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习题3 参考答案及解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cal命令建文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8:27

1.问答题

  1. 关系运算符的运算结果是怎样的数据类型?
  2. if语句中的条件表达式的值是否可以是int型?
  3. while语句中的条件表达式的值是什么类型?
  4. switch语句中必须由dafault选项吗?
  5. 在while语句的循环体中,执行break语句的效果是什么?
  6. 可以用for语句代替while语句的作用吗?

问答题解析

1.boolean类型(true或者false)
2.不可以,只能是boolean类型
3.boolean类型
4.不是必须的,但为了增强代码的鲁棒性,建议添加default选项
5.结束while语句的执行
6.可以


增强型for循环介绍

增强型for循环,又叫foreach循环,最多的应用在于循环遍历数组元素

Javaint [] arr = {1,2,3,4,5};for(int n:arr)   //定义了一个局部变量n按顺序获取数组arr中每一个元素  System.out.println(n);

2.选择题

1.下列哪个叙述是正确的?
A. 5.0/2+10的结果是double型数据
B. (int)5.8+1.0的结果是int型数据
C. ‘苹’+’果’的结果是char型数据
D.(short)10+’a’的结果是short型数据


2.用下列哪个代码替换程序标注的【代码】会导致编译错误?
A. m–>0
B. m++>0
c. m=0
D. m>100&&true

Javapublic class 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m=10,n=0;        while([代码]){            n++;        }    }}

Type mismatch: cannot convert from int to boolean


3.假设有“int x=1;”,以下哪个代码导致“可能损失精度,找到int需要char”这样的编译错误?
A. short t = 12+’a’;
B. char c = ‘a’+1;
C. char m = ‘a’+x;
D. byte n = ‘a’+1;


选择题解析

选择题答案:1.A 2.C 3.C


第一题B将5.8转化为整型后又加了一个double型1.0,所以结果仍为double型
C字符和int可以相互转换,两个字符相加就是对应的unicode相加,但是相加后unicode的值大于了char的范围(0-65535),所以不能用char字符接收,需要用int数据接收
D char的精度要比short高,所以一个short加上一个char结果为char


第二题
while循环条件应该是boolean类型,而C是赋值语句,所以会编译错误,要注意=是赋值,==才是等于


第三题
精度从“低”到“高”的排列的顺序是:
byte->short->char->int->long->float->double
Java在计算算术表达式的值时,使用下列运算精度规则:
(1)如果表达式中有double,则按double进行运算。
(2)如果表达式中最高精度是float,则按float进行运算
(3)如果表达式中最高精度是long,则按long进行运算
(4)如果表达式中最高精度低于int,则按int进行计算
Java允许把不超出byte、short、char的取值范围的算术表达式的值赋给byte、short、char。
a的ASCII码值是97,所以A选项97+12可以赋值给short
这道题关键在于B和C的区别,有人会说x不是等于1吗,那么’a’+x不就是’a’+1吗,为什么c是错的?
原因在于char c=’a’+1中’a’是字符型常量,1是数字常量。在编译器编译的时候,会自动合并,不会做类型转换。在编译阶段就完成。
char m=’a’+x中’a’是字符型常量,但x是变量,在编译阶段无法合并,只能在运行时编译,运行时发现x是整型,’a’+x自动转换成整型,无法直接赋值给char型。需要进行强转。(char)(‘a’+x)


阅读程序题

(1)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什么?

Javapublic class 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har x='你',y='e',z='吃';        if(x>'A'){            y='苹';            z='果';        }        else            y='酸';        z='甜';        System.out.println(x+","+y+","+z);    }}

(2)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什么?

Javapublic class 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har c = '\0';        for (int i = 1; i <= 4; i++) {            switch (i) {            case 1:                c = 'J';                System.out.print(c);            case 2:                c = 'e';                System.out.print(c);                break;            case 3:                c = 'p';                System.out.print(c);            default:                System.out.print("好");            }        }    }}

(3)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什么?

Javapublic class 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1,y=6;        while(y-->0){            x--;        }        System.out.println("x="+x+",y="+y);    }}

阅读程序解析

第一题答案为:你,苹,甜
‘你’的字符编号大于’A’所以执行if中语句,而注意到else没有加大括号,所以z=’甜’;必定会执行。


第二题答案为:Jeep好好
如果switch中的一个case后面没有加break,那么程序会一直执行,直到遇到break或者swich结束。所以第一次循环输出J和e,第二次输出e,第三次输出p和好,第四次输出好。


第三题答案为:x=-5,y=-1
这道题重点是while判断条件是y–>0,自减在后,所以先判断y的大小是否大于0,再自减。即使循环不满足条件,但是只要进行了判断操作就一定会自减。 可以算出y从6减少到1都是满足循环条件的,所以循环执行了6次,x减了6次,结果是-5,此时y的值为0;再次判断循环条件,发现不满足条件,退出循环,而y还要自减,结果为-1。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