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播和广播的区别

来源:互联网 发布:mg动画什么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7:47

   

广播: 主机之间一对所有的通讯模式,网络对其中每一台主机发出的信号都进行无条件复制并转发,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所有信息(不管你是否需要),由于其不用路径选择,所以其网络成本可以很低廉。有线电视网就是典型的广播型网络,我们的电视机实际上是接受到所有频道的信号,但只将一个频道的信号还原成画面。在数据网络中也允许广播的存在,但其被限制在二层交换机的局域网范围内,禁止广播数据穿过路由器,防止广播数据影响大面积的主机。 广播的优点: 1)网络设备简单,维护简单,布网成本低廉 2)由于服务器不用向每个客户机单独发送数据,所以服务器流量负载极低。 广播的缺点: 1)无法针对每个客户的要求和时间及时提供个性化服务。 2)网络允许服务器提供数据的带宽有限,客户端的最大带宽=服务总带宽。例如有线电视的客户端的线路支持100个频道(如果采用数字压缩技术,理论上可以提供500个频道),即使服务商有更大的财力配置更多的发送设备、改成光纤主干,也无法超过此极限。也就是说无法向众多客户提供更多样化、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3)广播禁止允许在Internet宽带网上传输。 组播: 主机之间一对一组的通讯模式,也就是加入了同一个组的主机可以接受到此组内的所有数据,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只向有需求者复制并转发其所需数据。主机可以向路由器请求加入或退出某个组,网络中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有选择的复制并传输数据,即只将组内数据传输给那些加入组的主机。这样既能一次将数据传输给多个有需要(加入组)的主机,又能保证不影响其他不需要(未加入组)的主机的其他通讯。 组播的优点: 1)需要相同数据流的客户端加入相同的组共享一条数据流,节省了服务器的负载。具备广播所具备的优点。 2)由于组播协议是根据接受者的需要对数据流进行复制转发,所以服务端的服务总带宽不受客户接入端带宽的限制。IP协议允许有2亿6千多万个组播,所以其提供的服务可以非常丰富。 3)此协议和单播协议一样允许在Internet宽带网上传输。 组播的缺点: 1)与单播协议相比没有纠错机制,发生丢包错包后难以弥补,但可以通过一定的容错机制和QOS加以弥补。 2)现行网络虽然都支持组播的传输,但在客户认证、QOS等方面还需要完善,这些缺点在理论上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只是需要逐步推广应用到现存网络当中。

单播:在IP网络中若采用单播的方式,信息源(source)需要与每个需要信息的主机(Receiver)都建立一条独立的信息传输通道,并为每个Receiver发送一份独立的信息拷贝。 广播:广播方式下,Source把信息传送给该网段中所有的主机,不管其是否需要该信息。信息安全无法保障,且会造成同一网段中信息泛滥。 组播:组播方式下,组播源(Source)仅需要发送一份信息,借助组播路由协议建立组播分发树,被传递的信息在距离组播源尽可能远的网络节点才开始复制和分发。组播解决了以最小的网络开销实现单点发送、多点接收的问题。与广播相比,广播只能实现在同一网段中分发,而组播可以实现跨网段的传送。PC通过DHCP自动获取IP地址的过程就是通过广播来实现的。在同一个vlan中,源MAC所能广播的范围通常以255.255.255.255的形式进行广播,也就是局域网内所有的主机都能收到源MAC发的广播帧


原创粉丝点击