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中觉新形象与封建宗法制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上的自行车怎么样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3 15:12

浅谈《家》中觉新形象与封建宗法制


学号:16340163

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目录

  • 浅谈家中觉新形象与封建宗法制
    • 中山大学数据科学与计算机学院
    • 背景
    • 觉新悲剧的一生
    • 觉新的性格
    • 封建宗法制的罪恶
    • 摇摇欲坠的封建宗法制度
    • 写在最后


1.背景

长篇小说《家》是文学大师巴金的代表作,写于1931年,是“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讲述了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之家内封建思想与民主科学思想的激烈碰撞。书中主要塑造了觉新、觉民、觉慧三个性格迥异的人物形象,唯命是从的高觉新,理性反抗的高觉民,叛逆勇敢的高觉慧。在三人当中,觉新无疑是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也是塑造得最为成功的,反映了那个封建的旧社会及旧制度对人们的束缚与压迫,无疑!在那个年代,像高觉新这样受到封建宗法制迫害的人是很多的,也是作者巴金塑造高觉新这一人物形象的原因之一。巴金以自己的哥哥作为原型塑造了高觉新,自然在当中倾注了许多感情。他并不因哥哥的懦弱而对其憎恨,而想用一部《家》唤醒哥哥,可一切却都为时已晚,显示中的高觉新在经历了悲剧的医生之后,选择用死来摆脱,逃避这一切,但书中的“高觉新”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终究有所醒悟;从而帮助觉慧离开了家。
这里写图片描述

2.觉新悲剧的一生

觉新出生仔一个封建官僚地主之家,长房长孙的身份让他一出生就得到家人的宠爱与期待。正因为这样特殊的身份,巴金在《家》中写道“在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命运便决定了”。长房长孙的身份意味着要继承家业,要孝敬长辈、服从长辈,在那个推崇封建礼教的社会,这似乎是不容置疑的“真理”!对此,觉新也没有置疑,更没有反抗,他的命运便由此决定了!
在家人的宠爱之下,觉新渐渐长大。在中学里,他成绩优异,修满毕业时成绩名列第一。他喜欢化学,幻想着到北京上海的大学里继续研究,幻想着去德国留学。然而,父母长辈心中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打破了他的幻想。心中明明有此远大抱负,明明深爱着梅,但长房长孙的责任压得他喘不过起来,面对父母安排的前程与婚事,觉新不说一句反抗的话,也没有反抗的思想。他只会关上门倒在床上用铺盖蒙着头哭,只会任由父亲用拈阄的方法决定自己的幸福。他的“作揖主义”和“无抵抗主义”不仅毁了自己,也毁了梅!他一边与两个弟弟一起阅读新思想的书报,一边又过着旧式的生活。他不愿意雇奶妈给孩子喂奶,自己却又甘当封建宗法制的牺牲品。觉新的服从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他所爱着的瑞钰。因为封建迷信,因为长房长孙的身份,因为陈姨太、四太太和五太太的压力,觉新吧临产的妻子送到了城外,送上了不归路。最后,瑞钰在分娩时死去,这给了觉新巨大的打击。他开始暗中反抗这个家庭,偷偷地帮助弟弟觉慧逃离了这个束缚人、迫害人的家。觉新在小说的最后终于开始有所醒悟,开始暗中反抗封建的家庭,却多少有点为时已晚的意味,多少令人叹息……

