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浅谈思维教育 朱云龙

来源:互联网 发布:ubuntu 设置启动分区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19 08:20

浅谈今日学堂的思维教育(上):思维是什么?

思维教育一直是今日学堂的教学重点。也是我们区别于一般学校的关键所在。很多家长和教育界人士想把这块“宝藏”挖到手。但无论是研究山长的教育理论,还是模仿学堂的课程案例。可最后都收效甚微。

随着学堂的教育成果日益凸显。关注思维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每当有人问起什么是思维时,我总会感到为难。因为这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讲明白的。为了能让大家可以更加清晰深入的理解思维以及思维教育,这里就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和总结。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心理、思维、行为教育是密不可分且循环促进的(后文会有论述)。这里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才勉为其难把思维这一块单独摘出来进行探讨。

另外,鉴于思维本身偏于抽象,为了不让大家感到枯燥,本篇文章不作繁杂的道理论述,仅仅通过三个小故事来试图揭开思维的面纱。

   

知识、思考、思维的关系

有一次我给学生们点评作业,答疑环节中的三个问题很有代表性。

A:老师,刚才您讲的第一点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

B:老师,对于您讲的第二点,具体是怎样论证出来的?

C:老师,您为什么能分析出三点,而我只能分析出一点呢?

仔细分析这三个同学的问题:

A在问是什么。属于知识的层面。

B在问为什么。属于思考的层面。

C在问究竟是什么因素“驱使”老师这么想,进而才有了后面的“为什么”和“是什么”。属于思维的层面。

 

通过这个简单的案例,想必大家对知识、思考、思维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不会再把掌握知识或者学会思考当成思维了。其实,思维隐藏在它们背后。如果把知识比作宝剑。思考就相当于剑招。而思维就是心法。心法可以衍生出各种招式,然后运用宝剑的锋芒击倒对手。

常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以此为例,那么“鱼”代表知识,而“渔”代表思考,背后的“人”则代表思维。只有彻底搞懂了背后这个人,才能把他的精髓与自身的特点结合起来,达到灵活运用和发展创新的效果。也许到那时,自己不但会钓鱼,还会打猎,还懂得教人钓鱼和打猎。

 

如果大家依然感到晕菜。没关系,让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思维的运作过程

假设荒岛余生的主角为四名少年。故事这样开始:

A醒来后先巡视小岛。接着寻找材料制作鱼竿和鱼叉,然后到浅海捉鱼。BCD醒来后都陷入了深深的绝望,坐在沙滩上不知所措。傍晚,A还把烤好的鱼分给了BCD

第二天,B继续绝望着,坐在沙滩上幻想着救援的出现。而C开始跟随A学习抓鱼的技巧。

对于D来说,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为什么A的行为跟我们三个人不同呢?为了找到答案,他开始跟其他人交流。经过询问发现:A是个孤儿,从小就在街头讨生活,曾经还做过远洋渔船的勤杂工。而包括自己在内的三个人都是富二代。从小都是在别人的细心呵护下长大的。特别是B,除了吃喝玩乐什么都不会。

经过思索D终于明白,导致两种行为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观念的不同。BCD有一个共同的观念:生活是美好的;死亡是遥远的;即便有困难,别人也会帮自己解决。A的观念与之截然相反:生活很艰苦,随时都可能死掉;除了依靠自己,没有人可以帮助自己活下去。

于是,在不同观念的作用下便产生了两种奇异的景象:

A来说,他看到的仅仅是一个恶劣的生存环境。跟过往相比也许没差多少。于是“独立生存”的观念马上催促他调动大脑中的各种技能。而渔船上的经历便启发他去抓鱼。这一切发生的顺畅自然。甚至于当他看到那三个绝望的同伴时都有点奇怪。

BCD来说,他们看到的是地狱之门。没有现成的吃穿用,没有人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只好绝望的等待死亡的降临,亦或奇迹的发生。这一切发生的一样自然。以至于他们根本看不到A在做什么。

 

故事继续发展:

虽然B每天会得到同伴分享的食物,但除了忧郁之外,什么都不愿意做。他怀念以前的美好生活。面对现实他感到气愤、憎恶、抓狂。最后绝望完全占据了他的世界。不久便生病死掉了。

C每天都会跟随A去抓鱼。慢慢的,他喜欢上了这件事。而且技术越来越娴熟。后来一个人就可以为大家提供充足的食物。所以每天过的也很充实。

D决心祛除自己之前的观念,把A的观念植入内心。虽然他不擅长抓鱼,但也打算靠自己的力量为生存而战。后来他利用之前学过的物理知识制作了一个捕鸟器。经常会给大家提供一些飞禽类的佳肴。

就这样,三个少年在岛上过着平静的生活。

 

结局是这样的:

一年后,渔船经过,三人得救了。在之后的岁月里,A依然四处漂泊讨生活。B的父母虽然悲痛。但国家允许二胎后,随着新宝宝的出生长大,渐渐就把B淡忘了。C的生活跟遇难前没有任何变化,除了平时多了一项娱乐活动——钓鱼。

