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设计

来源:互联网 发布:高斯分布的协方差矩阵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16:31

想想在开发中,我们每一次的操作响应都是根据操作对象来完成响应的。
1、对象的概念:
1.1万物都是对象,是一个新型的变量
1.2是客观世界存在的一类事物
阶段 0:拟出一个计划:
第一步是决定在后面的过程中采取哪些步骤。至少,在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经过了一个接一个的路标以后,可对自己的进度有清晰的把握,干劲也会相应地提高,不会产生“路遥漫漫无期”的感觉。
阶段 1:要制作什么?
这个阶段称为“建立需求分析和系统规格”。应尽可能总结出自己系统的一套完整的“使用条件”或者“应用场合”。一旦完成这个工作,就相当于摸清了想让系统完成的核心任务。由于将重点放在“使用条件”上,一个很好的效果就是它们总能让你放精力放在最关键的东西上,并防止自己分心于对完成任务关系不大的其他事情上面。也就是说,只要掌握了一套完整的“使用条件”,就可以对自己的系统作出清晰的描述,并转移到下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也有可能无法完全掌握系统日后的各种应用场合,但这也没有关系。只要肯花时间,所有问题都会自然而然暴露出来。
不要过份在意系统规格的“完美”,否则也容易产生挫败感和焦燥情绪。

在这一阶段,最好用几个简单的段落对自己的系统作出描述,然后围绕它们再进行扩充,添加一些“名词”和“动词”。“名词”自然成为对象,而“动词”自然成为要整合到对象接口中的“方法”。只要亲自试着
做一做,就会发现这是多么有用的一个工具;有些时候,它能帮助你完成绝大多数的工作。
阶段 2:如何构建
在这一阶段,必须拿出一套设计方案,并解释其中包含的各类对象在外观上是什么样子,以及相互间是如何沟通的。
阶段 3:开始创建
编程更象一门艺术,不能只是作为技术活来看待。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