3.觉新的性格

觉新的命运可以说是悲惨的,在事业上,在家庭上,都可以这样说,而这一切的根源,应该是觉新的懦弱的性格。他的“作揖主义”1和“无抵抗主义”害了自己。觉新一直在民主自由与封建礼教的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他喜欢化学,同时生长在五四运动那个思想太解放的年代,他和两个弟弟一起阅读新思想的书报,他不愿意奶妈给孩子喂奶……这一切,似乎表明了他也是那个年代的新青年之一。然而,事实上他是封建礼教的保护者。觉新对长辈的一切命令都服从,没有任何反抗,甚至也不想反抗。他对高老太爷言听计从,他再累也要陪四太太们打牌。
因为觉新懦弱的性格,他的人生才会如此的悲惨。因为父亲的一句“到下面去读书,爷爷也一定不赞成”就断送了觉新的前程;因为父亲的一句“你爷爷希望有个重孙,我也希望早日抱孙”就决定了觉新的婚姻;因为一具尸体,就害死了觉新的妻子……同样是活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觉民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深爱着的琴而勇敢反抗,甚至选择了离开家庭,最终摆脱了任他人决定自己幸福的命运;同样活在这个封建大家庭中,觉慧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追求已久的自由而敢于反抗高老太爷的权威,甚至离家前往上海,最终得以继续向着心中的梦想前进。面对封建礼教的束缚,觉民和觉慧不甘于自由被束缚,思想被禁锢,大胆地反抗,坚决地反抗,反抗这个封建家庭,反抗愚昧的封建礼教。正如觉慧的那句“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我不是愚人,我要给自己吧幸福争过来”,觉慧和觉民都这样做了,也都获得了解放,摆脱了被封建礼教迫害的命运。再反观觉新的选择,他懦弱的性格,他长房长孙的压力,他的“作揖主义‘,他的无抵抗主义”,都让他不敢反抗那个腐朽的封建礼教,也不想反抗。他宁愿在旧制度中灭亡,也不愿在新思想中获得重生。他不敢“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只因为一个“孝之仁孙”的名号。从觉新三兄弟的抉择中不难看出,只有大胆反抗,坚持反抗,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自己的新生,争得自己的幸福。正因为有千千万万敢于反抗封建旧制度的新青年,才能在那黑暗的旧社会中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获得中华民族的新生,争得全民族的幸福。倘若如觉新不反抗,不奋起,不改变,袒护腐朽的封建旧制度,只能是在无为中堕落,在封建中灭亡。正因为有觉新这样不抵抗、不奋起的人存在,封建旧制度才能在旧中国站稳脚跟,中华民族才会在近代100年间受尽欺辱!因为觉新懦弱的性格,毁了觉新的幸福!因为千万的觉新存在,毁了近代中华民族的幸福!
觉新懦弱的性格,“作揖主义”及“不抵抗主义”同样使他在长辈与弟弟夹缝中艰难生存。作为家中的长房长孙,为了得到个“孝之仁孙”的名号,觉新处处顺从长辈,不敢有丝毫差言。同时,觉新又对弟弟们充满了爱。在小说的第二章中,觉新说:“三弟素来害怕人说他坐轿子,他是一个人道主义者”。由此可以看出,觉新十分了解自己的弟弟,也自然十分爱自己的弟弟。觉新一方面不敢反抗长辈,可另一方面却又处处为弟弟着想。当高老太爷不和觉慧不敢违背高老太爷,只能去劝服觉慧,觉慧却又把气撒在觉新身上。在小说的第九章中,觉慧说要跑出去,觉新答:“结果不过是我多挨几顿骂。”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两条信息:1.即使觉慧跑了出去,觉新也会尽力为觉慧开脱;2.觉新作为大哥,若觉慧跑了出去,觉新必定会受到高老太爷的责骂,觉新受到来自两方的压力。在觉民的婚事上,觉新同样陷入了两头为难的困境。作为长房长孙,高老太爷的命令和家庭面子所带来的压力是巨大的,觉新为此不得不尽力吧事情解决。同时,作为一位哥哥,觉新深爱着自己的弟弟,不远弟弟像自己一样失去追求爱的权力。觉新一面与觉慧交涉,希望觉民能回来,一面又想帮助觉民追求幸福。觉新为了帮助弟弟,决定去说服高老太爷把这门亲事,准备了一整晚,甚至打了草稿。可以想象,对觉新而言,作出了反抗高老太爷而帮助觉民的决定是多么难!在长辈与弟弟间,觉新承受了太多太多的压力,或许只有他自己和瑞钰能够体会。
觉新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他同情那些受到封建礼教迫害的人,但同时,我们又能从他身上看到“逆来顺受,忍让求全,服从长辈”这些封建礼教的影子,觉新的懦弱让他在思想与亲情的夹缝中都难以生存,只能用所谓的“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为自己开脱,寻求夹缝中的平衡。这就是觉新,一个甘愿堕落的新青年,夹缝中生存的长房长孙!