唯独D的人生发生了惊天大逆转。他从之前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变成了独立自强积极努力的进步青年。后来他主动放弃了家庭的优越条件,独自到社会打拼,最终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故事虽然“扯”了点。但方便大家一窥思维的全貌。

其实思维就是一系列思考和行为的全过程。它始于一个观念。在这个观念的作用下,人们会沿着特定的方向进行思考,最后得出某个结论。接着,在这个结论的指导下又会采取相应的行动。而行动带来的后果再反过来检验和调整最初的观念

比如故事中的D。自从把A的观念植入后,思考的方向就完全变了(从被动等待变为主动争取),之前存储的知识也被唤醒了。以至于整个人生轨迹也因此不同。而当他取得了真实的成就后,又会进一步肯定和加强这个观念。说不定以后还会教给他的孩子。

 

上面对思维运作过程的总结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说心理、思维、行为教育是密不可分且循环促进的。心理(观念)是基点,思维是过程,行为是结果。结果再反过来对心理进行调整(加强或改变观念)。如此循环往复。

 

至此,思维的全貌已经展现出来。如果大家心理还是有点发虚,觉得故事太遥远,体会不走心。就再举一个马云的例子来强化对思维的理解。

 

思维的本质与核心

马云在一次演讲中讲过一个案例。在他创业初期,曾经有一家大公司想跟他合作。此时正因资金不足而无法大展拳脚,所以马云就答应了。但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合并之后大公司利用股权优势夺走了马云的话语权。以至于公司后来的发展走向完全和之前的预期不同。

如果换做是您,会从中学到怎样的经验和体悟?又会怎样处理当前的局面呢?(建议您先不要往下看。给自己1分钟把答案写下来)。

可能大多数人的感慨会诸如:太没道德了,就会拿资本来欺压小公司。都怪当初自己太贪心,因小失大呀。以后还是自己干吧,虽然发展慢点,起码能自己做主。今后再跟别人合作一定要长点心眼儿,先把后续的事情落实再签合同。等等之类。

在行动上,则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继续合作没有动力,分道扬镳又不甘心。继而就这样不上不下的悬着。

 

与之截然不同,马云的体悟是:如果以后我收购别人的公司,一定要给对方话语权。他的行动是:离开。

 

简要对比两者的差异:

心理上:前者持的是尊卑心态。认为自己弱小,对方强大。总认为强者会欺负弱者,却不知如何应对。后者则秉持一种平等心态。无论谁占优势,都应该以平等之心互相尊重。

思想上:前者很纠结。什么都想要,又理不清先后主次。所以无法处理当前的局面(是继续合作还是分道扬镳)。后者很清明。非常确定自己该要什么和该放弃什么。所以无论是合是分,都会着眼于得到的,而不会挂碍失去的。

行为上:前者往后看。所以会陷入懊悔的情绪当中不知所措和一蹶不振。后者往前看。所以会以一种积极态度来开创未来的新局面。

 

通过对比,想必大家更欣赏后者的心态、思想和行为。如果把前者定义为大众式思维,那么后者则是领袖式思维。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者的差异呢?

      前面章节说过,思维始于观念。所以,造成两者巨大差异的核心原因一定源于双方的观念。

马云的观念:我要做领袖,创办服务于最多人的企业。 

大众的观念:我要当老板,多赚点钱,让自己过上好日子。

      在不同观念的作用下,马云的思考方向必然是开放的,包容的,不断克服阻力往前迈进。而大众的思考方向必然是收缩的,排他的,经常会犹豫不决见好就收。所以,双方在事业成就方面的天差地别也是必然的。

 

有些家长会以马云为榜样教育孩子。比如:有的让孩子学英语,因为马云的英语很棒。有的让孩子学习演讲,因为马云的口才好,很会“忽悠”人。有的让孩子学管理,因为马云能把这么大的一家公司管理的井井有条。  

然而这些都是表象。如果孩子内在的观念不对,不仅很难学得进去。就算勉强学进去了,具备了马云身上的各种本事,依然会按照自己固有的一套模式来思考和行动,其人生轨迹和马云不可能沾边。

如果想要取得马云的成就,最关键的就是把他的核心观念植入到孩子内心深处。当孩子也要成为领袖,也想创办最伟大的企业的时,他就会自动思考应该学习怎样的能力和品行。这样,家长就再也不用替孩子着急了。

由此可以看出,内在的观念决定了思维后续的整个过程。它才是是思维的本质与核心。学堂一直强调“经营者意识”和“至上情结”的内化,而不是具体的课程和方法。其真正原因就在于抓“心”才是根本。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已经明白思维与知识、思考的差别。也理解了思维运作的整个过程。更认清了思维的本质与核心。

回顾平时教育孩子以及自我学习的状况,我们更多的都把关注点放在了知识和思考的层面上,反而忽视了更为本质的思维层面。这无疑于舍本逐末,其结果往往事倍功半。

更悲催的是,很多人花费了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掌握了海量的知识,拥有了良好的思考能力,却依然无法拥有满意的人生。如果想了解背后深刻的原因,请继续关注后续文章。

        

 

        浅谈今日学堂的思维教育(中):拥有精致思维的人怎样思考?

