案风,能平反的基本都平反了,刘伯承和粟裕依然没能平反。很奇怪,不是吗。
  
    其实一点也不怪,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找到倪端。“翻案”是邓小平的一大功劳。翻案过程中,邓小平的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刘伯承和粟裕这种案子,翻还是不翻,就在邓小平一念之间。那么邓为何不给二人翻案?流行观点是,一九五八年翻教条主义中,邓是组长,如果翻案,相当于扇自己巴掌。站在庸俗观点上看,确实是这么回事。然而伟大的邓小平绝非一般人。当年反教条主义,被反的最惨的肖克上将不是已经给平反了,邓怎么就不怕“扇自己巴掌”?
  
    于是又有人挖出邓小平和刘伯承在挺进大别山之后,关系非常之差。这个说话有点靠谱。虽然二人是老乡,向来关系不错;但刘伯承本质是个军事家,邓小平本质是政治家。军队问题上,军事家的司令员刘伯承和政治家的政委邓小平产生分歧是必然的。特别是进入大别山之后,军队战斗力损失相当大,纷争已是不可避免。淮海战役之前,毛泽东把陈毅调过去,除了给粟裕让出位置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协调刘邓二人关系。
  
    如果仅仅是和刘伯承关系不和,也不应该是邓阻止刘平反的原因。何况邓小平和粟裕还没有私人恩怨。二人在军内威望相当高,当年彭德怀批判他们,就得罪很多人,付出很大代价的。政治家都是现实之人,不干赔本买卖。
  
    邓小平是政治家,也是个现实的人,但是就是没给二人平反。秘密并不是邓爱干这种赔本买卖。恰好相反,他需要另一种收益,这种收益比甘冒阻止二人平反的风险要大。
  
    那么受益是什么?答曰,军方。
  
    在任何一个地方,领导人必须有军方支持。毛时代的刘少奇,如果有军方支持真的可能取毛泽东而代之。邓时代的华国锋,仍然没有军方支持。邓上台之后,也需要军方支持。
  
    邓小平上台之时,当时四大野战军,一野的代表人物彭德怀和四野老大林彪罗荣桓都死了。二野的代表原本是刘伯承,刘伯承不平反,代表就是政委邓小平。三野的陈毅也死了,剩下的是粟裕。粟裕不平反,就没有人在军内威望比邓小平高。最要致命的是,粟裕一直忠于去世的毛泽东,邓小平已经选择走了另一条路。
  
    当时剩余的元帅之中,聂荣臻和叶剑英直接挺邓上台的,而且倾向于政治,徐向前一直游离于政治之外。当时真正有可能在军方威胁到邓小平地位的,只有刘伯承和粟裕。只要压在二人,邓就可以牢牢掌控军方。
  
    只有掌控军方,邓才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番。从这个角度来看,邓的选择是成功的,也是明智的,虽然对刘伯承和粟裕有点不公平。但政治家都是现实的。现实的政治家要在现实世界中干一番事业,必须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之前刘少奇战战兢兢过日子的教训,邓深有体会。为了这个稳定的环境,邓小平必然要把刘粟黑锅背在身上,当然他们背得起。
  
    从某种意义上说,真正阻碍刘伯承和粟裕平反的,不是邓小平本人,而是“时事”。时事让邓小平主导中国接下来的经历,邓小平要牢牢掌控军方,就必须牺牲刘少奇和粟裕。
  
   后来邓小平说:“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都是一个理,赢得军方的支持。至于刘伯承和粟裕,历史摆在那里,邓小平阻止一时阻止不了永远。但是对邓小平来说,一段时间就够了,因为这段时间之内,邓小平把中国从政治斗争引入了经济建设。
  
    所以连一部分右坏分子都平反了,刘粟没有平反;同是反教条主义受害者,肖克可以平反,刘伯承和粟裕不能,时事尔!
  
    这些已经不再重要,粟大将军所以能留住我们的记忆中,是他在战场上出神入化的指挥艺术。他的使命从没法去朝鲜那一刻就完成了。后来的那些遭遇,就当人生起伏好了,没有谁可以一直处于人生巅峰,不是吗?
  
    综合评价粟将军,一个字,奇。
  
    奇异的军事生涯,奇异的政治涡流,奇异的为人处世。某种意义上讲,陈毅批判他的那个字“阴”是对的,当然要按照陈毅家乡那个含义理解。
    ?

历史背景
  
  这个篇章的中心是庐山事件。庐山事件的主角是彭德怀。
  说庐山事件和彭德怀,必然要说抗美援朝。
  
  没有抗美援朝,彭就没有后来的地位,即使写那封信恐怕很少有人理会,也不会惹出那么大动静。就像那个时代许多没人理会的下层人物一样。
  
  抗美援朝,建国之后发生的第一件大事。此战之后,新中国真正赢得——自立。战争更为宏观角度上看,近代几百年东西方交战史上,仅有此次,东方真正在军事上阻挡了西方。之前的日本幕府、大清政府、乃至军国时代的日本,在和西方交战中,最后无一例外的失败、失败、再失败。
  
  此战奠定中国国际地位,成为一个让人尊重的国建,这些大家都知道。战后对国内的影响或许更具决定性,却被各路专家、学者、历史学家、粉丝们给忽略了,需要理一理。
  
  朝鲜问题本是苏美两国留下的火堆,和中国人无关。然而这个火堆一旦点燃必然和中国人有关。朝鲜的事基本上都和中国有关,整个一部朝鲜历史纵横交错着中国人的身影,要么在接受中国人的的援助,要么在抵抗中国人的入侵。刨除中国强势时代的入侵。作为邻家老大哥,中国还是很够意思的,每次朝鲜遇到外敌入侵,中国总是出兵援助。
  
  入侵的那些事这里就不谈了。这里说说援助的事。
  
  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援助朝鲜是在明万历年间,猛人丰田秀吉同志武力搞定日本各路诸侯之后开始梦想统一世界,此人应该是日本军国主义老祖宗,毕生梦想就是建立一个以北京为首都的世界性帝国,应该是后来大东亚共荣圈的蓝图。
  
  对日本人而言,统一世界的第一步永远都是要搞定朝鲜。于是日本人就去大规模进攻朝鲜,把朝鲜搞的就剩最后一口气,政府要跨过鸭绿江到中国流亡。
  
  明朝决定抗日援朝,李如松在朝鲜把鬼子杀得哇哇乱叫,奠定名将地位。最后因为战争失败,丰田秀吉也在日本给后来的东条英机等后辈做一个示范,死亡。当然丰田秀吉是气死的,或者说气出病后病死的,总之没得善终。此战前后八年,消耗了大明大把白银和精兵,正是在这个时候,努尔哈赤冒出来了。
  
  而此后朝鲜人把明军作战方式泄露给土蛮,导致李如松战死。李如松不死,大明或许就不会有后来萨尔浒惨败。历史也许是另一个模样。可以说抗日援朝加速了大明败亡,正如杨广东征高丽加速隋朝败亡一样。
  
  第二次抗日援朝发生在清末,历史书上写的很清楚,大清一败涂地,再败涂地,三败还是涂地,一直败到甲午战争,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大清家底一下子丢光,覆没已成定局。大清完蛋了,朝鲜半岛也完蛋了,开始过上亡国奴的日子,直到二战结束。可恶的是一部分半岛人加入日军,反过来入侵中国,在南京大屠杀中表现优异。

 大还是不打,是个问题
  
  
  国共决战结束,中国变成共产主义天下。北极熊苏联欣喜若狂,北美野牛美国则震怒。中国的胜利大大刺激了金日成先生的战斗欲望,渴望复制一下毛泽东的丰功伟绩,统一南朝鲜。南方的李承晚同志也怀有同样的梦想。
  
  李承晚有北美野牛的支持。金日成的靠山则是北极熊苏联。
  
  斯大林告诉金日成同志,那个日成啊,自己去干吧,但是得告诉你,如果北美野牛出现,我不会帮助你的,你可以请中国的毛泽东帮忙。斯大林打心眼里不赞成金日成鲁莽的机会,考虑到之前在中国问题上犯了好几个错误(先是不赞成共产党打内战,后来又赞成划江而治),就觉得金日成或许能成为朝鲜毛泽东,就让他试一试。这个过程中国不知晓。
  
  年轻的金日成同志以为斯大林的安慰是成功的保证,跑到北京跟毛泽东打个招呼就回朝鲜干事业了。金日成十分自信,甚至还急匆匆拒绝了毛泽东的援助建议。
  
  金日成的自信的前提是美国人不会参战,理由很简单,美国人既然没有在中国直接派兵帮助蒋介石,有啥理由直接出兵帮助李承晚?毕竟偌大中国都“赤化”了,还在乎一个小小的朝鲜半岛么。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他忘了,中国和朝鲜毕竟不一样的。金日成同志还是糊涂了,美国不是不在乎中国大陆赤化,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美国出兵中国大陆得多少军队?而且海军用不上。在朝鲜就简单多了,麦克阿瑟搞一个仁川登陆就要了金日成的命。
  
  于是乎,又想起中国了,这个多次帮助了自己的国度。
  
  莫斯科来消息了,说看在自己人的份上,让金日成到东北搞个流亡政府吧。当时莫斯科也不好意思自己让中国出兵,毕竟事是自己惹出来的,理当自己出兵。三百年前的那一幕重演,不过当年日本换成如今的美国。
  
  金日成也跑到北京哭了,说我不想流亡啊之类的。不管怎么说,金日成也是个政治家,知道眼泪不管用。要是管用的话,自己去美国哭得了,让人家同情你退兵;或者直接去斯大林那里哭,让苏联红军过来。但是不管用也没法,只剩下眼泪了。
  
  三百年前,日本人出兵朝鲜,攻破朝鲜都城,朝鲜国王要来中国乞降。
  三百年后,美国人出兵朝鲜,攻破朝鲜都城,朝鲜政府要来中国流亡。
  
  三百年的跨度,两次出兵,都有一个潜在理由,那就是以朝鲜半岛为跳板,再图谋中国。中间清末那次抗日援朝不成功,导致日本人搞定朝鲜,以此为跳板侵略东北,进而进攻整个中国,给中国人带来的有史以来最为深重的灾难。如果当时清帝国在朝鲜挡住日本人,什么甲午战争、马关条约都没了,清政府至少还能延续一阵子,再来个变法啥的,搞君主立宪也说不定。
  
