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之Vector(动态 )

来源:互联网 发布:vb mac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9:06

    原文
     Vector(向量):C++中的一种数据结构,确切的说是一个类。它相当于一个动态的数组,当无法知道数组的规模有多大时,用来解决问题可以达到最大节约空间的目的。

   1 用法:

        #include<vector>

    2 变量声明

        1 一维数组     vector<int> a=int a[],大小没有指定,可以动态的改变大小

        2 二维数组     vector<int *>a

         

#include <iostream>#include<vector>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    vector< vector <int> > array(4);    for(int i=0;i<4;i++){    array[i].resize(5);    }    //输出二维数组的行和列    cout<<"Row:"<<array.size()<<"Column:"<<array[0].size()<<endl;    //输出二维数组    for(int j=0;j<array.size();j++){    cout<<"["<<"";    for(int k=0;k<array[0].size();k++){    cout<<array[j][k]<<"";    }    cout<<"]"<<endl;    }return 0;}

        3 三维数组     vector<int **>a

    3 示例代码

       

#include <iostream>#include<vector>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vector <int> a;    int b=5;    int c=1;    int d=56;    a.push_back(b);// 在末尾添加元素    a.push_back(c);//    a.push_back(d);    a.pop_back();  // 在末尾删除元素    cout<<a.at(1)<<endl; //输出指定位置的元素    //TODO 这个地方需要细细的研究一些    a.begin();// 得到头指针    a.end(); // 得到尾指针    a.size(); //当前的数据的个数    a.resize(1000); // 重置数组的大小,如果它比当前使用的大,使用默认值    a.reserve(10000); //改变当前vector所分配空间的大小    a.empty();    cout<<a.front()<<endl; //输出第一个元素    cout<<a.back()<<endl;  //输出最后一个元素    return 0;}

      特别摘出几个函数:

     

   erase(pos);    erase(beg,end);   swap();   rbegin();   rend();   max_size();   capacity();

   4 内存管理和效率

       4.1 STL容器的基本特性和原理

                     对于STL容器,只要不超过它们的最大大小,它们就可以自动增长到足以容纳你放进去的数据。

      4.2 使用reserve()函数提前设定容量大小,可以避免多次容量扩充操作导致效率低下

            在通过reserve()来申请特定大小的时候总是按指数边界来增大内部缓冲区。当进行insert或push_back等增加元素的操作时,如果此时动态数组的内存不够用,就要动态的重新分配当前大小的1.5~2倍的新内存区,再把原数组的内容复制过去。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其访问速度同一般数组,只有在重新分配发生时,其性能才会下降。正如上面的代码告诉你的那样。而进行pop_back操作时,capacity并不会因为vector容器里的元素减少而有所下降,还会维持操作之前的大小。对于vector容器来说,如果有大量的数据需要进行push_back,应当使用reserve()函数提前设定其容量大小,否则会出现许多次容量扩充操作,导致效率低下。 

          

      reserve成员函数允许你最小化必须进行的重新分配的次数,因而可以避免真分配的开销和迭代器/指针/引用失效。但在我解释reserve为什么可以那么做之前,让我简要介绍有时候令人困惑的四个相关成员函数。在标准容器中,只有vector和string提供了所有这些函数。

      (1) size()告诉你容器中有多少元素。它没有告诉你容器为它容纳的元素分配了多少内存。
      (2) capacity()告诉你容器在它已经分配的内存中可以容纳多少元素。那是容器在那块内存中总共可以容纳多少元素,而不是还可以容纳多少元素。如果你想知道一个vector中有多少没有被占用的内存,你必须从capacity()中减去size()。如果size和capacity返回同样的值,容器中就没有剩余空间了,而下一次插入(通过insert或push_back等)会引发上面的重新分配步骤。
      (3) resize(n)强制把容器改为容纳n个元素。调用resize之后,size将会返回n。如果n小于当前大小,容器尾部的元素会被销毁。如果n大于当前大小,新默认构造的元素会添加到容器尾部。如果n大于当前容量,在元素加入之前会发生重新分配。
      (4) reserve(n)强制容器把它的容量改为至少n,提供的n不小于当前大小。这一般强迫进行一次重新分配,因为容量需要增加。如果n小于当前容量,vector忽略它,这个调用什么都不做。

