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桥命运难测

来源:互联网 发布:阿拉伯语输入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7 22:57

  最近,整个通信业最为期盼的中国移动TD-SCDMA招标结果浮出水面,在这份决定中国3G未来市场格局和走向的名单中,中兴和大唐成为最大的赢家,分别获得了40%多和30%多的份额,虽然略高于坊间传闻的数字,但基本属于意料之中。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在TD阵营中占有相当重要位置的鼎桥却只获得了13%左右的份额。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圈内人士之前普遍预测的20%~30%——这正是鼎桥自己确定的竞标份额底线。
     
  招标结果出来之后,鼎桥上下笼罩在一片沮丧和失望的情绪之中,一位中层管理人员说:“这个结果非常不好。” 仅仅在半个月前鼎桥成立两周年庆典上,鼎桥CEO孟乐还信誓旦旦地表示:“鼎桥有望在中国移动招标中夺取50%的订单份额。”两个数字间的巨大落差再次证明了鼎桥在这轮较量中的完败境遇。
     
  鼎桥的麻烦仍在继续。由于招标结果出人意料地差,关于鼎桥未来命运的各种传言和猜测迅速流传开来。有消息称,华为将从合资公司中抽身而退,令起炉灶。而在鼎桥内部,受到招标结果的影响,也是人心思动,一名来自华为的研发人员表示:“如果可以选择,他很想回到华为去。”诺基亚、西门子合并之后的诺西公司从4月1日起开始正式运营,诺基亚、西门子、鼎桥之前的关系也急需梳理。一切使得鼎桥未来的命运充满悬念。
     
  鼎桥另一个备受关注的原因是它的“混血儿”血统,华为、西门子以及后来进入的诺基亚,都是业内举足轻重的企业,鼎桥的未来也决定了它们在TD上的走向,而这些公司在TD上的作为从某种程度上也会对TD全局产生重要影响。

  基因隐患
     
  内部人士透露:“在此次招标中,鼎桥的报价是完全按照成本加利润来计算的,根本没有考虑市场因素,结果鼎桥的报价比中兴要高60%。”鼎桥将这一失误归结为“经验不足”,但拥有百年历史的西门子和在国际市场上咄咄逼人的华为,哪一个会真的缺乏经验呢?
     
  这一轮参加竞标的几家中外企业可以分为四大阵营——大唐系(包括大唐移动、烽火、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广州新邮通),中兴系(包括中兴通讯、爱立信),鼎桥系(包括华为、西门子),普天系(包括普天、诺基亚),其中从基因层面上看,最复杂的便是鼎桥。
     
  和很多公司之间的合作不同,西门子和华为合资成立鼎桥,更多的不是因为技术或者产品上的互补,而是各取所需。
     
  西门子和大唐是最早进行TD-SCDMA研究的“先驱”,但后来西门子与大唐在TD的发展方向上产生了严重分歧,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这时候的西门子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既不想再追加更多的投入,又对已有的付出心存不甘。而华为在3G方面主攻WCDMA,虽然对TD并不看好,但作为中国通信企业的代表,还是希望有所表示。这个时候,政府在中间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作为中国的3G标准,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无论是西门子,还是华为,都是推动TD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政府的撮合下,2004年底,两家公司达成了合资意向。鼎桥可以保住其TD上多年的心血和成果,而华为则可以以资本的手段进入到TD阵营,避免了在TD上白纸一张的难堪。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的确是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但由于两家公司合作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母公司的利益,这也成了鼎桥最大的隐患。从两年的运营来看,1加1非但没有大于2,甚至小于1。鼎桥中一位来自华为的员工说:“两家公司并没有形成合力,更不用说文化的融合了,在鼎桥中有明显的‘西门子系’和‘华为系’。”
     
  在研发上,两家母公司各自为战的局面体现得最为明显。西门子做Node B(无线基站),华为做RNC(无线网络控制器)。西门子的研发人员全部在北京的鼎桥总部,而原华为的研发力量则是在上海金贸大厦写字楼5层。在3G系统中,RNC和Node B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但在鼎桥,却一直是完全割裂的,很多技术平台都难以整合。知情人透露:“鼎桥在中移动招标中的失利,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鼎桥没有分布式的小基站方案,而中移动对这种方案非常有兴趣。奇怪的是,华为在WCDMA的分布式小基站上处于全球领先的位置,可就是整合不到鼎桥的整体方案中去。”
     
  在另外一个颇有些戏剧性的事件中,也能够看出鼎桥公司内两种势力的博弈。鼎桥现任CEO德国人孟乐是在离职一年后官复原职的。孟乐是西门子中资格最老的TD技术专家,在合资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出任CEO。5个月后,也就是2005年8月,杨薏浩接替了孟乐。据说,杨薏浩有良好的运营商人脉和销售经验,当时,这一人事变动被解读为是鼎桥将要正式进入市场的信号。但仅仅过了一年,孟乐重任鼎桥CEO。内部人是这样解释杨薏浩的离去的:“作为一个公司,原西门子人和原华为人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杨薏浩的想法大都无法实施。他最后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只好选择低调离职。”
     
  在华为人的眼中,德国人刻板、固执,而在德国人的感受中,华为人的强权文化不可一世。这两种基因结合在一起,恐怕很难衍生出更优秀的基因。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