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组中的重排序方法原理分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dna怎么入公安数据库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9:05

重排序方法

数组中已经存在两个可以直接用来重排序的方法:reverse()和 sort()。有读者可能猜到了,reverse()方法会反转数组项的顺序。请看下面这个例子。

var values = [1, 2, 3, 4, 5];values.reverse();alert(values);    //5,4,3,2,1

这里数组的初始值及顺序是1、2、3、4、5。而调用数组的reverse()方法后,其值的顺序变成了5、4、3、2、1。这个方法的作用相当直观明了,但不够灵活,因此才有了sort()方法。

在默认情况下,sort()方法按升序排列数组项——即最小的值位于最前面,最大的值排在最后面。为了实现排序,sort()方法会调用每个数组项的toString()转型方法,然后比较得到的字符串,以确定如何排序。即使数组中的每一项都是数值,sort()方法比较的也是字符串,如下所示。

var values = [0, 1, 5, 10, 15];values.sort();alert(values);     //0,1,10,15,5

可见,即使例子中值的顺序没有问题,但sort()方法也会根据测试字符串的结果改变原来的顺序。因为数值5虽然小于10,但在进行字符串比较时,”10”则位于”5”的前面,于是数组的顺序就被修改了。不用说,这种排序方式在很多情况下都不是最佳方案。因此sort()方法可以接收一个比较函数作为参数,以便我们指定哪个值位于哪个值的前面。

比较函数接收两个参数,如果第一个参数应该位于第二个之前则返回一个负数,如果两个参数相等则返回0,如果第一个参数应该位于第二个之后则返回一个正数。以下就是一个简单的比较函数:

function compare(value1, value2) {    if (value1 < value2) {    return -1;    } else if (value1 > value2)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这个比较函数可以适用于大多数数据类型,只要将其作为参数传递给sort()方法即可,如下面这个例子所示。

var values = [0, 1, 5, 10, 15];values.sort(compare);alert(values);  //0,1,5,10,15

在将比较函数传递到sort()方法之后,数值仍然保持了正确的升序。当然,也可以通过比较函数产生降序排序的结果,只要交换比较函数返回的值即可。

function compare(value1, value2) {        if (value1 < value2) {    return 1;    } else if (value1 > value2) {    return -1;    } else {        return 0;    }}
var values = [0, 1, 5, 10, 15];    values.sort(compare);alert(values);    // 15,10,5,1,0

在这个修改后的例子中,比较函数在第一个值应该位于第二个之后的情况下返回1,而在第一个值应该在第二个之前的情况下返回-1。交换返回值的意思是让更大的值排位更靠前,也就是对数组按照降 序排序。当然,如果只想反转数组原来的顺序,使用reverse()方法要更快一些。

reverse()和sort()方法的返回值是经过排序之后的数组。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