4.封建宗法制的罪恶

觉新上过新式学堂,接受过新思想,目睹了五四运动的思想解过浪潮,本应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青年,却成为思想夹缝中的生存者,“作揖主义”和“不抵抗运动”的拥护者!是什么改变了原本有着雄心抱负的新青年?是作为长房长孙的责任!是封建宗法制的罪恶!
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朝的事情。在宗法制度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左传》恒公二年),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宗法制在旧时期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不过,由于过分强调宗族、宗法观念,人为划分远近亲疏,有束缚了人的自主发展。(以上选自“百度百科宗法制).然而,在近代,封建宗法制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无法让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民所接受。宗法制核心使是嫡长子继承制度,因此,长子便在家族中承担了延续宗族的责任。在《家》中,觉新作为长房长孙,又是出生在封建官僚主义的大家庭中,自然承担着延续、发展家庭的责任,以及觉新本身懦弱的性格,才造成了觉新的悲剧!因此,可以这样说,由于封建宗法制的存在,觉新的悲剧便有了其必然性!
巴金以自己的哥哥为原型创造了觉新,觉新的悲剧多多少少与巴金的哥哥有关。也就是说,像觉新这样受封建宗法制迫害的青年是真实存在的。我们甚至可以想象,在那个封建归势力依旧顽固的年代,像觉新这样的例子应该是不在少数的。“宗法”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调整家族内部关系,维护家长、族长的统治地位的行为规范,是一种宗族之法,也称族规。在封建宗法制的影响之下,家长的话便高于了一切,“父母之命,媒约之言”表现的正是宗法制的影响。单单从小说中,我们就可以发现许多受到封建宗法制残害的例子。小说中的梅、瑞钰和鸣凤正是封建宗法制的牺牲品。梅与觉新青梅竹马,本应会是幸福的一对,却因为所谓的八字不合没能走到一起,而这当中更深层次的原因竟是双方家长在牌桌上的一场矛盾,之后高家用拈阄为觉新选择了瑞钰,而梅则被远嫁外地,然后丈夫去世,梅回了娘家,最终郁郁寡欢而死。瑞钰嫁给觉新后,二人相互恩爱,又有了海儿。这本应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夫妻,却在瑞钰第二胎临产时,因为迷信,因为陈姨太所谓的血光之灾,众人将瑞钰送出了城外。结果瑞钰在分娩时死去。鸣凤与觉慧相爱着,但由于封建思想中所谓的“门不当,户不对,”鸣凤不敢向其他人提及。不愿给他人做姨太的鸣凤最后选择了投湖来了结余生。这三个女人都是封建宗法制下的受害者。因为所谓的“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梅和觉新追求幸福的权力就此被无情地剥夺;因为宗法制下长辈首要的观念,瑞钰的性命甚至不知高老太爷的一具尸体重要;因为封建的等级观念,一条年轻的生命就此葬送!从梅、瑞钰和鸣凤的事例中,我们能够看出:封建宗法制迫害的青年绝非觉新一人,觉新的悲剧具有普遍性,觉新只不过巴金笔下用以代表广大受迫害青年的人物!
觉新的悲剧有其必然性,也有其普遍性!巴金正是要依靠觉新这个角色,让人们了解到封建宗法制的罪恶!唤醒广大中华青年!以《家》向封建宗法制发起挑战!

5.摇摇欲坠的封建宗法制度

封建宗法制度在中国存在了长达几千年,曾经让中国在世界东方长盛不衰。封建宗法制度的鸡鸡作用在于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但由于对人划分尊卑而在近代被人们所舍弃。在《家》中,处处皆可看出封建宗法制度的腐朽,而从小说最后觉新开始对宗法制发起反抗则可以看出腐朽的封建宗法制度已经摇摇欲坠了!
“我们这个家需要一个叛逆。我一定要帮助三弟成功。他也可以替我出一口气。”觉新在小说的第三十八章中说了这句话。如果没有看到最后,你绝对不会相信觉新竟会说出这样一句话!那个一直懦弱的觉新,那个夹缝中生存的觉新,那个“作揖主义”与“不抵抗主义”的觉新,竞对封建宗法制发起了挑战!因为自己的不抵抗,毁了自己的幸福!因为自己的不抵抗害了瑞钰的性命!承受了这一切的觉新终于怒了,他不愿再让亲人被这个腐朽的制度迫害,不愿再让亲人呗这个“狭的笼”禁锢!他要让他们看看,“家里头并不全是像我这样服从的人”!从觉新的反抗中,我们足以看出封建宗法制度的瑶瑶欲坠,青年们绝不甘心自己被这个腐朽的制度束缚钰迫害!他们要反抗,像觉慧一样坚决地反抗!不管是封建礼教,还是长房长孙的责任,他们都会舍弃!并且无情地击溃它!他们要逃出这“狭的笼”,向着心中的梦想,想着民主与自由进发!
作为家中的长房长孙,觉新一出生便注定不凡,曾经的“宁馨儿”上新学堂,接受新思想,却因封建宗法制强加在自己身上的责任而放弃了心中的抱负,最终又向这腐朽的制度发起的挑战!作者巴金用觉新和《家》给予自己勇气来“宣告一个不言理的制度的死刑,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呼出我的J’accuse(我控诉)”!(选自《<家>十版代序》)

6.写在最后

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我们要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的领导,关于物质与能量的关系来个公式吧

E=mc2


  1. 其本意:作揖就是讲礼貌的意思,加上主义就是只对个别人讲礼貌的意思,指善于恭维上司阿谀奉承的一类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作揖主义”是一种处世哲学,意思是不管什么天大的事情,不与别人争论,多作几个揖,留下更多的精力办自己的事情。 ↩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