  麦克阿瑟认为中国人不敢出兵,显然不了解中国历史
  
  中国人还是遵从了千年以来的策略,还是决定出兵。当然不是因为莫斯科的意思,或者说金日成的眼泪,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毛泽东大脑里虽然装满浪漫主义想法,具备诗人气质,前提首先是政治家。政治家都讲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利益之前,下决心太难。为此毛泽东卧床一个月,仔细思考,反复权衡,才终于下决心。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是他一辈子最难下的两个决定之一。第一个决定是国共内战,当时国民党占优势,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又有美国实际支持;共产党劣势,苏联名义上不支持,暗中支持有限,一旦失败,代价太大。这一次情况也一样,苏联暗中支持——但有限。
  
  毛泽东知道,关键时候不要指望苏联,如果苏联可以信赖,就该自己出兵,就算不出兵,也不至于在联合国大会上玩消失,让老美大张旗鼓搞个联合国出来,占了道义优势。
  
  比起之前援朝,这是最为艰难的一次。明代抗日援朝,明军虽然数量处于劣势,但辽东铁骑和戚家军在装备和阵型上优于日军。清末大败,北洋舰队装备上和日本海军差距并不太大。而这一次,新中国和美国装备差别就太大了。
  
  别的不说,就军种来讲,美国有海陆空三军,装备都是世界第一;中国只有陆军,装备极其落后。北极熊给点武器援助吧,还要记账,还在大饥荒时代讨要,帮助中国饿死人。
  
  一旦开战,制海权和制空权将牢牢掌控在美国人手中。他们可以从海陆空立体进攻我方单一的陆军。即使拿陆军对比,双方装备差距巨大,一个最简单的例子。美军一个师配备1500门炮,志愿军是36。
  
  抗日战争时代,日军用陆军和少量空军就把国军赶得到处跑。此时的美军装备远胜日军,空军远胜日军。朝鲜地形狭长,不利于志愿军大范围穿插运动。而且三面环水,美国海军可以自如行动。在敌人海空优势下,志愿军后勤将严重跟不上。
  
  鉴于这个情况,中共高层领导,包括军方均反对出兵。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林彪。林彪一辈子都在紧跟毛泽东,但是在朝鲜出兵问题上,林彪做出了一辈子第二严重违背违逆(最严重那次当然是九一三事件)毛泽东的意思。
  
  现实主义者反对出兵,无非是想修生养息图谋发展,要发展需要和平环境。和平需要安全。当时安全是不存在的。
  
  如果不参战,如果美国人陈兵朝鲜半岛,随时可以发动战争。
  
  就算美国人没有直接发动战争,也可以把蒋介石直接运到东北。
  
  就算这一切都没有发生,共军主力也将被牵制在东北,蒋也可以威胁南方。
  
  既然要打,晚打不如早打,在自家打不如在人家打。
  
  这就是毛泽东所谓的,不打弊端很大,打利益极大。
  
  毛泽东以其梦幻般的魄力,决定出兵朝鲜。正是因为毛泽东这次力排众议出兵朝鲜,胜利之后,毛泽东的威望再一次质的飞跃。正是这一次飞跃,让毛的威望达到了顶点,迈入神坛,从此之后,很少有人敢于反驳他,敢于反驳他的人都受到了残酷的打击。彭德怀、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莫不如此。
  
  现代人回忆起毛泽东晚年搞文革,以为毛从来就是一呼百应,以为那时代人容易忽悠,那是很不负责任的。毛的威望是在一次次胜利中积累起来的,是在长征、抗日、内战、朝鲜战争中积累的,后面将有专门篇章分析。朝鲜战争的胜利,再一次证明了伟大的毛主席战无不胜,所以后来毛搞大跃进大家都说“好”,毛搞文革,大家也说“好”。
  
  ——悲剧就这么来了。悲剧所以可悲,只因为其剧情建立在高尚的信念之上,并以极大热情实坚定施之。

 而邓显然属于介乎听话与不听话的不世之才,故而雪藏。毛对邓是爱恨参半,不如林彪那样信任如腹心,却也知邓并无取而代之的意图。故而,时冷时热,这叫萝卜大棒,御人尔。故毛问邓关于文革的评价可否三七开,邓曰:桃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可谓与毛公开摊牌。邓权衡形势,知道,毛,命不久矣。毛之后的权力格局要提前擘画。通过整顿,以树立了贤者形象,获得了民心和实权派的认可。自己到了选择阵营的关键时刻。当时的权力格局是,一曰:四人帮,一曰周、叶系、一曰华系。四人帮属于烂泥扶不上墙,破坏整人有道,而治理国家则不足。华是毛路线的拥护者,也能潜心搞建设,不折腾。得到了毛的极力扶持。成为其最大的资本。但无军方背景,虽和叶有结盟,却并未得到叶的衷心拥护。而周、叶系其实是握有军权、名著于世。又有被打倒的很多实力派受其荫蔽。可谓树大根深,此时,只能弃毛投周、叶系。表明了自己反毛的坚强决心和与被打倒的实力派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政治资本。

 统帅素质
  
  决策之后另一个问题就来了,谁挂帅?
  
  经历红军、八路军、解放军这一系列战争之后,共军迎来最高级别的战争,将帅也迎来了最高级别的考验。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败了,新中国将举步维艰。
  
  主帅就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位置。身系天下之安危,在战场是定鼎乾坤是一个统帅的最高荣誉。但荣誉也意味着热芋梗,稍有差错,一世功名都将付与流水。
  
  这是一个巨大的赌局,筹码是国家安危和个人荣耀。赢或者输,都将对历史产生影响。世上再也找不到档次更高的赌局了。
  
  这样一场生死攸关的大战,当然要选择最合适的将领。
  
  当时中国还没有正规军衔制,将军有很多,红军时代、八路军时代、解放军时代,各个时期杰出将领很多。仔细考察一下,其实候选人并不多。除了解放军时代,共军还没有参加过大规模战争。
  
  评定十大元帅,一半是军事战绩,另一半是政治平衡资历。元帅中间,比较纯粹的军人只有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徐向前几个人而已,像罗帅和叶帅,与其说军人不如说政治家。但你不能说他们不够资格当元帅。比方说贺帅,解放战争中表现并不突出,就凭南昌起义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就旗帜的身份就必须是元帅。
  
  朝鲜战场是另外一个情况,一切以军事行动为先导。所有的政治路线、意识形态、是非恩怨都将靠边站,只有赢得胜利,这一切才有意义。
  否则,都是空。
  
  作为志愿军统帅,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胆略、机变、冷静。一流统帅,必须具备一流的胆略,超人一等的机变能力,无与伦比的沉着冷静,如同狮子一样强悍,包子一般迅捷,狐狸一般狡猾。
  同时符合韩信的自我评价:将兵多多益善。
  林彪和粟裕
  
  共军战史上,级别和朝鲜战争最为接近的是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中,战功最大、打得最好的也就是林彪和粟裕。
  
  决定性的三大战役,刘彪直接负责了辽沈和平津,淮海战役实际指挥者是粟裕。
  
  林彪还是粟裕?这是个问题。
  
  林彪和粟裕基本上同一类人,同是身材矮小,同是面颊削瘦而双面有神,同是沉默寡言,同是对战场之外的事没兴趣,同是能对着地图坐很久,同是算无遗策,同是深得毛泽东信任,同是……太多同是了,他们太相似了。选谁呢?毛泽东在琢磨。
  
  这么看来,还真不好选。最后毛泽东选择粟裕挂帅。
  
  然而林彪和粟裕究竟不是同一个人,尽管很相似。这种不同表现在战术指挥风格上。
  
  前文已经分析过,粟裕是没上过军校,完全从实际战争中摸排滚打出来的名将,和刘伯承那种偏重于理论型的统帅恰好互补。林彪毕业于黄埔军校,战争实践不低于粟裕,介于刘伯承和粟裕之间,理应更为合适。然而实际并不是这样,指挥风格决定的。

林彪的风格
  
  用一个字形容林彪的指挥风格,那便是——稳。多说点,稳而细腻。
  
  林彪用兵,稳中求变,暗藏杀机。等林彪把战局布毕,战场拉开,对方基本上只能听天由命了。因为林彪太稳定了。
  
  在排兵布阵和临机应变这两项上,他和粟裕领先其他人至少半个身位。
  
  但是,林彪的稳中求胜有一个前提,就是说让他看到优势才行。看不到优势,他很难下决心。
  
  纵观林彪一生,平型关战役,一场伏击战,而且规模不大。起到了轰动效应,实际战果并不大,并没给鬼子造成实质性杀伤。
  
  林彪一生最为得意之作应该是辽沈战役。打赢辽沈战役,中共彻底找站稳了脚跟。就算关内全部失败,共产党有东三省足以图谋未来,足以上演一出清灭明的好戏。辽沈战役最关键部分是打锦州。恰恰是打锦州,反应了林彪的谨慎。
  摊开地图就知道,锦州地处咽喉要道,是连接关内外的一扇大门。当年努尔哈赤和他的子孙们,跟大明在此反复纠缠。以林彪的军事素养,不可能不知道锦州重要性,但是就是下不了决心,即使老领导毛泽东一直在催促,打吧;即使副手罗荣桓也在催促,打吧,林彪还是不明所以。原因无他,风险大一点而已。
  
  将军一句话,关联成千上万人之生死,甚至关系到一个党派乃至国家的前途,谨慎是必须的。鲁莽之人永远成不了名将。然而在节骨眼(打锦州)上由于过多似乎……

粟裕风格——奇。奇,而诡异。
  
  中共将领之中,粟裕用兵最为诡异,孙膑之后,难得一见的诡异风格。孙膑的诡异,源于对兵法理解以及个人遭遇;粟裕之诡异,完全来自战场磨砺。
  
  对手之中,对粟裕的评价都是——你永远不知道他从什么时候出现。
  
  粟裕是难以预测的。而且粟裕必须是难以预测的。如果粟裕能够预测,他也成不了粟裕,早已死过很多次。粟裕指挥的战役之中,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当然是淮海战役。最能体现粟裕战术风格的则是在孟良崮。
  
  当时国军全面进攻刚刚失灵,改变战术搞重点进攻,进攻山东的国军四十多万,其中以新编七十四师和第五军为进攻主力。新编七十四师一共三万人,全美式装备,抗日战争中历经战火洗礼,战斗力很强。该师曾和一个美军师搞两次军演,两次都战而胜之,可见战斗力之强悍。
  
