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常用命令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刷题app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8 09:18
学习心得
一,基础知识
1,cd 例cd 文件。 2,/*表示文件夹下所有的文件 3 su 以管理员身份运行
二,相关命令,
1,cp 例 cp 文件/文件1 文件2/文件3
cp -r 强制复制,即便是一个文件夹下有其它文件也可以复制
cp -s建立快捷方式
cp -d 复制的是快捷方式 cp 直接复制的是快捷方式链接的文件
cp -p 可以完全的复制文件的属性
cp-a 无解模式
2,rm 删除 -i询问,-f强制删除
-rf递归加强制删除
3 ,mv 移动文件
-b :若需覆盖文件,则覆盖前先行备份。 
-f :force 强制的意思,如果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不会询问而直接覆盖;
-i :若目标文件 (destination) 已经存在时,就会询问是否覆盖!
-u :若目标文件已经存在,且 source 比较新,才会更新(update)
-t  : --target-directory=DIRECTORY move all SOURCE arguments into DIRECTORY,即指定mv的目标目录,该选项适用于移动多个源文件到一个目录的情况,此时目标目录在前,源文件在后。
4 ,查看档案内容的操作,包括cat tac(反着看)touch 创建文件
5,vi 编辑文档(1,编辑模式 可以进行删除等操作 2, 大写的ZZ退出并结束编辑,
6,head 和 tail head 显示头10行 tail显示后10行
7,file 查看文件的属性
8,which 查文件的路径,locate 查询的是数据库。
9,find 命令 -atime n n天之前的那一天访问过的文件
-ctime n n天之前的那一天修改过状态的文件
mtime n n天之前的那一天修改过内容的文件
10,lunix的磁盘与存储,在lunix中,ext2规划出inode和BLOCK来分别存储档案的属性和档案的内容
11,df显示磁盘容量 当前容量和剩余容量的相关信息。(-a列出所有的工作系统 -T将分区的文件系统名称显示出来
12,du显示磁盘里每个文件里的大小(-h显示每个文件的大小)
13,ln 建立文件链接(-s建立软链接 有点类似于window中的快捷方式。无参数是硬链接.会在你选定的位置上生成一个和源文件大小相同的文件,无论是软链接还是硬链接,文件都保持同步变化。软链接可以在不同的文件系统下进行。硬链接不行。
14,fdisk -l输出后面接的设备里的所有的分区。fdisk 要进入分区里面才能进行其它操作
15,partprobe 将这个盘重新读取
16,mke2fs make ext2 file system (-b 设定每个block的大小 -i设定inode的大小 -c检查磁盘错误 -c-c测试读写。
17,mount 挂载设备(vi /etc/fstab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
18fsck 检查文件系统并尝试修复错误(检查的时候必须不能检查挂载的文件)
19 ,badblocks 用于检查坏的分区(现在一般都只用上一种了)
20,free 查看系统虚拟内存的大小
21,gzip压缩文件(gunzip解压缩文件)bzip2也是压缩文件的操作(-Z是压缩,-d是解压缩)。bzcat可以用来读取压缩的文件,zipinfo用来查看压缩文件的信息。
22,vi命令详解 分为一般模式,
一,编辑模式(按i进入编籍,在光标前编辑。I是在光标行的第一个编辑 a是在光标后编辑。A是在光标行的最后编辑。o是在光标的下一行插入文字,O是在光标的上一行插入文字。r是修改,修改后光标不变 R修改后光标变到下一行。h是光标向左移动,j是光标向下移动,k是光标向上移动,l是光标向右移动。
二,指令模式 yy复制 前面加行数,p是粘贴在光标下P是粘贴在光标上。 u复原前一个动作 CTAL+R重做上一个动作e!将档案还原。/为查找光标后的数据 ?为查找光标上的字符,x向后删除一个字符 X向前删除一个字符,r+filename 将另一个文档里的数据读入该文档。set nu为设定行号。 CTAL+R是块选择。
23,变量的设定 echo $(变量名)PATH命令 PATH=''PATH'':(文件路径)增加系统的环境变量。unset取消变量名
24,read 等待键盘输入数据 加-p参数可以提供一串添加子符。echo读取变量
25 ,alias 设置变量别名
26, stty 改变或设置一些命令的键位
27,redirect 将目前的数据输出到其它地方去
28,数据流导向 将一个文件的数据导入到另一个文件中(文件没有则自动创建)去。>代表的是导入不叠加 >>代表的是导入后叠加。
29,命令执行
30, cut按照一定的格式将输出的数据分割并显示开来。(-d是指定分割对象,接-f -c指定某个开始的字符 比如-c 12 表示12个字符之后)
31,grep 分析一行信息,显示有用的信息。grep 也可以用来在正则表达式中查找字符
例 grep "12" zjn.txt
32,sort 对指定文档进行行排序
33,chgrp 改变群组信息(-R都是递归修改)
34,chown 改变文件所有者(-R都是递归修改)
35,chmod改变文件权限(-R都是递归修改)(r=4,w=2,x=1)
36,mkdir -P递归创建目录
37,书本P184需要注意一下。
