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批判性思维原则

来源:互联网 发布:mysql字段不区分大小写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8:58

第二章 批判性思维原则

理性

讲道理,讲好道理
客观的理由
具体的理由
全面的理由
充分的理由
谨慎、合适的结论

求实和开放的理性观

  • 批判的理性主义

    寻求客观的理由,而不是情感,来解决知识问题
    批判和建设:挑错而不是辩护,才能发展知识
    自省:勇于反思和抛弃自己的思考错误是理性的表现
    辩证: 通过批判性的讨论来追求真理的发展
    开放:得到论证的知识是具体的、相对的、暂时的

  • 批判性思维的核心精神

    求真 (客观)
    公正(独立和中立)
    反思(自省和元思考)

批判性思维者的理智品德(习性)

理智的谦虚(Intellectual Humility)
理智的勇气(Intellectual Courage)
理智的自主性(Intellectual Autonomy)
理智的换位思维(Intellectual Empathy)
理智的诚实(Intellectual Integrity)
相信理性(Confidence in Reason)
公正 (Fairmindedness)

批判理性的载体和对象

  • 给出理由-这就是理性的起点

    论证是思考、信念、决定和行动的合理性的起点,没有论证就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

  • 什么是论证

    一组陈述句子(或者断言),其中的一个陈述(或者断言)是根据其他的做出的。我们称呼它们为结论和前提(或理由).
    论证的基本构成:三项:前提、结论和它们之间的推理关系: 前提→结论

  • 好论证的一般性要求

    • 前提的条件:前提真或者可以接受
    • 推理的条件:前提对结论的推理有效或者充分

    前提不真论证没有任何价值(虽然并不表明结论一定假)。这是好论证的第一道安检门。
    推理的条件依据推理类型和场景的不同而变化。逻辑的有效指不可能从真前提中得出错结论的推理性质。
    对归纳、实践的推理,推理条件指充分或最好的意思。
    合理性的概念大于有效性(和传统逻辑的区分)。

  • 论证的构成部分

    论点和背景
    观点和立场
    目的
    事实根据
    假定
    语言和概念
    解释和推理
    含义和后果

  • 分析和评价论证的标准

    清晰性     充份性
    准确性     深度
    精确性     广度
    相关性     逻辑
    重要性     公正性

  • 批判性思维要做哪些工作

    GRE分析性写作指导:用这些问题来发掘思路:
    准确地说, 什么是中心议题?
    我全部同意还是部份同意它的断言,为什么?
    它的断言实际上奠定在某种假设上吗?如果是,这假设合理吗?
    它的断言是否仅在某些条件下有效,如果是, 那是什么?
    我需要限定或解释断言中的某些词吗?
    什么样的理由支持我采取这样的立场?
    可以用什么样的例子说明这些理由?什么例子最有力?
    别人会用什么样的理由来反驳或削弱我的立场?
    我该怎样承认或反驳他们的观点?

    批判性思维的任务单

    批判性思维,就是在合理和公正原则下,使用理智的标准来分析、评价论证的构成和质量。这些工作可以概括为下面这么几项:
    理解主题论点
    澄清观念意义
    分析论证结构
    审查理由质量
    评价推理关系
    挖掘隐含假设
    考察替代论证
    综合组织论证

    展开批判性思维的两大提纲问题

    • 真的吗

      事实可以确证为真吗?
      推导真的充分有理吗?
      对事实的说明真的准确、清楚吗?

    • 还有别的说法吗

      还有别的事实或证据吗?
      还有别的解释、原因吗?
      还有别的角度看问题吗?
      还有别的论证吗?
      还有反例吗?
      可以找到别的证据、说明、原因和论证吗?

    (1)是理由和推理,是逻辑理性的立足
    (2)是开放和对话,是辩证理性的保证
    (1)和(2)都是知识发展、创造的理智条件。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