  粟裕当时粟裕带领十五万华东野战军和国军周旋。经过一系列试探、交手之后大家都玩猫腻。当时国军思想很简单,就是抓住共军决战,共军的战术则是寻找机会歼敌一部。
  
  七十四师战斗力超强,三万人全是老兵,久经沙场,作为尖刀部队,所以离开两翼深入比较多一点。粟裕发现这个情况,好几次都想下手,一直没机会。因为七十四师相当于一个小型机械化军,前身就是七十四军,武器装备远远强于共军。要歼灭它谈何容易。
  
  七十四师所以在孟良崮被包围,也有师长张灵甫一份“功劳”,骄横强悍的张灵甫已经厌倦了和共军捉迷藏,直接把部队开上孟良崮,和共军开打。张灵甫的盘算是,如果是小股共军,根本不在话下,如果是共军主力,正好吸引过来,来个中心开花,就像名将薛岳在湖南打鬼子那样,毕其功于一役,不战则已,战就干一票大的,消灭华野主力给校长看看。 
  
  于是出现这样的情况,粟裕带着十五万华东野战军主力,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把七十四军包围在孟良崮,华东野战军也暴露在四十万国军虎口之中。这个时候,粟裕的十五万人被夹在中间,一方面要拼死阻击外围大军,一方面又要迅速消灭掉七十四军,稍有闪失将全军覆没!如果粟裕战败,整个华东野战军将毁于一旦,山东将全部落入国民党手中,未来的淮海战役就无从谈起。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国军八十三师离孟良崮仅仅五公里,也就是一个山头的距离,硬是没插进来。
  
  如果双方军人战斗力对等,华东野战军将凶多吉少,粟裕也将从此埋没于历史烟尘之中。总所周知,国民党军内派系林立,派系之间存在丝丝缝隙。粟裕就利用这些缝隙,通过高超的指挥才能,硬生生虎口拔牙,消灭了七十四军却又全身而退,完成不可能完成任务。
  
  此战之后连远在延安一向胃口很大的毛泽东都感叹,此战两个人没想到:一个是他老蒋,另一个是我老毛。参与指挥的陈毅则感慨;将来一定不让儿子带兵,这不是人干的活!
  
  此战过后,国军优势消耗殆尽,国共双方呈现均势,为接下来决战拉开序幕。
  关于林彪和粟裕的指挥风格,林彪本人有过精彩描述。
  
  林彪曾这么对部下说:“南昌起义之后,从南征路上开始,及至井冈山时期,就数我们两个打得好。后来,由于经历不同,而形成了不同风格。我因为长期以来,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我的担子很重,打仗较为慎重。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长期孤军作战,一般情况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
  
  到朝鲜战场上,志愿军面对的仍然是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的美军。兵法云,正奇相克,正则奇之,奇则正之。
  
  毛希望粟裕能像消灭七十四师那样消灭美国几个整编师。所以毛点了粟裕的将。
  
  粟裕当时正在酝酿解放台湾,接到任务后病倒了,毛泽东等了他几个月,病情依然不见好转。粟裕的病,也成了世人眼中一桩悬案。
  
  对于粟大将军的病情,很多人表示怀疑,怀疑他装病,不敢去。为啥早不病晚不病,偏偏这个时候病了?怀疑这样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是可耻的。说句诛心的话,即使粟裕大将军病情没那么严重,也不应该受指责,看在他为新中国立下的战功的份上。那些指责粟将军的人,请问你们为国家做了多少贡献?

其他候选人
  
  第二个候选人当然是林彪。林彪长期在东北征战。东北和朝鲜之间仅仅一江之隔,地形气候都比较近似。志愿军以四野为主力。怎么看林彪都合适。然而林彪不主张出兵。当时大部人都不主张出兵,理由无非是双方差距太大。这是一个相当务实的看法。而且林彪比较倔强,意念一旦形成,任谁也改变不了。
  
  后来有人攻击林彪胆小怯战。纯属瞎扯淡。林帅一身出生入死,何曾怕过?
  兵者,凶器也。
  
  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用的。越是久经沙场的统帅,越是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一次战争的失败,不仅仅是“将军百战声名裂”,还可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
  
  林彪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另外根据上文的分析,林彪的性格和指挥风格根本就不适合带志愿军。因为林彪一生求稳,到朝鲜能稳赢么?武器装备上,没法比。后勤补给上,没法比;两国财力上,还是没法比;甚至在道义上,人家旗号可是联合国。
  
  仔细分析之后,林彪坚决拒绝出兵,哪怕毛泽东一再暗示,等他一个月。逼得毛一气之下把林彪冷藏了好几年,要不是后来出于斗争需要,还不知何年何月能复起。
  
  还有谁?
  
  按照流行观点,除了林彪和粟裕之外,还有一帮人可以指挥。比如说刘伯承。作为开国元帅,刘伯承军事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很遗憾,刘伯承不适合去朝鲜。
  
  原因有几个,一个是他本人建国之后退出军队专心于教育,但这根本就不是原因,可以穿上军装么,没啥不可以的。彭德怀去朝鲜之前,也在西北搞建设,一心开发大西北呢。
  
  第二个原因是刘伯承更适合搞理论研究,比如在建军问题上,刘伯承有巨大优势。刘伯承有深厚的学养。这也不算大问题。
  
  在刘伯承和粟裕的风格中,已经阐述过,刘伯承是骨子里是一个正规战现代战争专家。正规现代战争拼的是装备和后勤,恰恰是志愿军拼不起的地方。
  
  选帅的真正标准还是看将军在战场上表现。刘伯承在抗战中表现还不错的,那是小规模游击战。在解放战争中,直接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和三野四野没法比,整个淮海,只起到一个辅助性作用。后期在西南消灭不少敌人,那是残敌,只具备参考价值。
  
  另外一个选择是徐向前。徐向前军事生涯中,虽有西征惨败这样的污点。但是徐的军事水平还相当高。当年中央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中央军仅有两万衣衫褴褛疲惫之人,红四方面军却有八万人马,显得兵强马壮。因此才有张国焘逼迫中央的故事。所以如此,皆因红四方面军的统帅叫徐向前。此后徐向前一直被毛冷藏,一直藏到解放战争后期才放出来,到山西给阎锡山折腾不清。可惜徐向前是不可能挂帅的,一是毛对他一直敬而远之,二是他本人身体也不怎么样。
  
  其它老资格,如贺龙,解放战争基本没表现,聂荣臻、罗荣桓、陈毅、叶剑英等人,不用毛鉴别,即使是平凡如我辈也知道他们不适合挂帅。

最后一个选项
  
  还有人吗?还有一个,那就是彭德怀。
  
  现在很多说书先生认为,毛所以要用彭德怀挂帅,主要是用“西北王”统领“东北王”的部队,既把彭德怀从西北调开,又把刘彪从东北拿开,属于新时代“杯酒释兵权”!瞎扯,还真把美帝当纸老虎了!那是毛老人家自己的宣传攻势,如果轻视美帝,毛根本不用在床上躺一个月下不了决心,根本不用等待粟裕,直接让彭出兵得了。
  
  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区别就是,毛泽东驾驭下面一帮人,关键时候可以让他们团结一致,蒋介石就不能。换成蒋介石,林彪即使反战也得挂帅,理由是他和林彪关系最近。就像淮海战役,有薛岳不用,用刘大将军,因为刘大将军虽然热衷贪污玩女人,看起来却忠心。
  
  中共军内,敢于当面顶撞毛泽东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林彪,在朝鲜出兵问题上,他是反对派;另一个就是彭。他是志愿军统帅最后一个合适人选。
  
  当没有人可以选择时,毛泽东又想起那个冷傲刚毅的彭大将军。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毛泽东到延安时写的那首诗,后两句看起来更像为抗美援朝准备的。
  
  政治局和军委大部分出于现实主义考虑反对出兵的情况下,彭德怀在未有思想准备的境况下,同意毛泽东出兵意图,理由,当然是从战略角度出发。
  
  彭德怀在上井冈山之前就是前线指挥官,也是毛在军事上最重要的臂膀。抗日战争中和毛有分歧,以至于解放战争初期被闲置。战场上生出的矛盾,只有战场才能消除。好吧,在朝鲜,共同面临一个强大的敌人,这是一个契机。
  
  这里谈谈彭德怀指挥风格,也就一个字——刚。大气,大巧不工。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猛将梁兴初指挥三十八军在熙川稍微犹豫一下,放跑了南朝鲜两个团,回去开总结大会。
  
  彭德怀盯着梁兴初吼道:“38军梁兴初到了没有?”然后直接开骂:“我问你,你38军为什么慢慢腾腾,我让你往熙川插,你为什么不插下去?你是怎么搞的?”没等梁兴初回答,继续开火“人家都说你是一员虎将,我彭德怀没领教过,什么虎将,我看是鼠将!老鼠的鼠!老子让你们打熙川,你说熙川有‘黑人团’,一个‘黑人团’就把你给吓住了?这分明是临战怯阵,哪里是抗美援朝!”
  
  副司令邓华见势,忙解围道:“38军还是主力嘛,来日方长,这一仗没打好,下一仗一定要打好,一定要重振 军威!”彭德怀立刻打断邓华:“什么主力,主力个鸟!”
  
  梁兴初什么人啊?从小兵一直爬到军长位置,死人堆里一路走来,都是哪里难打打哪里,哪里有困难就往哪上,二十年来,大小百战,从不当孬种。一辈子听到的都是表扬表扬再表扬,即使是老领导林彪,也没有这么骂过自己。太伤自尊了,太伤自尊了,自尊心驱使下就会顶了一句,“不要骂娘嘛。”
  
  “不要骂?老子就要骂!”彭德怀盛怒,“你打得不好,我彭德怀就要骂你梁兴初的娘!”还嫌不过瘾,继续发飙,“你38军一再拖延时间,没有歼灭熙川之敌,这是延误军机,按律当斩!老子别的本事没有,斩马谡的本事还是有的!”够狠,快说绝了!
  
  还能找到更粗鲁的人吗?难!但是在一流统帅里,这种人并不罕见。
  
  不明就里之人还以为彭德怀粗人一个。如果这么想,只能说明你被那种故事表面蒙蔽了。三十八军是什么样的军队,梁兴初是啥人,八路军副总司令、解放军副总司令的彭德怀会不知道?别逗了!
  
