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AR电子书系统创新实训第三周(2)

来源:互联网 发布:八位单片机有哪些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4 04:24

(个人)AR电子书系统创新实训第三周(2)

宣传册周记06

本篇将会介绍后封面的设计步骤,以及一些我在设计过程中的用到的技术和技巧。
上一篇博客说到《我与文字的斗争》,斗争结束之后,前封面就基本完成了。之后我对排版进行了许多细微的调整,对于祥云的位置也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改变,最后确定了下来。

01后封面设计过程

①复制前封面下方的云纹,利用移动工具移动到后封面的下方,形成与前封面对称的样式,提升整体感。

②之后,我复制了一个与前封面右上方一样的云纹,放置在了正左方。

③利用直线工具,绘制一条与云纹相同颜色的横直线,放置在正中央。

④此时,我觉得这样的排版并没有达到我的预期,且使得画面有些凌乱且不美观。

⑤在经过考虑之后,我决定删除正左方的云纹,重新设计一个更具有意义和美感的版式。

⑥苦思冥想之后,我利用椭圆工具,按住shift画出了一个填充色为透明,边框比云纹颜色较深一些的圈圈。

⑦将这圈圈复制三个,共四个圈进行排版,排版结果一会儿会上图。

⑧之后,我选择康熙字典体,打出了“印象济宁”四个字,调整之后放进圈圈里。此时,后封面已经较为有意义也具有设计感了。

⑨但我仍旧觉得上方比起下方而言,太过空了。深思之后,我决定用多边形工具绘制一个倒三角形,放在正上方。

⑩设计基本完成,我开始进行微调,使得整个版面更加的对称和谐。至此,后封面设计完成。

下图为后封面(不作商用):
后封面

02设计技巧

①善用几何图形与线条,灵活运用,切忌死板,。

在我此次的设计中,正封面的圆形是我比较满意的一个设计点。它可以把较为散的“印象济宁”四个字圈成一个整体,且具有简约大方,具有观赏价值。但这个圆又不是一个完整的圆,它被我“切”开了,赋予了更加错落的美丽。
在正封面的右上方,有两条直线。只是因为我在设计过程中,发现济宁两个字的右上方非常的空,所以就想到了这个办法,让这个位置显得不要那么空荡,也不要过分复杂。
在后封面的正上方,三角形的运用,也是这个道理。之所以选择三角形,是因为我希望那个倒三角形的那个尖角,能够将重心压在中间,压在“印象济宁”四个字上。

②善用蒙版。

何为蒙版,可以想象成,在一副图画上面蒙了一层东西。当你在板子上涂上白色时,这块的图像就被遮住了。如果你在这块地方涂上黑色,那么他就显露出来。
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其实他就是一个高级橡皮擦的功能。
为什么说是高级橡皮擦呢,因为当你用蒙版把一些东西“擦掉”之后,只要你删掉这个蒙版,那么图像又将恢复原状,不会有任何的像素损失,也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而如果是是橡皮擦的话,要么调出历史记录全部撤回,后边做的东西都保不住了。要么就只能想办法复原。总之是,很不方便。
所以,学好蒙版,很重要!
在我的这次设计中,圆圈的擦除,云纹的擦除,都运用了蒙版。
而且蒙版还有一个好处,只要把范围圈出来(有时用魔棒或者快速选择工具可以圈出很复杂的图形),套上一个蒙版,选择反向,就可以把把你圈出来的那部分保留,其他地方被“擦除”,十分方便。(套蒙板的时候默认前后景色为纯黑色)。

③善用笔刷

笔刷的厉害之处几乎不用我来多说了,事半功倍靠的全是笔刷,自己画的话估计得花掉更多更多的时间。
下附前后封面完成图(不做商用):
这里写图片描述

一些题外话:

很多时候,设计师会陷入纠结当中,因为在设计的过程中,会有多种多样的想法涌现,很多时候你自己都无法判断究竟哪一种更好,或者说,你可能会在浪费大量时间在不同的尝试中。往往最终,肯定会有一个版本呈现出来,看客们看着很容易,其实是设计师反反复复修改之后得到的精髓。
设计师花费了大量心血去完成一个作品,所以会无比希望原创作品能得到赞美和尊重。

阅读全文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