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流程提升价值-杭州信雅达软件事业部曹海强主题演讲

来源:互联网 发布:ubuntu怎么安装程序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09:52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流程管理。大家知道在企业和个人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流程,对于企业来说其生产经营活动就是由各种业务流程交织在一起组成的,对于流程无处不在,大家是有所共知的。比如在我们需要采购物料的时候我们需要相应的采购流程,产品销售的时候也有相应的销售流程。我们要进行财务报销也要进行相应的财务审批流程等等。企业流程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虽然流程比较重要,但是许多流程常常在日常的操作过程当中为按部就班所习惯,因此不被人们所重视,不能有效地进行管理。这些都使得我们的业务流程不能被高效地执行,不能很好地跟踪业务流程执行的状况以及结果。在如今这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年代,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也悄悄地发生着变换。正如刚才主持人所说的客户的需求是瞬息万变的,而产品的生命周期也是不断缩短,技术不断创新。企业需要在这样一个竞争和变换的外部环境中求得生存必须虽需而变,不断地调整和优化自身的各种业务流程。对流程进行重构和再造。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加速企业流程的重构,实现有效有序的流程管理。从途中可以看到,流程的管理包括了流程的设计、流程的分析、流程的优化以及流程的重构。企业需要实现高效的流程管理不仅需要有良好的流程,更需要我们放弃早已习以为常的组织方式和劳动方式。传统的劳动分工理论将企业划分为一个个职能部门,企业流程被分割为各种简单任务存在于一个个组织中,这儿组织可以是我们企业的一个部门,也有可能企业自身也是其中的一个组织。并且根据这些任务,部门经理们将精力主要集中在部门的效率提高上,而忽视了企业的整体目标,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快速变化的竞争环境无法形成有效的支撑。为使我们的企业流程能够高效地执行,能够跨越部门的障碍,能够跨越企业之间的鸿沟,企业的组织结构应区域扁平化和网络化,并由传统的面向功能的组织结构向面向过程的组织结构进行变化。因此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流程上,体现在管理思想上。组织的建立也应该适应流程的变化。对于信息技术和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人们早已不再陌生,在中国企业信息化浪潮的今天,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进行了第一轮的信息化建设。比如说他们建立了销售系统、SCM、财务系统、OA系统等等,这些系统一般局限于解决企业内部的具体事务,面向企业内部功能而不是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系统。每次业务流程的变更都可能引起程序结构的大幅变动,僵硬的体系结构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障碍了系统的灵活性,对最终用户而言,业务流程变更的滞后性严重影响了市场响应速度,失去了一些机遇。对业务运营商和开发商而言,使他们陷入了泥沼中。在以往ERP的开发中大家深有体会。所以在新一代ERP系统中也要求加强流程的柔性。正是这些需求我们需要互换一些信息技术和管理整合解决这些问题,工作流技术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工作流是一组任务组成的业务流程,根据一系列业务规则,将文档、信息或任务在不同的参与者之间传递与执行。这些参与者可以是具体的人也可以用应用系统。也就是说要在计算机上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它有三个特点,第一可以方便地实现业务流程的可视化建模,第二可以高效自动运行流程。第三要能够全面地对流程进行监控。工作流技术在软件体系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分为应用软件层、高级中间件层、基础中间件层、系统软件层,工作流系统处于高级中间件层,如果说系统软件层,基础中间件层是基础,高级中间件层就是构建一个通道,而工作流就是这个通道中的核心组成部分。

目前世界范围内企业流程实现比例相对偏低,超过62%的企业实现了25%的流程数字化,而且在这25%的流程数字化当中,这些流程是缺乏柔性的,即我们的流程是固化在我们应用系统当中的。因此,给我们的工作流带来了大量的市场机遇,其市场空间应该说是非常巨大的。在国内方面,根据技术资讯预计,在未来的二、三年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复杂应用软件系统建立在业务管理流程平台之上,我们可以认为工作流也是其中的一种。在管理软件领域甚至会掀起一股从软件的基础构建平台向应用流程管理平台迁移的高峰。预计在2005年主流的管理软件都将基于业务流程管理平台。那么和操作系统以及软件的基础构架平台相比,我国业务流程管理平台的市场应该说刚刚启动,也就是近几年的事。计世资讯也认为我国的流程管理平台市场将在2004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这个领域,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讨论话题。计世通讯同时认为2005年业务流程管理平台将在市场上被充分接受,其市场规模总值可以达到25亿人民币。