    上篇文章对思维的原理进行了解析。如果以之为标准来看待传统教育,学生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理解和背诵知识上。平时连思考层面的专项练习都很少涉及。更不用说深入的思维训练。

 

就拿参加学堂夏令营的新生来说,起初他们的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类。体制的差生几乎什么都写不出来。优等生虽然可以洋洋洒洒写出好多。但基本上都是华丽的辞藻和气势磅礴的排比,没有实质性内容。而等到夏令营结束时,优等生的进步普遍较小。但是部分差生则有了很大的突破。

原因在于优等生已经习惯了知识性的学习方式,思维被严重破坏,恢复起来比较困难。差生不学体制的东西,思维反而没被破坏。所以在这边训练一个月就能走上正轨。至于那些没有进步的差生,主要是因为厌学情绪教重,学不进任何东西。

 

既然思维教育的重要性要远高于知识教育。那么经过思维训练和没有经过思维的人,外在表现有怎样的不同呢?其实这几年明德一班的部分学生已经在很多场合展现出了惊人的实力。无论是写作、演讲、辩论、做事能力等都让同龄人难以望其项背,甚至超越了1.0版本的老师,成为学堂的中坚师资力量。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楚的认知到思维的“强大”,这里仅从“思考”这个侧面来展示拥有精致思维的人,其思考能力的特点。

 

特点一:横向分析的清晰性

精致思维者善于观察,梳理和归纳。他们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梳理出问题的脉络。从而清晰明确的判断事情的具体状态。

山长的文章《应试教育是一场风险巨大的赌博》就很典型的展示出了这一特点。

对于体制教育的优劣,大多数人的观点都过于细琐和随意。在我刚接触新教育时曾参加过一次主题交流会,讨论的过程异常艰难。一位家长说:应试教育太不重视体育。另一位家长则说:体育不需要太多,孩子们又不准备当运动员。一位家长说:学校应该多开设读经课程。另一位家长则说:干脆你到读经学校好了,体制教育需要全面发展。大家互不认同,到最后也没讨论出什么结果。

但是在这篇文章中,山长没有着力于细枝末节,而是站在更高的立场来俯视人生的整个平面。从考上好大学的概率;找到好工作的概率;事业成功的概率;身心健康的概率;拥有美满婚姻的概率;获得人生幸福的概率等六个方面来具体分析应试教育的弊端。看后让人难以反驳。因为这些是每一个家长和学生想要的。可惜体制教育却没有教。

难道一般人不了解这些信息吗?当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清华北大难得考;文凭不一定是成功的保证书;为考高分不惜以健康为代价;老师从来不教怎样选择人生伴侣,更不会教怎样实现人生幸福。

既然信息是对等的,为什么一般人抓不到核心,只会在枝叶上费工夫?山长和大众在思考上的不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根本原因在于:心中有主线,一切信息都要围绕主线转。

在考虑这个问题时,山长心里有一条清晰的主线:第一,人生需要什么。第二,教育应该为之提供怎样的服务。第三,应试教育是否提供了这样的服务。围绕这个主线,着眼点自然就会停留在那些关键信息上。

与之相反,大众心中没有主线,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关注点自然就会落到自我的偏好上。

 

   

特点二:纵向推理的严谨性

精致思维者善于推理。能够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出隐藏在表象背后的本质。

也许大家觉得这有何难,哪个人不会逻辑推理呢?但是,常人却容易犯两种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跳跃性。

原来带小班的时候,曾让孩子们看过一期“成人应该向小孩学习”的TED演讲。课后让学生梳理演讲思路时,有一个学生的提纲是:

第一,成年人破坏环境。

第二,小孩子保护环境。

第三,所以成年人应该向小孩子学习。

我告诉他,这个思路是不完整的。由于中间少了一环,无法得出你想要的观点。他开始想不通。我就问他:“万一保护环境是件错事呢?”他这才明白过来。又在第二条后面补充到“第三,保护环境是必要的。”

当然,环保是常识,可以不提。然而这个例子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普遍特征——跳跃性。即,在没有依据或者依据不充分时就想当然的直接得出结论。

与之不同的是,精致的思维就像一把链条。一环紧扣一环,逻辑严密,没有任何漏洞和断点。一步一步地往纵深方向剖析直至问题的核心。只有这样的结论才真实可靠。

在一次全校家长聚会上,静慧老师被邀请上示范课。当时她以某集《非常勿扰》为素材教大家如何运用严密的思维分析人。课堂上,家长答题很活跃,但基本上都犯了跳跃性的毛病。比如,有的家长说“这个女生染了头发,所以她偏于强势”,有的家长说“那个女生读书很拼,所以家境不好”,诸如此类。

