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知识点杂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山东地税网络申报系统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8:17
1.关于log的一些不懂的知识点。

 

if (logger.isDebugEnabled()) {

    logger.debug(message);

}

有些人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有些人认为这样是为了能够控制日志的输出,对于下面这行代码,

 

 

 logger.debug(message);

    他们的看法是:如果这样写的话,就算你把日志级别调整为info, 这里也会输出日志。


那我们凡是要输日志的地方,都不判断isDebugEnabled,直接调debug方法,不更省事吗?

    官方的说法是:出于效率考虑,看具体情况而定.


 我们来看下面一行代码:

        logger.debug("The money is " + getTotalMoney());

假设我们的日志级别设置为info,那这句话不会输出日志,但这个方法还是会调用。要调用这个方法,必须提供参数。getTotalMoney()方法返回的结果就是参数的一部分。假设getTotalMoney()要执行10秒钟,10秒钟后,进入到debug()方法里,碰到了第一个判断:

 

if(repository.isDisabled(Level.DEBUG_INT))

      return;

 

 在这里就返回了。结果是日志虽然没有输出,却花费了10秒钟来构造参数。很显然这里得不偿失的。尽管实际应用中几乎不可能有这种花10秒钟来构造这样一个参数的情况,但如果并发数大的话,这样写还是会影响系统的性能的。这个时候,就应该写成:

 

if(logger.isDebugEnabled()){

logger.debug("The money is " + getTotalMoney());

 如果debug的参数很简单的话,也可以直接写 logger.debug(message)的。官方的说法,执行一次logger.isDebugEnabled()这样的判断花费的时间大概是写日志时间的万分之一.虽然这个比例很小,

  但是,程序中的任何地方放到并发的环境下,我们就得重新考虑了。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