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调研需求时观摩用户实际工作流程重要性

来源:互联网 发布:高端黑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19 14:31

背景

昨天开会BOSS说调研讨论:弹性需求,利益最大化,今天上午需求调研结束后,我想试试昨天的理论,请求观摩对方使用XXX程序的人的操作流程,目的很简单:

  1. 是为了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因为开发的角度会固化自己的思维,就像重构的时候发现自己之前的这段代码写的很差,但是当初写的时候就是没有感觉没有意识到;

  2. 是看能否挖掘更多需求,是用户没有想到的需求.


但是发现收获的远远不止这些:

结果

1.提供思路:


描述:基于要求你开发的功能,可以参考对方之前的做法,虽然做法不一定是最优最好,但毕竟是一条可以行得通的路子,举个今天的例子来说:

例子:判断某一个XXX
用户提出了这个需求,那回来以后肯定是要完成,但是最终发现XX并没有提供相应的方法,那如果说用户必须有这个功能,那我们肯定需要想法解决,当看到实际操作时询问后得知之前的做法是给XX,有一个属性没有值就是XX,有值就不是XX。


2.提供更多功能:

描述:有些功能可以想象的到用户是以后肯定需要的,但是现在没有提出来,像这样的功能,简单的可以顺手就做了,复杂点的呢,在闲暇时候就给做了,这样下次讨论的时候会让用户省心,让我们处于主动的地位。举今天两个例子来说:

例子1:打开数据库中的XX
当看到用户操作时直接打开数据库中的XX
例子2:设备拷贝功能
用户操作的时候习惯选中XX,按ctrl拖的方式复制一个该XX,拷贝的XXName属性为空,其他属性与源XX属性相同。


3.挖掘功能:

描述:有些细节,用户没有想到,但是你在观察用户操作的时候会发现有些是用户已经习惯的,举个今天的例子来说:

例子:今天用户提出XX高亮的需求,但是并没有指明说高亮的颜色是什么,但观察及询问的时候才知道,用户已经习惯若XX的XX端点处为红色,XX接则是绿色。


4.弹性功能:

描述:有些功能,用户A提出来了,但是A并非是真正使用该程序的人员,那需求必然会和实际出入,就像玩传话的游戏一样,A用户提出的功能是否是必须的呢,是否是真正使用该程序的人员所想要的呢,依据今天调研结果来看,这真的是有出入,造成的结果是有些功能你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开发,结果并不是人家真正想要的,那这个责任该怪谁呢,你能怪你的上帝用户吗,且加大你的工作量,不能让你的利益最大化,很被动的接受,所以弹性分析需求是很有必要的,举个今天的例子来说:

例子:用户A和我提出框选某一区域XX,可以罗列出该区域不同类型XX的共同属性,通过修改来达到批量修改的效果,但是当你问真正操作的人员这个功能时,得到的回答是不需要,没必要,因为我问完后也询问了使用该程序的人员有哪些类型,得到的是真正使用者代表的意见。


5.发现问题:

描述:这里指的是发现用户问题,有些需求用户提出来了,但是用户并没有完全告诉你,导致有些事情会让开发者自以为是xxx,或者说用户没有提供相应的数据,这个让人很恼火唉,举个今天的例子:

例子:今天之前已经调研三次了,涉及到XX的保存,我一直以为XX就是XXX提供的XX,当演示的时候我拉出XX,对方也无说明,但是看实际操作,我才知道原来XX是他们自己定义的XX,且之前提供的文件并没有提供该XX。


6.让自己更有信心:

描述:有些功能用户提出来的时候,你会有思路,但是并不可能现场完成来验证,但是如果你得知了对方之前的做法,和你的想法不谋而合,那让你心里有数,更有信心,举个今天的例子说:

例子:如何打开已保存在数据库中的XX,在用户提出这个功能后我的想法是先缓存到本地,然后打开,因为我没有试过将二进制数据在内存中转为特定格式文件,当看到实际操作时询问知道之前的做法也是缓存本地文件的做法,这样的好处在于验证了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让自己更有信心。


7.其他:

描述:用过上面的分析和挖掘,感觉自己的身份并非只是个开发者,是对方的一员,知道了这个程序想要的最终版本是什么样子,心里也能预估到项目的进展,大概多长时间后该程序就可以让用户使用起来。


感慨:
从4月份5月份开始到现在11月了,按每两周调研一次的频率算,我也去的不少了,现在才感觉入门怎么去调研—2015-11-06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