这样的回答并不是在推理,只是在臆测。然而家长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直到静慧反问,比如,请具体解释读书和贫穷的必然联系时,家长才哑口无言。

接下来,当静慧基于同样的信息,用严密的逻辑一步一步的推导出这个人的性格特点、思维方式、价值体系、未来婚姻事业状况等结论。家长才发现自己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其实,山长才是真正的高手,想要深入学习的朋友可以阅读博文《 滴水藏海——读心术的奥秘》(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7cd6a10100civt.html)。从中领略何为环环相扣的严谨和缜密。

 

第二个错误是因果倒置。

比如供求和价格的因果关系,人们通常认为:原材料的“成本”决定了产品的“价格”,而“价格”又决定了“供求”。但经济学家薛兆丰指出事实恰好相反。“供求”决定了产品的“价格”,而“价格”再决定原材料的“成本”。

拿房地产来说,并不是因为地价、建材、人工等费用涨了,推动房价上涨,所以炒房的人变多了。而是因为炒房的人多了,进而拉高了房价,所以地价、建材、人工等费用才涨了。

这类情况比较简单。大多数人都能够通过自我学习或别人的指导发觉并纠正。但是另一种因果倒置的误区就不容易自我觉知了。甚至别人劝告也无济于事。

即:不是基于客观现象进行推理得出结论。而是基于个人的成见、情感或偏好先预设结论,然后再寻找各种现象加以证明。

《列子》中丢斧子的故事就很典型。而生活中这种错误也屡见不鲜。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天下乌鸦一般黑”等俗语就反应了这种思维模式:对于我喜欢的,就找各种优点说他好。对于我讨厌的,就找各种缺点说他坏。

本来思维的作用是寻找真相的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反而成了忽视和歪曲真相的工具。

为了帮助大家更细致的了解怎样分析推理才是因果“顺位”的。可以参看我博客的一篇文章《做新教育的老师就要脱胎换骨的决心()面对自己才能进步 》(http://blog.163.com/mingyi_edu/blog/static/2034160692015322102422769/)。

案例中,我用参念头的方式帮助一位实习老师发现自身问题。在整个分析推理的过程中,我必须完全从客观事实出发,不能夹杂任何个人成见和情感。否则,既无法帮助当事人找出深层原因,说不定还会误导对方扭曲对自我的认知。

 

看完上面的论述,想必大家不会再轻言自己善于推理了吧。那么为什么思维好和思维差的人会有如此大的区别呢?核心原因在于两者内在的观念不同。

第一、不允许有瑕疵。

一般人都是“差不多”先生。缺乏求真求实的意识。而精致思维者容不得瑕疵。他们必须要搞清楚一个事实和另一个事实之前的逻辑关联。

比如,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这是个人崛起的时代。对于这种说法,一般人的态度是开心一下就轻松放过。而精致思维者就要搞清楚:为什么信息对称可以导致个人崛起?有没有其它原因?什么原因导致了信息对称?为什么工业时代信息不对称?那时个人真的无法崛起吗?等一些列环环相扣的问题。

正是由于这样的差别。前者只知其然,漂浮在时代变迁的表面现象中随波逐流。而后者知其所以然,便可以把握趋势和规律成为时代的胜出者。

 

第二、不认为自己是对的。

一般人都有自以为是心态,总认为自己才是对的。但是精致思维者不会轻易认为自己是对的。所以才会小心翼翼的去求证什么才是对的。

正是在两种不同心态的作用下,前者寻找证据维护自以为是。后者寻找线索来发现真相。

 

 

特点三:空间换位的全面性

精致思维者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同一个问题。从而更容易看到事物的全貌。

大多数人的思维偏于两极,对错好坏泾渭分明。而且顽固保守,难以接受不同思想。甚至还会攻击跟自己持相反意见的人。

这种情况在夫妻发生矛盾时最为常见。双方都只会躲在自我封闭的空间里指责对方。结果越吵越凶。不过到很有戏剧效果。这也是电视里的“调解”节目收视率高的原因吧。

在精致思维者看来,问题从来不止一面。善恶美丑是对立存在的,只因立场不同才会有不同的判断。就像一个魔方,无论红色还是蓝色都是魔方的一部分。因而他们愿意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想法。在一般人看来无法解决的矛盾,对于他们来说也变得容易调和。

 

山长的博文能够为大众接受并认可。不仅因为观点深邃独到。也是因为山长能够站在大众的立场上来思考和论述,所以更为走心。

有一次我给学生布置作文:怎样向大众推广精英教育。学生们的思路基本上都是:精英有本事,生活很幸福,所以大家要让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精英。我的评价是:没效果。因为认同的依然认同,不认同的还是不认同。

之后我让他们研读山长精英教育系列之三《美国的清洁工为啥比中国的医生更有钱途?》。经过仔细的分析对比,大家终于发现了错误的源头——事先根本没有考虑对方能否接受,就把自认为好的东西一股脑儿的抛给对方。

