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逻辑能力提升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被设密码了怎么办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07:34

[] 逻辑性差怎么办?4个“苏格拉底式提问”一定有帮助 http://36kr.com/p/5072384.html

   为什么善于思考的你,却总在沟通上栽跟头?http://36kr.com/p/5073221.html


逻辑性差怎么办?4个“苏格拉底式提问”一定有帮助

首发于“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微信公众号

1、为什么逻辑能力强的人看上去更有“大公司的范儿”

根据一项调查,大公司HR在挑新人时,最看中的职业素质就是“逻辑能力”。

为什么大公司这么关注员工的逻辑能力呢?因为部门多,层级多,协作多,沟通成本很高,所以每个人都力争用最短的时间了解情况,或者把工作交流清楚,这就是逻辑能力。

为什么语文课一天到晚要你总结中心思想、段落结构?不是想让你当作家,而是让你看起来很像是大公司要的那种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就业率。当然,坏的方面也有,束缚了你的思维。

职场上的逻辑能力可以分为观点总结能力(从材料到观点)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观点到语言),今天只讲前半个——如何形成一个有说服力的观点?

逻辑性差怎么办?4个“苏格拉底式提问”一定有帮助

2、好的逻辑就是一串多米诺骨牌

从一个故事开始。

抗战时,有一个叫浦熙修的新闻记者,在重庆机场采访,看见宋霭龄走下飞机,怀里抱着一条狗,身边跟着一群狗。她转眼又看到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先生没有接到他的夫人,失望而归,因为香港沦陷后,大批官员家属逃难,导致飞机票一票难求。

为了避开新闻审查,浦熙修把这条“负能量”的新闻变成两条中性消息,“宋霭龄带着一群狗下飞机”和“王云五没有接到夫人” 一起见报,立刻引起舆论哗然。

所以逻辑性,就是在两件事情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好的逻辑就像多米诺骨牌,看上去是一个个独立事件,但只要第一块倒下,其他的也随之倒下。

试比较下面三个人说的三组句子:

甲:销售额增加了10%,客单价平均增加了20%。

乙:随着客单价平均增加了20%,销售额增加了10%

丙:客单价平均增加了25%,而销售额仅增加了10%,说明新增客户呈下降的趋势。

一眼就能看出,这三句话的逻辑性一句比一句强。分析原因,甲只是说了两件事,乙点出了两件事的时间关系,而丙为两件事建立了新的因果关系。

即使丙结论是错误的,领导们也会觉得,这个年轻人只是缺点经验,重要的是肯动脑子。

为什么点明两件事的因果关系,在一家企业里如此重要呢?

因为大家都需要安全感,都想从过去的事情中,发现未来的方向。

所谓逻辑性,其实是人类的自我心理暗示:为什么王云五夫人没有坐上飞机?是因为宋霭龄的狗把位置占了吗?浦熙修没有说,但她相信,大家会把这两条信息看成是一条新闻,因为人类离不开因果关系。

我们相信“万事皆有因,有因必有果”,找到原因和结果,领导才能睡得踏实,下属才能服你管。

我们常常说某人的逻辑性强,就是说他建立的这个因果关系,对未来的行为有指导意义,用一块小的多米诺骨牌,最后推翻了一块大牌。

而逻辑性差则好相反,常常是这三个字:想当然。

逻辑性差怎么办?4个“苏格拉底式提问”一定有帮助

3、你为什么总是“想当然”?

新人Jimmy告诉领导一个刚收到的消息:“头儿,刚才客户说这一周的时间另有安排,所以原定的会议取消了。”

但领导立刻听出了这句话的问题,于是第一反应是消除歧义:到底是“会议延期未定”,还是“真的取消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如果只是“客户本周时间另有安排”,就只会造成“会议延期”的结果;如果真是“取消会议”,那一定是另有原因,也许是一次偶然的事件,也许就是一次危机的开始。

而Jimmy代表了“想当然”的逻辑性缺乏症状:既然客户本周另有安排,那取消会议应该是正常的吧。

“想当然病”用统计学的术语就是:相关性不代表因果性。

什么意思呢?列举一些职场上常见的会被打脸的例子吧:

“去年我们更换了logo之后,销售就回升了(相关性),我建议我们再换一次logo(因果性)。”

“我每次经过前台,她都会对我笑(相关性),她是对我有意思吗(因果性)?”

得了“想当然病”的原因,一个是自我定位有问题,觉得与我无关;第二是害怕思考出错;第三是没有耐心,没有这个习惯。

对付“想当然病”,最好的方法就是“苏格拉底式”的提问,就是把概念的内涵外延、概念与事实关系等等,一一问个明白,比如:

崔永元:转基因食品危害极大!

