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 与 UDP协议以及TCP连接过程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hd ipad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3:48

TCP和UDP协议简介

TCP 协议是面向有连接的协议,也就是说在使用 TCP 协议传输数据之前一定要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建立连接。

UDP 协议是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它只会把数据传递给接收端,但是不会关注接收端是否真的收到了数据。但是这种特性反而适合多播,实时的视频和音频传输。因为个别数据包的丢失并不会影响视频和音频的整体效果。

IP 协议中的两大关键要素是源 IP 地址和目标 IP 地址。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传输层的协议中新增了三个要素:源端口号,目标端口号和协议号。通过这五个信息,可以唯一识别一个通信。

“源 IP 地址,目标 IP 地址,源端口号,目标端口号和协议号”这五个信息只要有一个不同,都被认为是不同的通信。

UDP 首部

这里写图片描述

  • 包长度表示 UDP 首部的长度和 UDP 数据长度之和。

  • 校验和用来判断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损坏。

TCP 首部

这里写图片描述
- 序列号:它表示发送数据的位置,假设当前的序列号为 s,发送数据长度为 l,则下次发送数据时的序列号为 s + l。在建立连接时通常由计算机生成一个随机数作为序列号的初始值。

  • 确认应答号:它等于下一次应该接收到的数据的序列号。假设发送端的序列号为 s,发送数据的长度为 l,那么接收端返回的确认应答号也是 s + l。发送端接收到这个确认应答后,可以认为这个位置以前所有的数据都已被正常接收。

  • 数据偏移:TCP 首部的长度,单位为 4 字节。如果没有可选字段,那么这里的值就是 5。表示 TCP 首部的长度为 20 字节。

  • 控制位:改字段长度为 8 比特,分别有 8 个控制标志。依次是 CWR,ECE,URG,ACK,PSH,RST,SYN 和 FIN。在后续的文章中你会陆续接触到其中的某些控制位。

  • 窗口大小:用于表示从应答号开始能够接受多少个 8 位字节。如果窗口大小为 0,可以发送窗口探测。

  • 紧急指针:尽在 URG 控制位为 1 时有效。表示紧急数据的末尾在 TCP 数据部分中的位置。通常在暂时中断通信时使用(比如输入 Ctrl + C)。

TCP三次握手与四次分手

这里写图片描述

  • ACK : TCP协议规定,只有ACK=1时有效,也规定连接建立后所有发送的报文的ACK必须为1

  • SYN(SYNchronization) : 在连接建立时用来同步序号。当SYN=1而ACK=0时,表明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报文。对方若同意建立连接,则应在响应报文中使SYN=1和ACK=1. 因此, SYN置1就表示这是一个连接请求或连接接受报文。

  • FIN (finis)即完,终结的意思, 用来释放一个连接。当 FIN = 1 时,表明此报文段的发送方的数据已经发送完毕,并要求释放连接

过程:
牵手:
(1)客户端发送一个SYN包给服务器,然后等待应答。
(2)服务器端回应给客户端一个ACK=1、SYN=1的TCP数据段。
(3)客户必须再次回应服务器端一个ACK确认数据段。
分手:
A发出ACK,等待ACK到达对方的超时时间 MSL,等待FIN的超时重传,也是MSL,所以如果2MSL时间内没有收到FIN,说明对方安全收到FIN。
(1) TCP客户端发送一个FIN,关闭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数据传送。(客户端不再发送报文给服务器端,但可接受服务器端报文)
(2) 服务器收到这个FIN,它发回一个ACK,确认序号为收到的序号加1。
(3) 服务器关闭客户端的连接,发送一个FIN给客户端。(服务器端关闭到客户端的数据传送)
(4) 客户段发回ACK报文确认,并将确认序号设置为收到序号加1。

ACK 确认包丢失怎么办

三次握手其实解决了第二步的数据包丢失问题。那么第三步的 ACK 确认丢失后,TCP 协议是如何处理的呢?

按照 TCP 协议处理丢包的一般方法,服务端会重新向客户端发送数据包,直至收到 ACK 确认为止。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有可能遭到 SYN 泛洪攻击。所谓的泛洪攻击,是指发送方伪造多个 IP 地址,模拟三次握手的过程。当服务器返回 ACK 后,攻击方故意不确认,从而使得服务器不断重发 ACK。由于服务器长时间处于半连接状态,最后消耗过多的 CPU 和内存资源导致死机。

正确处理方法是服务端发送 RST 报文,进入 CLOSE 状态。这个 RST 数据包的 TCP 首部中,控制位中的 RST 位被设置为 1。这表示连接信息全部被初始化,原有的 TCP 通信不能继续进行。客户端如果还想重新建立 TCP 连接,就必须重新开始第一次握手。

关闭连接的最后一个 ACK 丢失怎么办

实际上,在第三步中,客户端收到 FIN 包时,它会设置一个计时器,等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果客户端返回的 ACK 丢失,那么服务端还会重发 FIN 并重置计时器。假设在计时器失效前服务器重发的 FIN 包没有到达客户端,客户端就会进入 CLOSE 状态,从而导致服务端永远无法收到 ACK 确认,也就无法关闭连接。

思考:

-为什么是三次握手
这里写图片描述
TCP不会为没有数据的ACK超时重传

假设没有第三次确认,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了 SYN,请求建立连接。由于延迟,服务端没有及时收到这个包。于是客户端重新发送一个 SYN 包。回忆一下介绍 TCP 首部时提到的序列号,这两个包的序列号显然是相同的。
假设服务端接收到了第二个 SYN 包,建立了通信,一段时间后通信结束,连接被关闭。这时候最初被发送的 SYN 包刚刚抵达服务端,服务端又会发送一次 ACK 确认。由于两次握手就建立了连接,此时的服务端就会建立一个新的连接,然而客户端觉得自己并没有请求建立连接,所以就不会向服务端发送数据。从而导致服务端建立了一个空的连接,白白浪费资源。
在三次握手的情况下,服务端直到收到客户端的应答后才会建立连接。因此在上述情况下,客户端会接受到一个相同的 ACK 包,这时候它会抛弃这个数据包,不会和服务端进行第三次握手,因此避免了服务端建立空的连接。这就很明白了,防止了服务器端的一直等待而浪费资源。

为什么要四次分手

TCP是全双工模式,这就意味着,当主机1发出FIN报文段时,只是表示主机1已经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主机1告诉主机2,它的数据已经全部发送完毕了;但是,这个时候主机1还是可以接受来自主机2的数据;当主机2返回ACK报文段时,表示它已经知道主机1没有数据发送了,但是主机2还是可以发送数据到主机1的;当主机2也发送了FIN报文段时,这个时候就表示主机2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就会告诉主机1,我也没有数据要发送了,之后彼此就会愉快的中断这次TCP连接。

知乎上有一个很有趣的解释:

三次握手:“喂,你听得到吗?”“我听得到呀,你听得到我吗?”“我能听到你,今天balabala……”两次握手:“喂,你听得到吗?”“我听得到呀”“喂喂,你听得到吗?”“草,我听得到呀!!!!”“你TM能不能听到我讲话啊!!喂!”“……”四次握手:“喂,你听得到吗?”“我听得到呀,你听得到我吗?”“我能听到你,你能听到我吗?”“……不想跟傻逼说话”作者:匿名用户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53633/answer/114872771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