  彭这是在激将!看三国演义都知道,每次战斗之前,诸葛亮都要激将,五虎上将均被激过,随后张飞关羽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去杀敌。但激将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像诸葛亮那样遥遥扇子,也可以像彭德怀这样骂人。像梁兴初这种猛人必须刺激他。
  
  如果彭真的如表面看起来那般粗野,应该是把梁兴初骂一顿,然后晾在一边。实际上呢,骂过之后立刻布置任务,第二次战役中最重要的任务分配给梁兴初的三十八军。结果梁兴初指挥三十八军打出了抗美援朝中最为漂亮的一战,歼灭敌人战总歼敌量三分之一。彭德怀立马发电嘉奖,电文最后: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38军万岁!梁兴初看了,差点落下英雄泪。
  
  这种指挥风格,林彪哪里不会有,粟裕哪里更不会有,相当有效,不是吗?
  
  对梁兴初这种猛人,奖励和表扬都习惯了,必须狠狠的刺激才能激发出潜能。表扬时,也需要与众不同。这就是彭德怀的刚猛之风。
  
  如果说林彪用兵像狐狸一样狡猾,粟裕用兵如豹子一样敏捷,那彭德怀统兵就像狮子一般强悍。
  
  彭德怀一生身经百战,吃过败仗,有些战役打得很漂亮,真正让他名垂青史的则是那两次对外战争,一次抗战时期对日本的百团大战,另一次抗美援朝。彭德怀这个人缺点不少,粗鲁爱骂人都是,但是在对外战争史上,他将成为中华民族永远的英雄。
  
  在朝鲜,彭的风格发挥的淋淋尽在,在难以弥补的装备面前,在异国他乡,彭率领着来自五湖四海的自愿军同胞,以满腔热血、盖世豪情穿插迂回在天寒地冻的朝鲜山区。
  
  林彪的稳,传达出军人冷静。
  粟裕的奇,代表了军人机变。
  彭德怀的刚,象征着军人的胆气。可以说共军军胆就是彭德怀。
  
  冷静、机变、胆气,是又有军人需要必须均被的三个特征。优秀的将领,必然具备三个特征。没有胆气的军人根本不算军人,只是懦夫;空有胆气的军人只是莽夫;战场上如果不通机变,只能是活靶子。
  
  林粟彭三人都是第一流统帅,具备一般人不具备的素质。之所以做这样一个区分,只因为林彪把冷静发挥到极致,粟裕在机变方面无人能敌,彭德怀的胆气则是无与伦比的。
  
  以沉稳为主的林彪反对出兵。
  以机变见长的粟裕没能去成。
  最后以刚猛见长的彭德怀挂帅。
  
  一番差错之下,共和国征战史上最闪亮的那颗明珠归了彭德怀。时至今日,历史仍然记得,新中国经历过最高规格的战争是在朝鲜,统帅,彭德怀。
  
  三百年前李如松带领大明军队越过鸭绿江,帮助朝鲜解决日本;三百年后,彭德怀带着解放军再次越过鸭绿江,对手换成美国人。三百年前,因为抗日援朝,日薄西山的大明帝国加速衰落;三百年后,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会如何?
  
  下面看一看彭德怀的对头,麦克阿瑟将军。
  仔细分析之后,林彪坚决拒绝出兵,哪怕毛泽东一再暗示,等他一个月。逼得毛一气之下把林彪冷藏了好几年,要不是后来出于斗争需要,还不知何年何月能复起。
  ..................................
   我看未必,林彪没去朝鲜都已经排在第三位了,要是去了会排在第几?四大野战军在林彪手里再过一遍,军中还有人能抗衡吗?老毛不是最看重枪杆子吗?老毛愿不愿意看到林彪无人制衡?楼主本文不是立意老毛是在玩平衡吗?高岗不就是因为会错意而倒台的吗?那毛会不会是在暗示林彪保持沉默,他说的林彪有病是林彪说的还是毛先说出来堵林彪的嘴的?如果毛先说出来林是会反对毛呢还是保持沉默接受呢?为什么林彪身边的人都在说那时的林已经做好了出国的准备了呢?林彪笔记里说的毛有帝王思想的又是从哪来的根据?什么时候有的这种看法呢?窃以为正是在建国初。
   楼主所谓“毛一气之下把林彪冷藏了好几年”是实情吗?那为什么1958年5月,在八届五中全会上经毛泽东提名,林彪被增选为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此时的林彪在党内的排名已经远远高于彭德怀,已经属于中共中央领导层的核心人员。1959年4月18日至23日的第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彭德怀被再次任命为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在这一段时间里,彭多次推荐林做国防部长。彭德怀曾在笔记中写道:“我觉得奇怪。林为中央副主席,对党内团结是有好处的;我曾经总想林任国防部长(笔者注:原文如此,不通顺),较为适当,对于团结也有利。此事同聂荣臻同志谈过多次,并且同毛主席当面谈过此事。毛主席说,现在林有病。我以后没同毛主席再谈了。”毛为什么老拿林的病做文章?彭倒后又是为什么不再提林的病了呢?
   个人认为:林彪早就看透了毛的平衡术(毛泽东晚年在接待李政道的时候,曾经就“平衡”问题探讨再三。)所以很少越权,那句“在中国只有毛主席是大英雄,你我都离得远得很,不要打这个主意。”把自己与彭并列,仅仅是说给彭听嘛?恐怕也是说给毛听的吧,可惜的是毛根本不买账,林当了国防部长之后将权力下放,以至于罗瑞卿以总参之名行国防部之实,刘系军方实力大增,惹得毛大动肝火,于是又玩了一次嫁祸,以反林彪为名解决罗,林有口难辩,背上骂名,刘系倒后林彪又一次“木秀于林”,无人制衡,成为毛老大一块心病,你林彪老装病不来参加会议不建言不表态,那就夫人出马,让你老婆替你来你总没话说吧,正好我也有夫人,遂有“四人帮”顺理成章出来制衡。无奈下林为求自保,彻底将自己牢牢地栓在毛的船上,大力鼓吹学习拥护毛泽东思想,即便如此,也没逃过,九届二中全会林的一呼百应让毛看到了林的威望是四人帮根本无法制衡的,于是毛又要压林抬张江王姚再玩平衡,无奈此时林彪地位已是法定,林彪只要不落把柄在毛手中,毛是无可奈何的,老毛狗急跳墙,以政变方式逼死林彪,无奈的是他凿的是自己的船,自己的军中嫡系彭林均已倒,再无可用之人,军中真空周系人马自然趁虚而入,老毛斗争一生最后斗争到自己的头上了。
   林彪与毛之间,林真的败了吗?窃以为不是,毛从肉体上打败了林,林彪从精神上打败了毛,二人打了个平手,9.13令国人开始反省,毛从此萎靡不振,身体大病一场,再也无力回天了。林的悲剧命运是早就注定了的,退?谁放心让你不背负一身骂名再退?即使你背负骂名而退估计毛也是不放心的,君不见毛刚死背了一身骂名的邓不是马上东山再起吗?进?大家都看到结果了,毛咄咄逼人,林再怎么小心翼翼,毛还可以从亲人下手,这才是真正的功高震主!至于粟裕,军事确属奇才,但是地位太低,当年华野陈饶哪一个地位不比他高?就连谭震林当年也敢教训他,许世友敢甩他电话,连一个三野都不能HOLD住,更遑论全军?他根本没有林彪党政军全能的分量重(林虽然侧重军事,但实为全才),威胁不大能全身而退属情理之中,无须楼主再过多拔高,说政治就说政治,至于军事嘛个人还是认为林更高一筹的,粟解放战争惊心动魄固然精彩绝伦,而林早已是趋于重剑无峰的大成之境了,胜得理所当然。

关于毛考虑粟裕入朝一事,个人以为应该符合毛的心态,按理说林彪应该最合适了,可毛是玩平衡的高手,可从55年授衔来看林彪没去朝鲜都已经排在第三位了,要是四大野战军在林彪手里再过一遍,军中还有人能抗衡吗?而且彭林刘徐粟五虎上将各有特色,各有自己的指挥艺术,为何非要成全你林彪?刘徐二人一向猜忌不会重用,而那时的粟虽然在解放战争中大放异彩,可是资历太浅,此时以粟代林合乎情理,只不过也正因为粟裕资历太浅,而入朝作战却是四大野战军精锐齐出,以粟裕在三野时尚需陈饶二人撑腰的情况来看,指挥四大野战军与美作战显然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那就是执行力。这个要命的问题对粟裕来讲就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说粟裕没去成朝应该不是毛的问题,而是粟裕自己的心态问题:心怯,不是对美军心怯,而是对指挥那些牛皮哄哄的精锐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前的所谓让司令之说应该是和上面心态一致,现如今反倒成为美谈。剩下的只好是唯我彭大将军了,首先彭指挥得动,八路军副总指挥的位置在那里摆着呢,其次彭的作战风格适合以硬碰硬,再者彭在解放战争中太憋屈了,起的全是牵制作用,所以老毛最后权衡也只能是彭大将军了

彭德怀对手——骄傲的麦克阿瑟
  
  
  
  经大批现代版路边社专家分析,说当年要不是抗美援朝,台湾问题早解决了,好像只要中国不参战,美国就会把台湾返还中国。怎么说呢?只能说现代专家们视野太宽广了。一九五零年六月二十五号这天,年轻、鲁莽、雄心勃勃的金日成同志冲过三八线找李承晚拼命,两天之后,第七舰队就开进台湾海峡帮助老蒋搞防守,实际军事介入国共内务。指望北美野牛发善心?真当他山姆大叔了,人家可不是搞慈善起家的。
  
  国与国之间打交道终究靠实力说话,军事、经济、或者政治,都是手段,实质是实力。正如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一直向日本提供废铁和石油等战略物资。国民政府一直寄希望于美国,游说乃至哀求,能用的手段都用了,依然没有结果。
  
  战争来了,只能去面对,任何理由去回避只能是扯淡。至于能不能搞定,那是个人能力问题。一切是非对错在失败面前没有任何意义。唯有胜利了才可以回头讨论值与不值得。
  
  当时以意识形态为界点的背景下,美国人眼睛盯着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的朝鲜和共产主义的中国都一个样。当美国人需要插手朝鲜,同时必然插手中国。中共高层也是这个意思。尽管如此,战功赫赫的麦克阿瑟同志依然坚信中国人不会出兵,尽管他对共军并不理解。
  