实际上,大众对于精英非但不认可,反而还抱持敌对情绪。因为在大多中国人的观念里,会把精英等同于剥削老百姓的资本家和位高权重的腐败官僚。他们觉得正是这些人害的自己没好日子过。反对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支持。

由于该观念根深蒂固。所以山长没有用硬碰硬的方式企图证明大众的观念是错误的。而是引导大众看到事情的另一个侧面:精英可以给大众带来福利。并且用美国的例子证明了这一观点。

虽然山长没有触碰大众的固有认知。但是在残酷的事实和强大的道理面前他们不得不去反思:就算自己做不了精英,假如中国也像美国那样有很多精英从全世界捞钱,我的日子是不是更好过?一旦排斥和敌对情绪开始舒缓。推广精英教育的目的也就初步达成。

由于山长事先没有预设立场。而是分别站在大众、精英、以及旁观者三个完全不同的立场上来思考这个问题。自然可以看到大众和精英的利益本质上是相互依存、彼此促进的更为全面的真相。

 

之所以精致思维者可以做到“全面”。核心原因也在于他们内心的观念:别人不一定是错的。

正是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他们首先会尊重各种不同的观点。然后努力挖掘各种观点是怎样形成的,局限性在哪里,彼此之间的冲突和互补情况如何。当他们通过不同侧面认知到事物的全貌后,自然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综上,精致思维者可以做到清晰、深入、全面的认知问题。这倒有点像福尔摩斯,通过纷繁复杂的信息,抽丝剥茧一般探查出事情的本来面目。所以在旁人看来模糊混乱的世界,在他们眼中清楚明朗,毫无秘密。

 

通过以上对于思考能力的描述,想必大家已经看到了思维的强悍力量。学堂强调知行合一。其实思考力只是基础。建立在思考基础上的做事能力更为重要。这一点从山长的博文《新年礼物:百万元红包等您验证新教育成果!》中提出的三项考核内容就可见一斑。

大家看到了精致思维者的魅力之后,肯定希望自己也成为其中的一员吧。那么今日学堂究竟是如何培养思维的呢?下一篇文章将为大家揭秘。

 

 

浅谈今日学堂的思维教育(下):怎样教思维?

 很多家长和新教育从业者疑惑:如果单从山长博文和教学案例来看,好像都在谈“常识”问题,没感觉思维教育有多复杂。然而自己真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要么找不到方向,要么无法深入。原因到底何在呢?

首先,教“知识”和教“思维”不是一个级别。知识是固定且外显的。所以有法可循。对于智力正常的人来讲,基本上不存在学不会的问题。思维是不断变化的,而且隐藏在语言、行为和思想的背后。如果都搞不清楚对方的思维模式是什么,何谈去教。

其次,教“思考”和教“思维”不是一个向度。思考说白了就是问为什么。而思维则决定了思考的方向、深度和广度的全过程。如果只会思考,学生虽然不会成为知识的奴隶。但依然不能算是自己的主人。因为这时的思想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盲目性。

最后,严格意义上讲思维是“教”不了的,只能自己慢慢长起来。老师的作用就是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思维生根、发芽、成长的环境,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就会拥有精致的思维。

 

当然,这样说大家肯定会“拍”死我。为了试图让大家能够抓到些东西,我会介绍今日学堂培养学生的方式并试图解析背后的原理。即,老师创造了怎样的环境来培育思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大家拿到点干货。

注意:1、以下解析纯属个人观点。

2、所取年龄段是大致范围,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孩子的心智来判断。

3、以下只是从思维一个侧面来解读今日学堂的教育。实际的教学过程是多元化和综合化的。

 

06岁,养成基本的行为能力。

最重要的学习内容:生活和运动。

常言说3岁看大。原因在于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形成核心价值观并影响深远。比如说,一个被全家溺爱的小孩很可能会形成这样的观念:我是世界的中心,所有人必须为我服务。

如果大家还记得我在第一篇文章里阐述的思维运作过程,那么以该观念为基点,他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性格特征、以及未来的事业婚姻状况等,是不是已经有大概的方向了?可能有些家长已经开始慌乱了。因为之前缺乏意识,说不定已经给孩子播下了某些不良的种子。

既然这个时期如此关键,为什么学堂却要让孩子学习生活和运动呢?毕竟这看上去挺稀松平常的。

在揭晓答案之前,请先思考1分钟:假如你只能把一种观念植入孩子尚且空白的大脑,你会怎么选?

