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SOCKET,send函数和bind函数

来源:互联网 发布:hopscotch编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5:57

      最近在用usbnet功能把开发板当成网络设备,然后利用TCP/IP协议通过USB数据线进行数据传输。下面记录一下在研究TCP/IP过程中对SOCKET的理解,与两个比较重要的函数send(),bind()的理解。以及为什么客户端不用bind()。

    首先 TCP/IP协议参考模型把所有的TCP/IP系列协议归类到四个抽象层中。每一抽象层建立在低一层提供的服务上,并且为高一层提供服务。如图。

     

      对于这个模型大家一定很熟悉,那就先说明一下我对SOCKET,bind()的理解。

      如果两个进程想要进行通信的话,就首先一定要唯一标示进程。那么网络上如何表示进程呢?我们知道IP可以表示一台主机,端口号可以标示一个进程。这样我们可以利用ip地址+协议+端口号唯一标示网络中的一个进程。

      我对SOCKET的理解就是,他像一个邮箱一样,当接收文件时,将对方邮箱里的“信息”放到自己的邮箱里。当发送文件时,也是讲“信息”放到SOCKET(邮箱)中等待对方读取。这时就有bind()函数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想发送一个邮件一定要知道对方的地址,这里bind()函数就要把服务端的门牌号(地址)贴在它的SOCKET上,让客户可以通过ip+协议+端口号找到自己。而客户并不需要把自己的门牌号贴上,因为客户端是主动去找服务端,而不是服务端去主动找客户端。但是不要担心,当客户端找到服务端后(connect()函数)会自动为客户端分配。总而言之,服务端需要用bind()函数标示自己,等待连接,而客户端是主动去找服务端。

      最后就是send()函数。不要认为send()函数是充当快递员的角色,他只是把信息放在发送缓存区中,他才不管你是否真的把信息发出去,也不管对方是否真的接收到。大家可以具体去查send()函数的用法。那么真正保护信息发送准确性的是谁呢?不错,就是TCP/IP协议,它真的是太神奇了,对信息的保护比UDP强太多(不是看不上UDP),它对收发双方的规定才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之后我会补充我实现USBNET进行数据传输的步骤,和TCP/IP协议的其他理解。希望大家有问题可以下方评论,我也是学习中的大白。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