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祖先与通信模型?

来源:互联网 发布:xp系统怎么连接网络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16:38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使用和传播信息了,发出怪叫声来告知同伴各种情况。这里面信息的产生、传播、接收和反馈,与今天最先进的通信在原理上没有任何区别——说话人=信息源,怪叫声=编码,听到的声音=解码,同伴=接收者。

    随着信息的变多,慢慢发展成了语言,为了记录,开始有了文字,在纸张发明之前,记录载体稀缺,所以惜墨如金,有些语言非常晦涩,简短的文字包含丰富的信息。这种现象非常符合今天信息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就是在通信时,如果信道很宽,信息不必压缩就可以直接传递;如果信道很窄,信息在传输前需要尽可能的压缩,然后在接收端进行解压缩。在古代,两个人说话讲得快是宽信道,无需压缩,但是书写是窄信道,需要压缩。将白话变成文言文就是一个压缩的过程,再翻译回来就是解压缩的过程。这个现象和今天的宽带互联网和无线wap互联网网页设计完全一致,前者经过宽带传输,因此网页设计得很大,而后者因为空中频道带宽限制,传输速度要慢一两个数量级,所以wap网页一般比较小。

    最早提出机器智能设想的是计算机科学之父-阿兰·图灵。1950年他提出了一种验证机器是否拥有智能的方法:让人跟机器交流,如果人无法判断自己交流的对象是人还是机器,就说明这个机器有智能。这个方法被称为“图灵测试”。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