我的选择:人要自我负责(自立)。

学会生活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此。而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就需要让小孩子独立完成各种各样服务于生活的事情。大人从替他做,逐渐变为教他做,协助他做,看他做,必要时还要用上“大棒”督促他做。总之,直到他具备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习惯(习惯才是最重要的),才代表“种子播种”完毕。

 

同理,学会运动的真正原因也是为了建立观念:人要克服困难(自强)。

鉴于此,运动要选择有一定难度的,而且难度要随着小孩子能力的提高逐步升级。这样小孩子就需要不断面对与克服各种挑战。长此以往,他不但会非常自信(因为自己曾经胜利过无数次)。而且会认为生活本身就是不断的遇到挑战并战胜挑战的过程。这就为坦然面对复杂的人生铺平的道路。

除此以外,运动的另一项巨大价值是:开发大脑。相当于提前铺建大脑高速公路,为以后承载巨大的学习工作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点山长在《体育比读书更重要》中专门论述,需要者自行脑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7cd6a10100f1c4.html)。

 

提醒家长一点:用生活和运动作为训练手段,也遵循了人的生长规律。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讲道理并非上策。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语言理解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动物本性很强大。比如,他知道应该早起,但就是不出被窝。所以,即便你很善于讲理,大多数孩子往往是听不懂甚至不想听。

其实,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上是依靠体验和感受来认知世界的。所以,我们也需要用这种最直接最真实的方式来实施教育。而生活和运动就符合要求:做对了就成功,做错了就失败。孩子马上就能得到现实的回馈。从而调整自己行为的方向。

 

    另外,这个阶段也是孩子语言学习的黄金期。所以在生活和运动的同时,如果辅助以学习多国语言和经典诵读也不失为一举多得的好方法。

 

通过上面的解析,相信大家已经明白“创造环境让思维自己生长”的真意。其实,如果家长能力有限无法深入培养孩子。只要按照上面的原理养育6年,基本上就算完成任务了。因为孩子看待自己和世界的基本观念已经确立:独立生存,克服困难。这就足以保证:以后的路他不可能走的太差。

 

 

712岁,打好逻辑思维的基石。

最重要的学习内容:自然科学。

逻辑思维作为理性思考的基石是人类认知和探索世界的基础工具。但毁三观的是,逻辑思维其实根本不用教。

前面谈到小孩子初期是用体验和感受的方式来认知世界。当他对各种现象有了足够的认知后,自然就会琢磨给他带来体验和感受的现象背后的原因。而真实世界发生的一切事情必然要符合逻辑(也就是因果规律)。所以,当他主动去探索原因的时候,只要不掺杂人为干扰,自然而然的就应该学会逻辑思维。

可为什么大多数人的逻辑思维并不好呢?(比如经常犯中篇谈到的那些问题)。核心原因就是“人为干扰”太多了。

比如《喜洋洋》里的羊比狼还厉害合逻辑吗?抗日神剧的“手撕鬼子”合逻辑吗?韩剧里的灰姑娘必然会遇到高富帅合逻辑吗?娱乐节目的各种无厘头和歇斯底里合逻辑吗?如果从小就陷在这些混乱矛盾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当中,想要正常思考真的很难。

如果家长觉得这些太low,我们给孩子选择的都是中外经典,古今名著。这总没错了吧。读过山长博文《少不读西游,女不看红楼》的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7cd6a10100gzgj.html)就会明白经典固然是好东西,但不合时宜或者选材不当反而会害了孩子。曾经有一个参加过学堂夏令营的女生,因为从小迷恋红楼,结果养成了一副忧郁哀怨的气质,而且思想很虚幻,想问题根本无法落到实处。

 

鉴于此,想必大家已经明白学堂选择自然科学的原因了。在自然科学的世界里,除了事实以及事实与事实之间确定的因果联系之外毫无其他。学生每天都在真实客观的环境中浸泡,不但会养成一种沉稳务实的特质,而且在探寻因果联系的过程中自然会建立起逻辑思维。

除此之外,学堂学习自然科学的方式跟体质背诵知识点的方式截然不同。老师会布置各种问题让孩子们去研究、探索和实践。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孩子们逐渐就会把不断深入的挖掘真相当成一种意识内化的心理,并且体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

所以,选择自然科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建立观念:真相需要不断探索,决不能满足现状。(这也是西方科学精神的本质)

 

通过上面的讲解,大家可以发现:其实学堂老师并没有刻意的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比如讲解“归纳”“演绎”“真假命题”之类机械的东西。就是把孩子们喜欢探索的天性转移到自然科学这个单纯的逻辑思维的世界当中,慢慢的他们就形成了缜密的因果链式思考能力。

另外,在学习自然科学的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科学常识。所以老师经常会给学生们选择科技、生物、地理等各种领域的纪录片。几年下来,学生的知识面异常开阔,远远超越同龄体制学校的学生。这也算是副产品吧。

 

 

1315岁,学会批判性思维。

最重要的学习内容:人文科学。

首先纠正一个误区:大家经常会把人文科学和文学混为一谈。人文科学是基于现实的。比如历史事件,生活事件,思想类经典等。文学是高于现实的,比如小说、戏剧、电影等(下个板块会讲到)。

为什么学生要在这个阶段学习人文科学?

