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学习脑瓜好——关于认知发展的读书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 列表内含元组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20:31
人们一般认为婴儿的大脑还未发育完全,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慢慢发育。传统的认知科学也认为神经的发展止步于童年(如皮亚杰)。但事实正好与人们的想像相反:新生儿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与成人基本相同。而胎儿的神经元数量远远超过成人:28周的胎儿的神经元最多(可达成人水平的数十倍),然后慢慢减少,在出生时稳定在与成年人大致相同的水平上。用来联结神经元的神经突触也是婴儿最多:新生儿大脑的神经突触在2岁的时候达到峰值,到16岁的时候就只剩50%了。在人的一生中,神经突触都在不断地减少。

当儿童成长到青春期的时候,神经突触要经历一次大幅度的删减(称为"选择性消除"),同时强化已有的(叫做"功能确认")。虽然人的一生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习新的知识,但是相比起来,在小的时候没有好好启蒙的人,学习起来会非常吃力。

有一种理论认为:如果婴儿/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环境单一,接受的刺激太少,神经突触就会更多地被消除。反之,就可以更多地保留神经突触。

这一理论在动物实验中也得到支持:家养的动物的大脑要比同种野生环境下的小10-20%;生活在复杂环境下的小鼠,与生活在简单环境下的同种小鼠相比,其神经元具有数倍的分叉(树突)。

对双生子的研究也表明,当儿童成长到16岁时,遗传影响在语言方面仅占50%,在空间能力方面仅占40%,其它的均为后天环境的影响。

所以,对儿童来说,不停地让大脑接受各种刺激,比如:学习迷语,观看电影电视,听音乐,听广播,触摸,学习外语,体育活动、接触乐器、下象棋,学习科学知识,学习数学,阅读文学作品,写作,构造简单的建筑或其它物品(创造性的),逻辑训练(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这些都能够强化已有的神经突触,让它们幸免于被消除。在今后的一生中随时发挥作用。

P.S. 本文为读书笔记,故未能充分说理,也未列出参考资料的来源。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