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那群“不可一世又招人喜欢的家伙”的崛起

来源:互联网 发布:行尸走肉第八季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01 04:17
戴尔•卡耐基
其人生之路也反映了一个时代文化的演变,时代改变了我们所崇尚的性格类型,决定了我们面试时的表现方式,形成了我们对员工的要求,甚至改变了我们的求爱方式和培养孩子的理念。

从那时起,美国从文化历史学家沃伦•萨斯曼所谓的“品格的文化”转变为“个性的文化”。
  • 品格为上的文化体系中,理想型是自我严肃、纪律严明而高尚的。
  • 个性为上的文化价值体系,美国人开始将关注的焦点转移到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上,他们开始喜欢那些大胆而幽默的人。
  • “新的个性文化价值观要求的社会角色就是表演者的角色”“每一个美国人都将成为表演的个体”
美国工业的崛起,就是这种文化演变背后的主要推动因素

萨斯曼计算出了在20世纪初为人们的性格方面提出建议的书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然后与19世纪品格方面的词汇作比较
  • 公民权,责任,工作,光荣事迹,荣誉,名声,道德,礼数,政治
  • 有磁性的,迷人的,惊人的,有魅力的,热情洋溢的,主导性的,有说服性的,充满活力的

在品格文化的社会规范限制下,矜持是良好修养的一个标志。
随着个性文化的到来,对于人们来说,礼节的价值开始渐渐崩塌。

戈登•奥尔波特 “支配-顺从”诊断测试(考察社交中的主导因素)
发现:现在的文化价值观,似乎再给那些有着咄咄逼人性格的人、那些“拼命三郎”太多的褒奖

20世纪中叶的招聘法则:即使是那些很少会与公众接触的职业,比如在公司实验室里做研究的科学家,也都不是深刻的思想者,而是有着推销员性格的外向者。

Miltown(一种抗焦虑的药物):其热销体现了当时社会已经呈现出了一种自顾自且冷漠无情的状态
(这里是要表达这种对外向的推崇给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工作、生活的人们带来的压力吗??)

部分心理学家称,外向的因子真切地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之中
(大部分美国人是世界各地移民的后代,而这些跨越阻碍、热衷于新大陆的移民相对来说更外向,而这些外向的特征就会遗传给他们的后代,以及后代的后代)

学生们处在一个社会地位、收入和自尊都要建立在迎合个性文化需求的能力之上。不得不娱人的压力、自我营销的压力,乃至抑制焦虑明显化的压力都在不断滋长。

我们是怎样从“品格为上”走向“个行为上”的道路,一边走一边丢弃了那些意义重大的东西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