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基础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shell编程 pdf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08:04

1、驼峰命名法:第一个单字以小写字母开始,第二个单字的首字母大写;或每一个单字的首字母都采用大写字母

                             例如:myFirstName、myLastName,这样的变量名看上去就像骆驼峰一样此起彼伏,故而得名。

2、数据类型转换:

  1. 就是将数据(变量、表达式的结果)从一种类型转换到另一种类型。 类型转换运算符( )的优先级高于/                                
  2. 程序员显式进行转换称为强制类型转换。编译器也会在不同数据类型的混合运算中隐式地进行数据类型转换,称为自动类型转换                               自动类型转换遵循下面的规则:
    • 若参与运算的数据类型不同,则先转换成同一类型,然后进行运算。
    • 转换按数据长度增加的方向进行,以保证精度不降低。例如int型和long型运算时,先把int量转成long型后再进行运算。
    • 所有的浮点运算都是以双精度进行的,即使仅含float单精度量运算的表达式,也要先转换成double型,再作运算。
    • char型和short型参与运算时,必须先转换成int型。
    • 在赋值运算中,赋值号两边的数据类型不同时,需要把右边表达式的类型将转换为左边变量的类型。如果右边表达式的数据类型长度比左边长时,将丢失一部分数据,这样会降低精度。

3、结构体:是一种集合,它里面包含了多个变量或数组,它们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每个这样的变量或数组都称为结构体的成员(Member)。请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4、条件编译

所谓条件编译,是对部分内容指定编译的条件,使其只在满足一定条件才进行编译。

ifdef 标识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