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序列化技术浅谈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 os x dmg镜像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02:00

一、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含义

   序列化:将一个对象转换为一串二进制表示的字节数组,通过保存或者转移(传输)这些字节数据来达到持久化的目的,序列化的其实是对象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冻结对象状态)。   反序列化:序列化的逆过程,将这些字节数据重新构造成对象,反序列化出来的是一个,反序列化就是将这一对象状态解冻。

二、为什么要进行序列化

当两个进程间进行通讯时可以相互发送任何资源(数据),这些资源包括图片、文本、音频、视频等,而这些资源在网络上传输的格式均为二进制序列(字节流)。当两个java进程进行通讯时能否实现进程间的对象传输呢。是可以的,但必须完成对象的序列化,即将对象转换为二进制序列(字节流)的形式。

三、序列化的用途及好处

序列化可以实现数据的持久化,也就是说可以将数据永久的保存在磁盘上。序列化可以实现远程通讯,即在网络上以二进制字节序列的格式传送对象。序列化可以将对象状态保存,方便下次取出利用。有了序列化,两个进程就可以在网络上任性的交互数据了。

四、复杂情况
Java序列化能够保证对象状态的持久保存,但还是有一些复杂情况需要注意。

1.当父类继承Serializable接口时,所有子类均可被序列化2.子类实现Serializable接口,父类没有,父类中的属性不能够被序列化(数据会丢失),但子类属性任然可以被序列化3.如果序列化的属性是对象,这个对象也必须实现Serializable接口4.反序列化时如果对象的属性被修改或者删除,则修改部分的属性会丢失,但不会报错5.反序列化时,如果serialVersionUID被修改,则反序列化时会失败

下面将用代码展示,上述几种复杂情况
定义了一个父类Person,有属性age
定义了一个类Worker继承Person,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新增属性name
类Serialize用于序列化
类ReSerialize用于反序列化

    注意:java.io.ObjectOutputStream代表对象输出流,它的writeObject(Object obj)方法可对参数指定的obj对象进行序列化。    java.io.ObjectInputStream代表对象输入流,它的readObject()方法从一个源输入流中读取字节序列,再把它们反序列化为一个对象,并将其返回。

* 把得到的字节序列写到一个目标输出流中。

package 序列化技术;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public class Person{    public int age=19;}
package 序列化技术;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public class Worker extends Person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ublic String name="gsan";}
package 序列化技术;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import java.io.IOException;import java.io.ObjectOutputStream;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public class SerialiZe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5113373592817978795L;    public int num=1309;    //Person Person=new Person();如果序列化属性是对象,该对象的类也必须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FileOutputStream fos=new FileOutputStream("D:/serialize1.txt");            ObjectOutputStream oos=new ObjectOutputStream(fos);            Worker ser=new Worker();            oos.writeObject(ser);            oos.flush();            oos.close();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先将Worker对象序列化保存,然后将Person从19修改为10,进行反序列化输出

输出为:

10
gsan
10
gsan

可见,反序列化后age并没有输出19,说明,序列化时并没有将age保存

现在,让Person实现SerialiZable接口

package 序列化技术;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public class Person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public int age=19;}

重复上面的步骤
输出

10gsan19gsan

修改后,父类实现了Serializable接口,age属性在序列化时能够保存,所以反序列化时输出的age为之前序列化保存的。说明了上面的总结 2。

现在将Worker源码改为

package 序列化技术;import java.io.Serializable;public class Worker extends Person  {    public String name="gsan";}

此时Worker未实现Serializable,父类Person实现了,进行序列化保存,然后序列化输出,并无异常,说明上面的总结 1。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