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盲目的UI自动化测试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中文域名续费多少钱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00:56

转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22522986


首先,建议大家看看这篇文章,写的很不错:自动化测试: 真的是银弹?这里就说一下结论:自动化测试不是银弹,自动化测试(包括UI自动化测试)是为了减少重复工作,增加测试的覆盖率,而不是为了替代手工测试,更不是为了减少测试人员(当然,有可能导致减少部分手工测试人员)…… 这里就不展开讨论这个了,我们来说UI自动化测试。

在上一篇文章非UI自动化测试和UI自动化测试 - UI自动化测试 - 知乎专栏里边已经说了UI自动化测试的特点和一些优缺点,下面我们针对这几点来讨论一下:

  • 产品是否适合UI自动化测试,是否有其它替代方式
  • 前边文章也说过了,能不用UI自动化测试就不用,能不用UI自动化测试就不用,能不用UI自动化测试就不用,这也是因为在所有种类的自动化测试中,UI自动化测试是最不稳定,测试用例最难写的稳定,维护成本最高的方式。所以,我们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替代方案。
  • 虽然UI自动化是比较高成本的方式,但是很多时候也是功能测试的唯一选择(当然,可以通过软件设计来减少这种依赖,我们后边的文章会讲到)。这个时候我们在决定采用UI自动化方案之前,需要考虑一下几点:
  • 选择UI自动化工具:
  • 看对产品的支持程度。比如产品是用WPF写的,那公司买的工具是否可以识别,是否有其它商业工具可以支持,价格是不是公司有预算去购买等等。
  • 自动化工具的开发语言是否需要学习成本,自动化工具的第三方类库是否丰富,建议选择采用通用语言的自动化工具,比如用python或者c#作为脚本语言的工具。
  • 在定义UI节点的时候,自动化工具是否提供方便的方式来生成UI的映射。而且这种映射是否比较容易维护
  • 是否可以方便的调试测试程序,比如是否支持断点和变量值查看

  • 产品里边自定义UI,或者叫自绘制的UI控件的比例,是否是关键节点控件(当然了,如果自绘制UI控件支持的Accessibility的接口,那就没有问题)。比如,产品的最主要功能是绘图,一般绘图区肯定都是自定义控件,而UI自动化工具基本上对绘图区都是无能为力的,那是否有其它方式可以来测试?比如把绘图相关的模块单独拿出来,通过API的方式来操作测试?
  • 反对录制回放脚本
  • 看到有些team把支持录制回放脚本作为评估自动化测试工具的一个必备条件,而且有些就是用录制回放来创建测试用例。些很小的项目,测试用例只有几十上百个倒是问题不大,但是当测试用例个数上百上千的时候,维护测试用例基本上就变成一个繁重的任务。比如一个UI节点细微的变化,可能导致自动化工具没有识别UI控件,那么所有用到这个控件的测试用例都需要更新,查找替换并且保证没有替换错就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更别说一般录制的脚本人工都不容易理解。
  • UI自动化测试不只是脚本,也需要设计
  • 软件测试脚本的开发也是软件开发,脚本必须符合规范,必须经过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的全过程。
  • 测试脚本的设计:根据面向对象设计的原则,我们需要对变化频繁的地方进行必要的封装。在这里变化相对最频繁的就是UI本身,而相对稳定的是业务逻辑。所以我们可以针对UI进行封装,然后再封装一层业务逻辑层,所有的测试用例都通过业务逻辑接口进行操作。比如我们要测试一个登录窗口,那么UI层就包含用户名,密码,登录按钮的UI定义,逻辑层包含接口类似login接口,测试用例里边就调用login接口登录并进行必要的验证。
  • 测试脚本的编码:既然是软件工程,那么脚本也必须遵循代码规范,比如python的脚本需要遵循python的代码规范。
  • 测试脚本的测试:脚本是用于测试程序的,那么自身的质量也是至关重要。建议有条件的team进行code review,当然这个很难做到…… 另外就是至少要人工观察脚本的操作,来确定它做了正确的事情。而且需要在不同的系统和机器上测试通过。
  • 测试脚本的维护:UI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变化,这就导致测试用例的fail,那么我们需要去调试并确认是脚本问题,确认之后如果设计良好,大部分情况下只需要更新UI层就可以了。另外我们需要考虑是否UI变化过于频繁,现在自动化开始是不是正确?
  • UI自动化测试开始的时机
  • 从前边测试脚本的维护可以看出,维护工作量的大小,跟UI变动是否频繁直接相关。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确定什么时候UI已经稳定了,我们再开始UI自动化,否则还是考虑先人工测试覆盖。当然了,我们也没必要等整个程序的UI稳定,比如一个独立的功能UI稳定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先对那个功能进行自动化,然后等待其它功能的UI稳定。
  • 而且一旦UI自动化开始,后边的维护工作也相应要开始
  • 所以我建议开发过程中,有一个milestone叫UI freeze,这个阶段后就可以着手开始UI的自动化测试了。当然,非UI的自动化,比如Unit Test,Integration test和API test应该很早就开始了
  • 另外一种情况,是针对上一个版本release的功能的回归测试,这个是最适合UI自动化的方面。一般来说,这种情况UI变动基本上没有,而且功能比较稳定,测试写好之后,可以有效减轻手工测试的压力,而且可以更专注于新功能的验证。
  • 需要考虑UI自动化的投入产出比
  • 我们先说投入:与软件的投入产出一样,一个设计良好的UI自动化框架,最大的投入应该是创建框架和实现测试自动化脚本,而尽量减少维护的工作量。一个坏的自动化框架,前期可能投入较少,后续的维护和更改的成本可能几倍与前期,甚至到最后只能丢弃掉。
  • 说到产出,自动化测试跑的次数越多,平台覆盖越广,产出就越多,减少手工测试的工作量也越多。一旦自动化测试写好,那就应该让他们持续的跑起来,比如根据情况设置每周,每日,甚至是每次提交自动部署到所有平台运行并报告结果。这个配合Jenkins来实现会比较方便。
  • 「真诚赞赏,手留余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