  关于共军,麦帅的脑袋里有这样一套方等式代换:几年之前共军还被国军追得到处跑,一直跑到荒无人烟地方;几年之前的国军,被鬼子追得到处跑;几年之前的鬼子被美国大兵给揍得屁滚尿流;结论,所以说共军不是美军对手。为了解释按照麦这个逻辑,以足球比赛为例,曼联给阿森纳来个8:2,曼城6:1搞定曼联,那么按照这种代换曼城碰到阿森纳比分将是14:3,当然不可能的。
  
  虽然前几年,共军打残了国军,麦帅依然不了解共军,不了解共军的战术。在他那堆满荣誉勋章的脑袋里,国军失败了只因为腐败无能,共军万万不敢和美军对抗的。特别是仁川登陆成功,拿下平壤之后,麦帅更加坚信,共军即使要出兵也错过了最佳时机。整个朝鲜半岛已经化成另一种荣誉装入了麦帅脑海,所以才有那篇奇怪的玩笑(圣诞节前结束战斗)。从麦克阿瑟角度看,那个宣言并不奇怪,那是自信,且兼具新闻轰动效应。
  
  战后出于宣传需要,把麦克阿瑟描绘成一个愚蠢的自大狂,或许他是自大狂,绝不愚蠢。不尊重敌人相当于不尊重自己。有谁听说过彭德怀说麦克阿瑟愚蠢?
    麦克阿瑟,出生于军人世家,老爹曾在美国内战中逞威。
  麦克阿瑟,毕业于西点军校,是西点军校创办一百多年来成绩最为优秀的毕业生。
  麦克阿瑟,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成为西点军校史上最年轻的校长。
  麦克阿瑟,在二战之初在菲律宾失败,后创造蛙跳战术搞定日本本土之外的岛屿,最后成为日本太上皇。
  麦克阿瑟,朝鲜战争之初,已经是美军旗帜,不高兴时蔑视一下美国总统。在朝鲜半岛,他将迎来显赫军旅生涯中最后一个重量级选手,彭德怀将军。
  如果麦克阿瑟圣诞节之前结束战争的言语成真,杜鲁门总统的继任者或许就不再是艾森豪威尔,而叫麦克阿瑟。这种情况所以没出现,只因为圣诞节之前一个月,一九五零年十月十九号志愿军出兵了。而此时的麦克阿瑟正在飞往平壤途中,正在做美梦。伟大的麦帅,好好享受几天吧,美梦马上就要破碎了。
  
  中国卷入朝鲜战争,怪谁呢?要不是金日成太过自信,没有挑起战争就不会有事。如果没有美国出兵,金日成很快就会搞定李承晚。如果麦克阿瑟稍微谨慎一点,中国就不用出兵,一切的一切,太多如果。而历史不允许如果。
  
  自愿军通过极其隐蔽的方式进入朝鲜,六天之后和联合国军相遇。
  
  这是一场遭遇战。志愿军本来打算伏击冒进的联合国军。但是联合国军推进的速度太快了,志愿军没有达到预定地点。此次争锋志愿军占有明显优势。联合国军根本没想到碰到自愿军,一直轻敌冒进。志愿军则充分理解联合国军,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英明傲慢的麦克阿瑟教导大家,中共是不会出兵的,咱们先把坦克开到鸭绿江边,回家过节再说。
  
  因为初次相遇,志愿军占据优势,战果并不特别辉煌,歼灭一万多人。虽然打击了联合国军,并没打疼。正是因为没打疼,麦克阿瑟继续骄傲下去,继续教导联合国军,中共只是象征性出兵,你们尽管朝鸭绿江去吧。
  
  麦克这个人的一生极其辉煌,战场上的麦克阿瑟是一头狼,猎捕过无数荣耀。但是透过这些荣耀表面,可以找到一个很大的遗憾——贵为五星上将、美军标志性人物的麦克阿瑟从没有过在大陆上指挥大规模陆军作战的经历!
  
  第一次世界大战麦帅没得到什么机会,之后就来到了远东。二战之初,日军反攻,菲律宾没守住。战略反攻之时,是麦人生顶点。他创造性使用蛙跳战术,形成著名的麦式作战模式:通过绝对的海军优势,把东南亚日军分割在一个个孤立的岛屿上,然后在通过绝对优势的空间优势狂轰来炸,最后再用陆军清扫战场。三军配合使用,在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交替进攻,粉碎所有顽敌。然而那都不是纯粹的大陆战争。
  
  陆地战争完全是另外一场战争。在海面上,是一个平面,战争胜负取决于装备,自然环境限制不大。所以装备更为强大的美国海军很快打残了日本海军。陆地是另外一回事,有数不尽的高山和沟壑,有时候一座山头就能挡死一个装甲师,一个航道就能抵挡空军轰炸。
  
  在麦克阿瑟的经验中,所谓战争,就是双方摆开阵型,空军对战,海军对战,陆军对战,首先拼装备和工业基础和黄金白银,然后才是战略战术。他一直不愿意了解共军,只因为在这种思维体系下共军没啥好了解的:海军没有,空军约等于零,至于陆军,除了人多也没啥好讲的。
  
  不是轻敌,只因为敌人没有让我重视的理由。
  
  关于共军在长期战争中实践出来的迂回穿插、集中一点搞歼灭战的进攻方式,麦克阿瑟不知道。关于彭德怀,麦克阿瑟不知道也没有知道的兴趣。
   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恰好相反,一生都在陆地作战,并且一直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统帅陆军,一直在穿插、迂回、伏击。二人虽然是对手,从来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从后来一系列误判来看,直到最后,麦克阿瑟仍然不了解、不习惯陆地上大规模陆军交战,这或许是他光辉一生中一败笔。纵观麦帅一生,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麦克阿瑟虽然是美国陆军统帅,但从来不懂陆地战争,特别是山地战争。
  
  朝鲜半岛,山峦起伏。
  
  麦克阿瑟命令联合国军继续前进,把联合国军推入深渊,同时淘汰了他自己。第二次战役结束,麦克阿瑟开始惊呼,说对手极其强硬,全然忘了之前的诺言。然而他再也没有机会了,随着第八集团军司令的牺牲,麦克阿瑟在广播里听到自己被解职的信息。赫赫有名的麦克阿瑟将军从此成为一个退役的老兵,慢慢淹没于历史尘埃中。他的名言——老兵不死,老兵只会慢慢隐退——是他在留给世界最后一丝记忆。
  
  继任者李奇微是一个更实际的角色,发挥自身钢铁优势拯救联军于即到,稳定了双方战局,战争进入僵持阶段,但也仅此而已了,没有办法再前进了。李奇微所以取得了比麦克阿瑟更好的成绩,并不是因为他比麦克阿瑟优秀,而是比麦克阿瑟更走运。
  
  麦克阿瑟指挥时,以美军为主的联军在鸭绿江畔和志愿军交锋,而且是遭遇战,美军对志愿军估计不足,吃亏难免。最重要的是有整个中国在背后作依托,战略物资和兵员都能较快投入战场。李奇微上任,志愿军后方补给线已经拉的很长,没有空中掩护。李奇微仅仅用空军轰炸志愿军战略运输线就能取得很不错的成绩。
  
  战略上讲,李奇微并没取得胜利,却打开了个人前途的通道。这位十八集团军的替补,很快晋升为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美军总司令,北约最高指挥官,上升速度堪比火箭升空。
  
  至于最后一任克拉克将军,我们只记得这样一句话:我是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谈判文件上签字的美军将领。
  战争果实
  
  
  抛开那些打酱油的国家,真正参战国只有四个:中国、美国、南朝鲜、北朝鲜。
  
  冲动好战的金日成没能一统朝鲜半岛,徒然在遭到巨大创伤后安分下来,回到三八线以北搞独裁,闲着没事对三八线以南喊点话。
  
  顽固好战的李承晚也没能实现梦想,即使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也必须安安分分守在三八线以南搞独裁,闲着没事对三八线以北喊点话。
  
  说到朝鲜战争,就不能不提日本人。正是因为朝鲜战争,日本人不但发了战争财,还得到重新武装的机会,也是胜利者。战后日本崛起,直接得益于朝鲜战争。
  
  至于美国人,可以说胜利,毕竟挽救了李承晚。但是美国人好像要把朝鲜战争给忘了。同样失败的越南战场上,美国人电影电视书籍层出不穷。但对朝鲜战争鲜有提及。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两场战争完全不一样。
  
  在朝鲜半岛,美军占尽优势,拥有绝对制空权和制海权,拥有绝对优势的火力和装备,而且打着联合国大旗占据道德制高点,在仁川登陆成功,直接开到鸭绿江边的情况下退守三八线,没有任何借口可言。从野外运动战退守,到阵地绞杀战中无力突破,都没有借口。虽然很伤很疼,因为没有借口,所以不提。
  越南战争是另外一回事,因为朝鲜战争的阴影,担心中国或苏联参战,不准许美军越过17度线对北越的目标和基地进行有效的军事攻击。轰炸那些地方的决定权竟然不在前线指挥官之手,而是由后方的白宫和国防部决定。没有后方命令,即使看见北越战斗机即将升空也不得轰炸。因为政治强烈干预,才打成一场烂仗,所以几乎所有的文艺作品中都在描述军人英勇和政治家的愚昧。
  
  中国人是惨痛的胜利者。从鸭绿江边到三八线,在东北形成一个有效的战略缓冲地带,这是有形的战略上的胜利。无形的胜利是,中国真正国家自立,弥补了抗日战争中军事软弱的局面,彻底扭转了一百多年来外战不胜的尴尬。如果没有在朝鲜半岛和美国的较量,后来中苏交恶那会,苏联人说不定已经开进中国打中苏大战了,还有之后的越南战场,美国还是会开到中国边境。在那个两级世界里,倒像苏联,就要跟美国人打一仗,不当苏联附庸国就要跟苏联打一仗。
  
  总之,必有一战。
  
  一个新兴国家,没有战争就没法立足。古往今来,没有例外过。
  
  世界就是这样,想要立足,亮出拳头先。
  
  国家就像是野兽,国与国就如同野兽生活在原始丛林里,遵循丛林法则。民主也好、自由也罢、或者说独裁,基础都是实力。野兽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较量,要么就是军事,要么是经济,要么是政治,要么两项,要么都是。从来没有消停过。
  
