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学习之代码规范

来源:互联网 发布:lambda表达式java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3 20:03

好看的代码撑起整个颜值


命名规范

参考博客python命名规范
命名
module_name, package_name, ClassName, method_name, ExceptionName, function_name, GLOBAL_VAR_NAME, instance_var_name, function_parameter_name, local_var_name.

Python之父Guido推荐的规范
表

避免名称

  1. 单字符名称, 除了计数器和迭代器.
  2. 包/模块名中的连字符(-)
  3. 双下划线开头并结尾的名称(Python保留, 例如init)

命名约定

  1. 所谓”内部(Internal)”表示仅模块内可用, 或者, 在类内是保护或私有的.
  2. 用单下划线(_)开头表示模块变量或函数是protected的(使用import * from时不会包含).
  3. 用双下划线(__)开头的实例变量或方法表示类内私有.
  4. 将相关的类和顶级函数放在同一个模块里. 不像Java, 没必要限制一个类一个模块.
  5. 对类名使用大写字母开头的单词(如CapWords, 即Pascal风格), 但是模块名应该用小写加下划线的方式(如lower_with_under.py). 尽管已经有很多现存的模块使用类似于CapWords.py这样的命名, 但现在已经不鼓励这样做, 因为如果模块名碰巧和类名一致, 这会让人困扰.

参考博客2: 命名规范
文件名
全小写,可使用下划线
函数&方法
函数名应该为小写,可以用下划线风格单词以增加可读性。如:myfunction,my_example_function。
注意:混合大小写仅被允许用于这种风格已经占据优势的时候,以便保持向后兼容。

函数和方法的参数
总使用“self”作为实例方法的第一个参数。总使用“cls”作为类方法的第一个参数。
如果一个函数的参数名称和保留的关键字冲突,通常使用一个后缀下划线好于使用缩写或奇怪的拼写。

全局变量
对于from M import *导入语句,如果想阻止导入模块内的全局变量可以使用旧有的规范,在全局变量上加一个前导的下划线。
注意:应避免使用全局变量

变量
变量名全部小写,由下划线连接各个单词。如color = WHITE,this_is_a_variable = 1
注意
1.不论是类成员变量还是全局变量,均不使用 m 或 g 前缀。
2.私有类成员使用单一下划线前缀标识,多定义公开成员,少定义私有成员。
3.变量名不应带有类型信息,因为Python是动态类型语言。如 iValue、names_list、dict_obj 等都是不好的命名。

常量
常量名所有字母大写,由下划线连接各个单词如MAX_OVERFLOW,TOTAL。

异常
以“Error”作为后缀。

缩写
命名应当尽量使用全拼写的单词,缩写的情况有如下两种:
1.常用的缩写,如XML、ID等,在命名时也应只大写首字母,如XmlParser。
2.命名中含有长单词,对某个单词进行缩写。这时应使用约定成俗的缩写方式。
例如:
function 缩写为 fn
text 缩写为 txt
object 缩写为 obj
count 缩写为 cnt
number 缩写为 num,等。
前导后缀下划线
一个前导下划线:表示非公有。
一个后缀下划线:避免关键字冲突。
两个前导下划线:当命名一个类属性引起名称冲突时使用。
两个前导和后缀下划线:“魔”(有特殊用图)对象或者属性,例如init或者file。绝对不要创造这样的名字,而只是使用它们。
注意:关于下划线的使用存在一些争议。

特定命名方式
主要是指 xxx 形式的系统保留字命名法。项目中也可以使用这种命名,它的意义在于这种形式的变量是只读的,这种形式的类成员函数尽量不要重载。如
class Base(object):
def init(self, id, parent = None):
self.id = id
self.parent = parent
def message(self, msgid):
其中 idparentmessage 都采用了系统保留字命名法。

项目结构

使用专业的项目构建发布工具来构建项目目录. 如 buildout . 其目录结构绝对比自己创建来的漂亮.

buildout

参考博客: buildout使用小结

构建项目结构

参考博客: 创建高质量python工程
设计一个层次清晰的目录结构, 优点:

