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详解 卷1:协议》 读书笔记 第十九章 TCP的交互数据流

来源:互联网 发布:域名阿里云备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8:39
出处http://blog.csdn.net/jiange_zh

第十九章 TCP的交互数据流

1.前言

在TCP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分为成块数据流和交互数据流两种,且处理的算法不同.

2.交互式输入

例子:在一个Rlogin连接上键入一个交互命令所产生的数据流(每一个交互按键都会产生一个数据分组)。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下面我们将看到,第二,三个报文段是可以合并的)

3.经受时延的确认

按键确认和按键回显两个报文段合并在一起发送,这种技术叫做经受时延的确认。

通常TCP在接收到数据时并不立即发送ACK,将以不大于TCP定时器的延时等待是否有数据一起发送,有时也称这种现象为数据捎带ACK。
(绝对多数实现采用200ms的时延)

ACK延时等待时间不大于TCP定时器的原因:

假如TCP使用200ms的定时器,该定时器将相对于内核引导的200ms固定时间溢出,由于将要确定的数据随机到达,TCP将在下一次内核的200ms定时器溢出时得到通知,所以ACK实际等待的时间为1~200ms中任一刻.

4.Nagle算法

Nagle算法要求TCP连接上最多只有一个未被确认的未完成小分组,在该分组确认到达之前不能发送其他的小分组.且同时TCP收集这些小分组,在确认到达后以一个大的分组发出去.

该算法可以减少网络上的微小分组,降低拥塞出现的可能.但相应的,也会增加更多的时延.

流程:
(1)发送端TCP将从应用进程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块立即发送,不管其大小,哪怕只有一个字节.
(2)发送端输出第一块数据后开始收集数据,并等待确认.
(3)确认未达到时,若收集数据达到窗口的一半或一个MSS段,立即发送.
(4)确认到达后,把缓冲区中的数据组成一个TCP段,然后发送.

socket API用户可以使用TCP_NODELAY选项来关闭Nagle算法。
(比如当小消息需要无时延地发送时~)

5.窗口大小通告

阅读全文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