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型数据库是什么?所遵循的ACID4个规则是哪些?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编写helloworld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4:57

一、什么是关系型数据库

1. 关系数据库:是建立在关系模型基础上的数据库,借助于集合代数等数学概念和方法来处理数据库中的数据。简单说来就是关系型数据库用了选择、投影、连接、并、交、差、除、增删查改等数学方法来实现对数据的存储和查询。可以用SQL语句方便的在一个表及其多个表之间做非常复杂的数据查询。安全性高。

2. 非关系型数据库:简称NOSQL,是基于键值对的对应关系,并且不需要经过SQL层的解析,所以性能非常高。但是不适合用在多表联合查询和一些较复杂的查询中。NoSQL用于超大规模数据的存储。


二、事务在英文中是transaction,和现实世界中的交易很类似,它有如下四个特性:

1. A(Atomicity)原子性

原子性很容易理解,也就是说事务里的所有操作要么全部做完,要么都不做,事务成功的条件是事务里的所有操作都成功,只要有一个操作失败,整个事务失败,需要回滚。

2.C(Consistency)一致性

一致性也比较容易理解,也就是说数据库要一直处于一致的状态,事务的运行不会改变数据库原本的一致性约束。

例如现有完整性约束:a+b=10,如果一个事务改变了a,那么必须得改变b,使得事务结束后依然满足a+b=10,否则事务失败。

3.I(Isolation)独立性

所谓的独立性是指并发的事务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如果一个事务要访问的数据正在被另外一个事务修改,只要另外一个事务未提交,它所访问的数据就不受未提交事务的影响。

4.D(Durability)持久性

持久性是指一旦事务提交后,它所做的修改将会永久的保存在数据库中,即使出现宕机也不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