  1. 可读性高: 不熟悉这个项目的代码的人,一眼就能看懂目录结构,知道程序启动脚本是哪个,测试目录在哪儿,配置文件在哪儿等等。从而非常快速的了解这个项目。
  2. 可维护性高: 定义好组织规则后,维护者就能很明确地知道,新增的哪个文件和代码应该放在什么目录之下。这个好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代码/配置的规模增加,项目结构不会混乱,仍然能够组织良好。

目录组织方式
假设你的项目名为foo, 我比较建议的最方便快捷目录结构这样就足够了
项目结构
说明:
1. bin/: 存放项目的一些可执行文件,当然你可以起名script/之类的也行
2. foo/: 存放项目的所有源代码。(1) 源代码中的所有模块、包都应该放在此目录。不要置于顶层目录。(2) 其子目录tests/存放单元测试代码; (3) 程序的入口最好命名为main.py。
3. docs/: 存放一些文档。
4. setup.py: 安装、部署、打包的脚本。
5. requirements.txt: 存放软件依赖的外部Python包列表。
6. README: 项目说明文件。

除此之外,有一些方案给出了更加多的内容。比如LICENSE.txt,ChangeLog.txt文件等,我没有列在这里,因为这些东西主要是项目开源的时候需要用到。如果你想写一个开源软件,目录该如何组织,可以参考文章

README
每个项目都应该有的一个文件,目的是能简要描述该项目的信息,让读者快速了解这个项目
说明以下几个事项:
1. 软件定位,软件的基本功能
2. 运行代码的方法: 安装环境、启动命令等
3. 简要的使用说明
4. 代码目录结构说明,更详细点可以说明软件的基本原理。
5. 常见问题说明。

在软件开发初期,由于开发过程中以上内容可能不明确或者发生变化,并不是一定要在一开始就将所有信息都补全。但是在项目完结的时候,是需要撰写这样的一个文档的. 可参考Redis源码中README, 里面简洁但是清晰的描述了Redis功能和源码结构

requirements.txt
存在的目的是:
1. 方便开发者维护软件的包依赖。将开发过程中新增的包添加进这个列表中,避免在setup.py安装依赖时漏掉软件包。
2. 方便读者明确项目使用了哪些Python包
文件的格式是每一行包含一个包依赖的说明,通常是flask>=0.10这种格式,要求是这个格式能被pip识别,这样就可以简单的通过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来把所有Python包依赖都装好了,具体格式说明:example

setup.py
管理代码的打包、安装、部署问题。业界标准的写法是用Python流行的打包工具setuptools管理,这种方式普遍应用于开源项目中。不过这里的核心思想不是用标准化的工具来解决这些问题,而是说,一个项目一定要有一个安装部署工具,能快速便捷的在一台新机器上将环境装好、代码部署好和将程序运行起来。
最好不要手动进行这些步骤,耗时又容易出错
setuptools的文档比较庞大,刚接触的话,可能不太好找到切入点。学习技术的方式就是看他人是怎么用的,可以参考一下Python的一个Web框架,flask是如何写的setp.py
当然,简单点自己写个安装脚本(deploy.sh)替代setup.py也未尝不可。

配置文件
在上面的目录结构中,没有将conf.py放在源码目录下,而是放在docs/目录下
很多项目对配置文件的使用做法是:
1. 配置文件写在一个或多个python文件中,比如此处的conf.py。
2. 项目中哪个模块用到这个配置文件就直接通过import conf这种形式来在代码中使用配置。

nginx、mysql这些程序都可以自由的指定用户配置。所以,不应当在代码中直接import conf来使用配置文件。上面目录结构中的conf.py,是给出的一个配置样例,不是在写死在程序中直接引用的配置文件。可以通过给main.py启动参数指定配置路径的方式来让程序读取配置内容。当然,这里的conf.py你可以换个类似的名字,比如settings.py。或者你也可以使用其他格式的内容来编写配置文件,比如settings.yaml之类的。

文档
目录结构中有设docs/这个目录,用于存放代码文档。实际过程中,据我观察,80%以上的程序员都没有单独写文档的习惯。一般文档写得比较好的,都是一些开源项目。
在普通的项目中,确实没必要写非常详细的文档,我更赞同的是现在的一种流行的风格: “在代码中写文档”。即在写代码的时候,在代码文件里把软件/模块的简要用法写明。简单有用

另外,多翻翻经典项目的源码是有好处的,比如在python web开发中比较有名的框架: flask, tornado, django 都是类似的结构。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