38,书本p224记录了一些有关mk2fs的一些信息。
39, /etc/fatab 开机自动挂载。
40,dump完整备份工具
41,echo$显示变量。echo${变量名#/。。。}删除。。。处之前的数值。
42,ulimit文件系统及程序的限制关系
43, history 查看历史输入过的命令。
45,stty 查看命令的快捷方式。
46,关闭命令:  service iptables stop
永久关闭防火墙:chkconfig iptables off
两个命令同时运行,运行完成后查看防火墙关闭状态 service iptables status
47 ,UID,GID UID表示用户ID,GID表示用户组ID。
48,、etc/passwd表示的是系统中的帐号信息
etc/shadow表示的是帐号的密码
etc/group表示的是群组帐号信息
groups表示的是非系统初始时的帐号信息(有效用户组)
49,rpm -q 查询安装过的软件。
50,useradd 添加新的用户组
51,ACL.提供传统的owner,group,others的read,write权限之外的具体权限设置。
52,env查看环境变量
53,export 将自定义变量设置为环境变量。
54,userdel删除一个帐户及其相关信息。usermod 微调账号信息 useradd 增加用户。(都是管理员命令)
55,finger 查阅用户的相关信息 chfn 改变用户的相关信息。
56,groupadd 增加用户组 groupmod 修改相应参数,groupdel 删除用户组
57,gpasswd -用户组管理员功能(可以进行往用户组中添加用户)(-A设置管理用户组)
58,数据流重定向学习
1>表示以覆盖的方式将正确的数据输出到指定的文件或设备上
1>>表示以累加的方式将正确的数据输出到指定的设备或文件上
2>以覆盖的方式将错误的数据输出到指定的文件或设备上
2>>以累加的方式将错误的数据输出到指定的文件或设备上
(<是将文件输入)
/dev/null 可以吃掉任何导向这个设备的错误信息
59,last 显示登陆过的人
60,date -s 设置时间
661,配置ip地址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62,配置DNS服务器vi /etc/resolv.conf
63,dmesg:列出内核信息……
64,grep查找 -n表示按行数显示 【】中表示一个词 【^】表示前面没有括号里的词。…^表示删除前面的词 仅从当前的词查找。$常表示行尾。
grep:
传统的 grep 程序, 在没有参数的情况下, 只输出符合 RE 字符串之句子. 常见参数如下:
-v: 逆反模示, 只输出"不含" RE 字符串之句子.
-r: 递归模式, 可同时处理所有层级子目录里的文件.
-q: 静默模式, 不输出任何结果(stderr 除外. 常用以获取 return value, 符合为 true, 否则为 false .)
-i: 忽略大小写.
-w: 整词比对, 类似 \<word\> .
-n: 同时输出行号.
-c: 只输出符合比对的行数.
-l: 只输出符合比对的文件名称.
-o: 只输出符合 RE 的字符串. (gnu 新版独有, 不见得所有版本都支持.)
-E: 切换为 egrep 
65,sed 可以进行增删改的操作。sed -n 安静模式,基本功能就是显示
66,用sourse执行脚本的话会保存相应的变量
67,setuid: 设置使文件在执行阶段具有文件所有者的权限. 典型的文件是 /usr/bin/passwd. 如果一般用户执行该文件, 则在执行过程中, 该文件可以获得root权限, 从而可以更改用户的密码.(SGID)

setgid: 该权限只对目录有效. 目录被设置该位后, 任何用户在此目录下创建的文件都具有和该目录所属的组相同的组. (SUID)

sticky bit: 该位可以理解为防删除位. 一个文件是否可以被某用户删除, 主要取决于该文件所属的组是否对该用户具有写权限. (SBIT)
68,sbin/nologin 分配不能登陆的帐号
69 ,mount -o remount rw/ 在、etc/fstab出现问题的时候设置
70,tmpfs 虚拟内存
71,proc 它以文件系统的方式为访问系统内核数据的操作提供接口。用户和应用程序可以通过proc得到系统的信息,并可以改变内核的某些参数。由于系统的信息,如进程,是动态改变的,所以用户或应用程序读取proc文件时,proc文件系统是动态从系统内核读出所需信息并提交的。
72, devpts远程终端虚拟文件设备,管理员可以通过此虚拟设备来和内核通信
73,sysfs处理硬件相关的虚拟文件系统
74,SELUNIX 一种安全的机制。
75,LVM(逻辑卷管理器)
PV:物理卷 pvscan查看pv卷,pvcerate 创建pv
VG:用户卷 (多个PV整合成VG)vgcreate vgdisplay vgextend vgremove 等
PE:物理括展块(类似于block)
LV:逻辑卷(类似分区)
76,例行性工作:/etc/at.allow(允许的用户) 和/etc/at.allow(不允许的用户) 这两个文件
77,/etc/security/limits.con 里面可以设置用户可以同时登陆的连接数 等等。
78,ctrl -z将文件放到前台
79,nphup 系统脱机或注销后,还能让工作继续进行。
80,ps aux 列出目前所有在工作的进程
81,top查看进程的变化 -d 数字 -n 次数
82,echo $$ bash的PID
83,pstree 查找进程之间的相关性
84,netstat 查看网络的一些情况
85,vmstat 检测系统资源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