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写作环境

来源:互联网 发布:淘宝助理申通快递模板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8:29

今天很莫名奇妙收到百度下架一本电子书,下架的原因没有说。其他同事也收到理由,故此之后,是误操作还是bug什么原因,在这里不得而知了。 在大平台上你永远会有一种店大欺客的感觉,就如苹果和微信的打赏为例。不给就是不给,没有妥协。只能说苹果这一点收费有点霸道了。有时候,我更多向往有自己能够经营一个作品,而不是寄托在这些平台之上。
我喜欢写一些小说,在毕业的时候构思了一本小说就开始写起来。这本书积累的过程我在这里大概说一下。当时每天晚上就开始连载几千字,,有灵感的会多一点,有时候灵感慢了就写不出来。流量阅读量而言,当时没有考量过的。连载之后,约为15万字左右。前后断断续续更新直到前几年才把结局想好了。在那个时候,写作是一种寄托。后来,觉得主人翁的年龄层面上心智上不够,想着朋友也鼓励从新写一部新的作品。而不是修改原来的。
这本小说写在2016年,前后也经过一年时间断断续续周更。把第一个故事完结了,后来网友说想继续看下去,我想到一个反向的人物,切换了男女主角视觉去写这样的故事。视觉切换了,因此,整个故事会饱满一点知道整个故事两个人世界和周围人是怎样的关联起来。

谈及到国内写作环境,当初最早接触到的要从榕树,起点,红袖,小说阅读网说起,那个时候网络还没有现在那么发达。网页也没有现在那样丰富,只是在那个时候资源贫乏的时候,其实涌现出有很多很不错的小说。
现今国内的文学平台商业模式味道越来越重,也培养了一大批网络作家和提供很多影视和游戏作品。
只是说,现在要找到一个纯写作的网站很少,比起当年榕树那份文学趣味,现在文学网和小说更多以商业味道比较重一点。
谈及到喜欢,创作过程才是我最享受的过程,这一点我很认同过去文学家做笔录,炼字追求。这份心思更多是享受心灵的过程,以及是一个自我表现的过程。人是独立个性体,表现自我没有错,追求自我和超越自我更多是对一种精神境界向往。
网络给到一个自由发挥的同时,多少也会受到约束。平台希望通过平台吸引大户,引导流量做商业模式。建立一种商业模式。后来,网络文学平台不断合并和重组,现在的平台只能是几个大平台在主导。
我们会发现,人是情感动物,在不善言的时候,只能通过寄托文字去表达。就像孵化自己一个产品。根本不知道今后会发展怎样。
纯粹的唠叨写作,以及对文学平台商业化带来一种急功近利。说话,写个简单故事,寄托一下至少可以不?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