工作流产品组成部分

它主要包括开发工具集、核心运营服务、管理供给集组成,开发工具集是用于快速设计、建立工作流模型,或者对业务流程进行建模。并检验模型的有效性及合理性。运行服务器是工作流的核心部分,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工作流运行的环境,使得业务流程的执行成为可能。工作流引擎主要负责对流程的调度,就是说结点间关系的解释和执行。对规则引擎主要执行建立结点内部的业务逻辑。应用集成引擎主要完成对处于信息孤岛状的企业已有应用整合到面向以业务为导向的应用中。管理工具集是流程监控、流程分析以及数据管理等等。

工作流运行机制

工作流运行分为两部分,首先建模,然后运行,流程建模通过流程设计工具(图象化、鼠标拖拽式)设计流程,然后发布到引擎中运行。在某一条件满足的时候,比如发了一个特定的E-mail或者说定时启动一个流程,当然也可以通过一些APL的调用完成,会对定义的模板初始,产生相应的模型实例,并由工作流引擎管理模型实例,根据之前定义的流程的拓扑关系定义流程。如果需要人参与的活动有些任务,我们将这些任务定义为人工活动,就是由工作流引擎把任务推送到一个队列,这个队列我们将其作为工作列表。在工作列表当中,相应人员登陆列表中可以执行、访问、递交这个任务。如果任务类型是自动运营,我们工作修引擎通过访问工作流引擎来对后台的应用进行调度。在整个流程的进行中具有一定权力的人员可以通过流程的监控器去监视整个流程的执行过程,去跟踪流程的历史数据。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工作流的应用方面,工作流其实可以作为企业流程自动化的应用平台,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平台以及企业应用系统的集成平台,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比如说我们的电子政务行业、电子商务与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的流程再造,ERP,企业应用流程多个领域,这跟行业的应用是无关的,只要有流程存在工作流都可以进行应用。

工作流管理系统实施

它不同于普通的企业管理系统,它的实施是不断循环和改进的过程,这种特性也使得我们的工作流改进系统实施应用在柔性和可扩展性上远远胜于普通的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实施步骤首先我们通过对企业现有业务流程、业务规则以及管理规章进行分析,总结得到一个企业现有业务的模型,采用流程建模工具,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整理,然后对工作流进行仿真,通过仿真找到一些问题。通过分析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对流程进行改进,得到一个优化的业务流程工作模型。将这个模型投入到实际的运营,同样也可以得到实际生产以后的运营结果。我们对这些运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也可以找到生产环境当中实际运行以后存在的问题。比如一个任务结点执行时间非常长,我们可以通过基于时间的分析报告找出问题所在。也可以对其进行基于成本的统计。这些工作我们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地优化或者改进工作模型。通过改进以后,我们再进行流程的仿真以及运行。在流程仿真运行完后,我们仍旧进行流程的分析,不断地递推下去,最终找到一个最优的业务模型。实施了这个工作以后到底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呢?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可以及时地发现业务瓶颈,并进行有效的疏导和改善业务流程。它也可以提高整个工作效率,有效地缩短了业务的处理时间,避免了传统处理方式当中随意性造成的对业务流程的混乱,减少了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原则性的错误以及由此带来的损失。同时也增强了业务处理各环节的处理能力,使得业务的运营更加顺畅。工作流管理系统也可以作为绩效考核的数据采集端,有利于对业务的评估以及业绩的考核。同时它高效力的业务处理也有助于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企业的竞争能力。实施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宗旨是为提高企业业务处理的柔性,根据市场变换可以不断改进自身的业务过程或者业务流程。最终提高了整个市场的响应能力。

我们再来看看工作流标准化性能方面,目前国际上有两大工作流组织,就是WfMCBPMIWfMC成立于1993年致力于工作流标准的制定,在95年的时候也形成了一些开放标准,比如工作流参考模型和五大接口模型。BPMI成立于2001年也推出了一些开放标准,比如业务流程建模语言以及BPQL等等。

国内目前尚无工作流产品标准和标准制定组织,工作流技术在国内的实际使用中由于中西方企业管理思想上的差异,国际上标准组织制定的一些开放标准无法适应国情。比如在一些流程模式上,由于国外一些企业的管理是非常规范的,流程也相当规范、固定,国内企业管理规范化程度相对较低,流程具有一些随机性或随意性,流程模式需要一些比较灵活的。比如在电子政务中,有些任务要退回撤销,这些在国际标准中是没有的,因此需要根据国情制定一些符合国情的标准,同时也要考虑和国际标准接轨。

工作流技术主要研究方向

一是理论基础,一是实现技术,一是实际应用。理论基础主要是集中于体系结构、模型表示、定义语言。实现技术主要是事物特性、软件技术、仿真分析。最后感谢各位来宾,感谢CCID,非常高兴参与此次盛会,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