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类型(一)

来源:互联网 发布:域名备案 坏处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09:58

一、测试分类

(1)  按测试方式分类:静态测试、动态测试

(2)  按测试方法分类:白盒测试、黑盒测试

(3)  按测试自动化程度分类:人工测试、自动化测试

(4)  按测试阶段分类: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

(5)  按测试类型分类:功能测试、界面测试、性能测试(负载测试、强度测试)、容量测试、压力测试、安全测试、兼容性测试、安装测试、文档测试、易用性测试、边界测试、健壮性测试、本地化测试、无障碍测试、回归测试、冒烟测试、Monkey测试、A/B测试

(6)  按测试模式分类:瀑布模型、敏捷测试、基于脚本的测试、基于风险的测试、探索式测试

二、静态测试

静态测试包括互审、走查、会议

三、动态测试

 

四、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是基于代码的测试,通过程序代码或者通过开发工具找出软件的缺陷。白盒测试总体上分为静态测试和动态测试两大类。

白盒测试方法:代码检查法、静态结构分析法、静态质量度量法、逻辑覆盖法、基本路径测试法、域测试、符号测试、路径覆盖、程序变异

五、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方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法、正交试验分析法、功能图法、场景法、状态迁移图法、流程分析法

六、人工测试

人工测试包括:众包测试、探索式测试

七、自动化测试

自动化测试:使用单独的测试工具软件控制测试的自动化执行以及对预期和结果进行自动检查。

一般对单元测试、接口测试、性能测试执行自动化测试。

八、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单元测试(或模块测试)是对程序中的单个子程序或具有独立功能的代码段进行测试的过程。

九、集成测试

又称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需要将所有模块按照概要设计说明说和详细设计说明书的要求进行组装。

集成测试的入口:单元测试已经完成,并提交《单元测试报告》;代码走查完成,已进入受控库并完成产品集成

集成测试主要包括以下过程:1. 构建的确认过程。 2. 补丁的确认过程。 3、系统集成测试测试组提交过程。 4. 测试用例设计过程。 5. 测试代码编写过程。 6. Bug的报告过程。 7. 每周/每两周的构建过程。 8. 点对点的测试过程。 9. 组内培训过程。

集成测试主要实施方案:Big Bang、自顶向下、自底向上、核心系统集成、高频集成

十、确认测试

确认测试的目标是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以及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确认测试一般包括有效性测试和软件配置复查。一般有第三方测试机构进行。

十一、系统测试

软件作为计算机系统的一部分,与硬件、网络、外设、支撑软件、数据以及人员结合在一起,在实际或模拟环境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测试,目的在于与系统需求比较,发现问题。

针对手机应用软件的系统测试,通常从如下几个角度开展:功能模块测试,交叉事件测试,压力测试,容量测试,兼容性测试,易用性/用户体验测试等.

系统测试的16个测试策略: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容量测试、安全性测试、GUI测试、可用性测试、安装测试、配置测试、异常测试,备份测试、健壮性测试、文档测试、在线帮助测试、网络测试、稳定性测试。

设计系统测试计划需要参考的项目文挡:软件测试计划、软件需求规范、迭代计划

十二、  验收测试

软件验收测试分为三类:正式验收测试;非正式验收测试其中包括α测试(由用户、测试人员、开发人员共同参与的内部测试)和β测试(内测后的公测,即完全交给最终用户测试)。

软件验收测试的合格通过准则是:软件需求分析说明书中定义的所有功能已全部实现,性能指标全部达到要求;所有测试项没有残余一级、二级和三级错误;

立项审批表、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和编码实现一致;验收测试工件齐全。

      下一节 软件测试类型(二)我们将继续介绍软件测试的类型。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