        这个简介表示了只要有元素需要插入而且容器的容量不足时就会发生重新分配(包括它们维护的原始内存分配和回收,对象的拷贝和析构和迭代器、指针和引用的失效)。所以,避免重新分配的关键是使用reserve尽快把容器的容量设置为足够大,最好在容器被构造之后立刻进行。

       例如,假定你想建立一个容纳1-1000值的vector<int>。没有使用reserve,你可以像这样来做

vector<int> v;v.reserve(1000);for (int i = 1; i <= 1000; ++i) v.push_back(i);

      在大多数STL实现中,这段代码在循环过程中将会导致2到10次重新分配。(10这个数没什么奇怪的,记住vector在重新分配发生时一般把容量翻倍)

      把代码改为使用reserve,我们得到这个:

vector<int> v;v.reserve(1000);for (int i = 1; i <= 1000; ++i) v.push_back(i);

      这在循环中不会发生重新分配

      总结一下:

      通常有两情况使用reserve来避免不必要的重新分配。

      第一个可用的情况是当你确切或者大约知道有多少元素将最后出现在容器中。那样的话,就像上面的vector代码,你只是提前reserve适当数量的空间。

      第二种情况是保留你可能需要的最大的空间,然后,一旦你添加完全部数据,修整掉任何多余的容量。

      下面的代码用来说明这个问题:

      

#include <iostream>#include<vector>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vector<int>iVec;cout << "容器 大小为: " << iVec.size() << endl;cout << "容器 容量为: " << iVec.capacity() << endl; //1个元素, 容器容量为1iVec.push_back(1);cout << "容器 大小为: " << iVec.size() << endl;cout << "容器 容量为: " << iVec.capacity() << endl; //2个元素, 容器容量为2iVec.push_back(2);cout << "容器 大小为: " << iVec.size() << endl;cout << "容器 容量为: " << iVec.capacity() << endl; //3个元素, 容器容量为4iVec.push_back(3);cout << "容器 大小为: " << iVec.size() << endl;cout << "容器 容量为: " << iVec.capacity() << endl; //4个元素, 容器容量为4iVec.push_back(4);iVec.push_back(5);cout << "容器 大小为: " << iVec.size() << endl;cout << "容器 容量为: " << iVec.capacity() << endl; //5个元素, 容器容量为8iVec.push_back(6);cout << "容器 大小为: " << iVec.size() << endl;cout << "容器 容量为: " << iVec.capacity() << endl; //6个元素, 容器容量为8iVec.push_back(7);cout << "容器 大小为: " << iVec.size() << endl;cout << "容器 容量为: " << iVec.capacity() << endl; //7个元素, 容器容量为8iVec.push_back(8);cout << "容器 大小为: " << iVec.size() << endl;cout << "容器 容量为: " << iVec.capacity() << endl; //8个元素, 容器容量为8iVec.push_back(9);cout << "容器 大小为: " << iVec.size() << endl;cout << "容器 容量为: " << iVec.capacity() << endl; //9个元素, 容器容量为16return 0;}

      4.3 使用“交换技巧”来修整vector过剩空间/内存 (这个地方要做一个拓展)

      有一种方法来把它从曾经最大的容量减少到它现在需要的容量。这样减少容量的方法常常被称为“收缩到合适”。

      该方法只需一条语句:vector<int>(ivec).swap(ivec);
      表达式vector<int>(ivec)建立一个临时vector,它是ivec的一份拷贝:vector的拷贝构造函数做了这个工作。但是,vector的拷贝构造函数只分配拷贝的元素需要的内存,所以这个临时vector没有多余的容量。然后我们让临时vector和ivec交换数据,这时我们完成了,ivec只有临时变量的修整过的容量,而这个临时变量则持有了曾经在ivec中的没用到的过剩容量。在这里(这个语句结尾),临时vector被销毁,因此释放了以前ivec使用的内存,收缩到合适。

       接上免得

/* 测试effective stl中的特殊的交换 swap() */cout << "当前vector 的大小为: " << iVec.size() << endl;cout << "当前vector 的容量为: " << iVec.capacity() << endl;vector<int>(iVec).swap(iVec);cout << "临时的vector<int>对象 的大小为: " << (vector<int>(iVec)).size() << endl;cout << "临时的vector<int>对象 的容量为: " << (vector<int>(iVec)).capacity() << endl;cout << "交换后,当前vector 的大小为: " << iVec.size() << endl;cout << "交换后,当前vector 的容量为: " << iVec.capacity() << endl;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