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学习(1)

来源:互联网 发布:适合大学生交友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8 17:17

1. 范式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满足不同程度要求的为不同范式。目前关系数据库有六种范式:第一范式( 1NF)、第二范式( 2NF )、第三范式( 3NF )、 Boyce-Codd 范式( BCNF )、第四范式( 4NF )和第五范式( 5NF )。

满足最低要求的范式是第一范式( 1NF)。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更多要求的称为第二范式( 2NF ),其余范式以次类推。一般说来,数据库只需满足第三范式( 3NF )就行了。第一范式:主属性(主键)不为空且不重复,字段不可再分(存在非主属性对主属性的部分依赖)。 第二范式:如果关系模式是第一范式,每个非主属性都没有对主键的部分依赖。 第三范式:如果关系模式是第二范式,没有非主属性对主键的传递依赖和部分依赖。 BCNF范式:所有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关系的任何候选键。

 

2. 对表进行水平方向的分割,用的运算是:选择。

3. 若R.A->R.B,R.B->R.C,则R.A->R.C.(正确)

分析:依赖满足传递性。

 

4. 数据库技术中,为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数据库的结构被划分为用户级、概念级、存储级三个层次。

 

分析:数据库的基本结构分三个层次,反映了观察数据库的三种不同角度。

(1)物理数据层:它是数据库的最内层是物理存储设备上实际存储的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原始数据,是用户加工对象,由内部模式描述的指令操作处理的位串、字符和字组成。(存储级)

(2)概念数据层:它是数据库的中间一层是数据库的整体逻辑表示。指出了每个数据的逻辑定义及数据间的逻辑联系,是存储记录的集合。它所涉及的是数据库所有对象的逻辑关系,而不是它们的物理情况,是数据库管理员概念下的数据库。(概念级)

(3)逻辑数据层:它是用户所看到和使用的数据库,表示了一个或一些特定用户使用的数据集合,即逻辑记录的集合。(用户级)

 

补充:

(1)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或者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模式实际上是数据库数据在逻辑级上的视图。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定义模式时不仅要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要定义数据之间的联系,定义与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

(2外模式也称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外模式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外模式。应用程序都是和外模式打交道的。外模式是保证数据库安全性的一个有力措施。每个用户只能看见和访问所对应的外模式中的数据,数据库中的其余数据对他们是不可见的。

(3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例如,记录的存储方式是顺序结构存储还是B树结构存储;索引按什么方式组织;数据是否压缩,是否加密;数据的存储记录结构有何规定等。

 

5. 主键的特点:主键是唯一且非空的、主键可以是组合主键。

主键约束可以创建在列级或者表级,但是不能定义在表级。

主键约束可以定义在列级或是表级,当仅仅有一个属性作为主键时,是列级约束;主键不存在列级还是表级;

 

5. 如果使用了表的别名,则都使用表的别名,而不能使用表名。

Order by是按表中某字段排列表中数据 groupby是按某些字段分类。

 

6.数据库系统是与数据库相关的一整套系统,包括数据、软件、硬件、和人员四个部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