苏格拉底:你指的“转基因食品”具体指什么?危害是指什么?如何认定两者的关系?……

“苏格拉底式”的提问有四个方向:

第一是问本身,“这是什么”;

第二是往前多问几次“为什么”;

第三是往后多问几次“所以呢”;

第四是往两边多问几次“还有别的可能吗”。

好了,逻辑的科学部分就说这些,下面我们要换一个角度,一个不那么科学的角度,看待日常工作中的“非形式逻辑”。

4、好的逻辑不一定是最科学的逻辑

周鸿祎在推出360路由器时说:“我的新版路由器有两根天线,我还会出一个四根天线的路由器。几根天线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让用户感知到(信号强),而且符合他的常识。”

逻辑性差怎么办?4个“苏格拉底式提问”一定有帮助

这段话说了什么?周鸿祎明明知道“路由器的信号”与“天线数量”无关,但他却不断暗示用户,“路由器的信号好”和“四根天线”存在因果关系,因为这一点符合客户经验。

再回头想想之前的例子,为什么领导立刻就觉得有问题,而新人一定要反复问几个“为什么”才能得到正确答案呢?

现实生活,我们遇到的都是非形式逻辑,不光靠推理,还要靠经验归纳,领导见识得多了,才能下意识就判断有问题。

日常工作中,逻辑的结论不要求像科学实验那么严密,但对于沟通的要求却非常高,首先要考虑这个逻辑,别人能不能理解。好的逻辑通常不一定是最科学的,但一定是最有针对性、最能打动人的。

5、最有针对性的逻辑和最能打动人的逻辑

电影《天下无贼》在审查时遇到了麻烦,不通过的理由是:怎么能把贼说得那么好,还让他做主角呢?会让人有模仿的念头。

冯小刚原本的逻辑是:因为我讲的是一个好贼,所以电影的主题是正义的。这个逻辑是不错,但不能解决电影审查的“社会影响”逻辑。

后来王朔给出了个点子:把结尾改成女贼怀了孩子,在庙里祈祷,孩子将来不再做贼。最后电影顺利过审。

逻辑性差怎么办?4个“苏格拉底式提问”一定有帮助

王朔修改的逻辑是:就算是好贼,也不希望子女再做贼,所以消除了坏影响,也就绕开了电影审查的逻辑。

这就是一个针对性强的逻辑,放下自己的想法,想想对方的担心是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再想想自己有哪些针对性的解决思路。

下面再举一个打动人的逻辑的例子:

武则天有一段时间想立自己武家的侄子武承嗣为太子,宰相李昭德当然要代表大臣们表示反对,但他的理由很聪明,既不是天理人伦等等大道理,也不是大家不服,天下不宁这些利弊分析,而是一个很简单的将心比心:

“侄子日后当了天子,有把姑姑请进宗庙的可能性吗?”

李昭德的这个逻辑从道理上讲,未必很严谨,立太子是立太子,享宗庙是享宗庙,这是两件事,女人可以当皇帝,为什么就进不了宗庙。

但效果却立竿见影——“后乃止”,因为这个逻辑很符合武则天此时心态,她要开始考虑身后事了。

6、逻辑能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逻辑性是个大话题,这篇文章只讲了思维的逻辑,但很多人思考时,思路流畅,沟通起来,却前言不搭后语,这就是逻辑能力的第二个层面:沟通的逻辑性。

还有时候,我们明明感觉不对,竟无言以对,还是被人以强大的逻辑说服了,事后发现果然上了当,这就是逻辑的第二个话题:逻辑陷阱。

此外,很多大公司出来的人,说起话来一套又一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弱爆了,这又是一个话题:逻辑本身的局限性,导致逻辑能力强的人,往往创新能力弱。

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会把这三个话题继续讨论下去。

7、

这篇文章是讲思维逻辑的,但实际上我几乎没有涉及形式逻辑的三大基本规律。因为我觉得,逻辑是很日常化的东西,所有人都应该从生活常识本身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就像麦肯锡方法中,“日常锻炼逻辑思维的7个习惯”:

把问题的前提考虑得更具体些

警惕大家一致的看法

擅于联想到其他事情

区分事实和想像

多问“苏格拉底式”的问题

小心那些抽象名词

还有最重要的第7点:让嘴永远动得比脑子慢一拍。当我们一心想着用最快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时,问题的根源还在原地嘲笑我们。


为什么善于思考的你,却总在沟通上栽跟头?