第一,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物,而人除了要跟物打交道外,更重要的是要和人(包括自己)打交道。然而,自然领域的因果关系基本上是确定唯一的。而人文领域则不然,其因果关系往往不是确定唯一的。如果用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处理人文领域的事件,必然会像《生活大爆炸》里的几位男主一般天真傻气。所以学习人文科学是成长的必然选择。

第二,这个阶段孩子青春期开始萌动。人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如果说之前小孩子更想成为别人眼中的乖宝宝,偏于顺从。那么这时他开始想成为自己心中的真大人,偏于叛逆。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孩子必然要面对两个问题:1、认知自我,解决内心的冲突。2、认知别人,解决关系中的矛盾。如果这两个问题处理不好。小孩子要么会变得很“亢奋”,跟长辈冲突不断,盲目武断的否定原来的一切。要么会变得很“萎靡”,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想跟任何人交流。而人文科学正好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批判性思维怎样渗透在人文科当中的呢?

第一,企图否定一切是这个阶段小孩子内心的呐喊。与其让他们通过抽烟、打架、谈恋爱、故作忧郁等方式来发泄、逃避和迷失。为什么不因利势导,把他们这股本身就带有批判性质的原始能量引入“正途”呢?

第二,人文领域的因果关系并不是确定唯一的。当学生去否定一种因果关系时,只要能够遵从理性深入挖掘,反而能够找出其中的局限和漏洞,从而发现更多的真相。这就是在训练批判性思维了。

比如在早恋问题上,家长们总是倍感头疼。因为小孩子根本不听家长那一套。只不过有的明着来,有的暗着搞。

在学堂,老师们不会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会顺着学生的思路,鼓励他们把对家长的否定进行到底。最好能把家长说的心悦诚服,主动出钱供应你追求异性,那才叫本事。

这时学生们反而会很兴奋。开始去认真研究家长不让他们谈恋爱的理由是否成立。如果成立,怎样才能避免家长担心的不利情况发生。如果无法避免,自己能否承担相应的后果等问题。

一旦他们去研究家长秉持的一套因果关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就会从对抗的情绪中走出来。即便不认同,也不会粗暴的认为家长就知道打压自己。而最后的结果通常是:学生经过研究发现想要彻底否定家长很难。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老师接着会鼓励他们换另一条思路——如果自己谈恋爱的理由强大到家长无法反驳,依然可以获得支持。所以任务就是要给自己找出完美的早恋理由。

接下来他们又开始忙活了。分析论证自己的理由是否成立。如果不成立,自己为什么会想做。如果成立,除了跟家庭对抗之外,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等。过程中,老师会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漏洞和盲区。当学生们没有思路的时候,老师也会给他们讲解两性、婚姻和家庭的相关内容。

经过这一通“折腾”,学生们基本上都会发现自己的行为只不过是动物本能的冲动。而随着对两性和婚姻的认知不断深入,他们反而不想谈恋爱了。认为还是等真正成熟之后“下手”才最为稳妥。

   

以上是以生活事件为素材。历史事件和思想经典也是同样的思路。(有兴趣的朋友参看山长讲解《论语》的相关课程记录文章)。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不断用批判性的学习方式从各种各样的案例中洞悉和领悟人心人性。慢慢的,学生就学会了如何对待和处理内在与外在的冲突。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不仅能较为顺利的度过了“本应狂躁”的青春期。(相信这点对于那些已经被折腾苦了的家长很关键)。更重要的是,他们内心深处会逐步建立观念: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只有找到每一种观念的局限,发现事情的真相,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最后特别提醒家长一点:不要感觉批判性思维挺好,就开始让孩子学。因为真正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建立在扎实的逻辑思维基础之上。否则孩子反而会把它当做自己冲动、偏见或情绪的幌子。这也是为什么要先学自然科学的原因。

 

 

1618岁,学习创造性思维。

最重要的学习内容:文学和策论。

逻辑思维用以认知事物,批判性思维用以发现不足,那么接下来该干什么?自然是改进不足和创造新事物了。所以,学习创造性思维就成了水到渠成的必然选择。

大家不要把创造想象的太过高远。本质上就是解决问题。不过也不要想的太过简单,因为任何一套优秀的解决方案都是需要“脑洞”的。完全是基于“现有”而超越“现有”的无中生有的过程。

 

为什么要用文学和策论进行训练?

文学:

伟大的文学作家都是能够深刻洞悉人性和社会的高手。而越是能透彻理解真实世界,越是清楚人们缺少什么想要什么,越是能够创造出打动人心的虚幻世界。所以通过学习他们的作品,可以体会和揣摩这些高手的内心世界和创造过程。

然而一般人阅读文学作品的方式就是看情节。沉浸在虚幻的世界里,除了情绪的跌宕起伏外,什么也没留下。

学堂的学习方式完全不同。

首先,要全然融入故事当中,分别跟各种人物的内心共振。然后以当事人的立场来体会其言行背后隐藏的真实心理状态。

其次,彻底抽离出故事之外冷眼旁观,从第三方的角度去解读各种人物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性格特征。

