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quals和hashCode总结!

来源:互联网 发布:在线广告制作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00:04

1.  ==  

           “==”运算符用来比较两个变量的值时是否相等,比较的是变量对应内存中所存储的数值是否相同。如果要比较两个基本类型的数据或者两个引用变量是否相等,只能使用“==”运算符。
           如果两个变量是基本数据类型,可以直接使用“==”运算符来比较其对应的值是否相等。如果一个变量指向的数据对象(引用类型),此时涉及了两块内存,对象本省占用一块内存(堆),变量也占了一块内存(栈)。   String s = new String("123");      变量s占用了一块内存,new String("123")则存储在另一块内存。这个时候变量s所对应内存中存储的数值就是对象占用的那块内存的首地址,所以要看着两个变量所对应内存中的数值是否相等,就需要“==”运算符进行比较。但是如果需要比较两个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那么“==”运算符就无法实现。这个时候就需要equal是();

2.equals

          equals()是Object类提供的方法。在java中Object是所以类的父类,所以每个对象都具有equals方法。Object类中定义的equals()方法是直接使用“==”运算符进行比较两个对象,所以在没有覆盖equals()方法的时候,equals()和“==”运算符一样,比较的是引用。
          当我们需要使用equals()进行判断两个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时,我们就需要覆盖Object中的equals()方法。比如:String类的equals()方法就是用于比较两个不同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而不是比较他们得到引用。    String s1 = new String("123");    String s2 = new String("123");   上面的new创建了两个对象,然后用s1和s2这两个变量分别指向一个对象,这是两个不同的对象,他们的在内存中的地址是不一样的。所以s1==s2返回的是false,但是s1.equals(s2) 返回的是true;
         如果一个类没有覆盖Object的equals()方法,在这个时候“==”运算符和equals()方法的效果是一样的,都是在比较两个变量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如果我们需要编写的类能够比较两个实例对象的内容是否相等,我们就需要覆盖Object的equals()方法。


3.hashCode

           hashCode()方法是从Object中继承过来的,它也是用来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Object类中的hashCode()方法返回对象在内存中地址转换成的一个int值。如果没有覆盖hashCode()方法,任何对象的hashCode都是不一样的。
          虽然equals()方法也是用来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但是与hashCode()方法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equals()方法是给用户调用的,如果需要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就需要覆盖Object的equals()方法,然后在代码中调用equals()方法进行判断它们是否相等。但是hashCode()方法,在一般情况下用户不会去调用它。比如在hashMap中,key是不可以重复的,这个时候就需要hashCode()方法进行判断,而且也用到了equals()方法。这个时候只要equals()或hashCode()方法中只要有一个不相等就可以了。与equals()方法相比,hashCode方法返回的是int值,进行比较的时候没有那么直观。
          一般在覆盖equals()方法的同时也要覆盖hashCode()方法,否则就会违反Object.hashCode的通用约定,会导致该类无法与所有基于散列值的集合类(HashMap、HashSet、Hashtable)结合在一起正常运行。
          equals()方法的返回值与hashCode()方法的返回值的关系:如果equals()方法返回的是true,那么hashCode()方法返回的值也是相同的。如果equals()方法返回的false,
那么hashCode()方法返回的值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反过来,如果hashCode()方法的返回值不相等,则equals()方法肯定是false。如果hashCode()方法的返回值相等,却无法判断equals()方法返回值是否为true。总之,equals()为true能知道hashCode()方法返回的值相等,但hashCode()返回的值相等不能知道equals()是否是true。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