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首发

1、逻辑表达能力是刻意训练的结果

也许你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项目介绍会上,一个在你看来千头万绪的大项目,那个资深项目经理,几句话就能梳理得清清楚楚。你一定在想,哇哦,这个人的大脑天生逻辑就这么强吗?我要是能像他(她)那样就好了……

天生的?强生的!逻辑表达能力是“强迫自己生成”的技能。

也许大部分逻辑表达能力强的人,会跟你说:没有什么训练方法,说多了就行了。其实,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下意识的逻辑表达训练。

在这一系列的文章中,我尝试着把这些“逻辑达人”们下意识的表达,变成基础的训练方法,让更多的职场新人,去进行有意识的、效率更高的反复练习。

2、好的结论,都有一种简单之美

有时候,你遇上一个人,讲的观点真是一般般,但却很有沟通感。反观自己,思考时,逻辑很顺畅,为什么到了沟通汇报时,总有一种“言语不能表达思想的百分之一”的感觉?

这就是“思考的逻辑”和“表达的逻辑”的差异。

以前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题,常常考一种题型:让你总结全文或某一段的中心思想。这种题目,如果在小学阶段,一定可以在文中某一段,直接找到中心思想;可如果出现在高中考试中,基本上要你自己去概括。

向领导或同事汇报工作,其实就是出了一道阅读理解题给他们,而“概括中心思想”又是必答题。

现在我的问题来了:你觉得应该出小学难度的题目,还是高中难度的?

回答“高中难度”的,统统给我面“币”反省:你是来上班拿薪水的,还是给大家出难题来了?

为什么善于思考的你,却总在沟通上栽跟头?真正的高手,都力图用小学式的简单呈现方式,讲一个高中难度的复杂的东西,好的结论,都有一种简单之美。如果反过来,一开头就把大家说得云里雾里,那给人感觉一定是逻辑不清。

以前“讲围城”的系列文章里,讲到“大奸若忠”的韩学愈,钱钟书说他“因为要掩饰自己的口吃,他讲话少,慢,著力,仿佛每个字都有他全部人格作担保。”

无论如何,沟通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自己思考的结果,总结成简洁的话,直接表达出来。两个原则:直接、简洁。

可有人说了,我的结论已经明白无误地说出来了,为什么大家就是听不见呢?

3、一个简洁的“沟通结论”,必须舍弃很多“思考结论”

大家对你的结论听而不闻,因为它是“思考的结论”,而不是“沟通的结论”。很多人的问题就在于,把“思考的结论”直接呈现出来。

比如:有人喜欢把一件事的所有看法都说到,认为这样看问题才全面;有人喜欢说模棱两可的话,任何一个结论都包含正反两面,以为这样才客观……

如果你写几万字的论文,这些都是允许的,但你现在是几分钟的汇报,结论又只能占其中几十个字时,你就必须勇于放弃一部分“思考的结论”。

丰臣秀吉听说利休家的牵牛花开得很好,就令利休办茶会赏花。时间到了,丰臣秀吉来到利休家,却见满园绿色一片。原来,利休把所有的牵牛花统统清除掉了。丰臣秀吉正要发火,忽然隔窗看见茶室的花瓶里,插了一朵牵牛花。

简洁有两种,一种是“因陋就简”,一种是“删繁就简”,后者不惜毁坏满园春色,制造出一支独秀的简洁之美。只此一朵,即令所有人眼前一亮,赞叹不已。

为什么善于思考的你,却总在沟通上栽跟头?

想要得到一个简洁的“沟通结论”,你必须舍弃以下“思考的结论”:

  • 思考的中间结论

  • 思考的分论点(放到后面说)

  • 无关的结论

  • 不重要的反面结论、补充结论

  • 核心结论的不同表达形式

剩下的,往往就是最明确的、最重要的一句话,就像一个好广告的核心诉求点,它一定是对方最关心的,同时又是你最想让别人记住的那一点,比如:

“这是现阶段最可行性最强、最稳妥的方案。”

“这家工厂我接触下来的印象是诚意十足,但能力值得怀疑。”

就好像买股票,任何一支股票都是既有上涨的动力,又有下跌的动力,分析的时候你可以分析各很透彻,但最终你只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不是买,就是卖。

此外,很多人还有个不好的习惯,本来结论挺清晰的,可一句话出口后,看见大家没什么反应,就开始动摇,马上加上一大堆条件去限制,又把大家拉回到迷雾中:

“我并不完全这个意思……”

“当然,它并不完全正确……”

你不可以收回你说过的话,话一出口,就不能再回头。任何的犹豫、补充都会让别人会怀疑你的观点:“这小子自己都没想明白……”。

你看,得到一个简洁的结论并不难。但为什么我们总觉得,有什么东西阻碍了我们,让我们不愿说出那句简单的话?