再次,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试图站在作者的立场去体会:他是怎样看待笔下这些人物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情节。他试图传达一种怎样的个人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等。

最后,重新创作。比如,以另一个人物的立场重新改写某段故事。或者,模仿作者的思维去创作另一个新故事等。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就可以充分挖掘出作品和作家的深刻内涵。

 

策论:

策论是古代的“士”对国家局势的判断和谋划。就像孔明的隆中对——未出茅庐而三分天下。

山长在训练学生时会就各种国家、个人、历史、现实等问题,让学生拿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接受其他同学的质询(辩论)。(可以参看文章《如何让王阳明的心学发扬光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7cd6a10102vvl0.html)。

其实,策论的学习是对学生之前所有学习内容的融汇,强化和拔高。因为策论是要解决现实问题的。所以学生有没有本事立马可以被检验出来。这样也方便认知自己的不足并改进。通过这种训练,可以把之前各个分散的能力转化为一种强大聚合的综合素质。

 

“笔下虽有前言,胸中实无一策”这句话经常用来讽刺只会读死书的知识分子。然而学堂的学生经过几年文学和策论的训练,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建立一种观念:知行合一。即:学东西是用来做事的。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就会让自己成为既会读书又能用书的经世致用之才。

 

 

至此,18岁之前的培养方式和原理介绍完毕。

6年学习行为能力;6年学习工具理性(逻辑思维);6年学习人文理性(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时,学生已经具备了扎实的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基本的做事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是一批具有独特思维方式的人(如果不理解,请重看上面加粗部分)。这在国内绝对是稀有品种。

所以就算孩子此时直接进入社会打拼,家长也大可放心。别说同龄人,即便是大学生也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这时,他们缺少的只是专业知识和经验,而这些是最容易获得和积累的。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关系、牌子、证书、甚至经验都不再管用,唯有本事才有价值。这更加放大了他们的优势。

我想,对于一个18岁的青年来说,没有什么比拥有一身本事更适合做成年礼了。但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可以把这份大礼送给自己的孩子。

 

 

如果孩子的目标更为高远。比如要成为大师级别的人物。那还要继续深造。(以下内容由于还没有实操,所以只能从原理上简略概述。)

 

1922岁,磨砺精致的一元思维。

以自身兴趣为导向,在专业领域内深入磨砺一元思维到精致的地步。学堂的大学部目前有教育、医疗、金融三个方向,学生要一门深入的把自己选择的学科研究通透。这时一元思维基本上就能过关了。

 

2330岁,学习实践二元思维。

研习道家经典,并在做事中反复检验、修正、内化到灵魂深处。这时的学习就像练高级武功一样,需要山长级别的师父口传心授。

 

30岁之后,体悟多元思维。

多元思维是教不了的。老师可以告诉心法,但是需要自己在生活中体悟证行。所以,此时可以“下山闯荡江湖”了。在实践人生目标的过程中证悟更高级的思维,不断提升人生境界。

 

大师之路略说至此。毕竟属于人之龙凤的事儿。特别是越往后就越需要天资、悟性和机缘,绝不是强求的来的。不过就算当不了大师,这种教育方式的优点还是显而易见:

第一、孩子开心。因为每个阶段都顺应了孩子生长发育的规律,而且所学内容都跟自己的生活切实相关,所以学生非但不会感到辛苦,反而会觉得像是在玩一样带劲。

第二、家长省心。除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可能需要用点“大棒”来克服孩子的惰性。一旦走上正轨,妈妈就再也不用为他的学习操心了。如果家长能力有限,完全可以在一旁欣赏和享受孩子自动自发的成长过程。

第三、社会安心。这样的学生三观正,身体健,能力强,做一名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合格公民是最起码的事。

 

如果对比当前大多数孩子接受的教育,其优势就更突显了。(读者可以根据上面的分析思路,反向推演下面每个阶段孩子会建立怎样的观念并形成怎样的思维方式)。

06岁:被所有长辈宠着。什么都不需要自己做。

618岁:开始了漫长的背诵各种知识和标准答案的旅程。

1922岁:或者在大学继续“套牢”,或者沉浸在放纵玩乐中。

23岁之后,赚钱……(终于可以逃离教育了)

产生的后果:孩子烦心。家长操心。社会担心。(互联网时代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传统学校并没有培养。当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无法适应时代,就会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上面已经系统介绍了学堂培养学生的全过程。不知道大家是否理解了老师创造环境让思维生根发芽长大的奥秘。

这项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对老师的要求却是很高的。不仅需要老师本身在思维方面有较高层次。而且还需要老师在“引导”与“不干涉”当中找到完美的平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搞不定思维教育的关键所在。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通过上面的系统解析再次证明,心理、思维、行为教育是密不可分且循环促进的一体。心理是基点,思维是过程,行为是结果。结果再返回来对心理进行调整。如果大家把思维教育单纯的理解为训练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或者写作、演讲、辩论等,就舍本逐末了。

祝福大家在提升思维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91e7a8580102x8qf.html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