  然而胜利代价极其昂贵。最显著代价便是几十万年轻的生命葬送在异国他乡,间接损失是经济上的,国内就不说了,但是从苏联买的那些武器,到六零年赫鲁晓夫逼债让中国多饿死多少人?最为重大的代价是从此被半个世界孤立自裁,自己关起门搞运动。
  
  这一切和本文关系不大,所以介绍这些,不过是为了分析战后国内形势做一个铺垫。
  
  中国本来无意于卷入战争,但是进入战争后爆发出惊人的能量,为何?
  先看一看国人在战争中爆发的能量吧。看看那些伟大的男人们。
  彭德怀,生于一八九八年,卒于一九七四年。
  
  官方评价:彭德怀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位列十大元帅第二位。
  
  说真的,这些华丽的评价有点空。并不是说彭德怀对不住这些评价,以彭一生履历来看,这些都是当之无愧的。所以说很空,是因为把彭德怀的名字换成贺龙或者其他人,同样成立,并不能突出一个人个性特点。
  
  其实不需要这些华丽的修饰,在我看来,彭德怀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说彭革命家也好、军事家也罢、或者政治家(水平不怎么样)也可以,前提是实实在在的人。实实在在的干事业,实实在在面对困难,从不妥协。因此才得以百炼成钢,从一个赤贫的被欺凌者成长为带领志愿军和美军较量的彭大将军,在庐山上集体沉默时写了一封信。

彭出身寒微,长于贫困。
  
  面对平穷,只有两个选择,要么默默忍受,动物一样活着;要么反抗摆脱。彭是一个实在人,想法很朴实,凭啥就要忍?所以他选择反抗。
  
  反抗也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像愤青一般无休止的抱怨,也可以找一份好工作好好干活。任何时代,抱怨都是没用的。朴实的彭德怀是不会干这种没用之事的。
  
  当时工作环境很不好,找工作不容易,当时的成功人士都是地主恶霸之类的,能提供的只有欺压盘剥。最好找的工作就是当兵了。所以彭德怀当了兵。当了兵可以吃饭、可以成为成功人士不受欺负,却要忍受军官的欺负和死亡的威胁。要减少军官欺负和死亡威胁,最好成为军官。成为军官是多数大兵的梦想,能够梦想成真的人却相当有限,千军万马创独木桥,比当今高考和公务员考试更难。好找彭德怀还是过去了,还混到团长。
  
  能成为军官已经是军人之中的成功人士,然后彭德怀并不觉得成功,他看见中华大地上的黑暗,看见那些受欺压的人们想起自己受欺压的往事,看见那些为了吃口饭死去的大兵们感同身受。如何解救他们呢?彭德怀用他那淳朴的头脑思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淳朴的答案,即消灭那些不平等。消灭不平等的前提就要消灭支持不平等的力量。
  
  好吧,那就起义。从此虎啸深山,对邪恶和不公张口血盆大口。

井冈山历次反围剿中,彭一直战斗在。彭德怀和林彪,是历次反围剿之中最为重要的将军。这种实实在在的风格一直延续下去,长征途中如此、抗战时期如此、解放战争如此、抗美援朝更是如此,责任越来越大、担子愈来愈重。
  
  抗日战争时期,彭指策划了共军抗日时代最具影响力一战——即百团大战。这一战和毛泽东当时战略思想相违背。按照当时态势,共产党应该把力量放在发动群众搞根据地建设上。但是现在看来,这一战打了鬼子,打得好,打出了共产党抗日明信片。
  
  到了解放战争,中共力量放在东北、山东、华北,陕北力量非常薄弱,又成了老蒋重点进攻对象。危难之际又是彭奋然而起,率领两万西北野战军保卫中央,周旋于胡中南二十万大军中间,最后成功解放西北五省数百万平方公里。解放战争中,彭的战功并不是最显赫,力量不是最强,担子确实最重的。稍微闪失,后果很严重。
  
  最重的担子当然是抗美援朝,在正选缺阵的情况下,作为替补接过帅印,率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打赢一场武器装备最为悬殊的战争。
  
  这一串串辉煌堆砌成一个伟岸的军人形象,伟岸形象背后,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正是因为这个实实在在的人,所以在庐山上说了实实在在的话。其实彭的一件比起当时严峻的客观形势,已经很客气了。
  
  真正彰显其个性的还是那封信。那封信的内容并非惊世核俗,因为在特殊时间,特殊地点,在特殊环境中,所以显得特殊。
  
  庐山事件之前,彭一直在干军人活,党内地位不高,很少插足政治。庐山之上的彭德怀终于忍不住了,掉入政治泥沼。和当时军内大佬一样,彭德怀对刘少奇不感冒,但并不意味着他喜欢趟政治浑水。
  
  就算政治觉悟不高,彭也能明白,他是没有机会接近最高权力的。毛对彭的态度和刘少奇一样。刘少奇党内地位高,还能当国家主席,但不能在军方生根。彭德怀可以在军内建立赫赫战功,在行政系统内就是一婴儿。
  
  史载一九五九年,大饥荒开始,一切仿佛回到解放前,仿佛来了一个轮回。既然回到原点,那么自己征战一生又有和意义?不满再次产生。
  此时的彭德怀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忍饥挨饿的无名之辈,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将军。唯一不变的是实实在在的风格。无名之辈的少年因为反抗悲惨的生存环境而投军搞革命;赫赫有名的彭大将军在逆行政治涡流写了那封信。数十年过去了,少年变成老年,脑袋上长满了白发,不变的是那种人生态度——实实在在面对一切。
  
  因为庐山会议之后,就是大饥荒。
  
  大饥荒有多严重?没人能说出来有多严重。也没必要说出来,只需要指出一个事实就够了——最保守估计,两千万以上的人饿死。注意,不是老死病死出车祸或其它,是饿死。人吃人现象随处可见,从官方记载到民间传说都是证据。
  悲惨状况,历史罕见。
  
  彭大将军的个人冤屈,在这种历史惨状下就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正因如此,他的态度才显得如此难得。这话听起来有点矛盾。如果彭在其它历次运动中被拿下,最多就是个人冤屈,如粟裕、刘伯承。庐山之上的彭德怀成了那个悲惨年代唯一敢于把争相拿出来的人,唯一敢证实面对的人,这种人被称为社会的良心、民族脊梁。

毛泽东的态度
  
  在高岗事件中,提到毛泽东态度的转变。毛泽东态度转变,高岗完蛋。五年之后,彭德怀遇到同样的情景。
  
  鉴于当时严峻形势,信的口吻相当温和了,针砭了时弊但没有切中要害,换成一个一般人可能就淹没了。严重的是毛泽东的态度,直接把一封私信给公布出来,还加上一个标题:彭德怀同志意见书。
  
  这是一个极为耐人寻味的举动。这个动作相当于把彭德怀扔到了火炉上。当时很多地方都出现问题,向河南、甘肃、四川,卫星一个比一个放得高,铁一个比一个炼的多,工程一个比一个干的大,人一处比一处死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提意见,相当于揭他们的盖子,揭他们的盖子相当于砸他们的饭碗,砸他们的饭碗自然跟彭德怀拼命。管你彭德怀出于啥目的,动我们的奶酪就要跟你拼命。所以在会议下半段,吴芝圃、李井泉这些人都要跟彭德怀拼命。
  
  对于即将到来的严峻形势,毛泽东已经有所察觉。
  
  上半场神仙会来看,毛泽东的用意绝对不是请大家来庐山玩玩这么简单。众所周知,共产党会多是出名的。在平时状况下,开这种会确实显得无聊而多余。然而每当关键的时刻,特别是有重大决策或者遇到困难的时候,开会就显得至关重要。
  
  毛泽东把大老远革命同志召集到庐山,目的只有一点,就是团结。每个关键时刻,共产党都是靠团结度过难关。按照毛泽东的设想,大家统一脑袋,抛开杂念,好好干活,咬咬牙把大跃进挺过去,挺入社会主义中,那么一切困难都将灰飞烟灭。
  
  如果想法仅仅是这些,那么毛泽东完全可以把那封信放在抽屉里,若干年之后,它仅仅是毛彭二人之间关系的一个证物而已。
  
  然而当毛泽东把信加上一个标题拿出来之后,一切就变了。原本温和的神仙会一下子变了样,立马分裂成两派:支持或者反对。同时毛泽东决定会议不要结束了,接着开,继续讨论,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于是大家继续争吵。
  
  现在各种回忆录上都说,毛泽东没有表态之前,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差不多。其实不对,应该是支持的人更多一点。因为这些回忆录忘记了这样一个老传统:党史上,为某个人的意见延长会议时,就意味着这个人完蛋了。当年张国焘如此,后来高岗如此,如今彭德怀也是如此。这个时候,一些精明的人已经闻到火药味,开始转向。考虑到这个因素,所以说支持者应该更多一点。
  
  毛泽东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要拿这封信看一看当时高级干部究竟是啥样。就是让大家争吵,再根据争吵结果制定下一步政策。此时的毛泽东,想的是如何把三面红旗高高举起,反对者统统打倒。因为在毛泽东看来,他的三面红旗就是党的政策,就是进入社会主义的方式。任何人反对,如果有人胆敢反对,那就是反党反社会主义反他本人,绝对吃不到好果子。
  
  所以等到七月二十三号,支持者和反对者吵得差不多了,毛泽东出面了,开始批彭德怀,以及支持彭德怀的那些人。彭德怀的命运就此决定,不可逆转的落入深渊。同时落入深渊的还有黄克诚等人。
  
  于是“神仙会”变成了“魔鬼会”。大家张牙舞爪,争先恐后攻击彭德怀,有人泼脏水,有人扣屎盆子。
  
  会议延长了半个月,一直开到八一建军节,还不过瘾。时间不够,那就再来一场会议,八月二号到十六号,半个月时间召开八届八中全会,内容主题只有一个:彭德怀同志是个坏人。
  
  在一群精英共同努力下,一个月之前还是战功赫赫具备国际声望的膨大将军,一个月之后就变成了党内可疑分子,而且是臭不可闻!
  
  毛泽东本来可以把彭德怀抛在一边的,为啥转变态度又把他拖入深渊呢?
  
