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面向对象编程(OOP)

来源:互联网 发布:监守自盗观后感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0 13:14

            想要理解OOP,首先需要清楚什么是对象。

           所谓对象就是由一组数据结构和处理它们的方法组成的,划重点 “数据” 包括对象的特性、状态等的静态信息; “方法” 也就是行为,包括该对象的对数据的操作、功能等能动信息。把相同行为的对象归纳为类,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对象是类的具体。简单点说:对象就是类的实例。例如:一个水果店,就是一个类,它是所有水果的集合。里面的具体水果就是对象。

           清楚了什么是对象之后,接下来就是理解什么是面向对象。

           面向对象的目的:解决软件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性:封装、多态和继承

          封装(对应可扩展性):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对外公开接口,控制在程序中属性的读和修改的访问级别。封装是通过访问控制符(public protected private)来实现。一个类就可看成一个封装。

         多态(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接口的不同实现方式即为多态。接口是对行为的抽象,刚才在封装提到,找到变化部分并封装起来,但是封装起来后,怎么适应接下来的变化?这正是接口的作用,接口的主要目的是为不相关的类提供通用的处理服务,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比如鸟会飞,但是超人也会飞,通过飞这个接口,我们可以让鸟和超人,都实现这个接口。

         继承(重用性和扩展性):子类继承父类,可以继承父类的方法和属性。可以对父类方向进行覆盖(实现了多态)。但是继承破坏了封装,因为他是对子类开放的,修改父类会导致所有子类的改变,因此继承一定程度上又破坏了系统的可扩展性,所以继承需要慎用,只有明确的IS-A关系才能使用。所以继承要慎用,尽量优先使用组合

         面向对象编程(OOP)其实就是一种设计思想,在程序设计过程中把每一部分都尽量当成一个对象来考虑,以实现软件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重用性。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