4、总是很有道理,常常有所帮助,碰巧解决问题

阻碍你说出那句简单的结论的最大原因就是:你太想说出一个完美的结论了。

有一位医生说:每一个大夫都曾经是个用功的学生,自以为把每种疾病的症状、诊断、治疗都倒背如流,天下就没有看不了的病。可一到临床才知道自己“图样图森破”,没有一个人是按教科书上的症状生病的,大部分人都是几种病混在一起看医生的。

一个总是想着“治愈”的医生,如果真的要较真,恐怕连确诊病情都做不到,更别说开药了。所以,医生的格言是:“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企业的问题和人生病一样,所有的问题都是混着来的,你那些深思熟虑的解决方案,其实也是“总是很有道理,常常有所帮助,碰巧解决问题”。

这么想,你的心态上就会放松。想要说出一个简洁有力的结论来,请对自己说这两句话:

第一句:我不需要一个完美的结论!

这一句前面已经讲过了。

第二句:这个结论一经出口,虽不能自我否定,但可以补充完善。

前面说“不要否定自己的观点”,是指“不要立刻否定”。

比如说,你的观点是“这是现阶段最可行性最强、最稳妥的方案”,你之后必须用强大的证据证明这一点,一旦你成功地说服大家之后,你完全可以对这个结论的前提进行补充说明:“某一些指标还有待考证”、“由于方案可参考的资料有限,在执行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将是一个大问题”。

这样既不会动摇你的结论,又让你的逻辑看上去很严谨。

为什么善于思考的你,却总在沟通上栽跟头?

所以说,不要怕你的方案不够客观、不够全面、太过绝对,请大胆地说出来,然后把它当成宇宙真理一样去悍卫。一旦成功了,你有大把大把的机会去完善它。

现在你已经得到了一句简洁有力的结论,但在你证明它之前,还要知道一些小小的技巧。

5、讲结论的三个小技巧

西方的哲学家都非常有逻辑,但因为极度苛求表达的严谨,最终损害了沟通的效率。

黑格尔的名著《精神现象学》写完后,寄给好朋友歌德,歌德连序言都没有看完,就把书直接扔到垃圾堆里,因为他一开头就看到了一大段极其荒谬的话。

其实,歌德只要再翻一页,就一页,就会发现自己错了,那页一开始就写着两个字:“但是”——黑格尔把句子写得太长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第一个讲结论的技巧:如果你的汇报超过1分钟,请务必把那个结论放在开头;如果超过3分钟,请务必在结尾重复一下你的结论。

柯南在揭开谜底时,总是要说一句话:真相只有一个。

为什么善于思考的你,却总在沟通上栽跟头?

这旬话可不是为了装酷,而是提醒所有开小差的童鞋,最重要的时间来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一句话你买不了吃亏,一句话你买不了上当。

这就是第二个技巧:在你说出结论时,使用下列提示语:

所以……这说明……因此……为此……我们可以认为……由此可见……简言之……最明显的是……事实证明……还包括那句:真相只有一个。

我发现很多女生不喜欢用这些词,这在逻辑表达上是很吃亏的。

第三个讲结论的技巧是:结论中尽量少用抽象名词(跟上一条相反,这是很多男生的坏习惯)。这个原因比较复杂,以后再详细讲其中的道理。

6、这是逻辑表达能力的第一步

用了近3000字,只是讲了逻辑表达能力的第一步——如何给出一句简洁有力的结论。因为这一步要是错了,别人都不知道你想证明什么,再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救不了你。

在逻辑表达中,“结论不清”属于低级错误,而大部分高级错误,都隐藏在你证据中,让你的话听上去很没有说服力。如果大家有兴趣,我下个话题会谈谈,如何证明你的观点。

7、思考的逻辑是“从简到繁”,沟通的逻辑是“化繁为简”

逻辑不好的人,通常有这样的习惯:Listen half (听一半),Understand quarter (理解四分之一),Think zero(思考为零),React double(结论一堆)。

如果说,上一篇《逻辑性差怎么办?4个“苏格拉底式提问”一定有帮助》的核心是“多想“,那么这一篇的核心就是——”少说”。

思考的逻辑是一个从简到繁的过程,一个不停追问“为什么”的过程;而沟通的逻辑正相反,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是一个舍弃无关结论的过程,也是让你的思维最核心的部分快速暴露出来的过程。

(本文为“职场逻辑能力提升”系列之二)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