  我认为毛泽东要干两件事:一,解决彭德怀问题;二,用彭德怀解决另一个问题。
  
  从二八年毛泽东和彭德怀相见于井冈山,到六五年毛泽东让彭德怀去三线,前后三十七年。三十七年中,二人之间发生了太多故事。这些故事可以简化为两个字,就是恩与怨。
  
  三十七年的恩情,三十七年的怨恨。恩怨交织,彼此成就,彼此埋怨。要想理清,恐怕要二人活过来才行。下面就简要回顾一下。
  彭德怀和毛泽东的恩情
  
  彭毛恩情,起于井冈山。
  
  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上井冈山,坐等各路英豪。首先他等到了朱德和陈毅带领的队伍,接下来等到彭德怀和滕代远带队上井冈山。朱德比彭德怀早一点到达井冈山,资历上强于彭德怀,由此奠定二人地位。从抗战开始,朱德一直是总司令,彭德怀一直是副总司令。
  
  彭德怀带队上井冈山时,井冈山朱毛实力一般。而彭德怀带领的队伍完全是正规军,战斗能力强于朱毛游击队。当时很多人都搞不懂,像彭德怀这种身居高位、掌控军队、手里有钱、有机会找女人的人为啥要参加革命。毛泽东自然也是欣喜不已。何况带领正规军上山的彭德怀一直在前线指挥战斗,一次又一次消灭敌人进攻。
  
  长征开始阶段,中央红军举步维艰,抵达湘西已是人困马华。此时国民党已经布下重兵等待红军。此时由于中央决策不咋的,行动缓慢,眼看坠入天罗地网中,红三军团的彭德怀和红一军团的林彪拼死相救才把中央给拉出虎口。
  此时毛泽东虽然赋闲,但是如果中央完蛋的话,相信手中无权无兵的毛泽东也是插翅难逃。这一次彭德怀虽然没有直接解救毛泽东,深知兵法的毛泽东还是明白哪个人出了力气的。
  
  遵义会议上,军方实权派人物,彭德怀对毛泽东的支持异常重要。
  彭德怀真正解救毛泽东发生在毛泽东和张国焘殊死相搏中。
  
  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重新掌权。一九三五年六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四川北部,与张国焘领导的红四方面军汇合,分成左路军和右路军。当时红四方面军实力远强于中央军。总司令朱德、参谋长刘伯承在左路军,左路军是张国焘天下。中央军最强大的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编在右路军,毛泽东和中央也跟着右路军一起。但是右路军总指挥与政委是徐向前和陈浩昌。此二人当时被看做张国焘的人。如果徐陈不合作,那么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只能指挥得了彭德怀和林彪。
  
  到了九月,红军艰难通过草地。此时林彪的一军团作为前锋已经到达甘肃境内的中俄边境,和中央像个几十公里。彭德怀的三军和四方面军的四军三十军驻扎巴西。中共中央、毛泽东及徐向前,陈昌浩等人均驻巴西。当时周恩来得了严重的伤寒病,驻在彭德怀的红三军。此时红三军只有三千来人。四方面军的四军和三十军有两万多人。可以说驻扎巴西右路军均是四方面军的人。
  
  九月八号,张国焘致电徐向前和陈昌浩,指令二人率右路军南下返回阿坝。也就是要南下。为啥要南下呢。就是从南方过来的嘛,转回去没意思。但是对张国焘非常有利。因为北上是中央,也就是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意见。南下是张国焘的意见。如果南下,战略战术且不说,整个中共中央,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人都将落到张国焘手上,张国焘完全可以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来个挟中央以令诸侯,过一段时间在来个权利和平过渡。此后的历史基本上就没有毛泽东什么事了。
  
  毛泽东当然不愿意南下。为了坚持北上,毛泽东要求召开一个会议。九月九号是毛泽东生日,他没心情庆生,来到徐向前、陈昌浩二人驻地,巧妙地以周恩来病重无法行动为由,邀请徐、陈二人去彭德怀的红三军驻地开会。
  
  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博古、徐向前、陈昌浩出席了会议。开什么会哩,就是说服徐向前、陈浩昌继续北上吧,不要听张国焘的那个南下办法,那是没出路的。徐向前和陈浩昌也很难做,自己都出身四方面军,算张国焘的人。然而毕竟眼前这几个人是中央领导,可是把中央军领导的不像样。当天中央发电给张国焘,让他继续北上,张国焘回电公开反对。此时徐向前和陈浩昌也表示张国焘的命令不可以违抗。
  
  话说到这份上,几近摊牌了。再说下去也没意思。幸好此次会议是在红三军地盘开的,彭德怀负责警卫工作。会议刚结束,中央就决定当夜连夜撤离巴西,和红一军会和。此时的彭德怀坚决服从中央指示,率领三千残兵把中央带出张国焘的魔爪。
  
  中央转移时形势非常紧张,拉了警戒线,像行军打仗一样。有人把情况反映给徐向前,询问要不要采取措施,徐向前说了那句著名的话:哪有红军打红军的。因为这句话,毛泽东感激徐向前,即便后来西征失败,仍让徐成为四方面军代表。但是毛泽东也无法忘记徐向前听命于张国焘,所以一直把他冷藏不用。
  
  当然毛泽东最为感激的还是彭德怀。相当于救命之恩呐。此后,彭德怀就高升一级,比林彪、贺龙这些人地位都高,军内地位仅次于朱德。这是彭毛关系最为亲密的时候。
  
  国共争霸风云再起,蒋介石亮出拳头。
  
  彼时延安异常空虚,中央怕被一锅端了,分开刘少奇等人东渡黄河。毛泽东本人则坚守陕北。此时保卫中央以及毛泽东的还是彭德怀。彭德怀率两万西北野战军护卫中央周旋于胡宗南二十万西北军中,以其彪悍的风格和灵巧的战术,一个半月内连续于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后又在沙家店歼敌两个旅,挫败国民党军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扭转了西北战局,直到最后解放整个大西北。
  
  毛彭二人最后一次携手共进是抗美援朝。前面已经说了,这里不再累述。

在谈谈彭德怀和毛泽东的怨愤
  
  先谈一谈政治包袱。十大元帅基本上都有政治包袱。
  
  啥叫政治包袱呢,就是在毛泽东那里,每个人都干过错事,要么反对过毛泽东,要么曾跟随过反对毛泽东的人。
  
  比方说徐向前因为赞同过张国焘,一辈子胆战心惊。
  
  比方说陈毅反对过毛泽东,天天检讨。
  
  比方说聂荣臻因为陈官庄事件,更加小心翼翼。比方说刘伯承卷入土洋之争,战争一结束就退出军界。
  
  大家都是闹革命,过着枪口滴血的生活,争论本属于正常,凭啥说反对过毛泽东的人就是错。呵呵,很容易解释,毛泽东最后成了领袖,也就是最大的领导。在中国这种文化体制下,领导总是正确的,越大的领导越正确。何况毛泽东最后成了全国人民的大救星。所以错的必须是其他人。就算当时不是,建国之后也是。这就是所谓政治文化中的“糟粕”吧。
  
  
  所有背包袱的军人中,彭德怀政治包袱最大最多最不知道收敛。

两人之间第一个芥蒂,错杀掉王佐袁文才。
  
  毛泽东上拉枪杆子之前,井冈山已经有一帮绿林届的朋友,为首的叫王佐和袁文才,他们的处境有点像梁山上的王伦。毛泽东上井冈山,此二人提供了不少帮助。袁文才是读书人,识字,在当时也算人才,毛泽东常把他带在身边。
  
  二八年中共六大通过一个文件,说共对付土匪应该如此这般:“与土匪或类似的团体联盟,仅在暴动前可以适用。暴动之后宜解除其武装并严厉镇压他们……他们的首领应当作反革命首领看待……”一年之后,袁文才袁文才随红四军主力到达吉安东固时,看到了这个空洞文件,顿时手脚冰凉,连忙离开部队潜入井冈山,躲在老友王佐家中。
  
  
  
  尽管袁文才比王佐多认识点字,处事却不如王佐稳健。王佐如实向何长(宁冈县委书记)做了汇报。何长是一个合格的工作组,即肯定了袁文才对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贡献,也批评了他擅自离队的错误。袁文才做了诚恳的检讨。
  
  事情看似结束了,其实只是开始。当时在湘赣边界非常复杂,就好像现在大城市人看不起外来户一样,革命根据地也是这个情况:本地人不放心外来户。袁文才和王佐都是外来户。而中共湘赣边界特委主要领导人多是本地人,看袁文才和王佐这两个外来户不顺眼,决定按六大“文件”规定,除掉袁文才和王佐。
  
  于是袁文才和王佐忽然接到边界特委来信,要他们到永新县城集合,说是要扩编为红六军第三纵队,让袁文才、王佐任正副司令。袁、王当天率部抵达永新城。第二天,特委开会啰嗦二人一大堆不是,中央巡视员彭清泉突然在会上发言,说二人有罪。二人当然不服。袁文才驳斥彭清泉诬陷。王佐更绝,直接和彭清泉互相拔出手枪放在桌上,会场气氛很紧张。
  
  彭清泉虽然是中央迅速,却是个软骨头,怕一时不能制服袁、王,就大摆宴席,稳住袁、王,暗地里派人给彭德怀送信,诬称袁、王企图“解决”特委,要求增援。不了解实情的彭德怀感激事情紧迫,迅速派人包围袁、王及其部队驻地。拂晓,边界特委书记朱昌楷闯进袁文才房间,开枪将正在熟睡的袁文才打死。王佐听到枪声后朝东门外突围,但水上的浮桥早被拆除,王佐不幸落水淹死在东华潭内。两位好汉就这么死在自己人手中。
  
  时间是一九三零年二月二十四号。
  
  毛泽东对二人的死深感痛惜。对彭德怀有意见。彭德怀没有亲手杀死二人,二人却因为彭德怀而死。彭德怀肯定要负责的。庐山事件之后,彭德怀被打倒,此事也成了彭德怀的罪状。
  彭德怀给毛泽东留下的第二个阴影是林彪惹出来的。
  
  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重新获得命根子——指挥枪。
  
  当时中央率领红军万里大转移,可是越转移人数越少,朝那里去大家都没底。李德呀博古呀已经晕头转向了,不知道该怎么办。危难之际,大家想到了毛泽东。重新把毛泽东给推出来。意思是说现在咱们都没招了,就看你的了。如果你真的行,大家就当你是牛人,此后就供着你。如果你也没招,大家一起完蛋吧。
  
  毛泽东出山之后当然要证明自己很牛。如果不牛,凭什么领导那批牛人?于是就有了四渡赤水。最简单的翻译就是跑到河对岸、再跑回来、再跑过去,往返四次之后继续往前跑。当然不是简单折返跑,是在四个不同时间、不同地方打了四次仗之后,才四次过河。当时大家很不理解,觉得咱本来就缺乏营养,再这么来回折腾不是浪费体能么?
  
