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常用命令2

来源:互联网 发布:数控电脑编程视频教学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23:44
86,/usr/share/syslinux
87,sestatus查看selunix状态。
88,getenforce 查看selinux 状态。setenforce 暂时关闭selinux服务。 0 :转成 permissive 宽容模式; 1 :转成 Enforcing 强制模式。
89,xfs和ext4的区别 XFS更好。
90,查看UUID
blkid /dev/sda3
91,进入救援模式后输入 chroot +挂载点进行操作 exit退出。
92,umount -fl 服务忙的时候也可以解挂载。
93,:关闭防火墙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94,vi 查看行号:set nu Shift +g跳到最后一行,vi复制 yy 粘贴 p
95,echo "password" | passwd --stdin $username 配置密码
96, netstat -tulnp 查看当前网络端口监听的程序
97,rpm -qa | grep -i samba 查看某个命令是否存在
98,进入救援模式编辑chroot/mnt/sysimage来操作。
99,umount /home; mount -a 重新挂载
100,fuser -m 查看设备进程的PID
101,ACL设置,
102,hostnamectl status 查看主机名等信息。
103,firewall-cmd --state                           ##查看防火墙状态,是否是running
firewall-cmd --reload                          ##重新载入配置,比如添加规则之后,需要执行此命令
firewall-cmd --get-zones                       ##列出支持的zone
firewall-cmd --get-services                    ##列出支持的服务,在列表中的服务是放行的
firewall-cmd --query-service ftp               ##查看ftp服务是否支持,返回yes或者no
firewall-cmd --add-service=ftp                 ##临时开放ftp服务
firewall-cmd --add-service=ftp --permanent     ##永久开放ftp服务
firewall-cmd --remove-service=ftp --permanent  ##永久移除ftp服务
firewall-cmd --add-port=80/tcp --permanent     ##永久添加80端口 
iptables -L -n                                 ##查看规则,这个命令是和iptables的相同的
man firewall-cmd                               ##查看帮助
104,mail etc 下access 可以 控制访问权限。
arping
105,createrepo -u -o -d /var/ftp 创建源
106,crontab -e 编辑个人的例行计划
107,last 看机器啥时候重启。du 看大小
108,/proc文件系统,类似于一个窗口,很多命令进来查参数。记录了很多重要的信息 /proc/sys
/var/log/message 里面是日志的汇总
109,top 查看进程 ps au显示进程 ps aux显示所有进程。init是所有进程的树进程
ps auxf 显示进程树,PPID 是父进程 T表示暂停,R是Runing S表示在睡眠 D表示深度睡眠。skill +用户可以干掉一个用户,某个后台的进程。的所有进程 pkill -u +用户名更加精确。-20 优先级最高,10优先级最低
110,which 查看命令的位置 ,PATH 命令的路径 ./bash_profile PATH初始化的地址。
111,
112,history 查看命令历史。
113,set 显示变量
114,env显示环境变量
115,cd ~到某个用户的目录下 “”屏蔽空格字符 ‘’把所有字符的特殊
含义屏蔽 ;执行2个命令。[]
116,ctrl + alt +f2进入命令行格式
startx返回图形界面格式。
117,
118 ,cut 可以截出一段文本。cut -d: -c某个字符 -f 某行
119,screen 学习 ctrl+a+d 暂时离开,screen还在运行。
120, centos 7 里 、etc/syslog.conf 改为/etc/rsyslog.conf
121,范例:
范例一:将整个 /etc 目录下的文件全部打包成为 /tmp/etc.tar
[root@linux ~]# tar -cvf /tmp/etc.tar /etc <==仅打包,不压缩!
[root@linux ~]# tar -zcvf /tmp/etc.tar.gz /etc <==打包后,以 gzip 压缩
[root@linux ~]# tar -jcvf /tmp/etc.tar.bz2 /etc <==打包后,以 bzip2 压缩
压缩:
tar -jcv -f code.tar.bz2 *.c
查看:
tar -jtv -f code.tar.bz2
解压:
tar -jxv -f code.tar.bz2 -C 欲解压到的目录
# 特别注意,在参数 f 之后的文件档名是自己取的,我们习惯上都用 .tar 来作为辨识。
# 如果加 z 参数,则以 .tar.gz 或 .tgz 来代表 gzip 压缩过的 tar file ~
# 如果加 j 参数,则以 .tar.bz2 来作为附档名啊~
# 上述指令在执行的时候,会显示一个警告讯息:
# 『tar: Removing leading `/' from member names』那是关於绝对路径的特殊设定。
范例二:查阅上述 /tmp/etc.tar.gz 文件内有哪些文件?
[root@linux ~]# tar -ztvf /tmp/etc.tar.gz
# 由於我们使用 gzip 压缩,所以要查阅该 tar file 内的文件时,
# 就得要加上 z 这个参数了!这很重要的!
范例三:将 /tmp/etc.tar.gz 文件解压缩在 /usr/local/src 底下
[root@linux ~]# cd /usr/local/src
[root@linux src]# tar -zxvf /tmp/etc.tar.gz
tar命令[root@Linux ~]# tar [-cxtzjvfpPN] 文件与目录 ....
参数:
-c :建立一个压缩文件的参数指令(create 的意思);
-x :解开一个压缩文件的参数指令!
-t :查看 tarfile 里面的文件!
特别注意,在参数的下达中, c/x/t 仅能存在一个!不可同时存在!
因为不可能同时压缩与解压缩。
-z :是否同时具有 gzip 的属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gzip 压缩?
-j :是否同时具有 bzip2 的属性?亦即是否需要用 bzip2 压缩?
-v :压缩的过程中显示文件!这个常用,但不建议用在背景执行过程!
-f :使用档名,请留意,在 f 之后要立即接档名喔!不要再加参数!
例如使用『 tar -zcvfP tfile sfile』就是错误的写法,要写成
『 tar -zcvPf tfile sfile』才对喔!
-p :使用原文件的原来属性(属性不会依据使用者而变)
-P :可以使用绝对路径来压缩!
-N :比后面接的日期(yyyy/mm/dd)还要新的才会被打包进新建的文件中!
--exclude FILE:在压缩的过程中,不要将 FILE 打包!
118,
总的来说,系统关闭的过程(发出关闭信号,调用服务自身的进程)中会检查/var/lock/subsys
下的文件,逐一关闭每个服务,如果某一运行的服务在/var/lock/subsys下没有相应的选项。在
系统关闭的时候,会像杀死普通进程一样杀死这个服务
119,!$表示上一次的路径。
120,内核参数的默认数值地址 :/usr/lib/sysctl.d/00-system.conf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