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ll

来源:互联网 发布:工作一年跳槽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20:29

eCall不是Emergency Call的缩写,而是一个专有名词,专指欧盟和俄罗斯推出的车载紧急呼叫系统。
根据欧盟的规定,2018年4月以后销售的所有汽车都必须安装eCall车载系统。使用该系统之后,发生车祸之后的救援速度可以大幅提高,从而减少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害和死亡。

那么,eCall是个什么样的系统呢?

基本原理:

eCall的基本原理可以描述为:在发生车祸的时候,车载系统自动拨打紧急呼救电话,同时通过语音通道将车祸相关信息发送到呼叫中心。
这里面有3个名词,看英文文档的时候经常会用到,翻译如下:

  • 车载系统:In-Vehicle System (IVS)
  • 呼叫中心:Public Safety Answering Point (PSAP) (学名叫公共安全应答中心,可以理解为国内的110服务台)
  • 相关信息:Minimum Set of Data (MSD)
    MSD消息包含的内容可以有:位置信息,时间,乘客数量,车牌号,以及其他紧急救援所需要的信息。
    这里有一点需要解释的,据说也可以通过数据通道发送信息,但是标准还没有确定。

正是因为发生车祸后,服务中心可以立即受到车祸信息,所以可以快速开始救援行动,从而减少人员伤亡。

下面2张图可以解释eCall系统的基本原理(图片来源为ETSI TS 126 267)

1. 系统示意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2. eCall系统在通信系统中的架构

这里写图片描述

工作流程:

eCall和普通紧急电话最大的不同在于:

  • 会自动拨打电话(当然也可以手动)
    要实现这一点,车载系统中必须有碰撞检测装置。当该装置检测到交通事故发生后,立即发起eCall呼叫。
  • 会发送MSD数据
    前面有写MSD数据包括位置信息,时间,乘客数量,车牌号,以及其他车祸相关信息,本质上就是救援所需要的一切信息。MSD数据的发送,有以下特征:
    • MSD在eCall连接之后就开始传输,早于语音电话。即呼叫中心在接收到了MSD数据之后才与车主通话。
    • 呼叫中心也可以在语音电话过程中再次要求接收MSD数据。
    • MSD传输过程中,电话是静音的。
    • MSD的发送有2种模式,push mode和pull mode: IVS发起的MSD传输为Push Mode,PSAP发起则是Pull Mode。

下面几张示意图可以很简单地理解eCall的工作流程。

Push Mode

这里写图片描述

Pull Mode
这里写图片描述

标准

eCall有2大标准:
• PAN-EUROPEAN:欧盟标准
• ERA-GLONASS:俄罗斯标准,从名字可以看出来属于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组成部分之一。
其中,
欧盟标准完全符合3GPP标准
俄罗斯标准兼容欧盟标准,但是也有一些差别,主要有:
• Redial机制有差别
• MSD的optional data有差别,Glonass的可选数据多一些。
• MSD发送失败的话,可以用短消息重发

3GPP标准:
• ETSI TS 126 267:ecall定义
• ETSI TS 126 267:ecall代码
• ETSI TS 126 267:ecall认证

GLONASS标准:
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定位系统文件很多,和eCall相关的有
• GOST 32450-2013: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汽车运输导航设备—技术要求
• GOST R 54721-201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道路事故紧急回应系统—-基本服务描述
• GOST R 54618-2011:车载紧急呼叫系统—-电磁兼容、耐环境和耐机械力要求符合性试验方法
• GOST R 54619-2011:车载紧急呼叫系统与紧急回应系统基础设施的数据传输协议
• GOST R 54620-2011:车载紧急呼叫系统—一般技术要求
• GOST R 55530-2013:车内紧急呼叫系统功能试验方法和数据传输协议
• GOST R 55533-2013:车内紧急呼叫系统—-无线通讯模块的试验

参考实现:

eCall系统的实现应该分2部分,IVS部分和PSAP部分。PSAP部分在实现车载的eCall功能时,和大多数手机通信功能的实现一样,至少应该将系统分为2部分实现:应用部分和基带部分。

  • 基带部分:在ETSI TS 126 267协议中提供了宏、结构体、接口函数的定义。
  • 应用部分:可以参考开源的legato系统的实现
    https://github.com/legatoproject/legato-af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