  林彪就是其中之一。
  
  不理解归不理解,好歹毛泽东把大家带出来了。那就开会讨论一下四度赤水的意义吧,就是会理会议。林彪很不满意,觉得毛泽东这种指挥方式不太靠谱,就写信建议请彭德怀出任“前敌指挥”。当然信写的还是比较婉转的,大意是说领导你应该抓点大事,具体指挥这样的细节就交给其他人吧,比如说彭德怀同志就很合适。当然交给本人也行(没写出来,应该有这样的意思,毕竟他和毛关系更近)。
  
  毛泽东接到信之后大为光火,把林彪批评教育一番,曰:你个娃娃懂得啥哟!
  其实林彪那封信也不是啥大事,只是要彭德怀出任“前敌指挥”,彭以前也干过。毛泽东为啥如此大火呢?因为当时毛泽东刚出山,还没有站位脚跟,大家把他退出来就是指挥打仗的。党务什么的还在张闻天手上,再不管军事管啥?回家种地不成!
  
  关于这件事,毛泽东一直以为是彭德怀妖言迷惑了不懂事的林彪,以为彭德怀想要他的命根子——军事指挥权。
  
  当时的毛泽东处在人生最为困难的日子,前有王明逼迫,后有张国焘夹击,他记得别人的恩情也记得别人的仇恨。只是当时情况过于危险,没有条件追究个人是非而已。后来在巴西,彭德怀有功于党中央和毛泽东,更没理由追究了。是非一直沉寂下来,一直沉淀到庐山。
  
  之前毛泽东时不时就要把这事拿出来晒一晒。其实彭德怀根本就不知道。本着事久自然明的态度也没刻意解释,直到庐山事件。毛泽东再次把这粒陈芝麻抖出来见光,彭德怀才和林彪对质。林彪解开了事实真相,然而已经于事无补。

 第三个芥蒂应该在百团大战。
  
  人生有时候更像一种宿命。
  
  军人,特别是伟大的军人,这种宿命趋向更为明显。春秋时代的吴起,战国末年的白起,汉朝初年的韩信,大隋初年的高颖,大唐中段的李光弼,明初的傅友德蓝玉以及末期的袁崇焕,清朝中期的年羹尧,这些人的宿命缠绕了整部华夏历史,都是在完成伟大军旅生涯之后陷入一种莫名的灾难中,仿佛幂幂之中只有安排。
  
  在新中国历史上,这种趋势传承下来,代表人物就是彭德怀。
  
  彭德怀对中华民族立下两件大功,一是抗美援朝,另一个就是百团大战。若干年之后,或许大家对彭德怀和毛泽东之间那些芝麻豆子没兴趣了,一定会记得他对鬼子和美国大兵的功绩。
  
  整个抗日战争中,中共最给力的一仗就是百团大战。在中共抗战史上,此战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投入兵力最大、影响力最大。
  
  百团大战的策划者和指挥者就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一九四零年到四一年,属于抗战最为艰苦的岁月,彭德怀指挥一二九师、一二零师、以及晋察冀边区一百零五个团(未算民兵)主动出击,在华北地区对日军掀起攻击波,前后时间跨度将近半年。
  
  当时八路军以极其简陋的装备配合灵巧的战术打鬼子的正规军。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后来朝鲜战场的一个预演。这是一场只有彭德怀才敢指挥的战争。
  一九四零年下半年,整个世界范围内,德国正蹂躏欧洲,东京和柏林会师印度的梦想大有可能成真。当时国民党在正面战场陷入低潮。汪精卫在南京登上汉奸宝座。此时的中国正在最黑的黑夜中。这一站恰到好处的吸引了日军,缓解正面战场压力,增加日本诱降中国政府的难度。这么打,才是真正的国共合作。
  
  然而很遗憾,这一仗和毛泽东的政策相违背。
  
  延安时代的毛泽东,主张尽力建立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这么干一方面可以扰乱鬼子后方,更重要的是能够壮大自己。如果从历史上找一个参考模板,就是刘邦躲在汉中时的那个政策,坐看外边烽火连天,我自发自家实力。虽然战争刚结束,毛泽东很高兴,发电报祝贺之余甚至询问,这样的战役能不能再来一两次。是啊,影响太大了。
  
  但后果很严重:吸引了鬼子的注意力,增加了鬼子进村的力度。
  
  第二个后果是老将很在意。这一仗吸引了鬼子,缓解了国军身上的压力,本应搞笑才是。老将不一样,他有自己的观点:老子在前方跟鬼子拼命,家底都砸差不多了,你共产党倒好,跑到敌后去发展势力,一下子整出一百多个团来。长此以往还了得,还不把老子江山的墙角给占了。不行,得想办法。
  
  鬼子增加兵力扫荡也就算了,反正大家不共戴天,我不弄死你,你就要弄死我。如果我不想办法弄死你,你终究想办法弄死我。直到有一方彻底倒下为止。
  
  但是老蒋就难办了,他是盟友,还是名义上的领导。当领导刻意整下属,总是有机会的。机会就在半年之后,皖南。
  
  百团大战是皖南事变的导火索之一。
  
  鉴于这两个严重后果,在接下来的延安整风运动中,彭德怀被毛泽东身边那群理论家轮番批斗。这就是庐山会议上,彭德怀说的,延安骂娘的由来。庐山算总账,毛泽东说彭德怀整个抗战期间都是不合作的,也就是这意思。
  
  毛泽东从整体角度出发可以理解。但是彭德怀就错了么?在现在看来,一点也没有。因为他打了鬼子,鬼子是国家敌人。身为一个将军,如果不能对付侵略自己国家的敌人那才是耻辱。当大家集中批判彭德怀暴漏了八路军真实实力时,也许忘了,彭德怀只是一个将军,只负责战场上和敌人对撼。你不能指望一个将军即干领袖的活又干后勤部长的活。所以说彭德怀不服。因为彭德怀不服,毛泽东心中又有疙瘩。
  
  实际上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严重后果。对共产党来说,最严峻的形势是长征,都熬过来了。徐向前把西征军完全葬送,毛泽东百般安慰。彭德怀打了如此重要的一战,毛泽东怎么就介意了?毛泽东真正在意的是,这一仗不是他自己策划或者说指挥的。任何一个领袖都不希望下面将军威望太高。所以飞鸟尽,良弓要藏。
  
  为这个百团大战,二人一度产生裂痕。因此解放战争初期,彭德怀职务是解放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参谋长根本就不适合彭德怀这种人,那是叶剑英或聂荣臻该干的活。说白了,彭德怀失去了带兵的机会。如果不是后来形势险恶,彭德怀估计要当徐向前第二了,后来能不能挤进十大元帅都难说(徐向前是四方面军旗帜)。
  彭德怀和罗瑞卿、贺龙之间的恩怨
  
  庐山之上,谁批彭最凶?只要看看谁得到利益最大就行了。就军方来讲,最大受益者三个人,罗瑞卿,贺龙,林彪。
  
  彭德怀倒下之后,罗瑞卿出任总参谋长,贺龙成了军内第二号实权人物,第一号人物便是林彪。这三人出发点还是不同的。罗瑞卿批彭德怀纯粹是领袖需要。贺龙批彭,有政治需要也夹杂私人恩怨。林彪则是被绑上战车。
  
  说真的,仅仅是看这些东西都觉得很难受,他们都是一流的军人,杰出的统帅,战场上都是顶天立地的汉子,然而命运把他们对到政客位置上。
  
  政治让人疯狂。
  
  罗瑞卿说:“历史上凡是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彭德怀同志多半都参加,三成合作有些还是看形势,搞投机的,有些是合乎他的口味才合作的。”
  
  罗瑞卿说:“彭德怀同志生活上学冯玉祥,触到了他的痛处,因为这揭发了他的伪君子的一个侧面。但是,他确能迷惑一部分人。所谓艰苦朴素,实际上很多都是装的。(有人插话:换得了政治上的欲望)他的政治欲望很大,许多好事都记在自己账上,坏事都推给人家,就是证明。他是党性有亏,热心很重,不是正直无私。他的个人主义很严重。”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几年之后,罗大将军同样被打翻在地,还跟彭大元帅同在一个屋檐下——在同一个监狱。
  
  罗将军和彭元帅并无深仇大恨。当年彭和罗同在北方局,也没见传出不和。
  
  罗大将为何如此卖力批判彭元帅呢,原因很简单。罗瑞卿是毛泽东的铁杆。当时有一个称号:罗瑞卿是毛泽东的影子。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毛泽东才选择罗瑞卿为公安部长。在当年那个国家新建,土匪一大堆、特务一大片的情况下,公安部长有多重要不用多说了吧。还是因为这层关系,毛泽东要批判彭德怀,罗瑞卿必须全力以赴。否则,如何显示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不说那些话,罗将军自己也过不了关。
  
  需要指出的是,罗瑞卿对毛泽东的感情绝对是真实的。
  
  文革罗瑞卿挨整,落下残疾,出狱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穿得整整齐齐,到天安门的毛主席像前,立正站好,然后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第二件事就是回家为毛主席设立了灵堂,臂上戴上了黑纱。女儿罗点点大惑不解,罗瑞卿训斥:你小孩子懂什么?
  
  庐山会议之前,罗瑞卿是公安部长,整部级别。庐山之后,罗瑞卿变成总参谋长,级别降低了,怎么能说得利了呢?因为当时毛泽东的经济政策失败了,需要牢牢抓住军队。总参谋部负责制定作战计划,要害部门,当然要用自己人。所以说罗瑞卿还是得利了。只是后来罗瑞卿偏离了林彪,才遭来灾难。
  
  在利益、前途、感情面前,罗将军的选择无可厚非。而且他也不是庐山上有决定作用的那一个。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